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党帅 《南方农机》2019,(5):69-69
在社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得到全面的发展。虽然我国农业领域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出现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就食用菌为链条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展开探讨,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付菊香 《南方农机》2017,(11):79-80
本文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研究背景,描述了我国农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在生态领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生态农业生产制度不健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小城镇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关键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型小城镇,其中重点是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即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根据小城镇的各自的特色,构建农业生态园、生态工业园以及发展生态旅游等经济活动,使小城镇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疆干旱少雨,蒸发强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区。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人水和谐.必须将生态水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通过对生态需水基本定量、水阈值,生态水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初步评析与探讨,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剖析了吉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人为因素、发展历史,指出本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走保护性耕作的道路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最后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发展,走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了解我国农业现状,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秸秆焚烧、水土流失、人畜禽粪便利用率低等,要坚持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要了解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坚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方向,坚持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农业农药污染量、塑料薄膜污染量、化肥污染量与人均农业(农林牧渔)产值作为分析指标,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农业面源污染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农村生态服务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短缺是影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解决对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对逐步提高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效率和效益,以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局面。本文针对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农户灌溉经济效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实现的成败。我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稳,则国家基础不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曾连续发过6个关于农业发展的一号文件,尤其是2004年再次以一号文件的形式高度关注农村发展问题,重视农民增收问题,足以显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显要地位和重要作用。1.食物安全保障、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科教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题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形势让人感到农业问题的严峻性和强烈的危机感。具体表现为:其一,土…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器行走装置对土壤压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农业机器行走装置与土壤的生态适应性,是保证农业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农业环境保护问题之一。本文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论述了农业机器行走装置对土壤的压实作用与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及耕作阻力的关系,行走装置参数和负荷对土壤压实作用的影响,以及减小压实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机械化还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如何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实施机械化秸秆就地还田是解决焚烧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与环境,充分发挥秸秆的潜在经济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农业,其主要特点是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其目标是有效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是茂县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目标要求,茂县确立了以生态农业为基  相似文献   

14.
治理白色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农机化工作思路转变步伐,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整治田间白色污染已成为我们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敦煌生态保护的核心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减少农业用水量能否解决敦煌生态问题,从灌区灌溉模式、种植结构及灌溉定额等节水措施,参考石羊河模式压减耕地面积节约水量以替代外流域工程调水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述全面节水与适度调水相结合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关系国民经济,是其重要基础,随着经济不断繁荣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业污染也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需要不断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生态保护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发挥好现代农业科技的作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将其应用于农业生态化发展中。由杨发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一书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7.
冯薇 《农机化研究》2008,(2):204-20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质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生物质资源的转化途径中,以开发沼气能源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效益最为明显.为此,论述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质资源开发模式,即庭院生态模式、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养殖生态家园模式和村镇生态家园模式.  相似文献   

18.
阜新市是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阐述阜新市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措施,以期为改善阜新市乃至辽宁省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红玉 《湖南农机》2015,(3):101-102
针对农业环境日趋严重的问题,论述了山东省作为经济强省和农业大省,要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转型是关键,提出了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发展好生态农业,必须注重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和相关政策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突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和工业化、城镇化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农业机械化是关键。正确处理好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机械化问题,加快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