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我们在催青中发现,原原母种的一日孵化率,因蚕品种而有差别,其中苏四的孵化率较低。通过探索,对催青措施作了一些调整,83年春期苏四的一日孵化率达92.7%,收到了较好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调整好起点胚子近年来各级原种在冬季卵面浴消后用41°F(5℃)定温保护,防止接触偏高温度,有利于胚子充分解除滞育、发育匀正,为催青起点胚子齐一奠定了基础。苏四催青积温要求高于一般品种,为防止催青后期保温偏高,对苏四起点胚子应抓住偏快。我场79年起采用了简化升温标准,苏四起点胚子宜丙_(?)、丙_(?)~+,积温266°F。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了解现行品种冬季蚕种洗浴对来年孵化率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以下二方面的试验。一、浴种日期和水温对孵化率的影响蚕种场浴种时期早,水温过低,摩擦多,浴种后自然温度还较温暖,部分已解除滞育的蚕卵胚子会慢慢发育,甚至孵化,即使不到孵化程度,而胚子已有相当发育的蚕卵,在以后自然低温或冷藏中,对低温抵抗力也将减弱,将来易成催青死卵,至少也将  相似文献   

3.
青海鹅观草和无芒鹅观草种子萌发条件及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产地,收获时间,贮藏条件相同的青海鹅观草和无芒鹅观草种子进行了15、20、25、30℃四种恒温及10-25、15-25、15-30、20-30℃四种变温处理,测定其萌发适宜温度;相继以适宜萌发温度,分别结合预冷,光照和0.2%硝酸钾三种预处理及低温、变温等措施测定两种子适宜的破除休眠技术。结果表明;鹅观草种子适宜萌发为15-25℃、15-30℃变温及20℃恒温,青海鹅观草还适宜10-25℃的低变  相似文献   

4.
蚕卵接触短时间高温对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催青过程中短时间高温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使用30℃~60℃的温度,对丙2~己5各发育阶段的胚子处理1h~9h。结果从丙2~己5各时期的蚕卵,在3o℃高温中,6h以上,发育加快;35℃以上高温中1h以上,孵化延迟;40℃以上高温中1h以上;孵化率下降;50℃温度3h以上全部死亡。温度越低。影响越小;接触时间越短,影响越小;而胚子越嫩,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 ,催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蚕农的质量意识也普遍提高 ,蚕农对蚕种质量的要求也更高 ,对蚕种既要头数足、蚁体强 ,又要一日孵化率高。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催青实践 ,认为加强催青技术管理 ,是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关键。1 掌握好三期重点胚子 ,促使胚子发育齐一1 1 调节好起点胚子丙2 胚子是抵抗低温的临界胚子 ,是催青中决定外温的起点胚子。起点胚子的齐否 ,关系到整个催青阶段胚子发育的整齐度及温湿度等有关技术措施的调节。在实…  相似文献   

6.
陈克平  林昌麒 《蚕业科学》1991,17(2):107-109
<正> 多化性品种的保种问题,清水文信和中水流操已提供了一整套方案。但若按照清水文信的单式冷藏效果不太好,若按复式冷藏法其孵化率良好,不过入库胚子和中间处理时的胚子掌握是比较繁琐的。山下兴亚只从孵化率角度上认为冷藏多化性蚕种应以10℃较好。为了验证山下兴亚的论点,使之趋臻完善。1988—1989年对我所保存的七个多化性品种进行冷藏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蚕种催青到达戊_3胚子时要用高温25℃保护,如果必须要延迟收蚁,也只能待胚子发育到转青期后才能采用低温抑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均为二化性杂交种,戊_3胚子时接触低温就会向二化方向转变,而二化性茧质差,因此为了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蚕茧,我们一定要在催青中达到戊_3胚子后采用高温来获得一化性种。那末为什么在胚子发育到达戊_3后低温会影  相似文献   

8.
采用对催青蚕种在不同胚子发育时期离开催青室,然后再作补催青及自然催青处理,结果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生命时数有很大影响。其中己4胚子离开催青室后自然催青的,孵化率最低,只有90.97%,最高二日孵化率只有89.25%;己4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后作补催青的孵化率高于前述成绩,且离开时间短成绩优。己3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成绩优劣趋势亦同于己4胚子蚕种成绩,只是各相应成绩高于己4胚子成绩。蚁蚕生命时数的成  相似文献   

9.
用50℃热汤在柞蚕微粒子病卵胚子发育到反转期或气管外形形成期,处理15~20_S.对孵化率无大影响,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有降低孵化率的趋势.用50℃热汤浴柞蚕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10.
章昌亚 《江苏蚕业》2000,22(2):20-21
54、24·46是近年推出的家蚕春用新品种之一,1999年首次在我场饲养,对其性状还在摸索过程中,现根据饲养情况,谈谈对54、24·46的饲养技术。1催青该品种卵体重量比一般蚕种大,两个品种均表现为卵圈内发育开差较大,催青积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胚子发育不很齐,稍有疏忽容易发生孵化不齐。1.1起点胚子调节两个品种的起点胚子均应调节到丙2丙2+,以低温(11~12℃)调节胚子,出库时延长外库放置的时间,调节胚子发育的整齐度,减少蛾圈间的开差。1.2催青过程中,该品种尽量放在催青架的上层,根据戊3胚…  相似文献   

11.
我县 1995年开始相继引进了菁松×皓月、黄海×苏青、苏镇×春光、苏菊×明虎、871× 872五对家蚕新品种。 2 0 0 1、2 0 0 2年新品种发种量分别占总发种量的 80 %、88% ,总孵化率均达 95 %以上。为了进一步探讨这几对新品种的催青技术 ,提高催青质量 ,确保孵化率达到预期效果。我们认为在执行简化催青标准的基础上 ,应着重抓好以下三项措施。1 处理好关键胚子丙2 、戊3 、己3 及己4胚子是催青关键胚子。1 1 调节好起点胚子  丙2 胚子是催青加温的起点胚子。起点胚子是否齐一 ,对孵化齐一程度有很大影响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因品种、场…  相似文献   

12.
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变异、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环境差异等。在环境差异方面,温度的变化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最为严重的因素。过高和过低的温度对蛋鸡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产蛋量和饲料效率,其中高温较低温的影响更为严重。一般认为,产蛋的最适温度为13-20℃,在10-30℃之间生产力下降不明显,而30℃以上的环境高温则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产蛋量可下降10%-30%,死淘率也明显上升。高温造成产蛋性能下降是因为采食量减少,这样就直接…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含多化性血统的“两广二号”家蚕普通种冷藏120天出库浸酸后,丙胚子再冷藏40天,丁,或丁:胚子再冷藏30天,戊,至戊:胚子再冷藏20天,己。至己,胚子再冷藏10天,其孵化率和蚊蚕生命力,均有实用价值。各胚子超过此期限越长,孵化率和蚁蚕生命力越弱。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对催青蚕种在不同胚子发育时期离开催青室,然后再作补催青及自然催青处理,结果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生命时数有很大影响。其中己_4胚子离开催青室后自然催青的,孵化率最低,只有90.97%,最高二日孵化率只有89.25%;己_4胚于蚕种离开催青室后作补催青的孵化率高于前述成绩,且离开时间短成绩优。己_3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成绩优劣趋势亦同于己_4胚子蚕种成绩,只是各相应成绩高于己_4胚子成绩。蚁蚕生命时数的成绩变化为:孵化率高蚁蚕绝食成活率高,反之则低。试验认为,催青发种时,应酌情掌握好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时机,同时须及时做好补催青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燕麦冰冻半致死温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导法对8个燕麦品种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改变情况进行研究,然后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值确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_(50))。试验结果:低温处理下,燕麦组织电解质透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在-4℃~-10℃之间随着温度的下降,燕麦组织电解质透出率有一急剧升高的敏感区域;燕麦品种LT_(50)在-3.3~-8.0之间;品种永久12抗冻性最强,品种Victory其次,品种Athabasca抗冻性最差。  相似文献   

16.
蚕种催青目的是使胚子发育齐一,蚁体强健,产茧量高,茧质好,丝量多,达到发种日无苗蚁,收蚁日一次基本收齐的要求。然而因蚕种场、品种、进室时间不一等因素,催青中经常见到一些胚子发育不齐,部分批次一日孵化率低。笔根据催青工作的经验,认为关键要掌握三个胚子的调节,即起点胚子、缩短胚子和见点胚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产卵后4日内不同保护温度对蚕卵浸酸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蚕卵产下至产后4日的各个不同浸酸处理时期内,不同保护温度对浸酸成绩的影响。产后4日内,以20、25、(?)0℃及变温(昼12小时30℃,夜12小时20℃)保护,浸酸后都有实用价值的高实用孵化率出现,但不同保护温度通过影响蚕卵胚子的发育和滞育进程来影响浸酸孵化率。保护温度越高,蚕卵发育越快,达到高实用孵化率所用的酸刺激量也要求越大。在20~30℃的范围内,保护温度高与低,恒温与变温之间对孵化蚁蚕的体质及发育整齐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做好春用杂交种的催青工作,提高蚕种孵化率,增强蚁蚕体质,是养好春蚕的第一个环节,在催青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根据蚕卵胚子的发育要求,催青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环境条件调节合理与否与蚕种孵化率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而催青温度对胚子的发育速度和蚁蚕体质的影响最显著。因此,正确地掌握温度的调节,对确定发种和收蚁日期,减少收蚁批次是很重要的。现在着重谈催青温度方面的几个问题。一、胚子在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积温的调查目前春用蚕品种有苏_5×苏_6、华合×东肥671及其反交。在起点胚子齐一,蚕种素质良好的基础上,我们调查了几个关键性胚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甲醛和盐酸在蚕种孵化中的应用,降低二者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改进蚕种冷藏保护孵化办法,开展亚热带地区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两广二号原种芙蓉×932、湘晖×7532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处理,调查实用孵化率和蚕卵胚子中感发育进度,找出不同库外保护时间、不同冷藏时间下蚕种实用孵化率达标、蚕种中间感...  相似文献   

20.
苏_4×苏_(12)春制越年种实用孵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该品种的滞育程度较深.在无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要想使该品种的冷浸种获得满意的实用孵化率,在5℃中最好冷藏50天时间以上.春制越年种要获得满意的孵化成绩,冬季浴种后,在5℃中的人工越冬时间至少要60天以上;在12.5℃温度中感处理时间至少要经过15天胚子才发育到丙_1~+~丙_2,此时方能入库进行第二次冷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