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功能基聚氧化松香二元醇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松香的氧化及氧化产物与二元醇反应合成聚酯的反应;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及不同二元醇类对聚酯制备的影响。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对松香氧化产物及聚酯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聚酯的酸值、溶解度、热失重和软化点。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8 h,氧化产物酸值达到318 mg.g-1;聚氧化松香乙二醇酯制备的适宜条件为:以AlCl3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20~140℃之间,反应时间为20 h左右,投料比n松香氧化产物∶n乙二醇=1∶1.2~1∶1.5。该聚酯热失重5%时的温度为178.19℃,软化点为248℃,在甲苯、乙醇和丙酮中溶解度分别为0.0008 g.ml-1、0.0392 g.ml-1和0.0204 g.ml-1。  相似文献   

2.
以妥尔油脂肪酸二聚酸为原料,先与聚乙二醇(PEG 400)缩聚后得到聚酯,然后再用松香对聚酯封端,制备了松香基聚酯醚型非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聚酯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减压条件下,反应物二聚酸与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20,催化剂SnC l2用量为二聚酸质量的0.30%,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6 h,酯化率达到98.11%。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6 135,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7 438,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Mw/Mn)为1.212且呈好的窄分布状态。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松香封端反应的条件为:再补加聚酯质量0.20%的催化剂SnC l2,聚酯与松香物质的量之比为1∶1.30,反应温度215℃,反应时间2.8 h,封端率达62.75%。红外光谱验证了目标产物的存在。性能研究表明,产物具有很好的钙皂分散力、消泡和抑泡力、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松香的溴化及产物的阻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松香与液溴加成,合成了溴化丙烯酸松香;研究了反应温度、原料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影响.用FT-IR、1 HNMR和热重分析(TG)等对溴化丙烯酸松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 ~ 4℃、反应时间5 ~ 6h、液溴与丙烯酸松香的物质的量比值约为1.2时,收率可达93%.溴化丙烯酸松香不仅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同时还拓宽了松香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其附加值.  相似文献   

4.
以氢化松香(HR)、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水解物(HAPMS)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合成了氢化松香改性的乙烯基聚硅氧烷(HR-VMS),并利用1H NMR、13C NMR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在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BPH)存在下HR-VMS树脂的固化行为和树脂固化物的耐低温性能,并利用热失重分析(TG)研究了HR-VMS树脂固化物的热分解行为。最终数据显示,升温速率为10℃/min时,HR-VMS在186.9℃出现聚合放热峰极值,ΔH为100.3 J/g;HR-VMS树脂固化物的耐高温热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提高,最大热失重发生于436.1℃,比乙烯基聚硅氧烷树脂固化物提高了68℃。  相似文献   

5.
以马来海松酸(MPA)、新戊二醇(NPG)、三羟甲基丙烷(TMP)、间苯二甲酸(IPA)、己二酸(AA)、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为原料,采用先分步熔融后溶剂回流法制得水可分散型松香基聚酯多元醇(WDRPP)。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n(—OH)∶n(—COOH)和亲水单体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13) C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TG)研究了WDRPP的耐热性,并采用Coats-Redfem法对WDRPP的热分解动力学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5.5 h(熔融反应3 h,溶剂回流2.5 h),催化剂用量为0.10%,n(—OH)∶n(—COOH)为1.4∶1,亲水单体用量为2.86%时,制备的WDRPP的热稳定性和WDRPP水分散体的稳定性最佳;WDRPP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max)为406.7℃、热解反应活化能为64.65 k J/mol,且热分解动力学曲线线性良好(R~2=0.997 3),表明WDRPP热分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FT-IR和~(13) C NMR的分析结果表明WDRPP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6.
以脱脂大豆粉为原料制备大豆蛋白基胶黏剂(豆胶,S),以普通甲醛制备的酚醛树脂(PF_1)和高浓度甲醛制备的酚醛树脂(PF_2)为交联剂,使用前将两者直接混合得酚醛树脂改性豆胶(PF_1/S、PF_2/S)。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红外光谱(FT-IR)、动态热机械性能(DMA)和核磁共振碳谱(~(13) C NMR)分析对产品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等物质的量之比条件下,高浓度甲醛较之普通甲醛制备的酚醛树脂改性豆胶胶合板干、湿剪切强度分别提高4.3%和11.6%,并且强度稳定性好;动态DSC分析表明,PF_2可以降低豆胶体系的固化温度和活化能,与豆胶的交联反应较容易;~(13) C NMR分析表明,PF_2体系羟甲基达88.73%,明显高于PF_1的80.91%;FT-IR分析证实酚醛树脂与豆胶中的氨基发生反应,并且PF_2反应效率更高;DMA分析表明,PF_2/S能够改善胶合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降低豆胶的固化反应起始温度,提高固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7.
以松香为原料,依次进行酰氯化和酯化反应合成松香基混合单体,并采用FT-IR、GC-MS、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将该松香基混合单体、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酯(CDB)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按物质的量比100∶1∶0.1进行RAFT聚合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松香基单体的RAFT聚合过程,以高纯度的脱氢枞酸基单体进行了RAFT聚合反应。结果表明:脱氢枞酸基单体在松香基混合单体中GC含量为14.3%,在RAFT聚合中显示了很好的聚合结构可控性,聚合物的多分散系数(PDI)为1.28;而松香基混合单体基聚合物的PDI相对较高,PDI为1.85,但仍属于可控范围。所合成的松香基RAFT聚合物同时也是一种新型大分子RAFT试剂,可以作为下一步RAFT活性聚合的RAFT试剂。TGA分析表明:松香基RAFT聚合物显示了很好的热稳定性,质量损失为10%的温度和最大分解温度分别为250和350℃。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THPTG)交联聚合大豆蛋白降解液制备低黏度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THPTG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大豆蛋白胶黏剂黏度、耐水胶合强度和固化性能的影响,优化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THPTG用量与反应时间对大豆蛋白胶黏剂黏度、耐水胶合强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反应温度仅对黏度影响较大;THPTG用量为9%时,大豆蛋白胶黏剂固化温度为130.20℃,固化反应热达到最大值199.7 J/g。大豆蛋白胶黏剂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为THPTG 9%、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70℃,制备的胶黏剂黏度为106 mPa·s,耐水胶合强度达到0.76 MPa,满足GB/T 9846—2015对于Ⅱ类胶合板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马来松香木薯淀粉酯的微波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微波辐照下,通过木薯淀粉与马来松香酰氯(MPA-C l)的O-酰化反应合成了不同取代度的马来松香木薯淀粉酯(MRCSE),利用FT-IR、NMR、X射线衍射(XRD)和元素分析对MRCSE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条件对MRCSE取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木薯淀粉0.5 g,MPA-C l 3.4 g,吡啶体积25 mL,淀粉活化时间1.5 h,反应温度110℃,功率700 W,反应时间1.5 h,物质的量比1∶1(马来松香酰氯-葡萄糖单元中羟基数)。并测试了DS为0.170的MRCSE的特性黏度和溶解性能。结果表明,与原料木薯淀粉相比,MRCSE的特性黏度降低、溶解性能变好,尤其可溶于冷水,即MRCSE是一种新型水溶性淀粉衍生物。  相似文献   

10.
以蓖麻油、环氧氯丙烷(ECH)和液碱为主要原料,经二步法开环闭环反应合成了蓖麻油缩水甘油醚(COGE),研究了开环、闭环工艺条件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开环催化剂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用量0.4%,ECH与蓖麻油的物质的量比3.5∶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 h;闭环催化剂四甲基氯化铵用量0.4%,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60℃,Na OH与ECH物质的量比1.1∶1时产物环氧值最高为1.56 mmol/g。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热失重(TG)分析表明蓖麻油缩水甘油醚具有优良的高温热稳定性,黏度测试表明该产物可以降低环氧树脂的黏度,加入量15%时,黏度降低46%。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丙烯海松酸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丙烯海酸与不同二元醇的缩聚反应;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产物性能的测试,认为其呆作为具有良好光泽而耐水性的水溶性树脂用于水性油墨,同时产物耐热性能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2.
以优级松节油为原料,合成萜烯-马来酸酐加成物(简称TM).再以TM、马来酸酐、二元醇等为基料,合成了几种不饱和聚酯树脂(TM-UP树脂).讨论了不同配方及合成工艺与树脂产品性能的关系,并对其物化性能、树脂浇铸体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等进行了测试,从中选出了几种综合性能较好、工艺较简单、成本较低的TMA-UP树脂配方.通过比较得知制得的TM-UP树脂性能达到或超过通用型商品UP树脂,完全可代替通用型商品UP树脂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松节油改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以松节油为基本原料,通过D-A加成反应和聚酯化反应合成了松节油伯羟基聚酯多元醇,并用多异氰酸酯组分将其交联固化,制备了松节油改性聚氨酯涂料。重点讨论了不同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酯化反应的影响,并对松节油改性聚氨酯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4.
引进德国BASF公司的生物降解塑料Ecoflex聚酯,利用挤出吹塑法制得了全生物降解塑料薄膜。结果表明:Ecoflex吹膜加工工艺条件为加料段温度135℃,塑化段温度150℃,均化段温度160℃,主轴转速150 r/min,得到了平均膜厚为0.02 mm的Ecoflex薄膜。该薄膜具有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相近的性能,其拉伸强度纵向为35.2 MPa,横向为21.7 MPa;断裂伸长率纵向为388.4%,横向为817.1%;直角撕裂强度纵向为85.24 N/mm,横向为105.81 N/mm。在受控堆肥试验条件下,130 d薄膜的生物分解率达到65%。  相似文献   

15.
丙烯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烯海松酸为二元酸,与不同的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丙烯海松酸聚酯多元醇。测定了不同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羟值,聚合度,官能度及粘度管理化参数,分析了产物的红外光谱及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聚酯多元醇均可作为耐热多元醇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16.
马来海松酸聚酯氨基树脂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来海松酸和线性小分子二醇为原料,合成马来海松酸聚酯多元醇,再用氨基树脂交联,制备马来海松酸聚酯基树脂。利用热重分析,讨论了了不同原料种类及配比对树脂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聚酯多元醇和氨基树脂以及它们的配比直接最终树脂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海松酸和线性小分子二醇为原料,合成马来海松酸聚酯多元醇,再用氨基树脂交联,制备马来海松酸聚酯氨基树脂。利用热重分析,讨论了不同原料种类及配比对树脂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聚酯多元醇和氨基树脂以及它们的配比直接影响最终树脂的耐热性。只有选用耐热性好,官能度高的聚酯多元醇组分和自缩聚少的氨基树脂组分,并且在它们的最佳配比下,才能获得具有较好耐热性的聚酯氨基树脂。  相似文献   

18.
桐油改性氨基聚酯烘漆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桐马酸酐酯多元醇为原料,用氨基树脂交联,制备了桐油改性氨基聚酯煤漆。重点研究了不同原料组分及配比和固化条件等因素对烘漆性能的影响。并对漆膜的性能和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作为氨基烘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