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确定合理年伐量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与均衡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改变已往根据林分内部结构特点确定合理年伐量的常规方法,文中采用优化理论与层次分析法对9个年伐量模型进行收获、调整和均衡性的综合评价,从中选择最适模型计算年伐量,确定经理期标准年伐量。从而为林场经营森林提供可靠准确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参与合理年伐量测算的森林资源,比较分析了两期森林合理年伐量的数据,论证了两期森林合理年伐量增减原因。在确定重点采伐利用方向的同时,科学合理持续培育经营森林。  相似文献   

3.
森林年伐量分期平衡法是一种确定森林年伐量的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核心内涵,阐述了其计算过程及手算案例,并对该方法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用材林年主伐量分析论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材林年主伐量的分析论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确定用材林合理年伐量的原则以及主伐年龄、轮伐期、初定年伐量的确定方法,并着重论述了分析论证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对论证结果的分析与最终合理年伐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鹿道经营所可采伐利用资源情况及相关要求,确定了森林采伐技术指标,制定出了年伐量的计算,并进行了合理年伐量的论证。  相似文献   

6.
苏联。以计算的年伐量来决定最适年利用量,以保证为满足国民经济对木材的需要而不断地、最充分地利用森林资源;计算的年伐量也用作计划森林拨交量的基础。论证计算的年伐量时,应考虑:Ⅱ、Ⅲ类林中的森林资源状况和具体经济条件;Ⅰ类林必须保持有效地发挥森林的基本防护效能,以及在失去工艺性质之前适时利用木材。从1952年到现在,苏联对计算年伐量的基  相似文献   

7.
《林业资源管理》2017,(4):30-36
森林采伐是调整森林结构、改善森林质量、提高森林功能的关键措施。科学的采伐管理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森林采伐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森林经营单位的年采伐限额原则上按森林经营方案确定的合理年采伐量核定。因此测算和确定合理年采伐量是经营方案编制的重要内容。以吉林省红石林业局为研究区,对森林经营单位如何科学测算和确定合理年伐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在技术和方法上为森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及测算合理年采伐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对浙江省编制“八五”期间采伐限额的有关资料和采伐量计算公式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技术创造中的经验方法——组合法,综合了常用的采伐量计算公式,即成熟度公式、第一林龄公式、第二林龄公式和面积轮伐公式,形成了新的采伐量计算公式,称采伐量计算通式。采伐量计算通式适合于不同林龄结构的森林经营单位计算合理的森林年伐量(或称采伐限额),保证计算得到的森林采伐量,既保持各龄级期森林采伐的均衡,又可实现森林结构的逐步调整,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计算通式使计算和判断一体化,解决了采伐量论证中,人为判断决策时可能存在的失误,确保了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亦可利用框图进行计算程序运算。  相似文献   

9.
森林合理年伐量的科学测算是优化森林结构和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贵州省国有浪风关林场为例,采用模拟测算法确定马尾松用材林的合理年伐量,并与传统公式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基于模拟测算法确定30 a为马尾松用材林的最优经理期和轮伐期,合理年伐面积为19.88 hm2,年伐蓄积为4 807.11 m3。2)在未来30 a的模拟经营过程中,龄组结构逐渐趋于稳定,中龄林和近熟林面积占比逐渐减小,幼龄林和成过熟林面积占比逐渐增大,模拟经营后的马尾松用材林成过熟林面积占比可稳定处于42.86%,龄组结构呈理想分布。3)与传统公式法相比,模拟测算法具有更加科学的测算机理、更加灵活的适应能力、更加精准的测算过程和更加客观的测算结果。采用模拟测算法来确定森林合理年伐量,能够为指导森林经营和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确定合理的年伐量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关键。文内介绍了面积法、蓄积量法和生长量法三种计算森林年伐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