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熟和晚熟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为实验材料,采用碘-碘化钾(Z_2-KI)法和TTC法测定其花粉生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1)不同熟性披碱草的花粉活力存在差异,但其变化趋势有一定相似之处。在开花当天具有较高的花粉活力,并能维持3d~4d,花粉寿命为6d~7d,最佳传粉期为开花后1d~3d;(2)比较披碱草不同花期的花粉活力及花粉寿命发现,始花期和末花期的花粉寿命短,但盛花期的花粉寿命较长;(3)在开花当天柱头便有极强的可授性,能维持2d~3d,最佳可授期和传粉期为开花后1d~3d。  相似文献   

2.
多枝柽柳的开花动态及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试多枝柽柳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散粉后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性繁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别在新疆吐鲁番和阜康选取10株健康多枝柽柳植株,定株观察其的开花动态和花后柱头的形态变化,并用MTT法检测其花粉活力(每次用3朵花)和柱头可授性(每次用20朵花的柱头)。【结果】多枝柽柳在06:30~08:00开花,单花花期只有1d;花粉活力随生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多枝柽柳花药刚散粉时花粉活力最高,达84%以上,24h后活力迅速下降;不同花期、不同生境条件下植株的花粉活力下降速度一致,其活力可持续48h;柱头可授性的持续时间在吐鲁番春花期和阜康春花期、夏花期之间不存在差异(34h),而吐鲁番夏花期的柱头可授性仅持续24h;柱头呈现白色时具有可授性。【结论】多枝柽柳花粉具有高活力的时间与柱头具有强可授性的时间正好吻合,说明其适应自花传粉的机制,柱头在花朵开放前已具有可授性,有支持异交而降低自交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新疆变色石竹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变色石竹花期动态,分析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的发生规律,为野生石竹种质资源利用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测记录变色石竹花期.以变色石竹花粉为材料,采用L9(33)正交设计研究蔗糖、硼酸、氯化钙对变色石竹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运用碘-碘化钾染色法、TTC染色法、花粉萌发法动态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变色石竹开花在5月中下旬,盛花期从6月延续到9月,花期持续时长为165 d左右;10 g/L蔗糖+0.1 g/L硼酸+0.05 g/L氯化钙为比较适合变色石竹花粉萌发培养基;花粉在开花第6h至第6d花粉都具有活力,开花第2d花粉活力最高;柱头从开花第3d逐渐具有可授性,到第8d可授性消失.[结论]变色石竹花部图案多变,花期较长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蔗糖、硼酸、氯化钙均对花粉萌发具有促进作用,TTC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相对便捷准确,开花第4~6d内柱头可授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以花叶丁香为试验材料,通过开花特性观测、花粉活力检测、花粉-胚珠比和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测算及人工授粉试验研究,探讨了花叶丁香的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西宁市花叶丁香花期为4月底至5月底,群体花期可持续31 d,单花花期可持续8 d。花冠初开时为紫色,后随花期的持续颜色逐渐变淡;雄蕊无花丝,花药黄色、着生于花冠筒壁;子房上位;花粉活力在开花当天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开花后第3天活力降至最低;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前较弱,开花后24 h和48 h时可授性最强;杂交指数为4,人工授粉试验异株异花授粉坐果率最高,初步判断花叶丁香的繁育系统为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媒介。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小黄花菜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对有性繁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小黄花菜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花粉活力变化和柱头可授性的测定、人工授粉试验以及计算花粉-胚珠比(P/O)和杂交指数(OCI),研究小黄花菜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1)小黄花菜单花期长达20.5~21.5 h,群体花期60 d左右。2)随着花粉储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呈现降低的趋势;相同储藏时间和温度下,花粉活力在干燥条件下比非干燥条件下高;最佳储藏条件为-80 ℃干燥储藏。3)小黄花菜柱头可授性呈现开花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开花3 h后可授性达到最高。4)小黄花菜的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其P/O值为2 364.13±117.39,OCI值为4。本研究结果为小黄花菜加入萱草育种,培育早花且长花期的萱草新品种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光照条件对新疆猪牙花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影响,以期为该物种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设置两种光照条件(遮阳和自然光照),调查新疆猪牙花的开花参数;采用花粉培养法测定花粉活力;借助解剖镜观察柱头分泌粘液情况;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自然光照条件下新疆猪牙花开花较遮阳条件早8d,但花期较短;自然光照条件下群体花期为15d左右,而遮阳条件下群体花期能持续20d左右;遮阳条件下在开花后28 h时花粉活力最高为76.54%,自然光照条件下在开花后26 h时花粉活力最高为62.15%;经过遮阳处理的柱头在开花后26~32 h分泌较多粘液,自然光照条件下在开花后24~30 h柱头有较多的粘液分泌;遮阳条件下开花后26~30 h柱头具有最强可授性,而自然光照条件下可授性仅在开花后26 h最强.[结论]对新疆猪牙花进行遮阳处理可以延长授粉时间和提高结实率,最终提高新疆猪牙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汪清兰家林场采集的笃斯越桔花粉及延边大学农学院的笃斯越桔花朵为试材,研究了笃斯越桔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对笃斯越桔的花粉离体萌发影响因素、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繁育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笃斯越桔花序开花的顺序:中上部-顶部-下部;最适花粉离体萌发的因素是在蔗糖浓度为15%,硼酸浓度为300 mg/L,pH 6.5,在500 lx的光强下培养12 h,并在4℃低温下可对笃斯越桔花粉进行短期贮藏,-20℃下可对笃斯越桔花粉作较长期安全贮藏;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柱头在花蕾期时就具有可授性,盛花初期至落花期可授性最强;笃斯越桔杂交指数为3,结合花粉-胚珠比(P∶O)及坐果率判断其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  相似文献   

8.
以引种的野生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花粉和柱头形态观察、花粉活力检测方法的筛选,同时研究了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探讨了两者与授粉成功的关系。结果表明:绵枣儿花药暴露于空气中20~40 min便开始开裂,花粉为单粒花粉,有1个萌发沟。最适花粉萌发培养液成分为ME_3+10 g·L~(-1)蔗糖+0.3g·L~(-1)硼酸+0.2 g·L~(-1)硝酸钙,始花期与盛花期的花粉活力在80%左右,末花期仅为20%左右。花粉在4℃条件下存活时间约为3 d,25℃条件下存活时间为2 d,而在35℃条件下存活时间只有1 d。柱头在散粉前就已经具备可授性,在开花后1~2 d可授性最强。有效花粉与柱头可有1 d的相遇期,但相遇期内柱头可授性不是很强,为异花传粉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9.
采用培养基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紫珠属植物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开花过程、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单花花期均较短暂,开花24h后即完全凋落。在含200mg/LH3BO3+100g/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24h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萌发率分别可达90.03%和91.68%;开花前48h至开花后8h,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柱头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授性,以开花后3~8h可授性强。杂交授粉结果表明,花后3h进行授粉,座果率介于50%~100%之间,证实了上述体外可授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授粉操作的熟练性是影响座果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散粉时期与柱头可授期具有同步性,为两者之间开展杂交育种并获得杂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紫薇花粉生活力变化及柱头可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体培养基法测定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花粉生活力、花粉寿命及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的变化;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紫薇的花粉生活力日变化不同;美国源紫薇、湖北源紫薇的花粉寿命为8h,四川源紫薇的花粉寿命为6h;不同开花时期花粉生活力的差异极显著,在盛花期时最高;低温环境可有效地延长花粉的贮藏时间,美国源紫薇、湖北源紫薇花粉最适宜的贮藏温度均为-38℃;柱头的可授期为2~3d,湖北源紫薇柱头的可授期长于美国源紫薇和四川源紫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野生膜苞鸢尾(Iris scariosa.)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性繁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花粉形态,染色及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开花不同时段柱头可授性,并利用人工授粉验证传粉成功的最佳时期。【结果】膜苞鸢尾花粉形态近球形,属远极单沟-拟沟类型,花粉外壁表面零星分布有柱状颗粒;开花当天花粉活力最高,开花4 h达到最高值,而柱头在开花前1 d直至开花32 h均保持较强可授性。【结论】膜苞鸢尾花粉形态属较原始类型,雌性器官柱头先熟于花药,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期部分重叠,开花当天与次日为人工授粉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2.
糖果鸢尾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糖果鸢尾及其亲本射干(Iris domestica)和野鸢尾(I.dichotoma)开花散粉时期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规律,为提高人工授粉效率并为糖果鸢尾杂交育种提供依据。采用悬滴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测定柱头可授性,结合田间花部性状随着时间变化的实际观测进行研究。刚散粉时,糖果鸢尾的花粉活力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花朵初放时柱头的可授性最弱,之后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柱头萎蔫后,可授性低或丧失。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强期没有重叠,且花粉比柱头先成熟,是糖果鸢尾避免自花传粉的适应机制;散粉1~2h内收集花粉,并在柱头可授性最强时进行授粉,可以提高杂交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培养基法和联苯胺 过氧化氢法对紫珠属植物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开花过程、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单花花期均较短暂,开花24 h后即完全凋落。在含200 mg/L H3BO3+100 g/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萌发率分别可达90.03%和91.68%;开花前48 h至开花后8 h,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柱头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授性,以开花后3~8 h可授性强。杂交授粉结果表明,花后3 h进行授粉,座果率介于50%~100%之间,证实了上述体外可授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授粉操作的熟练性是影响座果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散粉时期与柱头可授期具有同步性,为两者之间开展杂交育种并获得杂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观察球花石斛的开花物候与开花动态,采用培养液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1)研究地的球花石斛花期为3月上旬到5月下旬,花芽出现期为3月上旬,现蕾期为3月中旬,始花期3月下旬,盛花期4月中旬,末花期为5月下旬,开花整齐度高,单花寿命7~10d,鲜花瓶插寿命7~12d。(2)花粉活力由A幼蕾期至C初开期随着花粉成熟度的增加而升高,到盛开期D1阶段达到顶峰后,一直下降至E凋谢期仍保持有17.7%的活力;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对球花石斛花粉活力存在显著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降低,-80℃冰箱贮藏可延长花粉活力。(3)柱头于初开期就具有可授性,盛开期第1天最强,随后逐渐降低,盛开期第5天,球花石斛柱头不具可授性。因此,在盛开期第1天对植株柱头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有利于提高人工授粉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以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为试材,通过引种观察,运用定量测量、花粉萌发试验、人工授粉试验等对其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其柱头表面及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北黄花菜花型大,芳香,单花花期持续2 d左右,花部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征;花粉活力在刚开花时较低,12~18 h达到最高,柱头在开花当天即有可授性,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持续时间上存在较长相遇期;开花时柱头高于花药,两者存在空间间隔;北黄花菜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1 838,自然条件下北黄花菜的坐果率达到82.93%,经过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异花授粉后坐果率分别为96.68%和94.32%,人工授同株异花花粉后坐果率为83.45%。综合上述结果,认为北黄花菜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自交可孕,北黄花菜不存在自动的自花授粉及无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16.
小蓬的开花生物学及果实形态发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旱生植物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 (Pall) Bge.]的开花生物学特征及果实形态发育特性,2010-2011年连续对其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以及果实发育进程进行了观测.小蓬种群夏季开花(6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期历时56~58 d,表现为“持续开花模式”.花为单被两性花,开花时,柱头露出2~4 h后花被片打开,花药在柱头外侧上方呈丁字形;花药开裂的方向始终正对柱头;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时间上吻合;花粉/胚珠比在750~1100,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开花后子房在夏季高温下发育缓慢,至8月下旬温度降低时子房才开始膨大,果实质量明显增加,至9月末10月初果实(种子)逐渐成熟.宿存花被片和果实的发育节律同步,花被片长宽始终是果实的两倍,对幼果起到一定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7.
黑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双双  奚晓军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50-10552,10640
[目的]测定黑杨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为黑杨派树种有性繁殖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杨派树种钻天杨、欧美杨109、山海关杨雄株为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山海关杨、欧美杨108雌株柱头的可授性。[结果]在温室水培条件下,黑杨派树种雄花的散粉期为0.5~2.0d,其中钻天杨的较长,为27h;山海关杨的散粉期最短,仅有6h。花粉活力以欧美杨109的最强,为23.4%~30.9%;山海关杨的活力为11.3%~17.3%。黑杨派树种雌花可授期为3~4d,其中山海关杨花期较长,为4d;欧美杨108的为3d。黑杨雌花的柱头从开花到萎蔫一直保持可授性,其中山海关杨在第3天可授性最强,欧美杨108在第2~3天可授性最强。山海关杨的柱头可授性最强时,张开的角度为150°~180°,欧美杨108整个花期柱头形态未有大的变化。[结论]不同黑杨派树种间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Pinnacle’为材料,用TTC染色法和花粉管体外萌发法测定花粉在4种贮藏条件下(4℃常态、4℃干燥、-20℃常态和-20℃干燥)的活力变化;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开花前和开花后不同时段的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花粉不耐贮藏,相比较而言,4℃干燥有利于其保存,7 d后花粉活力可维持在5%左右;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前1 d至开花后5 h较强,该时间内授粉有利于受精作用,可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9.
新疆野杏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野杏的繁殖适应性,为引种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定株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检测新疆野杏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MTT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该种单花花期为6~7 d,单花花期按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现蕾初期、开花前期、未散粉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凋谢期七个阶段;开花4 h左右,柱头可授性最强,此时花粉活力也最高;按照杂交指数,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套袋试验显示其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亲和.[结论]新疆野杏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具有同步性,其花粉活力最高的时期正是其柱头的最佳可授期;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并存,属于混合交配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宁夏南部山区枸杞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以当地枸杞主栽品种宁杞一号为材料,于2008-2010年对枸杞的开花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泌蜜规律、花粉胚珠比和杂交指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宁杞1号单花花期一般为3 d左右,老眼枝花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七寸枝花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花后2 h开始散粉,但花粉在散粉前就具有活力,花后6 h活性最强,72 h时花粉基本散尽且残余花粉活力很低。花后27 h内,5 a生树七寸枝花粉活力高于同时期10 a生树的花粉活力,其他时间段花粉活力基本一致。柱头在松蕾期和花后3 h内均不具备可授性,花后3 h开始具有可授性,18~36 h达最强,36 h候后可授性逐渐下降,花后60 h时基本丧失可授性。一天当中,枸杞单花蜜量7:00最大,此后在蜜量上逐渐减少,但含糖量上升,到15:00以后蜜量开始出现回升趋势。七寸枝初花期的蜜量显著高于老眼枝,而5 a生七寸枝在盛花期的蜜量显著高于10 a生树。枸杞单花花粉量约为241 000粒,花粉胚珠比介于4 918~6 694之间,杂交指数(OCI)为5,因而可以断定枸杞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类型,需要传粉媒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