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组织块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是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生理和病理机制的重要体外模型,国外关于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的研究很多[1-3],而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选用荷斯坦奶牛的健康子宫内膜,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并分离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一步研究奶牛子宫内膜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体外分离培养兔子宫内膜细胞(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且探讨纯化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方法。用差速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化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用滤网法分离得到子宫平滑肌细胞,分别在添加20%胎牛血清(FBS)、100μg/mL牛胰岛素、63.5 nmol/L雌二醇(E2)、7.14nmol/L孕酮(P4)的DMEM/F12(1∶1)培养液和37℃5%CO2的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并检测分离的细胞纯度。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成功地分离培养了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且2种细胞纯度都达98%左右,基质细胞出现蜕膜化;子宫平滑肌细胞的纯度为97%左右,而且出现横纹状的生长。本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能够在体外成功培养;在含20?S、100μg/mL牛胰岛素、63.5 nmol/L E2、7.14 nmol/L P4的DMEM/F12(1∶1)培养液和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条件下最有利于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离、纯化、培养猫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试验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组织块培养法,于体外分离和培养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第3代(P3)细胞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比较P3和P6细胞克隆形成率。结果显示:猫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呈典型铺路石状,细胞角蛋白染色呈阳性,符合内膜上皮细胞特征;P3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S型;P3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2.73±2.05) h,其克隆形成率极显著高于P6(P<0.01)。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组织块培养法分离获得的猫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索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对LPS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母兔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和鉴定后,用1 μ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构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炎症模型,0 μg/mL LPS处理作对照组。用0、50、100、200和500 ng/mL CsA处理后,分别检测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PS显著诱导IL-1β和IL-6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的表达(P<0.05),CsA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IL-1β和IL-6的表达无影响,但50、100、200和500 ng/mL CsA均极显著地抑制1 μg/mL LPS诱导的IL-1β和IL-6表达的上调(P<0.01)。因此,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一定剂量的CsA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免疫应激。本研究为雌性生殖道遭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免疫应激后用CsA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但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机制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孕酮对体外培养的牛子宫内膜细胞上孕酮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分别用50、100、200和400 ng/mL浓度的孕酮处理体外培养的牛子宫内膜细胞1、3、6、12、24 h,然后收集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孕酮对子宫内膜细胞孕酮受体(PR)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胞层次水平上,孕酮能够抑制子宫内膜体外培养细胞上孕酮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及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研究动物子宫内膜生理功能、繁殖障碍疾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筛选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论文就国内外有关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中常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等方法以及该细胞体外模型相关应用进行综述,为探索简便、高效的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国内有关奶牛子宫内膜生理病理的分子细胞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HE染色方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对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子宫组织结构的发育以及极性调控蛋白Crb1的定位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个体发育,子宫管腔及子宫腺腔不断扩大,子宫内膜上皮持续增厚、固有层内子宫腺逐渐发达;4周龄时子宫腔面出现纤毛,随发育进程越来越发达;在各发育阶段的小鼠子宫组织中均有Crb1的表达,随个体发育表达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8周龄时达到最强;Crb1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子宫腺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提示Crb1可能与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极性建立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优化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方法来提高分离培养细胞纯度和效率,以期为犬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研究建立模型。采用不同浓度胶原蛋白酶消化、二次网筛过滤及差时消化法,选择细胞消化最适酶浓度,改进纯化方法,观察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形态学和生长特性,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的细胞并作图像分析,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率。结果:0.5%胶原酶Ⅰ消化1 h,经400目筛网过滤可获得大量活力较好的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且处于发情期的子宫样本分离获得的基质细胞活力更好;细胞呈长梭形或多角形,平行或涡旋状生长,原代细胞培养2~3 d基本铺满培养瓶瓶底,可进行有限的传代培养,传代细胞生长迅速并维持基本的形态不变,P9代之前细胞增殖旺盛,冷冻前后均有较高的存活率;免疫荧光法鉴定表明,所获细胞波形蛋白抗体染色阳性,角蛋白抗体染色阴性,证明确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纯度可达95%。本试验为研究犬子宫内膜相关疾病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9.
促卵泡素受体和促黄体素受体在猪子宫中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探明2种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LHR)在猪子宫中的位置分布,本试验运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卵泡期、黄体期猪的子宫FSHR、LHR分别进行定位染色。结果显示,FSHR阳性细胞主要见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LHR阳性细胞主要见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动情周期不同,FSHR、LHR的表达量也不同。卵泡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FSHR的表达量高于黄体期,血管平滑肌FSHR的表达量低于黄体期;卵泡期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LHR的的表达量高于黄体期,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LHR的表达量均低于黄体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离子宫蓄脓犬与健康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观察其生长特性并对其进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分析比较该细胞在病犬中是否异常。结果显示,轻度子宫蓄脓犬和健康犬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形态和特性基本一致,前者的细胞活性更强,增殖速度较快,可在接种后4 d融合成片,细胞多数呈梭形,少数呈多角状。经细胞免疫荧光鉴定,该细胞表达波形蛋白,阳性率98%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分离的细胞为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该细胞在轻度子宫蓄脓犬和健康犬中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对山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goat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gESCs)的影响.本研究以山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为对象,体外培养基中添加浓度梯度分别为100、200、400μmol·L-1的NAC,将0μmol·L1 NA...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细胞外基质是维持子宫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因素,其表达随生殖周期而发生周期性改变,当子宫患有疾病时子宫内膜细胞外基质表达异常;而其代谢受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的调节,同时与卵巢激素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情况能够反映子宫状态,并与子宫机能密切相关,使之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作者就子宫内膜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表达特点、代谢规律及其调节机制加以概述,并探讨其在奶牛子宫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姜黄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细胞的作用机理,分离奶牛的子宫内膜细胞,用细菌脂多糖(LPS)制备子宫内膜炎症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lβ和TNF-α的浓度变化。姜黄素处理子宫内膜炎症细胞24 h、48 h,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炎症细胞CYP450的表达。结果表明,100 ng/mL的LPS对子宫内膜细胞抑制率最接近10%,模型组IL-lβ和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这一剂量为诱导炎症细胞模型的最佳浓度。姜黄素处理子宫内膜炎症细胞48 h后,随姜黄素浓度的升高,CYP450的表达呈升高的趋势。5 mg/mL的姜黄素为最佳作用剂量。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miRNA)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试验用miRNA测序技术研究了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牛子宫内膜细胞miRNA差异表达。用1μg/mL的LPS处理牛子宫内膜细胞24 h,测定细胞上清液IL-6和IL-8分泌量,对细胞进行miRNA测序,并用荧光定量PCR验证测序结果。结果表明,LPS可诱导牛子宫内膜细胞11个miRNA表达上调、9个miRNA表达下调。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注释到生物过程的GO term共20个,注释到细胞组分的GO term共12个,注释到分子功能的GO term共20个;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结果提示,miRNA在LPS诱导的牛子宫内膜细胞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与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犬子宫内膜细胞的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培养法进行细胞培养并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状态,对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表明,组织块培养法需要1周左右培养出犬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且细胞不易纯化;酶消化培养法节省时间,获得的细胞活力强、纯度高。综上所述酶消化培养法更适于培养犬子宫内膜细胞,为后期细胞水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分离纯化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为绵羊早期胚胎附植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体外细胞模型,本试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利用胰酶差时消化法对2种细胞进行纯化,通过免疫荧光法对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特异性表达蛋白角蛋白18(CK18)和波形蛋白分别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利用组织块法第3天开始有细胞从组织块中爬出,5~6 d单层细胞铺开,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呈梭形和铺路石状,2种细胞交织在一起生长。使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时,基质细胞约90 s变圆有脱落,而上皮细胞则需要6 min变圆有脱落。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呈角蛋白阳性,波形蛋白染色阴性,阳性率大于95%。基质细胞呈波形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阳性率大于9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结合胰酶差时消化法可成功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为绵羊胚胎附植过程中子宫内膜细胞的相关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应用不同消化分离途径获取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调节培养液中雌激素(E2)和孕酮(P4)的浓度,采用MTT法测定E2和P4浓度水平对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并测定细胞孕酮受体(PR)表达与激素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2浓度变化(15、30、100 pg/mL)对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PR的表达均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P>0.05);P4(15、30 ng/mL)对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P4(3、15、30 ng/mL)对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PR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其影响程度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胚胎早期死亡及流产严重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双氧水(H2O2)处理子宫内膜细胞6 h,通过流式细胞仪、酶标仪分别进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检测,建立子宫内膜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生长周期,利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as/FasL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抑制子宫内膜细胞中Fas基因表达,进一步验证Fas/FasL凋亡通路是否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的子宫内膜细胞凋亡。所有试验都重复3次以上。结果发现,利用200 μmol·L-1 H2O2处理子宫内膜细胞6 h,细胞内ROS阳性水平急剧增加(P < 0.05),SOD和CAT活性以及GSH与GSSG比值都显著降低(P < 0.05),说明H2O2处理对子宫内膜细胞造成氧化应激损伤。在此处理条件下,生长周期中S期比例显著降低(P < 0.05),凋亡比例显著提高(P < 0.05);Fas/FasL凋亡通路中关键基因FasCaspase 8和Caspase 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培养液中FasL浓度以及Fas、Caspase 8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抑制Fas基因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比例以及Fas/FasL凋亡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应激通过激活Fas/FasL信号通路促进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凋亡,这为解释氧化应激对子宫内膜细胞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体外构建含有3种细胞的三维子宫组织。体外成功分离和培养兔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将3代以内的平滑肌细胞以1&#215;10^7/mL与3 mg/mLⅠ型鼠尾胶原和Matrigel(4∶1)的混合物混合,迅速接种在自制的模具中,置于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待其凝固,以同样的方法接种1&#215;10^7/mL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待其凝固后接种上皮细胞悬液,将其置于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培养。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和鉴定三维子宫组织。结果表明,在体外成功地构建了含有3种细胞结构的类似于在体子宫组织的三维子宫组织;HE染色观察,在静态外力作用下,培养10 d的子宫组织细胞呈明显的按拉伸方向排列;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中自由移动,上皮层呈弯曲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观察到具有3层细胞结构的子宫组织,弯曲的上皮层细胞呈柱状。可见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能在细胞外基质中生长;建立了一套由3种细胞组成的类似于在体子宫组织结构的三维子宫培养体系;为胚胎植入机理的研究提供良好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子宫内膜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分泌功能及性激素在子宫内膜细胞中的作用,采用不同的消化分离方法进行了孕早期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的消化和分离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主要包括两类细胞,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两类细胞分别在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有阳性反应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雌激素和/或孕酮刺激后,基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一定的蜕膜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