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省循化县栽植核桃树历史悠久,在青海省内有有一定的知名度。1999年开始引进早实、丰产的核桃品种发展核桃产业,截止目前,核桃种植面积达320hm~2,主要引进的优质品种有辽核、香玲、中林、清香等,结果面积仅有80多hm~2。由于引进品种杂,气候差异大,难以保证核桃优良品质。2009年开始在本地培育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质、丰产苗木,为核桃产业发展打下良种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我场位于小虹螺山东麓,东青卜、高桥、石灰窑三个公社交界处的丘陵山地,是一个以栽培良种核桃为主的实验林场。经营面积九千亩,有林面积六千五百亩,其中:三台子工区有油松成、幼林五千亩、板栗五百亩,场部新建核桃种子园一千亩、栽植早实、丰产良种核桃树一万八千株,尚有适宜发展核桃树的荒坡荒地二千五百亩。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  相似文献   

3.
良种核桃丰产示范园及采穗圃建设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剑 《陕西林业》2007,(2):36-36
根据西安市大绿工程(二期)坡塬绿化项目要求,在西安市坡塬地区发展以良种核桃为主的生态经济林20万亩,嫁接改造6万亩。其中在规划区每村建立良种核桃示范园100亩,共3万亩;在国有重点苗圃建立良种核桃采穗圃500亩。为了提高建园(圃)质量,统一建园(圃)标准,保证成活率达到95%以上,保证早成林、早结果、早收益,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4.
《16个早实核桃新品种的选育》是“七五”国家攻关课题成果 ,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核桃成年品种的微体嫁接育苗技术》 ,1997年通过部级鉴定 ,该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核桃子苗嫁接技术》1984年通过山东省科委鉴定。核桃良种苗木工厂化生产技术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研所核桃课题组的科技人员经 5a多时间攻关 ,在组合改进上述 3项先进技术基础上的重要发明和创新。该项技术高效率、低成本、合国情 ,易推广 ,在北京等地推广应用效果显著。经济技术指标 :该项技术与其经核桃良种繁育方法相比 ,具以下特点 :1.可实…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适合宜昌地区发展的核桃早实品种,本研究组自1992~2004年,从全国各地引进早实核桃良种进行筛选,经过对参试品种生长量测定、物候期观察、坚果品质测定及抗病性、抗寒性调查,确认云新一号为宜昌地区表现最好的早实品种,2012年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将该品种认定为良种并命名为“秭林一号”核桃.  相似文献   

6.
从毕节市早实核桃的生物学特性、遗传学特性等方面探索了其实生育苗技术,包括早实核桃采种母树的确定,苗床准备、播种、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以期为毕节试验区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阳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查找出目前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苗木品种混杂,质量不高;栽植过密,不利于盛果期时高产量的形成;规划不科学,单一种植,早实品种栽植比例过大;品种配置不合理;重栽轻管,单产不高;科技投入不够,推广工作薄弱等。提出了解决途径及发展对策:选择适宜良种,做到适地适树;制定合理的规划;培育良种;培育技术型人才,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扶持龙头企业等,为南阳市发展核桃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为培育早实、丰产、优质的核桃苗木,加速核桃良繁进程,促进我国核桃产业快速展,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通过对大田核桃10多年的繁育详细记录,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河北地区的实生核桃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核桃为异花授粉树种,由于长期天然杂交和人工栽培世代种子繁殖,其后代多为异交系,变异很大,形成了多样化品种类型,但种的变异,给选优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选种,提高了良种研究的有效途径。 新疆核桃的早实、丰产、优质的特性,在国内各地曾享有盛誉。特别是阿克苏的早实核桃,更为人们所重视。 一、早实核桃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正>整形修剪是核桃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于幼树、初果树,特别是对我市大面积嫁接繁殖的早实良种核桃尤为重要。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培育良好的树体骨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节、维持营养生长和结果之间的平衡关系,减少病虫危害,促进核桃丰产稳产,增进品质。笔者经多年对早实良种核桃示范园生产的实践进行总结,吸取他人经验,研究了早实良种核桃对修剪的反应特点,逐步推出了一套易于果农领会操作的简易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1.
核桃砧木苗培育,采用晚实、厚壳、夹仁的普通青皮核桃作种子,9月上中旬青皮核桃采收后直接播种。冬季土壤封冻前根系已基本发育完整,春季发芽出土早,苗木整齐粗壮,可延长生长期2个月左右,嫁接时间提前1个月。6月中旬至7月上旬嫁接,采用单刃刀小方块芽接,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每人每天可嫁接500株左右,嫁接苗当年即可出圃,缩短核桃良种嫁接苗育苗周期1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核桃良种嫁接苗育苗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由省农科所漾濞核桃研究站承担的《核桃杂交育种研究》课题,是1974年开题研究的。课题拟定的目标是以动摇我省无性系良种泡核桃的晚实性为主,培育早实、丰产、优质的新品种核桃。按这个目标,经调查选择,决定采用我省实性系良种核桃和引种的早实丰产核桃优株进行种间杂交。通过先后进行的29个杂交组合,共育出1—5年生杂  相似文献   

13.
早实核桃实生苗在川北山区的早期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国内早实核桃香玲、鲁光、丰辉、阿九、元丰和陕核l号等6个品种和美国早实的维纳1个品种的实生苗,在川北广元低山丘陵区定植4 a的试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早实核桃实生苗的早实性、丰产性及坚果品质都远远超过本地晚实核桃.用早实核桃实生苗建园,利用遗传机理,对定植4 a中有67%的植株能保持早实性、丰产性、坚果品质优,可直接应用生产;对占33%未结果的或坚果品质变劣的树高接换优,这样可大大降低成本而加快对良种的推广步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以及嫁接技术难度大的地区为快速推广良种核桃提供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4.
核桃砧木苗培育,采用晚实、厚壳、夹仁的普通核桃作种子,9月上、中旬核桃采收后播种,播后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冬季土壤封冻前根系已基本发育完整,春季发芽出土早,苗木整齐粗壮,可延长生长期2个月左右,嫁接时间提前1个月。6月中旬至7月上旬嫁接,采用单刃刀小方块芽接,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每人每天可嫁接500株左右,嫁接苗当年即可出圃,缩短核桃良种嫁接苗育苗周期1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核桃良种嫁接苗育苗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地处豫西伏牛山区的卢氏县,按照市场需求,依靠科技大力发展核桃生产。去冬今春,全县新栽核桃1万余亩,育苗300多亩,建起核桃嫁接采穗圃50多亩,良种丰产试验园50多个,为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有效的致富门路。 卢氏是全国闻名的核桃产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核桃这一优良的医疗保健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一路上涨,加上它可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早实核桃半同胞子代坚果体积,单果重,出仁率,果壳厚和缝合线宽度等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的测定,分析,探讨实生子代的变异的规律。一般多为劣变,且母树品质越优,子代的劣变程度越大,但超亲优亲也为核桃良种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核桃良种推广应采用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17.
‘绿香’核桃是鲜食型早实核桃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寒、抗病、早实、丰产、优质、早熟,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适合鲜食和仁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绿香’核桃新品种的特性及苗木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8.
16个早实核桃良种遗传多样性的FISH-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ISH-AFLP技术,筛选9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我国首批16个早实核桃良种进行了基因组DNA水平上的检测,结果表明:共获得1 072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6条呈多态性,平均的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8.12%;经9对引物检测的16个品种基因型各不相同,均得到数目不等的特征带,并能将16个早实核桃良种完全区分开。研究分析了早实核桃良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并建立了它们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9.
麟游是一个林业大县,全县有林业用地170多万亩。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截至2010年,全县核桃总面积已发展到16.8万亩,其中建园新植13.3万亩,散生核桃3.5万亩。今后五年,该县计划平均年发展良种核桃建园3万亩,核桃低产园  相似文献   

20.
选用我国南方著名的晚实良种“三台核桃”与北方新疆早实核桃优株“新早13号”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云新90301、云新90303两个核桃新品系。新品系综合了双亲优势性状,具有早实、丰产、优质、树体矮化、适应性广等优良特点,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