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县烈士公社坚持七队季桂彬同志从76年开始搞湖桑早春温床嫁接试验,获得成功。温床贮藏嫁接体的特点是利用太阳光能提高温床温度,促进嫁接愈合成活。近两年在我县全面推广以来,深受群众欢迎。据统计,81年全县湖桑温床嫁接3500多万株,成活率90%左右,另外利用温床嫁接苗建立一步成园桑园近1万亩,也达到了快速成园目的。一、温床嫁接技术要点:1.温床设置:温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整、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坑东西向,深  相似文献   

2.
<正>为缩短桑树投产时间和成本,提升标准化优质桑园建设,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稳步健康发展,会东县进行了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的探索。从2018年开始,通过桑树丰产建园技术的实施,改变以前"一年育苗、一年栽桑、1~2年嫁接"的模式,逐步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嫁接养型、当年养蚕见效益",现在基本形成两种模式。桑树快速丰产成园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栽桑、嫁接、养型四个部分组成。我县采用外购商品桑苗的方式,将四个环节形成两组方案即"先栽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市利用桑树嫁接体营养钵育苗快速成园技术,与传统的一步成园技术相比较,具有十分明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拓植新桑园、推广桑树新品种的最快捷有效途径。其优点一是成本低,每667m~2只需嫁接体1500株,比传统的一步成园减少50%,按每株4~5分计算,加上塑料薄膜、棚架材料,新拓 667m~2桑园投入不足80元,只有大苗栽植桑园成本的1/4;二是成活率高,桑树幼苗在温床内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床内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大田移栽后的成活率达到98%以上,解决了传统的一步成园田间夏…  相似文献   

4.
<正> 桑树嫁接体一步成园建设速成丰产桑园技术是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被推广应用,使用这项技术建园速度快、成本低,曾经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技术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加之气候变化明显,春季干旱常常发生,原有的这套技术日渐老化,无法在农村大面积栽桑中推广应用。1998年起,我们针对早春温床育苗一步建园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了系列研究,重点解决了温床管理防止烂芽技术、移栽过程中提高成活率技术,研究推广湿式移栽和设施保护技术、促进嫁接体  相似文献   

5.
张元庆  曹基 《蚕业科学》1998,24(2):116-117
针对新桑园当年夏季缺少收益问题,我们进行桑树更栽试验,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展了温床上钵育苗(下称钵苗)和温床地面育苗(下称地苗)与一步成园的对比试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回材料桑嫁接体;品种为湖桑32号。土钵:草绕沾泥用酒瓶绕制成无底钵,内径7cm、高10crn以上。供试土质:黄棕壤(下称粘壤)、中壤、沙壤。1·2试验方法第一期钵苗和地苗为试验处理,一步成园作对照处理。第二期试验钵苗与地苗分别在沙壤、中壤和柏壤中的夏栽适应性试验。试验桑园设常规行和临时行。常规行行距\株距一卫.33mX0·33m,两行一墒…  相似文献   

6.
利用嫁接体进行二段育苗,用小苗带叶移栽方法,建园和在嫁接体一步成园田中补缺的技术,具有成活率高,培管简单,用工省,可真正实现当年一步成园。  相似文献   

7.
王梅莲 《蚕桑通报》1993,24(1):16-19
草桑芽接是从湖桑枝条上切取一个芽,嫁接在草桑砧木上的嫁接方法.其优点是:育苗时间短;嫁接季节长,春、夏、秋三季均可接;接后易愈合;操作简便,省工省穗,成本低,成活率高,长势旺盛,是快速育苗和建立新桑园的一条好途径.从1989年至今用此法育苗42万株,一步成园5亩,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一、草桑苗的培育要提高芽接成活率,首先必须培育键壮的砧木——草桑苗.无论春播、夏播或秋播,苗地都要求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  相似文献   

8.
<正> 春季桑树袋接育苗已普及到各地,方法简单,成活率高,是目前大量繁育优良桑苗、建立新桑园的重要途径。但是,通过嫁接繁育,起苗假植,重挖坑施肥栽植,定杆,直到第三年才能养成树形成园。时间长,环节多,成效慢,损耗大。能否直接将袋接嫁接体栽植,达到一步成园目的?我们于1982年已做过试验,结果是肯定的。其方法简便易行,适宜推广,并提前一年成园投产。  相似文献   

9.
<正> 插桑的芽接育苗时间短,嫁接时期长,操作方便,省工省穗,成本低,成活率高,长势旺盛,是快速育苗和建立新桑园的一条好途径。 一、芽接桑苗的定植和管理 (一)定植:春季芽接可在室内先嫁接好,然后将嫁接体按大小分档,按种植标准种到已准备好的苗床或干田里,直接培育成一步成园桑园。 (二)补接:嫁接一星期左右基本愈合,15—20天后应进行检查,如果未成活,应立即进行补接。  相似文献   

10.
<正> 利用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苗当年夏栽建园,能快速丰产,节省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从土钵扦插育苗到成园仅需半年时间,比常规嫁接育苗建园时间缩短二年,土地利用效率高;同时苗木成本低,同样是亩哉2000株的桑园,土钵育苗成本仅30元左右,而用嫁接苗拓植的苗木成本要高出3~  相似文献   

11.
桑树“一步成园”栽培技术朱林森(河南省南召县蚕业局)“一步成园”是将育苗和栽桑合在一起,培苗后不经移植,直接建成桑园的一种速成密植栽桑法。它是对一年播种、二年嫁接三年栽桑、四至五年投产的传统育桑方法的重大改进,具有投资少、收益早、效益高的优点,现将技...  相似文献   

12.
如东县河口镇赵港村三组的农民平华于1998年3月上旬嫁接桑苗2500余株,在蚕桑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部采用地膜覆盖的一步成园技术。边嫁接边移栽,共栽植2亩,品种为湖桑711。通过加强肥培管理和采用多次摘芯分叉技术,当年养成树型,长成新稍4-6根,平均枝条长1.51米,嫁接成活率达90%。当年饲养秋蚕1.75张,收入896.1元,桑园夹种黄豆、芝麻等收入500余元,做到了当年投入、当年收益。该户的具体做法是:1留好茬口,施足基肥平华在1997年秋播时就留下了0.67米×0.67米的茬口,即麦行0.…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桑园建设都要经过桑苗培植,栽桑成林,一般需要3~4年方可成园,不仅成园慢而且投资成本大,一直制约蚕桑发展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蚕桑科技人员经过反复实践.总结了一套桑树快速成园的捷径——嫁接体营养钵温床育苗快速成园技术。桑树  相似文献   

14.
<正> 良桑的一步成园栽植法,是一种节省嫁接培苗和提早桑园成林时间的有效描施。考虑到四川蚕农有“秋栽桑、冬嫁接”的习惯,笔者于1984年在田间作了“冬嫁接、春栽植”的建园试验。同时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效果很好。现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5.
<正> 江苏省蚕桑学会栽桑学组于8月22~25日对徐淮地区“一步成园”的栽桑情况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共考察了徐州、淮阴两个市的6个县9个乡12个村的1600亩“一步成园”的成片桑园。考察认为以根袋接(起接)的“嫁接体”栽“一步成园”是多快好省培桑的新技术。大家认为“一步成园”就是要将传统的一  相似文献   

16.
<正> 尼龙温床培育成桑苗后,移栽到夏收后的麦荏田中,当年建成新桑园的方法,我们称其为接麦移桑建园法。1989年我们在全县6个乡镇推广面积达3000多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个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出苗早,易齐苗,成活率、成园率高,当年育苗,当年成园,当年投产,投资少,效益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既建设了桑园,又增收了一季粮食,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5,(3):39-40
<正>桑树属多年生植物,传统的育苗、栽桑方式时间长,环节多,已不能适应现代蚕桑生产。采用桑树肥团育苗,一步建园技术,当年育苗、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嫁接,实现节约土地、节约桑种、快速建园、提早投产的目的。大竹县地处四川的东部,近年我县新建桑园多采用该项技术。现将桑树肥团育苗,一步建园技术简介于后,供同行参考。1肥团育小苗1.1苗床地准备选择水源方便、通风向阳、管理方便的砂壤土作为苗床地。按宽4.5尺(1.5m)开厢,长度  相似文献   

18.
《四川蚕业》2018,(4):18-19
正传统的桑树从播种育苗到养成丰产树型一般需要四年时间,第一年春采用一步成园直栽,冬季离地16. 7cm (5寸)以内嫁接,第二年养成主干,第三年养成第一支干,第四年养成第二支干,第五年进入丰产期。即使购买嫁接良桑苗直接栽植也需要三年时间养成丰产树型。为缩短养型时间,使桑树快速养成丰产树型,根据省农业厅产业处(蚕业站)的统一安排,兴文县石海茧丝绸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开  相似文献   

19.
<正> 今春,我们试验了用湖桑嫁接体移栽在营养钵内,经过尼龙温床培育,出床后就进行青苗移栽,搞“一步成园”的试验,初步取得了成功,主要优点是嫁接成活率高,移苗保存率高,操作方便,管理方便,适合群众拓植新桑园的需要。目前,据9月10日调查,平均幼树高1.47米,根径2.4厘米,抽条数平均2.2根,平均条长1.12米。其中最高幼树1.63米,根径3.2厘米,条数最多的五根,基本达到中等新桑一年生幼树树型的要求。一、湖桑营养钵温床育苗的情况根据桑树生长的规律,和我地区气候的特点,嫁接苗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才  相似文献   

20.
<正> 采用营养袋培育桑苗,是一种“多、快、好、省”的育苗技术,也是桑树嫁接扦插成苗,一步建立桑园的技术措施之一。其原理是将桑树插条或一年生砧木芽接良桑后,插入特制的营养袋内催根、催芽,促进新个体前期营养生长。其目的主要是当年育成良桑,当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