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安源 《四川蚕业》2007,35(4):44-45
为积极探索和寻求方便、快捷且易于蚕农接受的方格蔟上蔟方法,笔者于2004~2006年在本县徐集乡红刘村开展方格蔟普及推广工作,通过三年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上蔟前的准备1·1蔟具购置因方格蔟在使用前需进行结扎和晾晒,故应在农闲时将方格蔟购回,以便养蚕前有充裕的时间扎蔟。购置的片数应根据养蚕数量而定,一般成品纸板方格蔟是50片一扎,每养一张蚕需180片左右。1·2蔟具结扎1·2·1选择结扎材料结扎材料选取范围很广,可用夏伐桑条、木片、大柴或竹竿等作为蔟片支撑材料;用细铁丝、塑料绳或布条等作为结绳材料。但…  相似文献   

2.
近日,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首批10万片用于养蚕的方格蔟运往乌拉圭,这是我国首次向国外输出方格蔟养蚕技术。 此前,乌拉圭方面已与富安镇正式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引进该镇方格蔟室外预挂、省力化养蚕、桑树摘芯等3项蚕桑种养新技术。同时,乌拉圭每年还将从富安进口 100万片方格蔟,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富安创纯利近30万元。 近年来,富安镇在进行产学研联合的同时,每年拿出150多万元用于技术创新,先后发明推广蚕桑种养新技术30多项,其中自创的方格蔟室外预挂、省力化养蚕、桑树摘芯等3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先进的栽桑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棚养蚕规模不断扩大,配套省力化养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自动化上蔟就是一项比较省工、省力的技术措施。技术要点如下:1上蔟准备1.1方格蔟。每张蚕种需156孔的方格蔟200片。1.2扎上蔟架。扎长3m,宽1.2m的上蔟架(即用三根长3m,两根长1.2m的竹竿或木棍,扎制成能放两排单片方格蔟的架)用绳子吊住,可上下自由活动。每个上蔟架挂40片方格簇,蔟距15cm,一张种可需5个上蔟架,上蔟架搁挂方向以蔟片与窗口成垂直方向为最好。2上蔟处理2.1蚕要发育齐一。做好三、四龄起齐饷食的前提下,尽量实行“早止桑、迟饷食”处理,如欠齐,要进行提青分批,使蚕…  相似文献   

4.
大丰市方强、三龙地区是江苏虹达集团优质蚕茧基地。2002年至2008年,该地区累计发展育71—1新品种桑园2000亩,初具栽桑、养蚕、加工为一体的生产规模。几年来,我们一直把提高蚕茧质量作为稳步发展蚕桑、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来抓,指导农户坚持科学养蚕,使本地区的纸板方格蔟的使用率达95%以上。开始几年,地蚕农蚕儿上蔟均以手捉或蔟片直接平铺在蚕座上让蚕儿自由上蔟,然后将蔟片移到室外预挂作为省力化上山。这种方法虽比过去省事,由于我地裁桑养蚕大户多,一季饲养10张蚕种以上的户占总养蚕户40%以上,蚕儿上蔟时,平放蔟片、搁挂蚕蔟、蚕蔟翻转等需要调用许多劳力,有时蚕儿上山时遇到不良天气,在室外上山即难以招架。因此,从2007年春蚕期我们又进一步研究改进上蔟方法,先在三龙镇龙东村张汉香、方强镇长坍村刘仲培等蚕桑科技大户示范应用在大棚内安装钢缆,蚕儿成熟后把方格蔟片直接挂在钢丝线上,让蚕儿全自动上山。  相似文献   

5.
谈方格蔟的规范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格蔟营茧能显著提高蚕茧质量。方格蔟虽属优良蔟具 ,但若使用或上蔟环境不当 ,其茧质仍为低劣。在生产实践中未能正确使用方格蔟的情况仍然不少 ,应予改进。1生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方格蔟绑扎方式不当现行的“12×13”156孔板方格蔟边框长54cm、宽38.5cm ,营茧孔内径4.5cm×3.0cm ,茧孔长宽方向与方格蔟边框长宽方向平行。蚕农为方便操作 ,往往将两片方格蔟一起绑扎在竹竿上 ,且一般将短边扎在竹竿上 ,如此 ,挂在蔟架上的方格蔟 ,其茧孔方位成了上下长、左右窄 ,蚕在其内只能营竖形茧 ,营竖形茧增加了薄…  相似文献   

6.
纸板方格蔟作为一种理想的丝茧上蔟用具,在丝茧育上以其上车率高、解舒率好、丝质佳而得到广泛运用。但在种茧育上由于陈年方格蔟粘有多层丝质和吸附蚕儿排泄物,种场担心消毒不彻底而少有使用。笔者从2001年起在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掘西村原蚕点每年春蚕中使用方格蔟室外预挂法至今已有五年,尤其是近三年来每年的饲养原蚕蚁量规模都在2600g以上,每季制蚕种超6万张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方格蔟和稻草的准备方格蔟规格单片为17×9孔型,每二片扎成一只方格蔟,上下两边用竹棒固定扎牢,且重新要求方格蔟孔长边与竹棒平行。每10g…  相似文献   

7.
罗汉林 《广西蚕业》2002,39(4):18-19
方格蔟与花蔟等旧蔟具相比具有上茧率高、次下茧少、茧衣毛少、茧层量高、蔟室省和花工少等优点。应用方格蔟上蔟能增加产量 ,提高茧的等级 ,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 ,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上蔟新技术 ,现将方格蔟上蔟技术介绍如下 :1 搭建蔟架用一些粗细均匀的木条或竹片搭建挂蔟架 ,蔟架宽 6 0 cm,高 1 6 0 cm,设两层 ,第一层离地面高约 90 cm,第二层离第一层高约 6 5cm。养一张蚕用 1 6 2孔方格蔟 1 80~ 2 0 0片 ,需挂蔟架长 2 5m(计单层长度 )。2 制作挂式蔟片将一条长 70 cm、宽 3cm、厚 1 .3cm的木条或竹条与方格蔟的短边框用铁线均匀地…  相似文献   

8.
茆迎春  尤霞 《广西蚕业》2003,40(4):48-49
纸板方格蔟是提高蚕茧色泽、净度、解舒率等项质量指标的优良蔟具,已经在各地农村广泛使用。多年来在方格蔟使用后废浮丝的清除上,多用火烧废丝和手除丝法,这两种方法既费工又易损坏蔟片。近三年来,我们在本县的重点乡镇推广使用手电钻清除方格蔟浮丝法。实践证明此法清除浮丝干净且不伤蔟片,而且效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除方格蔟废浮丝的方法。1 所需工具1.1 小型手枪电钻一把,功率在250~300W,电压220V、转速2500r/min。配¢4mm铁丝一根,长300mm(装在钻夹头上用于吸浮丝)。1.2削刀一把(当浮丝在铁丝上绕到一定粗度时用刀削去)。2 操…  相似文献   

9.
纸板方格蔟是提高蚕茧色泽、净度、解舒率等各项内外在质量的优良蔟具.它具有成本低、省工、省力、一次投入能多年使用,且操作方便. 多年来在方格蔟使用后浮丝的清除上多用明火烧烤和人工手摘两种方法,前者易损伤蔟具 ,同时明火烧烤后需人工清除灰杂等燃烧物,既伤蔟片又费工;后者用工太多,每人每天只能摘除40~50组蔟片的浮丝.近三年来,我们在本县的重点乡镇探讨推广使用了手电钻清除纸板方格蔟浮丝法,实践证明此法清除浮丝干净,且不损伤蔟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除纸板方格蔟废浮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规模化养蚕的不断发展,方格蔟的使用量较大,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蚕农的是方格蔟使用后的浮丝清除问题,用手工清除,既费工费力,又清除不干净,用火烧方格蔟上面的浮丝,弊端一是不安全,可能烧毁方格蔟,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二是用该方格蔟结的茧,  相似文献   

11.
盐都县大冈蚕桑站在吸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讨、实践,总结出一套方格蔟室外营茧的经验,已在全县推广,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室外上蔟前的准备上蔟的前一天,根据饲养量,因地制宜,选择蚕室周围地势平坦的空地,用木材或毛竹搭成东西长,南北宽的“介”字型的简易蔟室棚架,以塑料防雨编织布遮盖,建成简易蔟室。一般室宽为2.8m或3.2m,檐高1.4~1.5m,室长因地、因饲养量而定。在简易蔟室内按规则搭好挂蔟架。架宽0.8m,层高0.55~0.6m。同时安排好操作道。二、上蔟处理技术要点1.正确添食…  相似文献   

12.
纸板方格蔟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上蔟工具,具有结构合理,上茧率高,茧质好,解舒好等优点,深受蚕农欢迎,近年来在蚕区得到大力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蚕茧质量。原蚕区种茧育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避免了以前用草笼等作为上蔟工具不结茧蚕多,死笼高等问题。1方格蔟的扎制目前使用的方格  相似文献   

13.
顾光银 《蚕桑通报》2007,38(4):49-50
蚕的上蔟.是养蚕的最后一道工序,上蔟技术是否合理.对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十分关键,生产上常被蚕农所忽视。近年来,我市一方面大力推广应用方格蔟.坚决淘汰草笼和塑料折蔟,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和规范方格蔟使用技术,动员蚕农把好上蔟技术关,蚕茧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将我市方格蔟使用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永安 《四川蚕业》2007,35(3):57-59
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立体养蚕工具多以竹编簸箕为蚕匾,以用竹或木搭建的格屉式框架作蚕架,或者以木箱作层叠式蚕匾,较为先进的还有将多层竹栅板用绳索串吊起来做成的活动式省力化蚕台。用这些工具将蚕养大后,又要用另一套如方格蔟、塑料网折蔟等蚕蔟、蔟架来供蚕营茧。这些蔟具虽然比以往的蜈蚣蔟、草把蔟先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纸板方格蔟是目前省工、省力、省投资,提高茧质和效益的最佳蔟具。现将使用技术简述如下:1蔟片捆扎自动上蔟的蔟具要与蚕座宽度相匹配。选用厚竹板,划成了3cm宽,单片80cm长,双片160cm长。将每张种140片方格蔟,用捆扎带捆紧。钩挂或搁挂方格蔟上蔟。2蔟片处理新方格蔟,要利用日光曝晒,增强硬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方格蔟上蔟与茧丝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县农村养蚕上蔟相当部份使用蜈蚣蔟,由于蜈蚣蔟枝分布不均且相互交错和参差不齐,蔟中通风不良,加之在纵向上有上、下两层吐丝营茧,上层熟蚕排出的尿粪污染下层茧,造成下脚茧多,蚕茧上车率低(75%~80%),降低了出丝率.2005年以来,我们在铜梁县安居镇葫芦村进行了方格蔟上蔟试验和推广,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上蔟是养蚕最后阶段的重要工作,是决定蚕茧丰产丰收和蚕茧品质的重要一环。选用结构较好的蔟具,进行合理的上蔟处理和蔟中保护,是提高蚕茧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蔟片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蔟片的使用时间及养蚕成本。方格蔟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上蔟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地农村养蚕中,经常受稻田、桔园等使用农药治虫的交叉污染,不同程度造成家蚕受杀虫双等农药的毒害,除严重时出现中毒死亡外,微量中毒较为多见,大多到熟蚕时难以吐丝结茧而造成损失,为寻找尽量减轻受此损失的途径,我们于2004年秋期从改变常规上蔟方面作了些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供试蚕为杀虫双微量中毒的成熟蚕。上蔟方法将常规蜈蚣蔟单层上蔟改为双层上蔟,即下铺一层,上叠一层,熟蚕撒放上层蔟蔟面上(以下简称“双层上”);常规方格蔟搁挂上蔟改为平放上蔟,即将方格蔟平放于蚕匾中,蚕撒放于蔟面上,待大部分蚕进入蔟孔后,蔟…  相似文献   

19.
严可建 《蚕桑通报》1991,22(4):58-59
应用优良蔟具方格蔟上蔟,可以提高上茧率、出丝率及丝的品位,是蚕茧生产中提高茧质极重要的措施。但使用方格蔟,应严格掌握几个关键。否则会出现蚕进孔率低、次下茧多,影响蚕农使用方格蔟的积极性。我县自1987年春期开始推广使用方格蔟以来,已有较多的蚕农应用方格蔟上蔟,营茧成绩逐步提高。现将几年来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做好上蔟前的准备工作上蔟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蚕成熟后就能集中劳力捉蚕上蔟,操作能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20.
吕丽芬 《蚕桑通报》2003,34(4):64-64
缙云县方格蔟的使用率在95%以上,多年来,方格蔟使用后浮丝的清除,最初是用手沿方格蔟的格子一个一个摸、拉,这种方法既费工费力,又清除不干净;后来,蚕农先用火烧方格蔟上面的浮丝,再用刷子将灰刷干净,这种方法虽然加快了清除方格蔟浮丝的速度,但此法一是不安全,如果不小心或方格蔟太破,可能烧毁方格蔟,严重的引起火灾。二是用该方格蔟结的茧,在表面容易有黑灰,蚕茧不够洁白,卖相差。针对这种情况,我县蚕茧主产区白竹乡的蚕农通过实践,率先使用电钻清除方格蔟浮丝,深受广大蚕农欢迎,现已逐渐推广到全县。下面简单介绍用电钻清除方格蔟浮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