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刘菲 《种子》2012,31(4):27-30
研究了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各项发芽指标逐渐降低,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老化种子内保护酶(CAT、POD、SOD)活性降低;种子内贮藏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蓝萼香茶菜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降低可能是由于细胞膜系统受损和有毒物质积累所致。本研究可为蓝萼香茶菜种子的合理贮藏及生产上种子活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姬俊华  孟超敏  何庆飞 《种子》2017,(11):14-17
以鲁棉10号棉花种子为实验材料,用LH-80型人工老化箱处理棉花种子0(ck),2,4,6,8d和12d,测定其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和生化指标(SOD、POD和MDA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发芽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7.66%~30.00%、3.34%~28.00%和2.27%~14.82%.老化过程中,SOD和POD活性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总体均降低,而MDA活性和相对电导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总体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3.
烟草种子的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种子(云烟97)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0,35,38,40℃)和时间(24,36,48,60,72,84,96 h)、100%RH(空气湿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烟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是40℃老化72h.同时研究了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这些生理生化研究,为烟草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温老化对两个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发芽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玉米太谷1号、泽玉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处理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活力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高温老化对玉米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影响不大,长时间高温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玉米品种的电导率均逐渐上升。两个玉米品种种子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的强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两个玉米自交系(Mo17、 478)种子为试材, 通过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 进行了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变化与生理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58℃±1℃ )热水处理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标和活力指标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电导率、 MDA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而升高. 并和各发芽指标、活力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 脱氢酶、淀粉酶与各发芽指标  相似文献   

6.
人工老化过程中玉米种子活力与一些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加强  田树云  李晓辉 《种子》2007,26(6):46-48
以1个玉米自交系和2个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其种子活力与生理特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标及POD活性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逐渐增加,并且与发芽势、发芽率及活力指标呈负相关;POD活性与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大豆"中豆27"种子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过程中,电导率、丙二醛和4-羟基壬烯醛(4-hydroxy-(E)-2-nonenal,4-HNE)含量,4-HNE的组织特异性积累及其与合成清除酶系统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差异,以探寻大豆种子的老化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伴随着老化,大豆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浸泡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丙二醛含量升高;4-羟基壬烯醛(4-hydroxy-(E)-2-nonenal,4-HNE)在低活力干种子(萌发率10%)中积累量显著升高,且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至中等活力干种子(萌发率50%~80%)和吸胀20 h的种子中,前者含量皆高于后者;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老化至萌发率80%的种子中的4-HNE积累量则是自然老化种子明显高于人工老化种子。同时,老化诱导4-HNE的合成,但与4-HNE清除相关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基因在人工老化下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自然老化,即2种老化条件下种子中4-HNE的清除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丙二醛和4-HNE累积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关系,可作为种子老化程度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蓝茎冰草种子劣变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蓝茎冰草(Pascopyrum smithii)种子在自然和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工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下降,活力指数的变化先于发芽率,是反映种子质量的敏感指标;蓝茎冰草种子电导率与种子生活力及活力正相关;氨基酸泄漏与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正相关,不反映种子膜的透性;蓝茎冰草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人工老化而上升。  相似文献   

9.
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种子活力与醇溶蛋白组成变化的关系,以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和杂交小麦(BNS/05525)为材料,高温(43±1)℃、高湿(95%相对湿度)老化处理0,4,6,9,12,15d和20 d,对老化处理种子的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老化20 d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为0,种子活力丧失.在同一老化程度下,杂交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说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较强;电导率在种子老化的0~12 d内变化较小,种子老化到15d时电导率迅速升高;5个小麦品种种子老化20 d后,发芽率从100%下降到0,醇溶蛋白的表达均出现了带型的变化,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谱带的丢失、新蛋白的增加及蛋白表达量的上升和下降.种子活力丧失与蛋白的丢失、新谱带的产生都是在同一时间(种子老化20 d),说明种子活力的丧失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消失和新增加的蛋白质有关;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导致了某些存活能力差的基因型消失,消失的基因可能与种子活力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3个黑麦品种和1个小麦品种,通过人工老化、根尖细胞观察、酶活性分析、电泳技术、电导率和种子活力测定等方法,对种子种质人工老化(模拟贮藏过程老化)中遗传完整性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黑麦种子在高温高湿人工老化条件下与自然条件下发芽率变化相同,呈反S曲线。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老化初期略有上升,然后急剧下降,再后,下降的速度减慢。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条带数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发芽率为40~50%是同工酶变化的临界期,这时同工酶条带数急剧减少,随着种子的老化。种子根尖有丝分裂后期异常染色体频率增加,异常染色体频率与种子发芽率呈直线负相关,异常染色体的种类有单桥、双桥、多桥、片段、落后染色体等,种子活力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老化初期,发芽率尚未表现明显下降时,种子活力即开始下降。种子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使用有机溶剂可以改变老化种子的活力。丙酮—赤酶素溶液能抑制衰老种子的萌发,尿素水溶液浸种能提高种子活力,较高浓度的PEG水溶液浸种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甲醇溶液人工老化处理对甜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探究甜菜种子的耐储性和老化机理,为甜菜种子的人工老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20年新收获甜菜种TX2020单粒种为实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时间的老化时间(5、10、15、20、25、30 min),用甲醇老化法处理种子,通过对甜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结果显示,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各发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分别下降了8.8%~31.41%、13.96%~34.23%、2.66%~22.44%、16.63%~36.44%、7.54%~23.06%,而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则出现上升的情况,较对照上升了34.73%~76.19%。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溶液能够抑制甜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时间的不同,甲醇溶液处理甜菜种子在发芽指标上的抑制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人工老化对老芒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与表达量的影响,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试验材料,用高温(45℃)、高湿(100% RH)的方法处理种子,对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并计算相应指数,并对酸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A-PAGE)检测醇溶蛋白的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7天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依次下降58%、56.34%、75.36%、83%,从凝胶电泳体系优化结果可以看出,最优体系为:300 V电压、上样量为10 μL、18%的聚丙烯酰氨凝胶。老化后的种子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带型的变化,即原有谱带的丢失、新谱带的出现。由此可以看出种子活力指数对老化处理最为敏感,它的下降与电导率的变化相关性较大,种子活力丧失与原有谱带的丢失、新谱带的出现在同一时间,说明它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选用黑、白芝麻为材料,通过(58±1)℃人工老化处理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种子浸泡液中电导率和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种芝麻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生活力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白芝麻的下降幅度比黑芝麻的大。电导率、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则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而上升,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下降。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在相同的老化时间下黑芝麻的活力较白芝麻要高,以浸泡液的糖含量指示油料种子芝麻老化程度不合适。  相似文献   

14.
将同一批桔梗种子经过不同时间的超干处理,然后经过回湿处理、老化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干处理时间的增加,桔梗种子含水量逐渐降低,与自然含水量对照种子相比,经老化处理后超干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了较高水平,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高于对照3-5%、9.6-21.4%,回湿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降低7.3-28.2%,膜系统完好程度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10.3-66.1%,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10.5-40.7%,耐贮性显著提高。结论:南桔梗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合水分应在3.06%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菜豆种子在超干处理条件下抗老化能力,以菜豆品种‘将军’、‘紫冠’、‘热那亚’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并对不同程度超干处理的菜豆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对老化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讨论菜豆种子的最适含水量。结果表明,‘将军’种子含水量降至5.78%~6.95%时,种子各指标在老化后保持在较高水平;‘紫冠’种子含水量为5.35%~6.89%时,老化后各指标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且差异显著;‘热那亚’种子含水量为5.01%~6.15%时,老化后各发芽指标、热稳蛋白含量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说明超干保存菜豆种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沙棘属植物云南沙棘、江孜沙棘和肋果沙棘各采集点种实表型性状、种子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通过测定果实的鲜果长、宽、干果长、宽、果实含水量和种子的长度、宽度、长宽比、百粒重、种子含水量等表型性状,以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h)和培养温度(20,25,30℃)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沙棘属3种植物各采集点种实表型性状和种子发芽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浸种24h,30℃发芽条件下,青藏高原沙棘属3个种9个采集地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类乌齐县肋果沙棘发芽率(95.68%)最高,白朗县江孜沙棘(86.00%)最低;温度设定在20~30℃之间,3种沙棘植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差异显著;浸种时间12~48h时,沙棘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浸种24h,在温度25℃和30℃条件下,沙棘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发芽势与种子发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果宽呈极显著负相关,发芽指数与鲜果宽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百粒重与鲜果长、种子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