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中华鳖常规养殖过程中多使用粉状配合饲料作为中华鳖稚鳖的开口饵料,粉状饲料易溶于水,造成饲料损失和浪费。同时,投喂粉状饲料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引发疾病。膨化颗粒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杀灭饲料中的有害病菌,还具有稳定性好、不污染水质、易储存、投喂方便等优点。本试验以品牌中华鳖膨化颗粒饲料作为中华鳖稚鳖开口饵料,对其养殖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河南蓝海水生生物工程公司饲料研究部在原开发的甲鱼全价配合饲料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试验,研制成功一种既符合原科学配方要求,又能在水中长达12小时不散失、易存储、易饲喂的软饵料。这种饵料克服了目前甲鱼养殖中所用天然饵料营养不全面、饲料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兰海水生生物工程公司饲料研究部在原开发的甲鱼全价配合饲料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试验,研制成功一种既符合原科学配方要求,又能在水中长达12小时不散失,易存储、易饲喂的软饵料。这种饵料克服了  相似文献   

4.
王海洲 《畜禽业》2002,(6):18-18
泰乐菌素是从弗氏链霉素的一类似菌株培养液中取得的,为白色板状结晶,微溶于水,呈弱碱性,一般呈盐后易溶于水,根据成盐的不同可分为磷酸泰乐菌素和酒石酸泰乐菌素.本品为大环内酯类畜禽专用抗生素,不仅对畜禽支原体病有明显疗效,而且还是一种较好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三种鱼类的维生素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的生命和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少量有机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物质相比,鱼类所需的维生素数量很小,但却是其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通常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将其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指不溶于水、可溶于脂肪及其它脂溶性溶剂中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此类维生素结构上只含三种元素碳(C)、氢(H)、氧(O),除维生素K能由体内肠道的微生物合成外,其它三种只能由饲料中提供。水溶性维生素指可溶于水的维生素,一般包括B族维…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营养需求与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养殖规模在近10年不断扩大。团头鲂的营养物质需求主要以生长和营养缺乏症为评价指标。而营养物质对鱼类健康,如免疫反应和抗病力等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认为,饲料中营养物质搭配合理、品质优良有利于维持鱼类生理健康,并能保护养殖水环境。此外,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在鱼类的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水产饲料应具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和维持健康的双重作用,通过营养调控预防鱼类疾病是保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综述了团头鲂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以及饲料营养元素对团头鲂免疫力及抗病力影响的最新报道,以期为团头鲂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产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受到水流的冲击和浸泡,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其组分不被溶解和饲料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单位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散失率)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散失的最小时间表示.  相似文献   

8.
韩杰 《海鲜世界》2007,(5):55-56
水产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受到水流的冲击和浸泡,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其组分不被溶解和饲料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单位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散失率)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散失的最小时间表示。  相似文献   

9.
李振  陈玉林 《齐鲁渔业》2007,24(5):42-43
水产饲料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份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散失率)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少时间表示。技术上要求鱼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20%(浸泡30  相似文献   

10.
水产饲料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份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散失率)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少时间表示。技术上鱼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20%(浸泡30min),对虾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12%(浸泡2h),同时,要求饲料在浸泡的过程中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使料中的水溶性元素不被溶失。否则,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水体的污染、消化吸收的障碍和饵料系数的提高。因此,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评价渔用饲料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笔者就如何提高水产饲料水中稳定性予…  相似文献   

11.
水产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入水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单位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来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少时间来表示。通常要求鱼饲料的散失率  相似文献   

12.
万俊杰  钟华 《畜禽业》2005,(7):49-49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状、味略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它有溶解粘液、健胃、抑酸和增进动物食欲等作用。经胃肠道吸收,能补充鸡体所需的钠元素,并为血液和组织液的主要缓冲物质,使血液碱贮增加。作鸡饲料添加剂应用时,添加量为饲料的0.1%-0.15%,可部分代替饲料中的食盐。  相似文献   

13.
第一节 抗菌类鱼药及消毒剂(二) 七、90消毒剂 1.性状:该药是一种淡黄色液体,易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主要防治白鲫、鲤、鳊、鲢、鳙的暴发性出血病及鱼类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等。对渔具、饲料及肥料等亦有较强的消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其有效成份是氧化钙(CaO);生石灰易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而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生石灰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并能在很短时间内使pH值迅速提高到11-12;由于生石灰的化学特性以及其具有来源广、成本低、施用方便、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水产养殖已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15.
1抗菌类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黄色粉剂,无味,有广谱抗菌作用,毒性较低,口服、药浴均可,主要防治鳗鱼烂鳃、肠炎,赤鳍病,红点病。口服,每100千克饲料拌药15~20克,一个疗程3~5天;药浴,按每立方米水体用药2克的浓度进行全池泼洒。由于该药难溶于水,可用酒精浸拌后使用。氯霉素白色粉状物,易溶于水,可防治革兰氏菌病、爱德华氏病、烂皮病。口服,每100千克饲料拌药30克,连喂3~5天,进行早期防治。土霉素土黄色粉剂,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细菌性疾病,以口服为主,每100千克饲料拌药40克,连喂5~7天。2杀虫类硫…  相似文献   

16.
水产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份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散失率)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少时间表示.技术上鱼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20%(浸泡30min),对虾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12%(浸泡2h),同时,要求饲料在浸泡的过程中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使料中的水溶性元素不被溶失.否则,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水体的污染,消化吸收的障碍和饵料系数的提高.因此,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评价渔用饲料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笔者就如何提高水产饲料水中稳定性予以介绍,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于来 《齐鲁渔业》2005,22(5):43-43
硫酸铜又名蓝矾、石胆。为透明深蓝色结晶或粉末,金属味,在空气中慢慢风化,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作用及较强的杀病原体能力。硫酸亚铁又名绿矾、青矾、皂矾,为透明淡绿色结晶或粉末,味咸涩,带金属性,在干燥的空气中易风化。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在潮湿空气中或水溶液放置过久都易氧化水解,生成黄褐色不溶性碱式盐,使溶液呈酸性。不能再供药用。  相似文献   

18.
<正> 苷氨酸三甲丙酯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天然生物碱化合物,性质稳定,对生物无毒,易溶于水,原粉带有芳香的鱼腥气。在国外早已作为水产饲料的有效成分使用。据国外报道,在饲料中拌入0.5~1.5%的苷氨酸三甲丙酯,对所有的淡水鱼类及甲壳类动物有极强烈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7)
<正>水对动物来说极为重要,动物体内含水量在50%80%之间。动物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即饮水、饲料水和代谢水。水是生命之源,是畜禽最重要、最廉价的"饲料",是机体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在养猪生产亦是如此。机体必需的7大重要营养物质: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  相似文献   

20.
水产饲料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长时间表示。饲料在浸泡过程中的溶失会造成饲料的浪费、水体的污染、消化吸收的障碍和饲料系数的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