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近几年湛江农垦甘蔗健康种苗繁育体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品种选择、体系管理、技术层面、设施条件、用工管理问题,逐一总结分析,提出做好繁育体系的有关4个方面的改进意见:(1)改进培育技术方案;(2)完善管理方式、模式;(3)科学安排实施进度;(4)配套完善设备设施场地建设。  相似文献   

2.
湛江农垦从新中国的橡胶事业起步,历经近60年,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开发、种植和加工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为主,集生产、科研、经营和服务于一体,一二三产业均具规模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湛江农垦紧紧围绕广东农垦"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的总目标,产业发展正呈现出规模集团化、经营国际化、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形成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巨大土地资源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在加快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拟从湛江农垦现代农业的现状出发,浅谈加快垦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生猪的良种化程度,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生猪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生猪品质不优、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种猪繁育体系建设作为生猪产业化的重点,确定领导专管、业务部门专抓,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科学配置资源。大力抓好生猪繁育工程,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大力推广良种,提高生猪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审批、发证制度;加大科技推广和服务力度,种猪繁育体系建设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加投入和政策扶持,采取对优势产业"聚焦"的政策,增加对养猪业特别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困扰养猪业的难题无疑是复杂的猪病。可怕的病原(PRRSV、PCV-2等)随进口种猪潜入国门,同样由于省际间及省内区域间活体种猪的广泛流通,放大了疾病传播的风险,如此,既影响种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疫病的有效防控。下面就猪病防控、外种猪选育、种猪繁育体系建设三方面简要分析和探讨福建省开展外种猪选育的必要性,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生猪存栏、出栏和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据报道2005年我国猪肉产量5009万吨,占世界猪肉产量48.86%,生猪存栏48881万头,占世界生猪存栏数量(96030万头)的比重为50.90%,屠宰猪数量为65165万头,占世界(130793万头)的49.82%。据统计2005年我国可繁母猪存栏约4800万头,其中能够生产优良种猪的基础母猪大约在100万头左右,提供种猪600多万头。我国作为世界上存栏量和产肉量最大的国家,在自己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繁育体系的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和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将纯种核心群选育、良种扩繁、杂种优势利用和商品猪高效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实现终端产品——商品猪的市场价值奠定了基础,因此,建设完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是实现养猪业基础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美国具有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种猪测定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种猪场和商品猪场以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为主,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种猪和商品猪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生产方向,并且非常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与种猪测定体系1.良种繁育体系美国养猪生产分为种猪和商品猪生产两种方式,在种猪生产上,原种场一扩繁场的界限不是很分明,一般大规模的种猪场(核心群母猪400头以上)都具有原种场、扩繁场的双重功能,既饲养…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禽种业》2012,8(10):155-155
近年来,辽宁阜新市全面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国家级核心育种场——阜新原种猪场为龙头.建立起原种场、扩繁场、二元母猪场、商品场四级种猪繁育体系,种猪产业初具规模。阜新市已成为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种猪繁育基地.优质种猪辐射吉林、河北和山东等十几个省市。  相似文献   

8.
从中药材的种植、生产、销售以及中药材的研究方面剖析了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福建省情,提出适合福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路:(1)编制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加强良种选育与繁育;(3)推进中药材标准体系建设;(4)加强中药材支撑体系建设;(5)建议重点发展的中药材项目。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时期,海拉尔垦区以"三个率先"为愿景,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全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升产业化水平,扎实建设和谐垦区,  相似文献   

10.
光义  文宣  阁玮 《中国农垦》2006,(8):I0001-I0001
6月7日至8日.广东农垦湛江垦区隆重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工作会议。湛江农垦局党组副书记黄承敬就《湛江农垦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做了详细说明.南华农场、丰收公司、华海公司、东升农场等四个单位先后介绍了新农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党组书记、局长陈剑峰同志做了会议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11.
分析剑麻产业发展现状,指出湛江农垦剑麻产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剑麻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09年金融风暴给剑麻产业造成的巨大损失,提出增强科研能力,调整剑麻产品结构;以工补农,调动剑麻种植业积极性;增强产业防御风险能力,突破制约剑麻产业的瓶颈;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剑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加快剑麻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蔗糖产业是湛江农垦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支柱性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了湛江农垦蔗糖产业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发展状况。研究显示,湛江农垦蔗糖产业存在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难、甘蔗种植规模化与机械化程度低、甘蔗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较弱等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甘蔗规模化种植及全程机械化、开发深加工产品及拓宽销售渠道,以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识别生猪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在厘清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河北、辽宁、北京自繁自养型养猪场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稳健OLS回归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场主受教育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重视养殖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能显著促进生猪生产效率提升,而自配饲料、自繁母猪的要素投入方式和养殖雇工会产生效率损失;2)目前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合作组织因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尚不健全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3)与北京相比,河北和辽宁养猪场户在生产效率及种养结合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辽宁养猪场户在养殖规范性上仍有更大改进空间。据此提出应加快构建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疏解约束发展区劣势生猪产能而着重发展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湛江垦区甘蔗的生产现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垦区甘蔗生产机械化开展情况。提出只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就能大力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重要组织形式。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家庭农场挂帐问题,是农场发展的一大隐患。在调研湛江农垦华海公司家庭农场挂帐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导致家庭农场挂帐的原因,提出确立"职工为本"指导思想、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优化作物与用地结构、实施标准化作业等规避家庭农场挂帐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采用PCR技术,对2005年1~6月间广西36个发生疫病的规模猪场提供的肝、脾、淋巴结、脑等84份组织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瘟(CSFV)、猪伪狂犬病(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结果,检出PRRS阳性病料37份,阳性率44%,阳性场17个,场阳性率47%;CSFV阳性病料16份,阳性率11.9%,阳性场6个,场阳性率22.2%;PRV阳性病料27份,阳性率32.1%,阳性场12个,场阳性率33.3%;PCV-2阳性病料44份,阳性率52.3%,阳性场21个,场阳性率58.3%。同时还发现组织病料和发病猪场中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RRS、PCV-2混合感染最为严重,样品阳性率33.3%,场阳性率25%。表明广西规模猪场主要疫病十分复杂,混合感染现象比较普遍,对广西养猪业带来巨大威胁,应加强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简要地介绍了丹麦猪场、奶牛场的常见设施构造.介绍了猪场中产房、受精房、妊娠房、后备猪房、保育猪房及肉猪场的主体构造组成;较普遍使用的半漏缝地板;以及一些猪场配备的喂料控制系统.介绍了奶牛场中的挤奶设施、生活设施等主要组成情况;奶牛场一般使用电动的挤奶器挤奶;使用电动传输带将粪便排出.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代表着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广东湛江和梅州两地的实地调研,发现广东家庭农场的发展普遍呈现出三个特点,即概念界定模糊,名称多样;流转山地多,水田少;单一种植少,种养结合多。家庭农场发展主要面临三个难题,即土地流转难、资金周转难和用工难。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而提出在全省制定扶持和培育家庭农场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制定金融部门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和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