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制的火鸡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IBDS)对实验感染的IBD鸡,自然发病鸡、IBD病重鸡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6.65%和80%.每毫升IBDS可治疗30日龄左右的IBD病鸡20羽。扩大试验治疗5万余IBD病鸡,总有效率为90~95%。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3~7周龄的幼龄鸡发病率可达100%,致死率为1O~30%,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继发其他疫病。目前,利用康复鸡或免疫鸡制备抗IBD高免血清(IBD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  相似文献   

3.
1991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哈尔滨市呈暴发流行,发生IBD疫情108处,发病鸡167620只,发病率48%,死亡52481只,年均死亡率15.3%(死亡率范围10.8~72.3%),给养鸡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根据琼扩试验(AGP)监测雏鸡IBD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制定了哈尔滨市商品蛋鸡、肉用仔鸡、种鸡三种IBD免疫程序。自1991年起在哈尔滨市及我省部分市、县的养鸡场、专业户的鸡群中推广试用,免疫8795万只鸡,免疫率均达90~100%。1992年以来IBD疫情在哈市得到稳定控制。从而在防制IBD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下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中雏,破坏其免疫器官法氏囊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IBD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的特点。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14~105日龄的幼雏和中雏易感,其中21~42日龄雏最易感,1~2日龄幼雏和成鸡也可呈隐性感染,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群一旦染上IBD,3天内可波及全群,感染率高达100%。虽IBD死亡率仅5%~30%(发病率为60%~80%),但由于IBD病毒破坏了法氏囊和淋巴细胞,致使免疫机能降低,使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达不到免疫效果,进而…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率、死亡率高。齐齐哈尔市某场1991年1月和6月对二批鸡39307只鸡雏,采用在第14日后用西德进口IBD弱毒苗1倍量加5%脱脂乳饮水,第28日龄用哈兽研生产的IBD弱毒饮水苗2倍量加6%脱脂乳进行免疫。结果仍于31、33日龄发生IBD,发病率分別为64%、89%。为了控制IBD再次发生,提高育雏成活率,该厂重新制定了IBD免疫防治方案,经实施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目前在欧、美、亚、澳等地区多数国家发生和流行。我国于1979年首次在广州发现该病,1980年北京分离到病原,现在全国很多省市陆续发生和流行。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多渠道多层次大量引进种鸡,致使引起本病的毒株变异株增加,致病力增强,有时呈爆发式流行,发病鸡和有反应鸡只数多达80%~90%。死亡率达30%,严重的达70%以上。目前,对该病预防使用的法氏囊疫苗保护率低,常不能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而且IBD病毒引起法氏囊严重病变,使囊内的淋巴组织坏死,产生体液免…  相似文献   

7.
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IBD)的控制常易犯如下错误,应引起高度重视。 1.带鸡消毒过频。在IBD盛行期,一般要求用0.3%~0.5%过氧乙酸,间隔1~2天带鸡消毒一次。带鸡消毒过频会导致应激强度增加,致使呼吸道粘膜容易损伤,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易诱发呼吸道病。  相似文献   

8.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防治。IBD是鸡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1979年我国在广州首次发现。IBD发病率高,死亡率大,免疫效益不佳。用中草药防治IBD不失为一有效途径。用蒲公英、金银花、千里光和艾叶等为主药组成的中草药燃熏病鸡舍25~40分钟,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达93.96%。用黄芪、白头翁和生地组成的中草药防治鸡人工感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囊病(IBD)仍是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最大疫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大面积流行和急性爆发已开始减少和降低,随之出现了该病的低发病率、低死亡率及不明显的临诊症状和不典型的剖检病变等新的特征,亦即亚临诊型IBD。根据笔者的临诊观察,谈谈对该病的体会。 一、传染性囊病的新特点 1.发病日龄提前:我市前几年发生的IBD主要见于3~5周龄,3周龄以下的鸡发病仅占3%,而1995年,据75户养鸡者共计182批次鸡发生IBD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病(ND)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3~6周龄的幼雏最易受感染 IBD,死亡率在5~36%.IBD 的危害不仅在于使鸡增重减少而影响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由于病毒破坏了淋巴细胞,使免疫器官法氏囊受到损害,鸡体抵抗力下降,导致 ND 等疫苗的免疫失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幼雏鸡和中雏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以侵害法氏囊为主的一种急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近几年,该病广泛存在于各养殖场区,对幼雏鸡及中雏鸡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失。尽管目前已有良好的疫苗免疫,但是一些不科学的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致使免疫鸡群中仍有IBD发生。笔者在兽医临床上遇到许多免疫鸡群发生的IBD病例,现将免疫鸡群发生IBD的临床特点和应急处理方法及预防经验报道如下。1鸡群IBD免疫后发生IBD的类型特点1.1 IBD疫苗反应所致鸡群发生IBD…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呼肠孤病毒科中的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和育成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到抑制,从而引起机体免疫机能降低,且极易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该病发病率一般为10%-30%,高者可达60%-100%,死亡率一般为4%-10%,严重者死亡率可达60%以上,给IBD防治工作带来困难,使养殖户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最大危害是引起免疫抑制,使鸡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减弱。近年来,该病在我省部分地区危害日益严重,其发病率为80%左右,死亡率约为10—50%。严重的是在鸡发生IBD时,许多鸡群又继发感染ND,从而增加了死亡率。目前对发病鸡群尚无有效药物,故养鸡单位对此深感焦  相似文献   

14.
3~6周龄幼雏最易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死亡率在5~30%。此病主要是导致免疫抑制,使ND等疫苗免疫失败,并降低宿主抗病力,易诱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 1983年以来,IBD在我市郊县逐步蔓延,给养鸡  相似文献   

15.
IBD是一种影响雏鸡淋巴系统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病毒病,可引起免疫抑制。IBD有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临床型发生于3~7周龄鸡,患鸡厌食、萎顿、水样下痢(含尿酸盐)。死亡率不一,可高达20~25%,尤其是小体型的产蛋鸡。最明显的组织变化在腔上囊,感染后3~4天腔上囊出现条纹、有胶样物质、肿胀;感染后10天,腔上囊萎缩直至健康  相似文献   

16.
陈自峰 《动物保健》2005,(12):23-25
一、当前我国鸡病发生和流行的新特点 (一)鸡病种类越来越多,传染病危害最大鸡的人工饲养密度较大,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很容易出现新的病毒种或变异毒株,引起新的疫病。在鸡的所有疾病中.传染性疾病可占到60%~70%.仍然是危害养鸡业的最重要的疾病.到目前,商品鸡群中新城疫(ND)强毒流行,PD普遍或严重存在.近年来又先后暴发和流行了传染性囊病(IBD).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因此如何选择免疫效力高、不产生免疫抑制、毒力适中的IBD疫苗,是目前防制法氏囊的关键[1~5].本研究通过测定3种IBD商品活疫苗在病理致病性上的差异以及免疫效力,来确定毒力适中、免疫效力高的IBD疫苗株,从而为防制IBD提供首选疫苗,这对于目前防制IBD的发病、流行以及避免鸡群免疫抑制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中等毒力高免疫力无免疫抑制的IBD疫苗的研制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引起鸡病的病原微生物中,有一些病毒除引起机体发生原发感染甚至死亡之外,更严重的是致使感染禽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遭受其它病原的并发和继发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及J—亚群白血病是常见免疫抑制病。本文就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诊断方法进行论述。1传染性法氏囊病(IBD)1.1临床特点IBD主要发生于3~8周龄的幼鸡,但也曾见于3月龄以上的鸡。病鸡精神沉郁、羽毛逆立、下痢、震颤、共济失调。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为…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或亚临床性病毒传染病,引起法氏囊的坏死和萎缩。近几年,本病在我省各地发生,危害养鸡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尽管应用各种疫苗(包括进口苗)来预防鸡IBD的发生,但IBD人仍有发生也未得到很好的控制。1995年6月,某个体养鸡户的鸡群暴发了IBD,死亡率高达30.75%,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5年5月7日,某个体养鸡户购进海赛克斯在商品雏鸡800羽。雏鸡10日龄时(5月16日)采用饮水方法首免IBD弱毒疫苗;31日龄时(6月6日),个别鸡出现精神沉郁,排黄白色水样稀便;32日龄时(6月7日),病鸡数量增  相似文献   

20.
2003年7~8月,内蒙古包头地区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温度低、湿度大,易诱发鸡的各种疾病,如鸡沙门氏茵病、大肠杆菌病、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球虫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痛(IBD)等,其中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居多,大约占68%。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以及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IBD。应用卵黄抗体配合其他药物对症治疗效果理想,治愈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