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共识包括后代人的需要、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抗压力、环境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持续林业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衍生概念,而在持续林业中持续森林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持续林业近半个世纪,现代农业与林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弊端:森林毁灭、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盐渍化、地下水位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产品残毒、人…  相似文献   

2.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生产力和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培育和利用森林、综合开发,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环境(土境、空气、水、生物),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林产品的需要以及良好的生活服务功能的需要,而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持续林业实际上要寻求林业与环境之间的最适关系,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最终达到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三个方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观光果业的概念及特性观光农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属于农业与旅游业相交叉的一种新型行为,其中包括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给人们以奇、异、野、土、尝、购的吸引,并拥有观赏、参与、习技、科考、休闲、健身、求知、旅游功能的农业,目的是满足人的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它以农事活动为基础,利用农村空间和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闲,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经过改造提高,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使广义农业中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的功能转化和升级为具有生产、观光、休闲、教育、科普、健身、体验的多功能农业。近年来在国外,如德…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 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应,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劳动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的文明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本法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本法所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指农业集体经  相似文献   

5.
范慧妮 《绿色科技》2014,(7):169-171
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清新、宁静的田园生活。探讨了通过景观设计手段,利用建筑屋顶,将农业果蔬栽培技术和园林造景相结合,营造田园式的屋顶绿化景观,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辽宁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构成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类型和自然景观类型,从生态角度显示出它的多样性,代表性,特殊性,配套性等特点,是建立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事业的好地方。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又将给森林生态的破坏带来潜在因素。为了森林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使森林不仅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需要,走森业持续限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农业大国,目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32亩,并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因此,土地利用问题便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中国农民早已采取了农桐间作的耕作方式,以此来满足自己不仅对粮食的需要,而且对木材、燃料、饲料,甚至货币等各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温室环境工程之所以是我国设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并在林业与农业具体实践和生产中显示出巨大的内在潜力。 温室一般划分为日光温室和智能温室。日光温室的特点主要是靠自然光和热的辐射、蓄热和散热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智能温室除靠自然光和热能外,由计算机辅助系统强化处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并进行室内保温、空气调节,以达到对温室的控制要求。 温室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9.
浙江兰溪红壤实验区,在近10余年的综合开发利用中,林业生产在持续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改善了整个实验区的生态环境,保障了整个大农业生态系统的优质、高效、高产;另一方面,林业自身具有的价值,缓解了当地木材、能源、林副产品紧缺的状况,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目前,整个实验区已绿树成荫,水土流失得到控制,自然灾害明显减少,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业已形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和农业生产衰退,人们日益关注土地利用的持续经营,以增加作物生产和改善环境条件;作为一种土地综合利用体系的农林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许多农业、林业、生态学、环境科学及有关学科的工作者,对农林业的兴趣日增,并积极从事农林业的研究、推广和国际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1.
以“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为指导思想,以保土、保肥为关键,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云南热区山地建立经济林或混农林业为主体的山地型农业生产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领导,深入调查资源现状,统一规划,提高人的素质,加强农业生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制订稳定的经济政策和增加建设资金,总结经验,以典型示范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2.
印度北部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西北丘陵山区是人类和动物干扰非常敏感的地区。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粮食、饲料、纤维和能源的需要.在脆弱的丘陵坡地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过30多年在北部丘陵地区的实践证明,农林业技术措施不仅能实现农业高产而且能够促进水土保持。介绍了印度北部丘陵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大农业发展战略和集约型农业概括起来说,所谓大农业发展战略,就是要着眼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包括耕地在内的全部国土资源,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和有关加工工业,使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并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建设起一个适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优美环境。这个发展战略,是由我国农业的两大基本特点所决定的。一是我国人均耕地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维持长期的森林健康和生产力的有关概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美国维持长期的森林健康和生产力的有关概念社会需要森林维持多种多样的产品和定期产量,而传统的森林经营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经营战略是摆在我们专业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严重的挑战。为促进森林健康和生产力的长期持续性,关键是改...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中国的CPR/91/111项目,经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北京代表处安排,持续农业考察团6人于1996年10月8日~11月8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3国的草场管理、农业系统、持续农业、家畜集约经营、地理信息系统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进行了考察,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现报告如下,今后,拟将专题撰写林业、草场管理及家畜集约经营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供参考。1 考察内容1.1 澳大利亚10月10日~11日考察团由意斯若柯干旱研究中心主任DaveTabrett先生陪同考察澳大利亚的中心腹地北领地州…  相似文献   

16.
周密 《国际木业》2010,(12):36-37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已经在采取措施向木材工业补充原料供应以减少该行业对天然林木材的依赖。马来西亚种植业及原产品部副部长再努丁(Datuk Hamzah Zainudin)指出,这样做是为了满足限制采伐的需要以保持森林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行业内外     
排灌机械市场潜力大 有关专家近日指出,未来5年内,国内对排灌机械需求十分旺盛,市场潜力巨大。 排灌机械是指完成农业抗旱排涝与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合理排水和供水的机械设备的总称。近年来,国家把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作为重点项目,并增加了资金投入,以推广各种节水灌溉技术。 1998年,我国农用水泵销售了160多万台,其中市场销量较大的是中小型离心泵和小型潜水泵。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排灌机械就开始出口,l“乃一lop年排记机械出口创汇额平均为R皿多万美元。出口主要产品有离心泵、混流泵、潜水电泵、手…  相似文献   

18.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的基本任务是要满足现在和将来对森林多种服务功能的需要,满足人类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需要,实现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协调、稳定与发展。通过对宜春森林资源的分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给森林公园及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末来》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和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到旅游业中即持续旅游。尽管目前对持续旅游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表述,其含义是多方面的,但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要保护在从事旅游开发活动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这个战略性主题的提出,在建立地球与人类新型关系以及确立当…  相似文献   

20.
发展木本农业的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847m’(1.27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3,尤其是当前我国的耕地正以每年33万hm‘(500万亩)以上的速度在减少,而人口却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在增加。预计到2000年,我国人均耕地仅733m’(1.l亩),我国可能出现550亿kg粮食的缺口[‘1。耕地不足和粮食短缺等因素为木本农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一是为了使人均占有农产品不下降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长,农产品的数量必须大幅度地增加。二是传统的农业需要年年种植,土壤也必须年年翻耕,需要投入大量劳力,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