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粪类圆线虫的生物学(一)分类: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小杆目→小杆亚目→小杆总科→粪圆科→粪圆属。该属寄生于哺乳动物的有30多种,寄生人的目前认为有3种,即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分布广、危害大)、Strongyloides fulleborn(偶然寄生于人,主要寄生于猴或类人猿)、Strongyloides mypotani(只引起皮肤匍行疹)。  相似文献   

2.
重症粪类圆线虫病护理的体会袁志敏(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据查资料,迄今广东省尚未见有粪类圆线虫病病例报道。重症粪类圆线虫病病例国内报道也只有数例。有关该病的护理国内尚未见于文献,故特将1992年9月所遇的1例重症粪类圆线虫病护理的体会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3.
广西猪群寄生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广西区内6个规模化养猪场及部分农户的生猪共315头,发现各生长阶段的猪均存在不同程度感染寄生虫(病)的现象。经实验室粪检虫卵(卵囊),发现的寄生虫有猪蛔虫、猪鞭虫、类圆线虫、食道口线虫、结肠小袋虫、猪球虫、猪疥螨等7种,其中以猪球虫的感染率最高,感染最普遍。结肠小袋虫、类圆线虫和鞭虫在个别猪场中对小猪的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1消化道圆线虫感染反刍兽的驱虫药物包括芬苯达唑、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多拉霉素、莫西菌素、伊普菌素、左咪唑和莫仑太尔。这些药物都能在药店买到且适合各种类型的养殖场及饲养管理。皱胃线虫如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及艾氏毛圆线虫对驱虫药物的敏感性比小肠线虫如毛圆线虫、古柏线虫和细颈线虫更强。一般毛圆属、古柏属及细颈属都集中在小肠前1/4处,只有少数种类寄生在小肠后段。损害小肠的线虫有更大的机会重新感染小肠后段,但损害皱胃的线虫则  相似文献   

5.
1993年秋季福建省各地调进的小型猪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对8个猪场3000余头猪病情、病理、病原等的综合调查表明,该病由兰氏类圆线虫寄生于猪的小肠粘膜所致,病原经皮肤和口感染,该线虫经体外培养能进行多代敏殖并感染健猪。  相似文献   

6.
猪旋毛虫病是由猪旋毛形线虫的成虫寄生于小肠或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除感染猪外,猫、狗、鼠、兔、狼、狐狸及人等均可感染,对人体健康很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种类和感染率,对榆阳区、佳县、清涧3个地区的养殖场随机抽取53份粪样,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及粪便培养法等鉴别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率,本次调查共检出线虫、绦虫2类寄生虫,其中线虫9种,分别为乳突类圆线虫、毛首线虫、毛圆线虫、6种未检测出;球虫1种,但未进行鉴定。在调查的53份粪样中,寄生虫的总感染率为100%。其中球虫的感染率为20.8%、线虫的感染率为11.3%、混合感染率为67.9%。调查研究表明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严重,且主要以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监利县种羊场放牧的马头山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为100%,成羊和小羊粪中平均虫卵强度分别为76.5个和94.9个/g粪;线虫种类包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食道口线虫、仰口线虫、奥斯特线虫、类圆线虫6种,以前3种为优势种类,一般多为混合感染,用5%磷酸左旋咪唑按0.2mL/kg体重作皮下注射,驱虫效果显著,驱虫后3d,各种类线虫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均为100%,4个月后追踪粪检,总的虫卵减少率仍有50.1%。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合肥地区山羊消化系统寄生虫感染情况,给制定该地区山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对3个调查点的90只山羊粪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合肥地区山羊线虫感染率为100%;共检获8种线虫卵,即捻转血矛线虫卵、奥斯特线虫卵、食道口线虫卵、毛圆线虫卵、仰口线虫卵、古柏线虫卵、类圆线虫卵和马歇尔线虫卵。  相似文献   

10.
调查张家口地区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为本地区羊寄生虫的研究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张家口坝上地区和坝下地区几个不同饲养方式的养殖场,收集新鲜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及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根据虫卵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别,统计粪样中不同虫卵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张家口地区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为43.50%,共检出8种消化道线虫,其中优势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乳突类圆线虫、食道口线虫和毛圆线虫。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监利县种羊场放牧的马头山羊消化线道线虫感染率为100%,成羊和小羊粪中平均虫卵强度分别为76.5个和94.9个/g粪;线虫种类包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食道口线虫,仰口线虫,奥斯特线虫,类圆线6种,以前3种为优势种类,一般多为混合感染,用5%磷左旋咪唑按0.2mL/kg体重作皮下注射,驱虫效果显著,驱虫后3d,各种类线虫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均为100%,4个月后追踪粪检,总的虫卵减少率仍有5  相似文献   

12.
正牛线虫病由线虫寄生于牛体所引起,牛线虫主要寄生在消化道,少部分寄生肺脏、腹腔和皮下等,在我国多见且危害严重的是消化道圆线虫中的一些虫种。1.牛主要线虫病的病原与病性(1)牛仰口线虫病。牛仰口线虫病又称牛钩虫病,是由牛仰口线虫寄生于牛小肠内引起一系列病变的线虫病。牛仰口线虫是中等大小的线虫,雌雄异体,虫体乳白色,吸血后呈淡红色,虫长12~25毫米。雌虫在牛小肠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牛体外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很快孵出幼虫,幼虫经两次蜕变成为具有侵袭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东农垦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感染情况,通过直接涂片法对垦区21个规模化猪场2 437份样品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垦区猪群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38.37%)、猪球虫(感染率4.68%)和类圆线虫(感染率1.07%),未检测到猪蛔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等线虫。调查结果表明,垦区规模化猪场仍然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危害,其中小袋纤毛虫感染普遍且感染率较高,哺乳仔猪球虫感染率不高但哺乳母猪球虫感染率偏高(10.22%),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类圆线虫感染率不高且未检测到其他线虫,说明原有驱虫方法对肠道内线虫类寄生虫防控效果良好。应加强对小袋纤毛虫及猪球虫等原虫的驱虫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猪后圆线虫病,又叫猪肺丝虫病,是由后圆科、后圆属的一些线虫寄生于猪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主要有长刺后圆线虫、复阴后圆线虫、萨氏后圆线虫。本病遍及全国,是养猪业的大敌,由于后圆线虫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蚯蚓参加,所以本病对散养猪多发,规模化猪场感染相对较轻。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  相似文献   

15.
1993年秋季福建省各地调进的小型猪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对8个猪场3000余头猪病情、病理、病原等的综合调查表明.该病由兰氏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ransomi)寄生于猪的小肠粘膜所致.病原经皮肤和口感染.该线虫经体外培养能进行多代繁殖并感染健猪.用丙硫苯咪唑(20mg·kg-1)和伊维菌素(0.2mg·kg-1)治疗病猪287头,均有较高疗效,并可杀死虫卵.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08,(8)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韵使用不当常常引起人体中毒。一般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包括经皮肤侵入、经呼吸道侵入和经消化道侵入3种。农民在田间喷洒农药、配药及检修施药工具时,皮肤易被农药污染,一些蒸气状、粉尘状、滴雾状态的农药亦可随空气经鼻、咽、支气管进入肺而随血液循环遍及全身,均容易发生农药急性中毒。另外,误食被农药污染的食物,也会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属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人畜共患病。猪丹毒杆菌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而感染人类,也可通过食肉感染,因此猪丹毒病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危害很大。笔者结合该站接诊一例病例,浅谈该病猪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盐酸左旋咪唑擦剂驱除猪消化道线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5%盐酸左旋咪唑擦剂对自然感染猪蛔虫,结节虫,类圆线虫,毛首线虫等消化道线虫的猪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试验组猪蛔虫虫卵减少率为99.9%,虫卵转阴率为85.7%,类圆线虫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均为100%,结节虫分别为97.6%和37.5%,毛首线虫分别为27.3%和12.5%。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05,(10):37-37
人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这些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入人体,先是遭遇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人体免疫系统的作战目的,就是保护自身不受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犯,并预防肿瘤的发生。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它进入人体后,首先侵入免疫系统的指挥者——CD4T淋巴细胞内,或侵入其他细胞内,并产生大量病毒,由此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就会长驱直入,使人发生严重的感染或癌症,最终导致死亡。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没有…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驴寄生圆线虫的种类记述——盅口属Cyathostomum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6-2007年,对河南省34头驴体内寄生圆线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共发现22种圆线虫,隶属于2亚科7属。详细观察和描述了盅口属Cyathostomum的3种线虫:四刺盅口线虫Cya-thostomum tetracanthum、碗形盅口线虫Cyathostomum catinatum和蝶状盅口线虫Cyathostomum pateraturm。其中蝶状盅口线虫在河南省属首次报道,为河南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