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番茄杂交一代的优势利用,在生产上已被人们所认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就我地而言。“早丰”番茄的种植面积已达千亩以上,占当季蔬菜种植面积的15%左右。种苗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满足用户要求,84年我区从西安等地引进了部分亲本组合(以“早丰”亲本为主)。第二年进行了人工杂交试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种籽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大.其原因不但与父母本的播期、播差期、栽培管理、人工杂交技术和花序的选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中旬,宁波市新契镇向家番茄村陈忠富的1.4亩超万斤番茄地中,种植出一个特大番茄,摘后称重计1100克,是番茄村中的王。据了解该品种是“早丰”杂交一代番茄。其主要经验是:双膜育秧,基肥60担,配施氮、磷、钾肥料,密度3000株,留双枝,三档果位。  相似文献   

3.
<正>酒泉市对非耕地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从物理防控和药剂预防着手,制定了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病害防效达到85%以上。甘肃省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面积达1 000 hm2(1.5万亩)以上,其中番茄种植面积占到非耕地蔬菜总面积的50%,然而,随着复种指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九江市早辣椒种植面积扩大,疫病连年发生,而且逐年加剧。1990年达650亩,占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此病由辣椒疫霉引起,除危害辣椒外,其它蔬菜如番茄、茄子、黄瓜等均可被害。为了探讨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笔者于1988—1990年进行初步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安市种植番茄已有13年历史。1997年全市高山番茄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由于高山地区多雨潮湿,土壤瘠薄,耕地少,轮作困难等因素,导致番茄病害每年均呈递增趋势,使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及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据近几年临安市蔬菜主管部门在上溪、马啸等高山蔬菜基地调查表明,高山番茄的主要病害是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和蕨叶病毒病,这4种病害从番茄苗期到盛果期均有大量发生。随着高山蔬菜的迅速发展以及栽培地连作年限的增加,番茄病害为害程度越来越重,且为其他高山蔬菜提供了菌源。 一、高山番茄病害与环境因子 (一)土壤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土壤是蔬菜根系着生的地方,也是多种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高山土  相似文献   

6.
山西平陆县地处黄土高原,属温带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露地番茄在县内沿山地区种植得天独厚,到2012年连片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现将露地番茄优质苗培育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良种平陆县种植的番茄品种主要是河南的豫艺系列和西安的品种,像豫艺粉冠、粉都2002、地王、王粉三号等。  相似文献   

7.
江配三号番茄是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蔬菜良种场1993年育成的一代杂交品种。我区于1994年引进江配三号番茄,试种后表现丰产性好、优质、抗病性强等特点,几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97年达2000多亩,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 一、特征特性 江配三号番茄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85-90cm,开展度50cm左右。植株自封顶,长势旺盛,叶片厚实,色较深,6-7叶着生第一花序,每花序数7朵,花序间隔1-2片叶。果实圆整,形如苹果,裂果少,商品性好,一般单果重250-400g,最大达800g。产量高,平均亩产达4000kg,比早丰增产35 .4%。果实色泽鲜艳,果肉大红色,品味佳。果皮较厚,较耐贮运。江配三号抗病性强,本区引进栽培3年来,没有发生严重的病害,抗病性明显优于早丰番茄。 二、栽培要点 (一)播种期,江配三号番茄既可作播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2001—2004年种植蔬菜面积233.34 hm^2,2005年种植面积下降为166.67hm^2,2006—2010年维持在133.34 hm^2,2011年起到现在(2013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 hm^2。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是番茄(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植株引起落叶、落果与断枝,严重影响产量收成。该病除了危害番茄之外,还危害茄子、  相似文献   

9.
马鞍山市霍里镇地处城郊,现有菜地面积3千余亩,2005年种植大棚面积800亩,其中番茄约400亩。近年来灰霉病是我镇冬季大棚番茄栽培重要病害之一,如不及时防治,造成早春番茄大量烂果,产量减少,造成重大损失。为更好地使大棚番茄增产增收,防止大棚栽培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我镇的栽培实际及生产经验,现将番茄灰霉病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自1917年就开始种植番茄,现在栽种面积已发展到46000亩。品种主要有大红果,粉红呆番茄。青岛市的番茄育种工作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先后共培育出8个品种,其中山东省审定品种3个,认定品种2个。这些品种均为青岛市主栽品种,并已推广到省内外。  相似文献   

11.
烟粉一号番茄新品种选育报告崔万锁,邬振祥,刘连成,王海延(山东省烟台市农科所)(哈尔滨师范大学番茄研究室)番茄是市场重要蔬菜.常年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对解决市场全年蔬菜供应有着重要意义,原栽培使用的早熟品种如北京早红X古巴402等因不抗番茄病毒病,产...  相似文献   

12.
曾晓军 《蔬菜》1994,(5):15-15
早辣椒大面积栽培高产技术早辣椒生产在短短的几年内即成为江西永丰县种植业中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大田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5亩发展到1993年的19000多亩,1993年平均亩产2627公斤,亩纯利3305元,比常规辣椒提早50~60天上市,...  相似文献   

13.
一、历年种植面积和产量、产值的情况从1978年以来围绕着番茄如何连年丰产、稳产、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从栽培技术方面搞了一些试验,从种植习惯和方法上有些改进,几年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起到了一定作用,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显著。为满足市场需要,面积由1978年2775.9亩增加到1982年3610亩,单产由3474斤增加到6582.3斤,增产89.5%,亩产值由原来250元增加到871.09元增长248.4%。  相似文献   

14.
王俊建  腾磊 《中国蔬菜》2011,1(13):48-50
加工番茄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04 年种植面积首次突破6.67 万hm 2(100 万亩),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目前新疆加工番茄主要依靠人工多次采摘方式收获,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人工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之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采收期劳动力紧张等阻碍了番茄产业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加工番茄产业的发展,2007 年起,新疆各番茄加工企业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加工番茄机械化种植和采收。一台采摘机每天能采收2.0~3.3 hm 2,相当于200~300 个人的工作量,机械化采摘每667 m 2 可降低采收费240 元,同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为番茄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料,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2010 年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采摘面积已由2007 年的333 hm 2 增加到1 万hm 2。按照规划,未来3 a(年),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采摘面积有望达到2.67 万hm 2,约占新疆加工番茄种植总面积的40 % 。为实现加工番茄种植管理的标准化和采摘的机械化,特制订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四川绵阳市石马乡地处涪江北岸,1985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番茄花菜与水稻轮作,菜粮双丰收。1985年由杨兴国一户,面积0.65亩,到1987年发展为99户,面积86亩,亩平收番茄2100多公斤、花菜2300公斤、水稻525公斤,一年三熟亩产值产量比一年(小麦、水稻)两熟分别增长5.7倍和6.9倍。1988年又扩大到216亩,在多灾情况下,亩收番茄  相似文献   

16.
浙江温州拥有蔬菜生产基地面积约1200hm2(18000亩),其中大棚种植面积为666.7hm(210000亩),主要栽培蔬菜有茄果类(番茄、茄子为主)、瓜类(黄瓜和瓠瓜为主)、十字花科和绿叶蔬菜类(李宝聚等,2010)。特别是当地春季大棚栽培番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然而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连年种植的现象日趋  相似文献   

17.
番茄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也是东宁县出口俄罗斯创汇的重要蔬菜。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东宁县做为我国蔬菜出口基地县之一,番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2002年保护地面积达500(亩),总产260万公斤,效益286万元。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番茄的品质、质量要求也  相似文献   

18.
番茄是宁波市春夏季主栽蔬菜之一,种植面积大,栽培范围广,消费量多,是深受人们欢迎的果菜之一。我市原当家品种早丰,由于种性退化,商品性变差,抗性降低,产量不高不稳,从而影响了番茄的生产和市场供应。为此,我们1994年从外地引进番茄新品种,进行引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从中选出了适合本地大棚栽培的大红番茄良种——903,并总结出903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该良种已在宁波地区大面积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陕西眉县常兴镇尧柳村孙军平葡萄基地种植了早丰、早巨选、户太八号、夏黑、阳光玫瑰、摩尔多瓦等葡萄新(优)品种。为了解这些新品种在眉县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该基地的基本情况见表1。基地总面积445亩,早丰、早巨选栽植面积较大,这两个品种属于早熟品种,抗病性强;户太八号对当地常发病害如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霜霉病等抗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奉节县种植蒜薹历年远销湖北、宜昌、武汉、江苏、南京等省市,1984年引种“峨眉丰早”蒜薹,至今连续8年每年推广种植1300亩左右,均亩产值稳定在1800元以上。今年推广种植1457亩,总产288.5万公斤,总值314万元,亩产值2156元。从种到收只需140天,比常规香蒜提前60天左右上市,如管理得当,年尾正月初采薹,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