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枣树是多花树种 ,但受树体营养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落花落果现象十分严重 ,采收果率仅为 0 6%~ 2 6%。1 枣树坐果率低的原因1 1 树体营养状况 枣树从蕾期到花期正值枣吊、枣头发生及旺长阶段 ,造成相互营养竞争 ,使部分花蕾分化不良乃致败育造成坐果率低。1 2 枣树授粉受精状况 枣树单花开放时间较短 ,虽然从蕾裂到柱萎经历 2~ 3天的时间 ,但真正能进行授粉的时间不超 1天。同时也有部分品种雄蕊发育不良 ,花粉发芽率很低 ,甚至败育 ,造成枣树坐果率低。1 3 气候条件 枣树属于喜温树种 ,气温达到 1 8~ 1 9℃时分化花芽 ,孕育…  相似文献   

2.
枣花分化发育过程及其内源激素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枣花形成及调控机制,以鲜食枣品种‘七月鲜’为试材,观察花芽分化发育过程,并对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枣花形成包括花芽分化和花发育两个阶段,单花分化需11 d,分6个时期(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花发育历经7个阶段(花蕾期、蕾裂期、萼片平展期、花瓣平展期、雄蕊平展期、花丝萎蔫期和子房膨大期)。枣吊发育过程中IAA含量显著降低,枣花中IAA则表现为蕾裂期极显著上升,子房膨大期又极显著下降;ABA含量在枣吊长5 cm时极显著升高后缓慢下降,在枣花中的变化与IAA相似,在雄蕊平展期极显著降低;GA3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枣吊长5 cm时显著增加,而后缓慢降低,在枣花中则是蕾裂期极显著降低后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以上结果显示,在枣花形成过程中,花芽孕育期需要较低水平的IAA和较高水平的ABA和GA3,需要较低的IAA/GA3及较高的ABA/GA3和ABA/IAA;开花期则需要高水平的IAA、ABA、ABA/GA3和IAA/GA3,对GA3和ABA/IAA的需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酸枣的开花曲线属单S型,单花开放以枣吊4—7节的零级蕾最早,浙及高的节位和级次;依裂蕾时间,酸枣可分为昼开型和夜开型,二者分别集中在11: 00—13: 00和 2 3:00—1:00裂蕾;套袋条件下,部分酸枣类型有较强的自花结实能力;据29个品种和类型的调查,自然生长条件下,酸枣的落花和落果率分别为95.20 ± 3.11%和53.24±32.83%;落花呈单峰曲线,落果则为双峰曲线,前期落果约占80%。  相似文献   

4.
研究枣花柱头形态发育特性及其可授性,可指导提高杂交育种效率。以'中秋酥脆枣'为材料,显微观察柱头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以确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中秋酥脆枣'花柱头二半裂,表面未见粘液分泌,属干性柱头。发育成熟的柱头表面有一层近圆形的乳突细胞。花柱形态随着单花开放进展呈现一定的变化。蕾扁期至初开期,二裂花柱紧密靠拢,整体呈圆锥状;萼片展平期花柱的间隙开始变大,向两侧生长;花瓣展平期花柱呈"V"字状;雄蕊展平期,两花柱夹角呈"Y"状,持续到子房膨大期。花柱底宽和花柱长随单花开放均呈增长趋势。蕾扁期柱头较平,蕾胖期至花瓣展平期均为尖圆形,表面经历了从褶皱到饱满再到向外膨出的变化。雄蕊展平期和花瓣下垂期柱头向外卷曲,向上膨出,表面积较大。雄蕊下垂期和子房膨大期,柱头萎缩,干枯。蕾扁期至花瓣展平期柱头呈绿色,雄蕊展平期为浅黄褐色,花瓣下垂期为黄褐色,雄蕊下垂期和子房膨大期为黑色,当柱头开始失绿时可授性降低。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柱头表面的乳突细胞呈规律性变化,先发育成熟,然后达到最旺盛时期,最后萎缩变瘪、衰老、解体,柱头可授性也呈现"无—弱—强—弱—无"的规律性变化。依据枣花柱头表面乳突组织的发育程度可判断其可授性强弱。'中秋酥脆枣'花柱头的最佳可授期为萼片展平期、花瓣花药分离期和花瓣展平期,最佳授粉时间可持续6~8 h。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裂蕾性状的遗传余阳俊陈广裂蕾发生在花药成熟之前,表现为花蕾开裂、柱头外露,很容易染上其它花粉,给自交系的纯化带来困难。此外,裂蕾的花药不正常,花粉量较少。因此大白菜裂蕾通常被认为是劣性性状。为了弄清裂蕾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便为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  相似文献   

6.
大棚杏树坐果率低,要从三点把握花期的人工辅助授粉. 花粉采集 在人工授粉前2~4天,从选好的亲合力高的品种上采集含苞待放、发育正常的花蕾,或剪取授粉树花枝插入水瓶中水培.把采集到的花蕾在室内用镊子剥开花瓣,取出花药,摊放在光洁的纸上,置于室温在20~25℃的室内,湿度在30%~70%的地方阴干.当花药开裂后即可散放出花粉.待水培花枝的花药成熟时,轻轻拍打花枝,使花粉散落在纸上.花粉收集后,筛去杂物,贮藏在瓶中,放在通风干燥处备用.花蕾或花枝采集量可根据授粉花朵数、花粉量或品种而定.杏树花粉量较少,1个花蕾可授粉3朵花.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海南省30个不同荔枝优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荔枝优株花药数、花药散粉量、花粉形态特征和花粉萌发率,发现不同荔枝优株单花花药数、散粉量、形态及花粉萌发率不同;以紫娘喜、白糖罂、妃子笑等3个海南主栽荔枝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个花期及3种不同类型花的花药散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发现从雄花的铃铛花期至完全开放阶段(花药变褐之前)的花粉散粉量和萌发率最高。这为荔枝杂交育种父本的选择、花粉的收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1 个切花小菊品种的散粉特性及影响散粉量的关键指标,旨在为培育散粉少或不散 粉切花小菊奠定基础。结果发现:(1)供试的切花小菊品种每花序管状花数的变化范围为85.6 ~ 320.2 个, 绝大多数品种单花花药数为5 枚,花药含粉量变幅为0 ~ 1 017 粒,花序含粉量变幅为0 ~ 807 840 粒;(2) 9 个品种未散粉(其中8 个品种的花药内有花粉,但花药不开裂,仅‘Kingfisher’一个品种花药内没有 花粉),11 个品种散粉量较少,9 个品种散粉量中等,12 个品种散粉量较多。应用聚类分析分别对各品种 花药含粉量和花序含粉量进行了评价,将花粉量聚类为多、中等、少、无4 类,其中,中等和少的品种 占80%。试验结果表明,切花小菊散粉量不仅与花序中管状花数和花药含粉量成正比,而且与花药开裂 速度和开裂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扁桃花粉数量及花粉质量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扁桃品种新2号、新9号、吉莎的花粉量、染色率、发芽率进行了检测。对花粉分散剂进行了选择,其中以10%葡萄糖溶液作为桃属植物花粉悬浮剂最为适宜。新2号、新9号、吉莎3个品种在不同时期开放的花,其花药内花粉粒数有显著差异,开花早的,其花药内花粉粒数较多,开得较晚的,其花药内花粉粒数较少,盛花期3个品种平均每个花药花粉量基本相同,近4000个花粉粒。花粉经染色与花粉发芽实验,表明新2号、新9号花粉染色率均在60%以上,发芽率接近60%,吉莎花粉染色率和发芽率偏低,因此新2号和新9号作为扁桃授粉树较好。  相似文献   

10.
山桃花呈粉色和白色,具雄蕊29~32枚,柱头具疣状突起,有外分泌腺,由多层细胞构成.群落花期约46 d,单花花期约8 d,分为露粉期、微开期、盛花期、末花期4个阶段.花药以纵裂的方式开裂,一个花药开裂1 h左右.山桃花一般在微开期开始泌蜜, 2~3 d泌蜜量达到高峰, 4~5 d产蜜量减少直至停止,日泌量和散粉量集中在每日11:00~14:00时,山桃开花受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枣树雄性不育新种质的获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测定花粉生活力、花粉量并结合解剖学观察, 首次从枣树自然群体中鉴定得到了1个黄蕾无花粉的雄性不育材料枣雄性不育1号。在雄性不育1号花粉发育过程中可见四分体, 之后小孢子聚集解体, 至黄蕾期花药空囊或仅留花粉残迹, 其花粉败育发生在四分体以后。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肥大增厚可能与花粉败育有关。雄性不育1号胚中度可育、大果和早熟, 可以作为枣树杂交育种中有价值的母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枣树单花不同开放阶段花粉萌发率和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冬枣’和‘湖南鸡蛋枣’为试材, 研究了单花不同开放阶段花粉萌发率和内源激素的变化。枣树单花不同开放阶段的花粉萌发率不同, 湖南鸡蛋枣以萼片展平期花粉萌发率最高, 冬枣以初开期最高。冬枣花粉萌发率在整个花期始终小于3%。冬枣单花开放过程中较高水平的内源乙烯及低水平的赤霉素和玉米素与花粉萌发率低有关。鉴于冬枣的花粉萌发率极低而胚高度可育, 且鲜食品质极佳, 可以作为鲜食枣杂交育种的理想母本材料。  相似文献   

13.
大果优质南酸枣新株系‘南酸枣3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酸枣3号’是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酸枣实生株中选育出的新株系。果实广椭圆形,未成熟时果皮绿色,成熟后果皮金黄色,果大且外观好,果肉白色,粘糊状。丰产,10年生树株产130kg。平均单果重18.5g,果实纵横径3.3cm×3.0cm,可食率64.9%。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可溶性固形物7.9%、总糖6.8%、可滴定酸4.3%、维生素C74.0mg·(100g)-1、总果胶3.3%、水溶性果胶2.5%。  相似文献   

14.
 ‘沧冬1号’是从河北沧州枣区‘冬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短枝型优质芽变枣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5.9 g,鲜枣含可溶性固形物21.4%,可滴定酸0.23%,酸甜味浓。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丰产稳产,为优良的鲜食晚熟品种,适合于河北平原枣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枣树免去雄杂交育种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枣树杂交育种中,因其花朵很小去雄难、坐果率低、胚败育严重,常规人工授粉杂种得率通常只有万分之一左右,致使杂交育种长期徘徊不前,至今未有人工杂交枣新品种问世。作者历时10余年,以解决去雄难和胚败育严重两大瓶颈问题为突破口,在系统研究枣树不同种质结实特性和花粉育性并攻克幼胚挽救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枣树免去雄杂交育种的高效技术体系,并在育种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人工控制杂交,成功获得了2 个组合的211 个杂种后代。从育种目标、亲本选配、免去雄控制杂交、授粉方法、胚培养及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等方面提出了枣树杂交育种的设计方案与实现途径。并对今后枣树杂交育种的攻关重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以7 a生的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为试材,采用不同时间覆网并辅之根剪措施,研究防护网对冬枣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枣开花前搭覆防护网结合根剪显著抑制了冬枣的二次枝生长、枣吊数量、坐果率、花量及产量,并明显降低了果实中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未造成果实农药残留。而坐果后覆网加根剪对二次枝、坐果率、产量的抑制效果较小,并对枣吊数量和花量无明显影响作用。虽然坐果后覆网果实中检测到了农药残留,但相比对照显著降低,未对果实品质带来不利影响。2种覆网方式均降低了冬枣的光合特性。综合分析认为,坐果后覆网与根剪相结合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晓玲  刘宏权  申连英  毛永民 《园艺学报》2016,43(Z2):2713-2714
‘紫圆’枣是从河北省广宗县‘园铃枣’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个大,近圆或扁圆形,果皮紫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3.4 g,果实可食率96.0%,制干率62.7%,干枣含糖量77.6%。在河北枣区成熟期9月下旬,果实发育期105 d。极抗裂果,无缩果病,丰产性强,为优良的制干品种。  相似文献   

18.
以温敏型核雄性不育系T-4及对照First为试材,花期观察花粉发芽率,测定其可溶性糖、淀粉、游离脯氨酸和蛋白质,结果期调查单果种子数,从而分析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淀粉、游离脯氨酸及蛋白质含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可溶性糖、淀粉、游离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与果实种子数和花粉发芽率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脯氨酸对花粉发芽率和果实种子数的直接通径系数都很高,分别为0.8341和0.9889。  相似文献   

19.
对枣树不同器官抗风力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及影响枣树抗风力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中以休眠期抗风力最强,依次为果实生长期、花期,果实着色成熟期抗风力最弱(风速15~20m·s-1,持续8min,落果率达到20%~30%);在一天中,以凌晨至日出前抗风力最弱,中午前后最强;在各器官中以枣吊抗风力最强,依次为叶片、幼果、鲜花、成熟果实和发育不良的花果;枣树抗风能力还受品种、树龄、整形方式、栽植密度、结实量以及地理环境等的影响。在整个生长季,4级(6m·s-1)以下的风对枣树各个器官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紫玲’是从河北省广宗县‘圆铃枣’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个较大,圆形或长圆形,果皮紫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7.3 g,可食率97.0%,制干率64.0%,干枣含糖量77.5%。果实发育期85 d,极抗裂果,无缩果病,丰产稳产,盛果期平均株产33.0 kg,为优良的制干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