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7月以来,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造成这次水患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因气候异常、连降大雨暴雨及阻水、蓄水和缓水工程的防洪能力下降。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这些江河流域特别是上中游的森林植被锐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江水含泥沙量增加、河床抬高,一旦遇到大雨和暴雨时,雨水没有缓冲的余地,致使江河水位猛涨,酿成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2.
近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柞水县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县,建设重点以江河流域源头及两岸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营造和低效林改造为主。同时,该工程已纳入陕西省“十二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的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3.
<正>公益林是指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主要分布在江河源头汇水区、江河干流及一二级支流两岸、国家及地方自然保护区、国境线20公里范围内及山体坡度在46度以上岩石裸露、砍伐后生态难以恢复的地段,对森林、水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是我国主要江河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其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到高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是重要的生态源,也是重要的生命源。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森林植被,发挥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重要生态功能,维护着江河安澜畅流,是江河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构建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一环。因此,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植被,进一步加快林业建设,是青海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青海被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范围,标志着青海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加快青海林业生态…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沿岸湿地对于净化入海前的水质、代替大坝拦蓄洪水、减少暴雨损失、调节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减少、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等问题。应不断建立、完善湿地的基本资料库,恢复重建被破环渤海沿岸湿地保护刘拥春宋希强黎伟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南,儋州,571737坏的湿地,并采取科教宣传、制定相关法律等措施保护受到威胁的湿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6.
河岸带植被对河流生态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林业科技》2015,(3):233-239
综述了河岸带植被的遮荫作用,廊道效应,截污效应,及外来生物入侵等对河流生态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河岸带植被的遮荫可以影响河水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河岸带植被在地域景观中还起着重要的廊道功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河岸带植被对于控制面源污染,过滤污染物,保护水质起着缓冲作用。外来生物入侵对河岸带植被生态功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消除河岸带中入侵生物的不利影响,恢复河岸带植被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沿岸湿地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伟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2):100-103
环渤海沿岸湿地对于净化入海前的水质、代替大坝拦蓄洪水、减少暴雨损失、调节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环渤海沿岸湿地正面临着面积减少、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等问题.应不断建立、完善湿地的基本资料库,恢复重建被破坏的湿地,并采取科教宣传、制定相关法律等措施保护受到威胁的湿地,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楔子1994年6月27日这天下午3时许,湘中山区安化县小路边村雨过天晴,地面的积水还在流淌,路泥烂清,淋湿了的树木在无力地抖动着叶子,洗尘喝醉似野草散发出清香。自端午节过后,老天爷作恶,接二连三的暴风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资江水系的大河小溪两岸被洪水冲没7很多良田,泥沙堆埋7不少耕地,损失很大。部分村民在村旁的桥上观看水患动态,想办法抗灾自救。大家陷于沉默之中……这时,一个中年妇女疾步跑来告急。她跑得满身大汗,慌慌张张,因喘不过气,断断续续地诉说:“张家湾村四、五组的村民到我们村七、八组的岩底冲山…  相似文献   

9.
水稻涝害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间 ,黑龙江省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等江河流域在雨季经常发生洪水灾害 ,致使沿江河两岸和湖泊洼地的稻田受到较严重的涝灾。一是江水出槽长时间淹没稻田 ,致使水稻呼吸作用受抑制而引起生理障碍 ;二是由于洪水流速大 ,夹带被冲刷的泥沙 ,造成稻株被泥沙埋没倒伏等直接机械伤害。其中没水受害的影响最大 ,危害较重。1 水稻孕穗末期、抽穗期、开花期受涝后的症状。1 .1 受淹退水后浮泥较多 ,淹没 1天的稻株退水后仍优质绿色 ,而淹没 2~ 6天的稻株 ,随着时间的延长 ,叶面附泥程度愈重。下部叶片受淹后叶面柔软形成披叶而枯死 ,上部 2…  相似文献   

10.
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3,自引:3,他引:90  
从森林植被变化对水量、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从世界各国的研究来看,普遍的研究结论认为森林减少可以增加流域年产水量;森林植被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径流泥沙含量;森林植被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以有效地改善溪流水质状况。由于影响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的环境异质性的普遍存在,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影响程度在不同水文生态区差别很大,因此,要想将一个地区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应研究结果可靠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其他流域,必须重视森林水文生态过程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