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阐明塞拉菌素的毒性,指导临床用药,对其原料药和制剂进行了口服和经皮2个途径给药对小鼠和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预试验中小鼠和大鼠一次性口服不同剂量的塞拉菌素原料药和制剂,测定LD0和LD100,再根据简化寇氏法分组正式试验,测定LD50和95%可信限。结果测得小鼠口服塞拉菌素原料药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4 g/kg、12.6 g/kg、8.72 g/kg和7.73~9.82 g/kg;大鼠口服塞拉菌素原料药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1.6 g/kg、5 g/kg、2.51 g/kg和2.24~2.82 g/kg;小鼠口服塞拉菌素制剂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4.2 g/kg、8.4 g/kg、7.71 g/kg和7.26~8.19 g/kg;大鼠口服塞拉菌素制剂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3.4 g/kg、8.4 g/kg、6.62 g/kg和6.10~7.53 g/kg。由于LD50值均在501~150 00 mg/kg,故塞拉菌素原料及制剂判断为低毒或实际无毒物质。小鼠和大鼠分别透皮给予高剂量塞拉菌素制剂10 g/kg,未见毒副反应,表明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血根碱的安全性,采用改良寇氏法进行了血根碱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采用腹腔注射与灌胃两种给药方式,一次性对小鼠给予不同剂量血根碱,连续观察7 d。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血根碱的最大耐受量为15.0 mg/kg,其LD50为9.4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6-10.3 mg/kg;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2 000 mg/kg,其LD50为1 029.7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903.7-1 173.2 mg/kg。该结果为血根碱临床剂量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苦豆子总碱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苦豆子总碱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给试验组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总碱提取物,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临床表现与死亡情况,采用改良寇氏公式计算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经腹腔注射的LD50为559.24 mg/kg,95%可信限为471.95-663.59 mg/kg。试验结果提示,苦豆子总碱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以等比浓度灌胃法测定苍术挥发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苍术挥发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测得LD50为2 245.87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 958.3 mg/kg~2 575.7 mg/kg,表明苍术挥发油有一定毒性,应引起临床用药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人工合成新制剂“菌速灭”的毒性,进行了小白鼠急性毒性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结果表明口服给药的LD50为3476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3271~3812mg/kg。由此可见,“菌速灭”急性毒性较低,口服该药对小鼠内脏器官无明显的病理损害作用,在兽医临床上属高效、低毒药物。  相似文献   

6.
穿琥宁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腹腔注射法对小鼠给药,连续观察7 d,结果表明,穿琥宁注射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757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61.8 mg/kg~701.7 mg/kg,说明穿琥宁注射液毒性小,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研究钩吻根水提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研究新鲜羊血与纯牛奶及豆奶以不同方式对钩吻中毒小鼠进行解毒的疗效之间的差距。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的相关参数,并确定95%的可信区间(CL)。同时使用致死剂量(Dm)对小鼠进行攻毒,观察采用不同措施后,不同物质对小鼠钩吻中毒的解毒作用。试验结果显示,钩吻根水提液对小鼠的LD50为2 191 mg/kg,其95%的可信区间为2 007~2 393 mg/kg。新鲜羊血对钩吻中毒具有特异性的解毒作用,且在攻毒之前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寇氏(karber)法测定了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取9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5±2)g.以10%丙二醇生理盐水为溶媒,按序贯法测出川楝素腹腔注射小鼠100%致死率;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组间剂量比设定为1.2,染毒测定其LD50.结果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3.84 mg/kg,95%可信限为12.46~15.37 mg/kg.  相似文献   

9.
<正>为阐明氟啶蜱脲的毒性,指导临床用药,本试验用昆明小鼠作为试验动物,对氟啶蜱脲原料药和透皮剂进行毒性研究。预实验中小鼠一次性口服不同剂量的原料药和透皮剂,测定LD0和LD100,再根据最大给药试验和简化寇氏法分组正式试验,测定LD50和95%的可信限。结果测出小鼠口服氟啶蜱脲原料药的LD50大于16.0 g/kg,小鼠口服透皮剂的LD50和95%的可信限分别为5.8594g/kg和5.2732~6.5276g/kg,由于LD50值均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新型抗球虫化合物纳川珠利的一般毒理学特性,选用昆明小鼠进行经口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以剂量递增法计算蓄积系数(K),于连续给药后第21天一次灌服1个LD50剂量,观察各组小鼠对化合物的耐受性。结果显示,该化合物采用寇氏改良法计算的LD50为768 mg/kg,95%可信限为644~916 mg/kg;采用机率单位加权回归法(Bliss法)计算的LD50为769 mg/kg,95%可信限为615~960 mg/kg;计算的蓄积系数为4.26,中度蓄积;耐受性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对化合物的耐受性无明显变化。可初步认为该新化合物的毒性较低,在临床上应用相对安全,具有较好的成药性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用寇氏法测定了红茂草水提取物腹腔注射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取70只昆明系小白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按序贯法测出红茂草水提取物腹腔注射小鼠100%致死率的最小剂量和0%致死率的最大剂量,染毒测定其LD50。结果红茂草水提取物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为1777.5 mg/kg,95%可信限为1585.7mg/kg~1992.5 mg/kg。  相似文献   

12.
乳酸恩诺沙星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乳酸恩诺沙星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用寇氏法计算实验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95%置信限。结果表明,乳酸恩诺沙星对小白鼠灌胃染毒及腹腔注射染毒的LD50分别为3579mg/kg和571.3mg/kg,其95%可信限分别为3011~4255mg/kg和498.3~655.1mg/kg。研究提示,乳酸恩诺沙星属低毒物质,其可溶性粉能用于开展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新药乳酸恩诺沙星测定了其对实验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 为其可溶性粉开展药效试验提供依据。按照农业部关于一般毒性试验及临床试验规范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乳酸恩诺沙星对小白鼠灌胃染毒及腹腔注射染毒的 LD50分别为3579 mg/kg,和571.3 mg/kg,其95%可信限分别为3011~4255 mg/kg和498.3~655.1 mg/kg。研究提示, 乳酸恩诺沙星属低毒物质,其可溶性粉能用于开展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4.
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小鼠的急性和蓄积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国产硫酸头孢喹肟的LD50;以剂量定期递增法计算蓄积系数,并于给药后第21天给予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1 LD50的量,观察各组小鼠对硫酸头孢喹肟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对小鼠口服LD50大于5 000 mg/kg,其混悬液制剂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844.03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02.05 mg/kg~887.56 mg/kg;蓄积试验中无小鼠死亡,蓄积系数K>5.3;耐受性试验显示,试验组死亡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40%)(P<0.05)。由此可见,国产硫酸头孢喹肟毒性低,临床使用安全,对小鼠没有蓄积毒性,小鼠对本品可产生明显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的安全性,按改良寇氏法进行了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的急性毒性试验。根据预实验结果,60只小鼠平均分为6组,雌雄各半,分别按6000、4558.5、3464、2632、2000 mg/kg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和0.5 mL/kg生理盐水注射液给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同时用氟苯尼考普通注射液做对照,重复上述试验,均连续观察7 d。结果显示: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最大耐受量为6000 mg/kg,其LD50为3658.8 mg/kg,LD5095%可信限为2075.8~5241.8 mg/kg。氟苯尼考注射液的LD50为636.68 mg/kg,LD5095%可信限为538.5~735.1 mg/kg。此剂量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中氟苯尼考的含量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20 mg/kg)的180倍,表明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毒性显著降低,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复方的抗炎作用及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法、大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出法和棉球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研究了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复方1、2的抗炎作用;采用改进Karber法,以半致死量(LD50)为评价急性毒性强度的指标,研究了复方1、2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复方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的肿胀抑制率为18.84%、14.77%和9.85%,复方2的肿胀抑制率为16.80%、14.48%和7.41%;复方1、2对大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复方1对小鼠肉芽组织的增生抑制率为27.53%、20.32%和13.12%,复方2的增生抑制率为29.34%、21.43%和12.58%,说明复方1、2对急慢性炎症各个时期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且复方1抗炎效果优于复方2。中药复方1、2提取液经小鼠腹腔给药的LD50分别为6523.79mg/kg、22861.25mg/kg,复方1、2提取液的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5513.91 ̄7718.63mg/kg、20641.44 ̄25319.78mg/kg,说明复方1、2属于实际无毒物质,可以应用于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小鼠为试验动物,对披针叶黄华碱的毒性进行研究,测定其生物碱组分的半数致死量.方法: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结合超声波对披针叶黄华植物进行提取,以小鼠为试验动物,研究拨针叶黄华碱氯仿萃取组分的毒性.结果:通过试验测得披针叶黄华碱萃取组分的半数致死量为127.04 mg/kg,95%可信限为115.41-139.72 mg/kg.结论:试验结果与报道数据差异较大,可能与试验方法、萃取药液的实际浓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岗梅根醇提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寇氏(k-rber)法测定了岗梅根醇提液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岗梅根醇提液腹腔注射的LD50为37 786.27 mg/kg,95%可信限为33 744.27~42 315.55 mg/kg。表明岗梅根醇提液属实际无毒级,临床日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