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育高产、优质、强抗、广适的水稻新品种或杂优组合,是国内外人民的需要。 经过系选、杂交、测配的材料单株,在选种圃剥壳查看米粒外观性状,存优去劣。五年时间内,先后选育出优质新恢复系“连恢1号”、“连恢8号”、“连恢9号”和“连恢12号”;配制新杂优组合“潭优1号”、“密优8号”、“威优9号”、“威优12号”、“潭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3年1月在长沙审定通过了20个新品种,认定了4个品种。 审定合格的新品种有:水稻品种“湘早籼13号”(原编号“怀4077-2”)、“湘早籼14号”(原名“怀早5号”)、“湘早籼15号”(原编号“86-70”)、“余水糯”、“威优77”、“I优323”(优IA×323)、“协优432”;大麦品种“湘皮2号”(原编号“1902”);小麦品种“湘麦13号” (原编号“湘1201”);玉米品种“掖单51”;绿豆品种“中绿1号”;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稻瘟病菌变异而导致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的误差,本试验直接研究水稻品种与稻温病菌群体间的相互关系,用毒力频率表示品种的抗病性及品种间抗病的差异。试验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品种(系):“78130”,“79106”,“119”,“圭辐3号”、“惠农早1号”、“闽科早1号”、“矮梅早03号”、“金早6号”、“早○五”、“73-07”、辐优珍、“46-204”,“28早”,“363122”,“363119”,“GN 353016”,麻85、“T、T、P”“梧农1号”及对照“红410”和感丽江新团黑谷共21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端木银熙     
《作物研究》2013,(1):103-F0003
著名水稻育种争家,现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总农艺师,常熟市人民政府农业特别顺问,推广研究员。先后主持育成“太湖粳1号”、“太湖粳2号”、“常熟黑米”、“常农粳1号”、  相似文献   

5.
将携带Rht10的显性矮源“矮变1号”杂交转育成衍生矮源“渝矮2号”。对包括矮变1号及渝矮2号在内的一组国内外显,隐性矮源在杂交一代株高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核遗传背景的改变,渝矮2号的致矮能力较矮变1号大为减弱,而与由携带Rht3的显性矮源“大姆指矮”衍生而来的“矮苏3”相当。  相似文献   

6.
“湘苎5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听从“湘苎1号”自交种子~(60)Co—γ射线辐射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优质高产苎麻新品种,我们于1990年引进“湘苎5号”进行试种,两年结果表现“湘苎5号”在桃江麻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淮豆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豆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淮阴市·223001徐海斌杨加银张复宁“淮豆3号”由江苏淮阴农科所用“科系8号”ד徐豆3号”有性杂交,通过改良系谱法育成的早熟、分枝多,抗倒、抗病的优良品种,9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审定。为了...  相似文献   

8.
盐优1号   盐优1号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BT型不育系“盐粳5号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93005“杂交配置而成的迟熟杂交中粳新组合,200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1 前 言半世纪以来,“克新”号马铃薯品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并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不断推出相应的品种。目前,生产上已相继推广了12个“克新”号马铃薯新品种。其中,克新1~4号为国家级品种,在全国马铃薯产区均有种植,仅克新1号年种植面积达233万hm2以上,并于1986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克新2号和克新4号多年来一直为中晚熟和早熟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而克新12号的育成又代表我国马铃薯育种进入了品质育种阶段。2 “克新“号马铃薯品种的演变21 以克新1号为代有的第一代选育品种50…  相似文献   

10.
杨景  陈兆 《甘蔗(福建)》1998,5(3):23-26
以当家品种“粤糖63/237”作对照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台糖20号”、“新台糖18号”的产量和蔗糖份,均高于对照品种,增产增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表现良好。“新台糖20号”和“新台糖18号”均 溪县蔗区种植的、很有是炕产高糖苗头的甘蔗品种。  相似文献   

11.
莆系大麦新品种选育进展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连续承担“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大麦新品种选育技术”和“六五”至“九五”福建省科技攻关项目“大小麦新品种选育” ,成功地育成莆大麦 2号、莆大麦4号、莆大麦 5号、莆大麦 6号、莆大麦 7号等系列高产、优质、多抗性大麦优良品种 ,同时 ,也积累了丰富的育种经验和较多优良高代材料及株系 ,具有较强的育种后劲。莆大麦 4号播种面积在 1990年前后占全省大麦播种面积的 6 0 %以上 ,莆大麦 5号现已成为福建省当家品种 ,这 2个品种为福建省二次品种更新、大麦生产和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泗棉3号”遗传特性的基础上,列举了以“泗棉3号”为种质育成的棉花品种的情况,分析了“泗棉3号”种质利用价值,为优良品种的深度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段传嘉 《作物研究》1991,5(2):45-45
“七五”期间,湖南“常规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进展。五年间共育成水稻新品种27个,其中早籼14个,他们是:湘早籼4号、湘早籼5号、湘早籼7号、HA79137-4、卡青90、早香17、衡早籼2号、衡早籼3号、郴早籼7号、岳早籼3号、邵早籼1号、娄早籼1号、娄早糯1号、益早香1号;中籼2个:湘中籼2号、湘州号;晚籼8个;湘晚籼1号、余红1号、84-177、衡晚籼1号、岳晚籼2号、益晚籼1号、娄晚籼1号、212;晚粳3个:桂武糯、益晚粳1号、娄玉稻。这些新品种,“七五”期间累计推广1944万亩,增产稻谷4.5亿kg,创经济效益3亿多元。另外,还培育出了一批有苗头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以“黔糖5号”甘蔗腋芽外植体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黔兴1号”抑菌剂加入甘蔗培养基中,确定“黔兴1号”抑菌剂作为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抑菌剂在甘蔗诱导及增殖培养阶段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黔兴1号”抑菌剂浓度在0.5%时可有效抑制培养基的污染,外植体的成活率高达80%,芽增殖系数为3.1。  相似文献   

15.
大豆新品种垦丰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垦丰8号”大豆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1991年以“绥农10号”为母本、“合丰3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垦96-3238”。该品种具有稳产高产适应能力强等优点。2002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6.
籼粳杂交稻的氮素吸收特性及其对“库”“源”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籼粳杂交稻赣化7号的结实率低主要受制于源不足,赣化7号和汕优63的“库”“源”特征和氮素反应有密切关系,赣化7号的“库”形成对氮素反应较“源”敏感,增加栽插密度可适当改善“库”“源”比,并对“库”“源”指标的定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濮海10号”是以“豫豆10号”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稳产、中早熟、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优质品种。1998—2000年参加全国黄淮海中片区域试验,2000年同时参加全国大豆生产性试验。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濮海10号”。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新种质陇矮l号矮秆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了解春小麦新创种质陇矮1号的矮秆性遗传规律,2000~2001年对“陇矮1号”的矮秆遗传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陇矮1号”分别与三个高秆亲本“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杂种F1代株高表现可知,其F1代株高介于高亲值与中亲值之间,且D为负值,说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隐性矮秆基因控制。“陇矮1号”与“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F2代株高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或2对以上隐性基因控制。此外,超亲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还受到一些微效基因的影响。对各组合回交世代BCl和BC2株高分离结果进行x^2测验,BCl的矮秆株数与半矮秆株数之比为3:1,而BC2的半矮秆株数与高秆株数之比为1:3。因此,推断“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主效隐性矮秆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9.
该品种登记号为小豆农林9号,原品系名为十育124号(1988年命名)。该品种是以抗落叶病和茎疫病的大粒高产品种为目标,于1981年在北海道立十胜农业试验场,将来源于“赤豆”的抗落叶病品系“十系276号”与来源于“能登小豆”的抗茎疫病  相似文献   

20.
随着棉花枯、黄萎病在我省蔓延 ,90年代以来 ,我院 (所 )加强棉花抗病优质育种工作 ,相继育出了鄂棉 2 0、鄂抗棉 4号、6号、7号和 9号、1 0号等抗病新品种 ,其皮棉产量在省棉花抗病品种区试中 ,比对照种中棉所 1 2或鄂抗棉 3号平均增产 8%~ 1 0 %左右 ,纤维品质优良 ,抗枯萎病或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其中鄂棉 2 0获国家农作物二等后补助 ,并获 1 999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鄂抗棉 4号、9号和 1 0号先后入选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奖金”新品种选育项目 ,鄂抗棉 7号获“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优质及专用农作物后补助”。这些品种近年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