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梨锈病又名梨赤星病、羊胡子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南北果园均有发生。除危害梨树外,还可危害山楂、贴梗海棠和堂梨等。但不危害苹果,病原菌为转主寄生的锈菌,其转主寄主为桧柏、圆柏、龙柏、柱柏、翠柏、球柏、金羽柏、欧洲刺柏、欧洲柏、高塔柏等,其中以桧柏为主要寄主。因此,凡梨园周围种有桧柏或附近的学校,机关、工矿企业等种有桧柏的附近梨园,梨园的锈病发病就会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2.
<正> 锈病是梨树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梨产区普遍发生。湖北省安陆县由于栽植桧柏很多,几乎所有梨树均染锈病,过去每年喷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三、四次仍不能控制其危害,严重的成片整株发病,对梨树生产影响极大。1984年我们用粉锈宁(西德拜耳公司生产,25%粉剂)在60亩梨园进行防治锈病试验,试验区有:(1)3月17日喷粉锈宁1500倍液;(2)3月17日喷2500倍液后,4月13  相似文献   

3.
剌槐 刺槐极易招引蝽象,为害梨、苹果、桃、李等果树。蝽象吸取枝叶和果实汁液,导致枝梢和叶片枯萎、果实变形,不能食用。此外,洋槐还是梨树、苹果炭疽病菌丝体的越冬场所。 柏树“梨柏是冤家,并栽必出差”。在梨树附近,忌栽桧柏、翠柏、龙柏等柏类树木,否则,将会给梨树造成一个大隐患。因为梨树上常发生一种严重病害——梨锈病,为害梨树的叶片、  相似文献   

4.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我国梨树区均普遍发生。随着近年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环境美化与绿化,松柏类树木数量逐年增加。在春季多雨的年份,梨锈病发生危害更严重。据调查,严重年份个别梨园梨树感病品种的病叶率在60%以上,造成部分梨树早期落叶,不仅当年减产,还影响翌年总产量。砍除转主寄主(柏树)的防治措施,已经不切实可行,如何防治梨锈病的问题已是梨树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梨锈病在黄淮地区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初步调查研究的结果。1病害发生规律1.1叶龄与病害侵染的关系在酥梨与丰水梨等树上挂牌标记叶片…  相似文献   

5.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是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城乡绿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梨园附近有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的地方,该病发生严重。为了明确不同品种间  相似文献   

6.
砍除桧柏防治梨锈病的效果1993年7月下旬对梨树相对集中、四周桧柏较多、病害危害严重的庙宇镇蔷薇四社、永丰六社、柏树三社三个点调查梨锈病危害情况。每个点选择树势、树龄、产量相同的15年生梨树30株,在每株的东西南北中各采叶2片,每株10片,计300片...  相似文献   

7.
<正>1发生规律梨锈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松柏类病组织中越冬,第2年春天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迅速萌发产生担子孢子,侵染梨树幼叶、嫰枝、幼果。侵入6~10 d后出现病斑。不久病斑正面出现性孢子器,经20~25 d形成锈孢子器。锈孢子在6-8月间陆续成熟,不能侵染梨,但可借风力传播到附近桧柏上,侵染桧柏。梨锈病的流行与春季气候条件关系密切,3-4月间降水次数和雨量多时,容易引起锈病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8.
1 清除转主寄主 清除梨园周围5km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作梨园。  相似文献   

9.
果树文摘     
<正> 在海城地区,梨黑星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6年海城市发病株率达94%,病果率65.8%,减产600万kg。1987年对140余万株梨树进行梨黑星病综合防治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在梨树小年的条件下,仍比1986年增产4.08%,病果率降低了95.38%。经一年试验证明,于早春梨芽萌动时喷布硫酸铵10倍液,有助于铲除越冬菌源,控制新梢发病,新梢及叶片防治效果分别为34.3%及40.2%,此措施切实可行。在梨园初见病梢和病叶时,喷布2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过20天左右喷布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40倍液,以后再交替喷布代森铵、波尔多液,可有效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在90%以上。生长后期(9月15日)以后,喷一次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40~300倍液,可保护晚熟品种果实不受侵染,并可压低越冬菌源。(王春强等)  相似文献   

10.
<正> 经在陕西地区研究发现,苹果锈病和梨锈病两种锈菌的转主寄主是不同类型的桧柏:梨锈菌的转主寄主是两型叶桧柏,其树冠较稀疏,分枝角度较大,具针叶和鳞叶,锈菌在其上形成纺锤形瘿瘤,梨锈菌也可寄生于龙柏;苹果锈菌的转主寄主是针叶型桧柏,其树冠较紧凑,分枝角度小,只具针叶,锈菌在其上形成球形或半球形的瘿瘤。另外,  相似文献   

11.
1应避开(或忌讳)的树种 1.1柏树柏树和梨树不能同地共处.特别是桧柏和龙柏与梨树锈病互为转移寄主,冬天柏树是梨锈病菌的越冬场所,春天越冬病菌又随风回到梨树上继续危害;柏树与葡萄也不能共处,因为葡萄附近栽柏树,葡萄果实延迟成熟.  相似文献   

12.
<正>梨锈病又名赤星病、羊胡子,是梨树和桧柏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各地梨产区均有分布,以梨园附近有桧柏栽培的地区发病严重。常造成早期大量落叶,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梨锈病又名赤星病、羊胡子,在我国分布很广,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幼果和新梢,以梨果园附近有桧柏栽植的地区发病严重。梨锈病使梨树叶片早枯,幼果呈畸形,易早落,影响梨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发现不少农户种植的梨树病虫危害严重,叶片几乎脱落、经仔细观察发现,叶片早期脱落的主要原因是梨锈病危害所致。有林谚“梨柏是冤家,并栽必出差”。若梨园附近栽有桧柏、松柏等树种就容易使梨树发生梨锈病。梨锈病菌主要危害梨的叶片、新梢和果实,而桧柏就是梨锈病的转主寄主。这种病菌在危害梨树后,必须转移到柏树上越  相似文献   

15.
梨锈病是梨树栽培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梨锈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时,引起叶片早枯,幼果被害后呈畸形,早落,影响产量较大。结合生产实际,对梨锈病的症状、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旨为果林科技工作者和果农种植专业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梨锈病对梨树的危害极其严重,主要为害梨树幼叶幼果及果梗。春季多雨年份,常引起叶片早枯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我地区在1987~1989年仅发现零星病斑,而 1990年由于春季多雨导致锈病大发生,产量损失达15%~46%,有的梨园几乎绝产。 以往作为防治梨锈病的常规农药波尔多液、代森锰锌、代森锌、福美胂、退菌特等,只能起保护作用,在锈菌侵入后无治疗作用,一般萌芽期开始每隔10天左右喷药2~3次,甚至更多,但效果不好。 粉锈宁作为内吸性杀菌剂,既具保护作用,又具治疗作用。针对梨锈病侵染为害时期为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左右以后便不再侵染的特…  相似文献   

17.
<正>梨树落花后,各种病害从越冬场所转向危害部位,此时是防治病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的病害有梨树腐烂病、梨轮纹病、梨黑星病和梨锈病。  相似文献   

18.
<正> 梨锈病又称赤星病,是我国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梨园的主要病害之一。余姚市自1981年“花卉热”以来,各地广种梨锈病的中间寄主植物桧柏类树木,使该病大面积严重发生,导致大片梨园早期异常落叶,树体衰弱。经初步分析,1987年前的几年里,全市梨树每年减产约500吨,其中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梨锈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我国梨产区均普遍发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美化与绿化,柏类树木数量逐年增加,在春季多雨或适时降雨的年份,梨锈病发生为害严重。据调查,严重年份感病品种的病叶率在80%以上,造成早期落叶,不仅当年减产,也影响下年产量。砍除转主寄主的防治措施,已不切实可行,如何防治梨锈病是梨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我们对梨锈病在胶东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梨锈病是我县梨树的主要病害.多年来,采用药剂防治,防效甚微.据93年对新花乡、双庙乡、铜彭乡三乡调查,梨锈病病株率为100%,病叶率为71.9%—100%,病果率高达18.5%—50%,严重的田块果实不能食用的占一半.庙宇镇蔷薇四社有成片梨树400多株,梨叶全部感病,有的干枯,只果未挂,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