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冬季养鸡只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暖,往往忽视了通风换气,使舍内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特别是氨的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正>冬季养鸡人们往往很重视防寒保暖,忽视通风,使舍内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特别是氨的浓度升高。鸡舍温热潮湿、通风不良以及饲养密度过高、垫料反复使用等都会使氨浓  相似文献   

3.
怎样消除鸡舍内氨气□邹秀华农户冬季养鸡只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暖,往往忽视了通风换气,使舍内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特别是氨的浓度升高。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当鸡舍内处于温热、潮湿环境,高密度...  相似文献   

4.
就10年间对北京市9座大、中型鸡场密闭式鸡舍环境测定材料进行了环境分析。舍内平均温度春、秋、冬三季比较适宜,夏季未超过鸡的临界温度高限,相对湿度通常在50~70%;夏季有些鸡舍风速偏低与通风量不足有关;冬季如间断通风,有时氨的浓度可能超过20ppm;光照强度普遍可以满足产蛋需要。文中介绍了密闭式鸡舍的优越性,并提出了一些有关环境管理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氨气是鸡舍内影响肉鸡生长发育的主要有害气体,由于冬季鸡舍低通风量会导致氨气浓度超标,使肉鸡的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生.针对鸡舍氨气预测精度不高、效率不理想等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相似文献   

6.
正1.做好鸡舍通风工作由于北方冬季气温低,饲养人员为了保持鸡舍内的温度,通常不注意通风,这就可能使鸡舍内氧气不足、细菌病毒滋生,不利于肉鸡的健康饲养,所以,这就要求饲养人员要定期进行通风,保障鸡舍内的空气质量。鸡舍通风后肉鸡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并且肉鸡排除体外的废气,如二氧化碳、氨气等等,可以快速的排出鸡舍,避免细菌病毒的滋生,减少肉鸡患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的几率;及时通风还可以使鸡舍内的灰尘减少;还可以避免鸡舍内湿度过大,从而影  相似文献   

7.
正冬季是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如何有效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是肉鸡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1.通风的必要性(1)在肉鸡生产过程中随着肉鸡日龄的增长,鸡舍中的污水、粪便、饲料粉尘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导致鸡舍内不断产生氨气、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正常天气情况下,鸡舍内氨气的浓度一般低于25毫克/公斤,而在严寒的冬季,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氨气的浓度可超过100毫克/公斤。高浓度的氨气对鸡  相似文献   

8.
<正>改善卫生条件,注意鸡舍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要处理好鸡舍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垫料,以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和空气中尘埃的含量,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氧充足。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平衡一是选用优质饲料,杜绝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特别是要保证VC、VE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均衡。二是要正确使用添加剂、药物和消毒剂,防止慢性中毒损伤肝、  相似文献   

9.
1.适宜的通风手段和降温方式可有效地控制环境因素,改善蛋鸡舍内的小气候。“机械通风+温帘”方式适宜南方地区夏季鸡舍通风降湿,特别是对旧鸡舍改造可明显提高生产性能。2.冬季鸡舍靠鸡群自身的温度可保持在10℃左右,但关闭窗户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很高,易引起鸡呼吸道病、慢性新城疫及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死淘率,因此,冬季在保温的同时适当通风可明显改善鸡舍环境,提高生产性能。3.在蛋鸡日粮中添加0.2%寡糖益生素,可调节肠道微生物和菌系,促进有益菌迅速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7,(24):39-39
冬季气候寒冷,有些肉鸡养殖户为了给鸡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对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不及时清除,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浓度增大,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1.
<正>1.清便换垫料。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垫料,特别是实行平养时更应加强粪便、垫料的清除工作,并及时换上新垫料。2.排污除湿。在做好舍内保温的同时要重视排污除湿,定期换气。若人进入鸡舍感到浓重的氨气味,此时的氨气浓度大致为25毫克/千克,远远超出了规定标准,应马上通风换气,以人感到不闷、不刺鼻刺眼为宜。3.撒过磷酸钙。在鸡舍内撒过磷酸钙,使其与氨结合生成磷酸铵盐。每周撒一次,每10平方米撒0.5  相似文献   

12.
国内相当一部分鸡舍,特别是密闭鸡舍中,虽然通风系统风机的总流量已大大超过鸡舍热平衡所需的通风量,但仍然发现鸡舍实际通风量严重不足,至使鸡舍内气温升高。作者认为,其原因是设计者往往忽略了以下事实,即整个通风系统中各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如果单纯地认为通风系统即风机,那就必然发生上述情况。因此建议,把鸡舍各部分作为系统一部分来考虑,即既考虑各部分相对独立性,更要考虑各部分的相关性,使整个通风系统中各部分相互匹配,这就是系统特性技术。本文试图用系统特性技术这一理论解决目前设计中的问题,初步建立起一套设计方法,以使通风系统更合理,更科学。  相似文献   

13.
薛金武 《新农业》2011,(6):28-29
一、发病原因 1.非传染性致病因子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排风口大而进风口小,导致鸡舍内空气稀薄缺氧,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等浓度过高,刺鼻熏眼;舍内空气湿度小,垫料湿度不够,尘埃飞扬,造成粘膜受损;夜间供温相对集中,为保温而不敢通风,忽视了空气和垫料的湿度;雏鸡3~5周龄期间,免疫接种频繁,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养鸡场最注重的就是鸡舍温度,然而在养殖设备相对比较落后的鸡舍确实存在保温和通风之间的矛盾,由于通风不良,导致舍内氨气浓度较大激发肉鸡呼吸道疾病。家禽呼吸道病又称呼吸道综合征(多病因呼吸道病)是一种病程漫长,病因复杂的呼吸道病症候群。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因素和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一起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该病病因多样,发病过程复杂而漫长,治疗效果不佳,治愈率低而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由于冬季温度和通风之间的矛盾,笔  相似文献   

15.
浅析肉鸡舍三种负压通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会对鸡群产生严重危害,诱发鸡群角膜炎和结膜炎,使鸡群角膜浑浊并出现眼部溃疡和失明,严重到的会导致"氨中毒"现象,直接影响鸡群的生长和产蛋率。所以肉鸡舍通风尤其重要。通风主要目的是排出鸡舍内的有害气体、改善鸡舍的空气质量;排出鸡舍内多余的热量和降低鸡舍内湿度,减少粉尘,并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16.
冬季育雏有两大难点,一是冬季外界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鸡舍容易出现低温高湿的环境,同时,鸡舍通风量小,空气质量差,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进而继发细菌病,导致雏鸡死淘增多;二是冬季紫外线弱,病毒存活时间长,易发生传染性疾病。冬季育雏需兼顾保温和通风,通风量过小,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影响鸡群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通风量过大鸡群会扎堆畏寒,流鼻汁。文章基于密闭式育雏舍、AC-2000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条件,详细介绍了冬季育雏通风方法,在保证适宜的育雏温湿度基础上,灵活通风,保证鸡群健康、体重及均匀度达标。  相似文献   

17.
附加阳光间型鸡舍保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结合散养模式设计附加阳光间型鸡舍,冬季利用太阳辐射清洁能源提高舍内环境温度,同时增加舍内的通风换气量,有效降低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分别选取12月份打开公共墙上门洞和1月份整体密闭的方式,对鸡舍环境温湿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打开门洞方式下舍内的平均湿度比密闭方式下低8.5%;在晴天10:00—16:00鸡群外出时间段,阳光间内平均温度基本维持在15℃以上,完全符合鸡的适宜生产温度条件,避免了散养鸡冬季外出活动因低温气候条件带来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8.
赵森  孙敏 《油气储运》2006,(1):27-27
冬季天气寒冷.鸡舍里常用炉火取暖.遮掩门窗保暖。这样往往会造成鸡舍通风不良,严重刺激鸡的呼吸道.诱发鸡患多种呼吸道疾病。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保温阶段的雏鸡。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4%-0.05%时即会引起雏鸡中毒。  相似文献   

19.
正温度是空气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对于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现代化养鸡场必须做好冬季防寒保温工作,才能发挥鸡只最大的生产力、节约鸡饲料的消耗、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除了考虑创造鸡舍内良好的环境外,还要注意场区环境,以提供较为理想的小气候、加强通风、增加光照、提高饲养密度、增加保温设备、改善围护结构等,全方面加强冬季鸡舍的防寒保温性能。1加强鸡舍冬季通风现代化养鸡场必须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才能  相似文献   

20.
薛金武 《新农业》2013,(5):28-29
一、发病原因1.非传染性致病因子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排风口大而进风口小,导致鸡舍内空气稀薄缺氧,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等浓度过高,刺鼻熏眼;舍内空气湿度小,垫料湿度不够,尘埃飞扬,造成黏膜受损;夜间供温相对集中,为保温而不敢通风,忽视空气和垫料湿度;雏鸡3~5周龄期间,免疫接种频繁,应激因素增多;不正确的免疫接种,尤其是传支和新城疫的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