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怎样饲养蜜蜂强群(上) 蜂群的强弱一般是看工蜂多少,蜂多则强,蜂少则弱。强群的标准取决于蜂种、饲养方式、季节和蜜源条件,基本原则是要有利于越冬、繁殖和生产。实践证明,强群与弱群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越冬期蜜蜂损失和饲料消耗少(按每框或每千克蜂计算);春季繁殖快,培育的工蜂体格壮、寿命长;流蜜期能有大量的工蜂投入采集,显著提高产蜜量;对病敌害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在养蜂生产上应该常年保持强群。现将饲养强群的基本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1生产蜂蜜(取蜜)大流蜜期来临前40~50天就应着手培育蜂群,到大流蜜期中蜂数量可达8~14框,可以强群取蜜。取中蜂蜜必须掌握早取、勤取的原则,早取就是在初花期开始流蜜时就取第一次底蜜,将已封盖的蜜脾削掉蜡盖,取掉其中的蜂蜜。虽然第一次取出的蜜不多,...  相似文献   

3.
蜂蜜是天然食品之一,提高蜂蜜质量不能只靠加工,应从生产入手。提高养蜂技术水平,饲养强群才能优质高产,开创我国养蜂业的新局面。材料和方法根据蜂群生物学的特性,在繁殖季节,3~4框蜂的蜂群(注1),每单位蜜蜂培育蜂儿最多,4框以上逐渐减少。而取蜜时期,强群采的蜜多,成熟也快,12框蜂的群势比3框蜂的群势,其单位蜂蜜的产量可提高75%。这是多王繁殖强群采蜜的理论基础和成功的经验。我国南方的紫云英,北方的刺槐,都是大面积生产优质蜜的资源,由于花期早繁殖期短,养不了强群,大好蜜源只能利用一部分。采用多王繁殖强群采蜜技术,既能  相似文献   

4.
小继框养蜂跟小继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小继框是在同一个箱内,上框与下框之间没有隔王栅。小继框养蜂蜂蜜产量高、质量好,长年不用饲喂,取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不会失王;没有“分蜂热”,逃蜂少、省工时、易管理。1 小继框与平箱混养产蜜量高、质量好我总结:100群平箱的蜂场,取1次蜜约250 kg,而在100群蜂中养小继框70群、平箱30群,单取小继框的蜜就可超过325 kg,而30个平箱群不取蜜,为繁殖群,专为70个小继框群“服务”,取蜜比平箱群多75 kg以上,少取30个平箱既省工又省时。小继框养蜂非常适宜生产巢盒蜜,1个小框能生产1.25 kg巢盒蜜(500 g巢蜜盒2个,250 g 1个)。  相似文献   

5.
王蜂 《中国蜂业》2003,54(3):11-12
养蜂 ,提倡养强群。何为强群 ?我个人认为有 3万~ 3 5万只工蜂的蜂群就能算为强群 ,即 12~ 14框蜂 ;如果 5、6、7月份利用双王产卵 ,就会有 6万只蜂 ,这就是特强群 ,即 2 4框左右蜂。强群起繁 ,才能强群采蜜。强群室外越冬 ,保温能力强 ,散热能力强 ,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强 ,对病虫害抵抗能力强 ,越冬节省饲料。强群采蜜 ,日进蜜量大 ,酿蜜排水能力强 ,蜂蜜成熟快。强群有诸多优点 ,这是大家共知的。“看花容易 ,绣花难” ,养蜂也是一样 ,随着养蜂科技的发展 ,又有良师益友———《中国养蜂》的帮助 ,养强群是不难的。一、购买或选育良种。…  相似文献   

6.
<正>饲养中蜂一定要控制"分蜂热",培育强群。只有强群、大蜜源才能夺高产。下面是我培育中蜂强群的一些体会,供蜂友参考。1零星蜜源以繁殖为主中蜂善于采集零星蜜源,若以大群采零星蜜源那是大材小用,不但采不上蜜,而且群势还会下降,原因是采不到蜜,群内还要承受很大的哺育任务,致使中蜂王产卵量下降。为了发挥中蜂的强项,只有在零星蜜源期将蜂群组成2~3框小群,带上新王组成繁  相似文献   

7.
一、蜂群的秋季管理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强大群势,采集荞麦蜜、粉,留足越冬蜂蜜,注意保温,培育幼龄越冬蜜蜂,预防盗蜂,做好越冬准备。(一)培养强群采集荞麦蜜,留足越冬蜜:荞麦是陕北最后一个蜜源,只有维持强大群势,才能在荞麦花期采到商品蜜,备足  相似文献   

8.
谢光同 《蜜蜂杂志》2015,35(4):33-34
<正>夺取蜂蜜高产犹如带兵打仗:一要兵多将广;二要激发战斗情绪,使个个英勇善战;三要把握整体战略,统筹安排。1组织强群采集兵强马壮自然战斗力强,临近流蜜前一般通过人为管理使蜂群通过繁殖达到采集适宜群势,大框箱5脾群是采集"战斗机",GN箱20~24框约4万"兵马"是采集"航空母舰"。2减少"繁殖蜂",增加"采集蜂"人们从蜜蜂世界得到的一切收获,都是蜂群中保证正常繁殖后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的财富。所以同等群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7,(4):38-39
枇杷蜜是四川的一大特色冬蜜。利用中蜂生产枇杷蜂蜜,不但可获得优质的蜂蜜,还可为枇杷传花授粉,提质增效。但近年在枇杷蜜的生产过程中,蜂群出现垮蜂、盗蜂、染病等问题,影响了枇杷蜜的生产。根据枇杷泌蜜的特点,选好放蜂场地,繁好蜂群,强群采集,注意保温,严防盗蜂,适时取蜜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我养蜂 4 0多年 ,蜂种是自己培育的喀意单交种和东北黑蜂正反交的三交种。经过十几年的筛选、优选 ,形成了一种性情温顺 ,便于管理 ,繁殖力强 ,宜养成大群 ,采集力强 ,适合采集流蜜最大的蜜源 ,又能利用秋季的零星蜜源 ,越冬性能好 ,节省饲料 ,泌蜡造脾能力强 ;长期使用“易翔”牌巢础 ,蜂儿个体大 ,抗病力强 ,适合我地区饲养的优良蜂种。我地养蜂主要是夺取刺槐蜜、椴树蜜、秋季杂花蜜三大蜜源。在我地采刺槐蜜 ,群产 2 5~ 4 0公斤。要达到此产量早春必须有强群为基础。早春的强群又是从上年秋繁 ( 8月 2 0日~ 9月 1 5日 )抓起的。我把巢…  相似文献   

11.
饲养强群和千方百计地加速蜂群繁殖,是赢得分蜂、取蜜、产蜡全面高产的重要条件。但是怎样饲养强群,和如保充份发挥强群的作用,以及怎样把蜂群的繁殖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强群,从蜂群的繁殖与生产上来讲,蜂数应该是:繁殖群要不低于6—8框蜜蜂;采蜜群须具有15框以上的群势;同时它还应该具备有优良的蜂王、充足的饲料(花粉的蜂蜜)和足够的完整巢脾  相似文献   

12.
戴元高 《蜜蜂杂志》2005,25(4):23-23
最近我从《蜜蜂杂志》上读到一些文章,不少作者都在关注中蜂改良饲养以后能否成为强群的问题,各抒己见,这是好现象。本人饲养中蜂多年,现就本人的水平提一点粗浅的看法。广东饲养中蜂由来已久,许多养蜂行家都一致认为:中蜂生命力强,适宜于山区、林区饲养;关于群势,8框蜂以上者为强群,5~7框蜂为中等群,4框蜂以下为弱群;强群繁殖力强,采蜜积极,度夏、越冬安全,容易管理;一个蜂场如能保持众多的强群,势必产蜜量高,经济效益大。目前,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在许多未经开发的山区、林区野生蜜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一些土法饲养的中蜂群势强大、产蜜量…  相似文献   

13.
<正>1、用10框或14框平箱群采蜜,应保持5~6框蜂,放碑8到10张。2、抓好3个环节:蜜前期培养强群;采蜜中期补充蛹脾,增强实力,保持强群;采蜜后期调整群势。3、适当取蜜:采蜜初期,宜早取蜜;采蜜中期,要勤取蜜,采蜜后期要适当留下1~2个较好的蜜脾不取蜜,使蜂群继续采集,留下足够的蜜粉。4、修造巢脾:应适时加础造新脾,以供蜂王产卵用。  相似文献   

14.
养强群取成熟蜜不会减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景民 《中国蜂业》2003,54(4):14-14
由于优质不能得到优价 ,加上低浓度蜜一样有人收购 ,这就让养蜂者逐渐形成一个错误的“共识” :勤取蜜可高产、高效 ;还可减轻蜜蜂的酿蜜负担。在这种错误“共识”的指导下 ,几十年来我国蜂农已养成勤取蜜的坏习惯 ,现在这种劣习所带来的恶果已显现。为了验证勤取蜜的效益到底高否 ,笔者从2 0 0 0年至 2 0 0 2年在荆条花期进行了对比试验。2 0 0 0年因花期的中后期蜜源突然中断 ,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但可以看出一个趋势 ,即取成熟蜜的蜂群后期群势保持好 ,不缺饲料 ;而勤取蜜的蜂群群势下降严重 ,平均由 15框下降到 10框 ,而且蜜源过后很快饲…  相似文献   

15.
我市活框饲养的中蜂年群产蜜高的为20至40市斤,旧法圆桶饲养的只有5—7市斤。可见,即使养一群活框中蜂一年也只有20多元的收入,旧法圆桶的中蜂收入更微。为了提高中蜂的生产效益,是山区养蜂的当务之急。提高中蜂生产效益的措施1.继续开展圆桶中蜂过箱,认真推广中蜂科学饲养。(1)饲养强群。强群是夺取高产稳产的保证。为了培养强群,早春提早包装,双王同箱繁殖;适时加础造脾,及时控制分蜂热;选育优王,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分蜂。炎热暑天作好安全渡夏工作,秋季培育好适龄越冬蜂。根据南方中蜂越冬期短或越冬期不  相似文献   

16.
杨柳 《养蜂科技》2000,(4):12-15
本文阐述了运用培育优质秋王替换差劣蜂王不利提早培育采集强群、育好越冬蜂、调理蜂群、适时限制蜂王产卵、取净巢内杂蜜、防止蜂蜜污染、改善通气排湿条件、蜜房三分之一面积封盖时取蜜、意蜂适当提早撤出蜜源场地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能够生产出水白色、结晶洁白、清香喷溢、甘甜润爽、41-42.5波美度、无污染的优质冬桂花蜜,并且能够获得高单产。  相似文献   

17.
马仁公 《中国蜂业》2009,60(4):31-32
每年春末夏初,蜂群经过3~4个月的繁殖和发展,完成了油菜蜜、紫云英蜜和洋槐蜜的采集任务,开始为下一个主要蜜源荆条或棉花(山区为荆条,平原为棉花)积累工作蜂。此时,群势已经开始下降,一般强群有10~12框蜂,中等群势只有8~10框蜂。从洋槐流蜜结束到荆条或棉花开始流蜜,有15~20天没有大蜜源,蜂友们可利用这短暂的时期,育王、治螨和积累工作蜂,为采荆条或棉花蜜做准备。  相似文献   

18.
保证蜜蜂安全越冬,才能为来年生产创造有利条件。要使蜂群安全越冬,应该作到以下四点。一、强群:应保持8框蜂以上的强群越冬。因为强群蜜蜂多,容易保持巢内温度,越冬死亡率低,耗蜜少。弱群为了保持巢温,就要大量消耗貯蜜,蜜蜂衰老得快;遇到大的寒  相似文献   

19.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2,53(1):43-43
一、收获春蜜要想取得春蜜丰收 ,这主要取决于蜂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群势。以我的 5群蜂为例 ,我总在每年春季取走 2个继箱封盖蜜 ,每年 6月底或 7月的第一个星期取下贮蜜继箱 ,这期间有大量蜜源植物开花流蜜。然后立即加第 3个继箱刺激蜜蜂积极采集 ,争取夏季蜂蜜丰收。二、秋季两次取蜜9月 1日第一次取蜜 ,每群蜂放1~ 2个继箱作为第二次取蜜用。 1 0月 1日第二次取蜜 ,之后进行越冬前准备工作。此措施不适宜东北部地区 (气候较冷 ) ,如果你所处的地方气候寒冷应在 9月开始越冬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秋季治螨。当我的秋蜜生产经验在其它养蜂俱…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弄清不同蜜蜂品种在罗平县西方蜜蜂蜂场饲养后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种及2010年8月引进吉林省蜜蜂育种场蜜胶高产蜂种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浙大蜂蜜蜂王浆双高产蜂种繁殖力。于2009年6月和2010年6月两次引进浙大蜂蜜蜂王浆双高产蜂强,子圈面积大,幼虫孵化好,组织强群速度快,容易维持强群,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无病),产浆量高,但采集力不是那么强。蜜胶高产蜂种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无病),繁殖力不满意,采集力一般。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选育出适合该地饲养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