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蚕桑产业是吕合镇的传统产业,是一个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优势产业.从2001年起,吕合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镇情,结合资源优势,反复研究、论证,提出把蚕桑产业作为该镇继烤烟之后的又一项经济支柱产业来培植,将蚕桑生产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进行了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通过抓蚕桑专业村、重点户、优质蚕桑示范基地建设等方式,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为吕合镇的蚕桑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历史、变迁及现状,分析了劳动力缺少导致桑园面积、养蚕发种量有所减少,蚕桑基础条件薄弱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新技术推广受影响,财政支持不足、加工企业投入机制不健全致使蚕桑发展政策乏力等挑战;提出了构建蚕桑轻简省力高效饲养技术体系、提高蚕桑产业比较经济效益,发展茧丝绸加工业、延长蚕桑产业链、增强蚕桑产业发展后劲,加强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金见  黎永谋  石涛  陆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58-4159,4161
介绍了云南省的自然条件,分析了云南蚕桑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归纳总结了云南蚕桑产业建设现状,指出了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云南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当前形势下云南蚕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蚕桑产业是吕合镇的传统产业,是一个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优势产业。从2001年起,吕合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镇情,结合资源优势,反复研究、论证,提出把蚕桑产业作为该镇继烤烟之后的又一项经济支柱产业来培植,将蚕桑生产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进行了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通过抓蚕桑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2011-2013年安康市9县(区)、8个基地乡镇、26个蚕桑专业村、9家缫丝企业蚕桑资源及生产情况;针对当前蚕桑产业现状,客观分析安康蚕桑产业下滑的问题及原因;认为蚕桑产业仍具有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临安市河桥镇泥骆村是临安市蚕桑生产的重点村。2003年底,该村有桑园面积94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户均2.53亩.常年饲养蚕种2500多张,产茧100多吨。该村在2003年4月组建戚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牡.有力地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发展。2003年全村饲养蚕种2610张,产茧121.4吨.蚕茧收入203.9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蚕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决策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调查分析。【内容】论述广西蚕桑产业链发展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提质发展的应对措施。【建议】提高蚕桑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应用能力;蚕桑茧丝从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集群聚集;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兴桑;  相似文献   

8.
<正>近来年,巧家县县委、县政府按照产业基地化、基地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过硬措施,加快了蚕桑产业的发展。目前,巧家县的蚕桑产业已初具规模,缩短了与毗邻地区和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的差距,成为省、市重点扶持的蚕桑基地县,蚕桑生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被列为省级蚕桑核心基地县,未来10年(2010年至2020年)是做大做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充分调研宜宾市特色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现代蚕桑科技推广应用,促进提质增效;加强产业间互动,推动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建议,以促进宜宾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永平县蚕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养蚕数量和户数不断增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就如何巩固和提升蚕桑产业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充分整合山区蚕桑资源,达到产业、资源、效益的三者联动,提高蚕桑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充分显示其产业优势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从更新发展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挖掘产业自身发展潜力,延长产业链;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促进蚕桑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树荣 《甘肃农业》2014,(17):23-24
蚕桑生产是徽县传统优势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县域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徽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利于蚕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对徽县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蚕桑产业是岳西县来榜镇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蚕桑产业已经初具规模。通过对来榜镇几年来发展蚕桑产业主要做法的总结,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品种丰富、发展基础好、生态环境优越等3个方面分析了徽州区蚕桑产业发展优势,总结了当地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期为该地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雷波县的蚕桑产业,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几十年间几起几落,历经曲折,一直未形成一项骨干产业。近2年,受国际市场丝绸价格猛跌的影响,蚕桑产业更是跌到了低谷。面对如此严重的困境,蚕桑到底还应不应发展?对此,本人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蚕桑产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蚕桑产业是陆良县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稳步推进,结合陆良县蚕桑生产实际,分析陆良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陆良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这对于陆良县蚕桑产业在突出地方特色、培育蚕业品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桑蚕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历史符号,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桑蚕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加强其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应建立集约化养殖基地。本文首先结合实际分析蚕桑产业发展的机遇,其次探究蚕桑产业在发展新模式时面临的问题,最后总结优化产业模式,提升产业稳健力的措施,即提升宣传效果,树立产业领头羊,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立保障机制,整合资源增加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泾县的具体实践,对稳定和发展该县蚕桑产业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发展泾县蚕桑产业的对策,以促进当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保山市隆阳区原万亩蚕桑示范基地乡——芒宽乡蚕桑产业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其作为前车之鉴。同时,对芒宽乡今后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为恢复发展芒宽乡蚕桑产业,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就泾县蚕桑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作系统的分析,对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蚕桑产业是云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云南省依托资源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把蚕桑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来抓,指导和扶持农民种桑养蚕,把蚕桑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培植,蚕桑产业已逐步成为云南省又一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普洱市作为蚕桑产业发展新区,因缺乏蚕业科技人才,不能及时有效地培训农民,蚕农科学生产意识淡薄,桑园管理和养蚕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直接影响了桑叶的产量质量,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影响了蚕农对桑园的投入和管理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民对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在对普洱市蚕桑产业生产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增加蚕桑产业科技投入、加大培训力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