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冷冻胁迫下方竹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盆栽实生方竹为材料,人工模拟冷害(4℃)、冻害(-5,-10,-20℃)和短时间(15,30,60 min)胁迫,测定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的变化,同时通过Imaging-PAM观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探讨方竹抵抗冷冻胁迫的机制。结果表明,冷害和冻害胁迫均可诱导方竹体内防御体系发挥作用,方竹叶片的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中CAT和POD活性对低温胁迫的应答较为迟缓,而SOD活性对冷害和冻害胁迫的反应更灵敏。在冷害与冻害胁迫下,方竹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qP、ETR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4℃低温的冷害胁迫相比较,冻害胁迫对光合作用的损伤更严重,其中在-20℃处理下,ETR、Y(Ⅱ)、qP皆为0,表明此时方竹已失去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促生内生细菌对毛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通过竹腔注射的方法,将促生内生细菌菌株CT-B09-2、JL-B06、WYS-A01-1接种至Ⅱ度毛竹,测定毛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促生内生细菌能够提高毛竹叶片最小初始荧光(F0),增加毛竹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毛竹的光合作用速率、暗适应叶片最大荧光(Fm)、传递给PSⅡ的电子数量、可变荧光(FV)、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反应活性、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片的光能转换效率。[结论]该研究可为促生微生物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对咖啡2种嫁接方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咖啡2种嫁接方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兴1为接穗,中粒种(ZN)和大粒种(ZJ)为砧木进行嫁接,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低温条件,对咖啡苗嫁接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ZN和ZJ 2种嫁接苗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不同幅度的下降趋势,而初始荧光(Fo)呈上升趋势。结合叶绿素荧光各单项指标抗寒系数分析,8℃处理,ZN嫁接苗抗寒系数的平均值较高,为59.30%,ZJ为56.42%。当温度降至0℃时,2种处理的抗寒系数相近。  相似文献   

4.
以木薯栽培种华南8号(cv.SC8)盆栽苗为材料,研究5℃低温胁迫7 d期间叶片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光系统Ⅱ(PSⅡ)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先下降后缓慢升高,且均在处理2 d后达到最低;低温胁迫期间,最大光合效率(Fv/Fm)、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下降,其中Fv/Fm持续下降,ΦPSⅡ、qP和ETR在胁迫2 d后达到最低后缓慢上升,NPQ在胁迫5 d后达到最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下降表明,胁迫后PSⅡ反应中心捕光能力、开放程度及光化学转化效率显著下降,从而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PSⅡ中D1、D2、放氧复合体(OEC)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表达水平均在低温胁迫2 d后达到最低水平,且D1蛋白下调显著;PSⅡ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也在蛋白质水平上验证了低温胁迫抑制叶片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5.
不同桉树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引种桉树抗寒适应性,以1年生离体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0℃、-5℃、-10℃、-15℃和-20℃)处理对4种桉树电解质外渗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及在0℃(CK)低温胁迫下不同处理时间(2 d、4 d、6 d)对4种桉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降低4种桉树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呈上升趋势,拟合Logistic方程得出4种桉树的半致死温度(LT50),表明河红桉LT50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各品系间可溶性糖含量表现显著差异;游离脯氨酸(Pro)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显示,随着处理温度下降及0℃下胁迫时间延长,初始荧光(Fo)逐渐上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逐渐下降。根据隶属函数法,求出隶属函数值,综合各指标,得出4种桉树抗低温胁迫能力强弱的排序为:河红桉﹥DH-32﹥U-6﹥广林9。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南瓜砧木嫁接诱导西瓜幼苗产生低温抗性的适应机制,研究了南瓜砧木‘青研1号’嫁接对低温10℃/5℃(昼/夜)胁迫下西瓜自交系‘97103’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光合气体交换、卡尔文循环和抗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西瓜自嫁苗PS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常温对照相比显著下降。低温处理5d后,西瓜自嫁苗和南瓜砧木嫁接苗PSⅡ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与常温对照相比分别下降92.9%和59.2%。南瓜砧木嫁接有效延缓了低温引起的PSⅡ损伤,同时促进卡尔文循环关键基因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3-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PGK)、磷酸核酮糖激酶基因(PRK)、果糖1,6-二磷酸激酶基因(FBPase)转录水平显著增加,保持低温下较高水平的CO2同化速率(Asat)。此外,南瓜砧木嫁接促使低温下西瓜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减缓叶片萎蔫、皱缩,同时诱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t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脱水蛋白(ERD10)等9个抗逆相关酶基因上调表达,增强了植株抗氧化能力。低温处理5d后,西瓜自嫁苗和南瓜砧木嫁接苗冷害指数分别为61.1%和22.2%,全株干质量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61.0%和33.2%。南瓜砧木嫁接通过调节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促进卡尔文循环关键基因和抗逆相关基因表达,减缓PSⅡ光抑制,减轻膜脂过氧化损伤,增强西瓜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用于评价五味子种质资源耐低温参数,以五味子品种苗‘嫣红’为试材,运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对在1℃和6℃下处理不同天数的2年生‘嫣红’苗的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和成像分析,并对其叶片的形态结构进行石蜡切片观察。结果显示,低温影响叶肉结构,紧密排列的栅栏组织变松散,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又恢复紧密状态,说明五味子叶片经低温胁迫后能逐渐恢复并适应;荧光结果显示,1℃处理2 d时,五味子叶片的PSⅡ、NPQ及Y(NPQ)发生显著变化,PSⅡ图像与胁迫程度相关性更大,可以直观地体现五味子受胁迫程度,因此,可以利用PSⅡ成像结果对五味子种质资源耐低温特性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葡萄砧木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葡萄(Vitis sp.)砧木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以耐盐葡萄砧木品种101-14M(V. riparia×V. rupestris)和盐敏感品种188-08(V. berlandieri × V. riparia)的一年生苗为试材,比较研究了0、4、6、8、10 g·kg-1的NaCl胁迫对2种砧木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升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同时最大荧光产量、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也呈下降趋势,初始荧光产量、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6 g·kg-1 NaCl胁迫下,188-08光合速率降低主因由气孔限制转向叶绿素限制,并在8 g·kg-1 NaCl胁迫下PSⅡ受到严重损伤;而101-14M叶片在8 g·kg-1盐胁迫下主要因叶绿素限制造成光合受限,并在10 g·kg-1盐胁迫下PSⅡ反应中心遭受损伤。  相似文献   

9.
宋扬  张潆心  郭娜  孙广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21-4423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对小黑杨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和能量分配的影响,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方法]以小黑杨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低温(4~6℃)胁迫3 h后不同光强(200、1 200μmol/(m2.s)对小黑杨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200μmol/(m2.s)的弱光下,低温胁迫后小黑杨幼苗叶片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常温处理之间差异较小,但1 200μmol/(m2.s)的强光下,低温胁迫后小黑杨幼苗叶片的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性(ETR)明显低于常温处理,并且叶片的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也明显降低。另外,低温胁迫后弱光处理对小黑杨幼苗叶片的光能分配参数影响不大,但强光引起了低温胁迫后小黑杨幼苗叶片光能分配的紊乱,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明显降低,失活反应中心耗散的光能比例明显增加,说明强光是引起低温胁迫后小黑杨幼苗叶片发生光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春季小黑杨幼苗移栽时,低温逆境发生后要注意采取措施进行遮阴处理,降低叶片的光抑制程度,以提高幼苗移栽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下长豇豆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品种耐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干旱胁迫对3个不同耐旱性长豇豆品种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豇豆的生长量和净光合速率,并增加叶片质膜的透性;干旱胁迫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 Fv/Fm,φPSⅡ和qP)的变化与豇豆品种耐旱性相一致。认为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方便,稳定性好,可作为长豇豆品种耐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PAM-2100叶绿素荧光测定仪和SPAD 502型相对叶绿素含量测定仪测定不同竹龄(Ⅰ、Ⅱ、Ⅲ度)毛竹上、中、下3冠层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竹龄毛竹上层的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ield)、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PSⅡ潜在活性(F v/F o)均显著低于中下层,非光化学荧光淬灭值(NPQ)则显著高于中下层。毛竹上层的SPAD值显著低于中下层,且随着竹龄增长有积累的趋势。综合比较,Ⅲ度毛竹Yield最高;Ⅱ度毛竹具有较好的光响应能力;在高光环境下,毛竹能增加热耗散,从而降低光抑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低温对大花三色堇和角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大花三色堇和角堇的抗寒栽培及育种提供参考,以1个大花三色堇资源HAR和3个角堇资源JB、E01、08H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条件(-5℃8h,-5℃16h,-5℃24h,-10℃7h,-10℃14h)对其进行低温处理,测定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大花三色堇和角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下降,且随低温胁迫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和初始荧光(F_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_N)则呈上升趋势,且变化幅度因基因型不同而存在差异。依据低温胁迫下各试材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指标变化情况,角堇E01和JB耐寒性较强,其次为角堇08H,大花三色堇HAR耐寒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低温对南极假山毛榉Nothofagus antarctica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利用综合生物反应指数(IBR)评价法计算低温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综合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  采取逐步降低环境温度的方法(从25 ℃降至?25 ℃),测量并分析南极假山毛榉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计算各温度下植株的综合生物反应指数,综合评价温度降低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结果  环境温度为15 ℃时,PSⅡ光化学活性无变化;环境温度为5 ℃时,放氧复合体损伤,PSⅡ各单位之间的能量流通受阻。低温(?5、?15和?25 ℃)导致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SⅡ供体侧受损加剧,电子传递效率下降,PSⅡ各单位之间的能量流通混乱,热耗散显著增加。各温度处理下植株的综合生物反应指数和相对叶绿素含量与测试温度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  结论  低于?5 ℃的低温会对南极假山毛榉PSⅡ的光化学活性造成严重胁迫,综合生物反应指数可以综合评价低温胁迫对植株PSⅡ光化学活性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图7表1参24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胁迫对茶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铁观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PEG)胁迫对茶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胁迫下,茶树幼苗叶片的基础荧光(Fo)显著升高,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显著下降,说明PEG胁迫使茶树幼苗叶片PSⅡ反应中心受到伤害;PEG胁迫还降低了茶树的光化学反应速率(Prate),缩短了荧光上升时间(T1/2)、抑制了PSⅡ反应中心电子的传递(ETR降低),导致天线色素热耗散速率(Drate)和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升高,光化学猝灭(qP)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UV-B辐射胁迫对细叶青冈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自然生境(CK)、辐射UV-B增强(+10%)和辐射UV-B减弱(-80%)三种条件下的细叶青冈幼苗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Fv/Fm、Fv/Fo和φPSⅡ的测定研究,探讨UV-B辐射胁迫对细叶青冈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细叶青冈幼苗在辐射UV-B减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Fv/Fm、Fv/Fo和φPSⅡ均高于辐...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杨树和紫丁香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aCl不同浓度胁迫处理对杨树和紫丁香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0(对照),200,400,600,800mmol/L NaCl溶液处理杨树和紫丁香叶片,研究两者在盐胁迫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大,杨树和紫丁香叶片的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下降趋势。比较而言,杨树Fv/Fm下降并不显著,且在非胁迫环境或较低盐胁迫条件下,杨树叶片的Fv′/Fm′、ETR、ΦPSⅡ以及qp值高于紫丁香叶片,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值低于紫丁香叶片。【结论】在非胁迫环境或较低盐胁迫条件下,杨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化学性能优于紫丁香叶片。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双季超级晚稻PS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OS30P+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不同干旱胁迫持续天数的双季超级晚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研究干旱胁迫对晚稻叶片PS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5 d对超级晚稻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参数影响不显著;干旱胁迫20 d后,超级晚稻的DI_0/RC和ψ_O显著增加,φ_(PO)、RC/CS和VJ显著降低;干旱胁迫30 d后,超级晚稻的ABS/RC、TR_0/RC、DI_0/RC和VJ都显著增加,φ_(PO)、ψ_O和φ_(EO)显著降低。说明干旱胁迫处理20 d后开始显著影响超级晚稻的PS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葡萄叶片光合及荧光的影响,探讨钙在干旱胁迫下对叶片光系统的保护机制。[方法]以两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设置干旱、干旱喷钙、CK、CK喷钙4个处理,测定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喷施外源钙处理减缓了干旱胁迫下叶片叶绿素的降解,保持了较高的SPAD值;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参数,维持了干旱胁迫下光系统Ⅱ(PSⅡ)较高的活性,光化学猝灭系数(q P)、PSⅡ的天线转换效率(Fv’/Fm’)、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高于对照,初始荧光(Fo)显著小于对照。外源钙通过调节气孔开闭,保持较高的气孔导度;减缓叶绿素的降解,增加光合电子传递,维持较高的ФPSⅡ,进而有效缓解了干旱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维护了干旱胁迫下光系统Ⅱ的活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葡萄的抗旱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白桦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白桦幼苗分别置于4℃和对照(23℃)的人工气候室中,分别在处理当天、4、7、10、14d时测定其高生长、叶片质膜透性、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效率(NPQ)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高生长基本停止,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14d时叶片变黄;相对电导率先升高后降低,最后恢复到对照水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和NPQ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Fv′/Fm′和NPQ则先降低后升高;qp表现为先降低后有升高,最后降低的波动形式。这些现象表明,4℃低温已造成了质膜可逆性的伤害和PSII原初光能转化受到抑制,但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植物产生了适应性,抗寒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毛竹快速生长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快速生长期(前期、中期、后期)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征,在浙江农林大学毛竹生理生态监测定位站利用PAM-2100型叶绿素荧光仪,在毛竹快速生长期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荧光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毛竹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毛竹快速生长的前期、中期、后期变化显著。在不同生长期中,同一年龄的毛竹的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 /Fo)均表现为前期 < 中期 < 后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 0.05)。其中Fv/Fm变化范围为0.672~0.773,Fv /Fo变化范围为2.068~3.231。在毛竹快速生长的前期和中期低于正常水平。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表现为中期 < 后期 < 前期,差异达显著水平(P < 0.05)。在毛竹快速生长的不同时期,毛竹叶片qNP均呈现明显的日变化。综合比较表明,随着毛竹的快速生长,毛竹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