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正常情况下,符合要求的雨刮器,刮过之后玻璃上不能留下水迹,因为水迹是反光的,如果是夜间行车,这些水迹会反射对面来车的灯光,干扰驾驶员的视线;另外一种情况是,雨刮器可以正常清理水迹,但由于平时不注意清洗玻璃,玻璃上也会蒙上一层油状物质,遇水之后雨刮器刮过,玻璃泛白形成雾状,视线不佳。最后是雨刮器的机械性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由于雨刮器电机损坏,要么不工作,要么不能变速,这也容易引起麻烦。现在很  相似文献   

2.
由于雨天驾车路滑,能见度较差,遇上紧急情况往往处理不及。因此,雨天驾驶员应小心驾驶并千万要注意“四防”,危险就会远离你。 防视线不清:雨中行车,雨刮器不能及时刮净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会造成视线模糊。另外,毛毛细雨中天气阴沉,也会影响视线,给安全行车带来困难。为此,行车中应降低车速,多鸣笛,必要时打开防雾灯。夜间下雨时,为防止打开前大灯而形成眩目的光  相似文献   

3.
一、防视线不清 雨中行车时,驾驶员视线受阻,视距短,特别是大雨时,雨刮器不能及时刮净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造成驾驶员视线不良。所以,在雨天行车应低速、多鸣笛,必要时打开防雾灯,关闭前大灯,以防前大灯形成炫目的光幕,同时进一步降低车速。 二、防车辆侧滑 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形成“润滑剂”,使机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  相似文献   

4.
一、大雾天气对通行影响明显.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容易发生追尾相撞事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醒广大驾驶人,因雾气易在挡风玻璃外形成小水珠而影响视线,雾天行车时,可间歇使用雨刮器,把挡风玻璃上因雾气凝成的小水珠刮干净,改善视线。  相似文献   

5.
hammer 《农村机械化》2014,(11):218-219
汽车风挡玻璃决定了驾驶者的视线清晰与否。夏季和冬季由于气候条件复杂,风挡玻璃容易出现镜面模糊或者镜面反光等问题,驾驶者在夜间或者能见度不太好的情况下驾车很容易影响视线,影响行驶安全。夏季雨水多的情况下。玻璃表面会留有很多飞虫之类的虫胶或者是雨水留下的痕迹,而冬天。一些雨雪天气很容易使镜面发生结霜。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可是处理起来却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6.
挡风玻璃新型气动雨刮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动雨刮器具有驱动工作扭矩大、动力源简单、可实现无级变速、制造成本低等突出特点,在汽车、拖拉机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气动雨刮器在高速工作时,由于惯性作用,雨刷摆角变大产生撞击挡风玻璃密封条现象。这是至今国内外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为此,对雨刮器的控制机构及摆动平稳性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说起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可能很多车友不以为然。在汽车的总体中,雨刮器是个比较小的零部件。但是据国际驾驶安全调查显示:雨天驾车,由雨刮器老化引起的交通事故率比平时高出大约5倍。在雷阵雨频频,如果你的雨刮器有什么故障,就要赶紧修复或者更换。雨刮器的种类大致有两种  相似文献   

8.
(1) 进水手机 :进水严重的手机。从外观看可能会有以下现象 :外壳明显潮湿 ;显示屏上有水珠或水雾 ;电池触点上有绿色附着物 ;后壳的标签不像正常机那样平整。当然 ,要更确切地认定 ,还需要拆机检验。检查主板 ,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许多进水严重的手机 ,主板上有明显的水渍 ,常常分布在显示屏处或耳筒、麦克风 (塑料盖潮湿 )。2对于进水时间较长、水迹已干的手机 ,可查看各集成块管脚 ,若管脚无亮泽呈灰暗色 ,则可肯定该机进过水。有时仅个别几个焊点呈黑色 ,也可据此判定该机进过水。 3许多机型由于设计的缘故 ,会造成进水时水易堆积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农村看到有些上杆电表常年暴露在外,表箱安装也不符合要求,有的不是缺门,就是抄表玻璃窗破碎;有的油漆脱落、锈蚀、腐烂,雨水侵入严重,根本起不到密封作用;有些贫困村庄为了节省资金,用自制木箱代替铁制、塑料表箱,不但不能起到降损节能的作用,甚至还会造成漏电,损坏电表。再者由于电表上杆后,用电户觉得不能够直观地监督自己每月的用电数和自己的电表正常与否,降低了透明度。有时电表损坏以后,也不能及时发现,电工按制度收费有时会和用电户发生口角和争执。有些地方由于住户不集中,居住没  相似文献   

10.
汽车挡风玻璃可决定驾驶者的视线清晰与否.夏季和冬季由于气候条件复杂,玻璃容易出现镜面模糊或者镜面反光等问题,驾驶者在夜间或者天气不太好的情况下驾车很容易混淆视线,影响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11.
宋凯  杨合利 《河北农机》2016,(10):30-31
汽车雨刮器是用以清扫汽车风窗玻璃上的雨水、霜雪及污物等影响驾驶员视野清晰的物质的重要装置。传统的雨刮器使用时步骤较为烦琐,需要驾驶员手动开启,这对行车安全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针对传统雨刮器的诸多弊端进行改进设计,将雨刮器的刮刷面积增大,加上红外感应器,使之在雨雪天气可以根据天气自动开关,达到智能启动,无须驾驶员的操作,可以使驾驶员专心驾驶车辆,增加了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日常使用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音像电器时,这些电器有时会出现“磁喇”、“喀喀”的噪音或图像闪烁现象,影响视听效果,严重时导致这些电器不能正常工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电源网络上或附近有些电器设备在工作中会有火花出现,如交流电焊机、手电钻、电吹风、日光灯启辉器等.由于电火花的出现,将形成一种干扰磁场,由于这些干扰磁场的影响,就会导致某些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出现了上  相似文献   

13.
1.吸烟不利于驾车驾车时吸烟分散注意力。通常驾驶中吸烟都是用单手操作方向盘,而另一支手要点烟。点烟时注意力必然在烟火上,如用手找烟,找打火机和点烟器;有时烟灰掉到衣服上就要用手去拍打。这一切都分散驾驶车辆的注意力,一但此时前方出现紧急情况,瞬间来不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便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事故。《交通管理条例》中也规定,不准在驾驶车辆时吸烟。烟雾弥漫,影响视线。由于驾驶中吸烟,烟雾充满驾驶室,尤其在冬季,门窗紧闭、烟气在车厢内不能及时消散,致使视线膜糊,辨视距离缩短。若此时前方出现防碍行车的障碍物,在…  相似文献   

14.
常听司机们说起“减速玻璃”一词,有人说好车开起来不显速是因为前挡玻璃是“减速玻璃”。有支持的、有怀疑的、也有反对的。真有“减速”玻璃吗?下面从科学角度破解其“秘密”。所谓“减速玻璃”,其实根本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为什么会流行这么一说呢?那是因为数十年前,小车大多都是引进产品,有些汽车司机在开卡车和小汽车时会有不同的速度感,自己无法解释,于是乎想当然地认为是洋人在前挡玻璃上应用了什么高科技,使之产生了“减速”效果,于是就有了“减速玻璃”说法。大家以讹传讹,一直流传至今。这如同从前人们不知道月食是怎么回事,都以…  相似文献   

15.
要学会说话     
正话,谁都会说。但讲究说话艺术,能说得好,说到点子上,说到员工的心坎上,实属不易。企业领导不能在员工面前乱说话,屡出"狂言""雷语",丝毫没有"怕"的概念;也不能害怕"说错话"而三缄其口,要么什么都不说,要么套话连篇做"空心传声筒"。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机手、新司机日益增加,雨天行车应注意些什么呢。在此给新机手之友们提个醒。1.下雨出车前应仔细检查雨刷器是否灵活有效完好,确保使用时万无一失。2.雨天行车应尽量在规定车道内行驶,减少来回并线,因雨天车辆方向盘比平日轻(活),不易控制。3.雨天湿度大,车外温度低,车内玻璃易水雾。此时应打开暖气(冷天)或冷气(热天),出风口位置在吹“风挡玻璃”档,这样可以驱除水雾,保证视线清晰。此时千万不能开自然风,那样只能把车外的湿气更多地带进车内,使车玻璃上的水雾会更加大。4.雨天路面摩擦力降低,轮胎有水易打滑。行车时,应降低车速,与…  相似文献   

17.
雨天行车,视线障碍较大,路面状况变化显著,道路上的动态也往往出现不正常的情况,给驾驶员驾驶操作增加了许多困难。笔者根据有关实践资料统计,雨天行车事故是晴天的二至三倍。因此,为减少、避免交通事  相似文献   

18.
雨天与行车     
据交管部门统计,车辆在雨天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要高于一般的天气。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四点。其一,现在我国道路的路面大都是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由于混凝土路面透水性很不好,下雨时,雨水落到路面上不能迅速渗透下去,摩擦系数减小,路面滑,汽车遇意外情况时不容易刹住车。其二,下雨时天气灰暗,雨点淋在挡风玻璃上。如果不及时清刷,就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尤其在交叉口、坡道、转弯等事故多发地带,本来驾驶员观察的视野就不好,再加上又看不清楚,事故发生率自然就大了许多。其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实践表明机动车在雨天行车发生的事故要远比正常天气行车发生的事故多。因此,雨天行车必须格外谨慎,通常应注意如下几点,以确保行车的安全。 1.视线不清的防范 雨天视线很差,尤其对没有刮雨器的机车,视线就更不好,最容易发生事故。此时行车必须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路况,并随时做好应变的准备。与此同时要降低车速,特别是路况复杂的山乡泥路更要缓慢行驶。安装刮雨器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刮雨器失灵应及时修复,以改善视线条件。 2.路滑的防范 雨天的另一特征是路滑、即使在路况较好的油路、水泥路面上行驶,其制动距离也  相似文献   

20.
机车的技术保养以清洁、润滑、紧固和调整为中心内容,它是维持机械正常运转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是在现实中,有的驾驶员要么忽视技术保养工作,要么虽然知道保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方法欠妥,使保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误区之一:保养不按规程。保养规程是制造厂对各级保养的间距、内容和程序所作出的详细规定,它是根据零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