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我省原种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蚕种质量的要求,对我省今后的原种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忠芬 《广东蚕业》2004,38(4):44-45
2004年11月24日,广东省蚕学会蚕种学组组织本省家蚕原种生产单位共23人在广东天勤蚕业有限责任公司英德基地召开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家蚕原种生产质量”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提高家蚕原种生产质量。广东省蚕学会姚宏中理事长和毛铿组秘书长出席了本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原原种繁育的质量是四级蚕种的基础,原原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我省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质量。论文从基础条件建设、种性保持、防止混杂、精心饲养、加强选择等方面总结了提高原原种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省蚕种是以销定产计划生产。各级原蚕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生产计划都考虑到二、三年以后的蚕种供需要求。各级蚕种场的任务由省统一安排。蚕种场必须按品种、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制种计划。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于原原母种是从生产原原种的优良蛾区中选留优良的个别蛾区制成。它确保了蚕品种纯正,并通过蚕种场职工精心饲养和卵、蚕、蛹、蛾的严格选择淘汰,进一步提高了蚕品种的优良性状,使蚕种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省高温造用的家蚕多化性品种,过去长期采用即制即用,在蚕种产销上历史性地存在产销平衡困难局面.七十年代在高温造自推广“广农三号”“广农四号”代替“南农七号”后,我省多化蚕茧品质和担桑产值都有了提高,但由于多化“广农” 的原种滞育卵不稳定,原种在高温造饲养困难,繁育系数低,在蚕种生产上又出现了较大困难,至今仍无法解决.我们认为:根据我省蚕种生产实际情况,既要提高蚕茧品质,又要解决高温造原蚕难养,有必要选育出滞育卵稳定的多化新品种,利用我省春秋造较好气候  相似文献   

6.
提高原种质量的措施浙江临安蚕种总场王晓红,陈芝华,杨开治原种是繁育普通种的种,原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普通种的产质量。我场自1989年正式繁育原种以来,始终注重原种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繁育数量逐年增加,蚕种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1990...  相似文献   

7.
马小苏 《四川蚕业》2010,38(2):32-32,29
原种催青是普种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首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原种催青技术是提高蚕种品质、完成蚕种生产任务的关键。虽然孵化率的高低、孵化的整齐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是科学的催青方法和合理的环境保护可以提高催青质量。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学习和总结,原种催青质量不断提高,现谈谈对原种催青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章昌亚 《江苏蚕业》2001,23(3):36-37
孵化率是蚕种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蚕农领到蚕种后,首先就是以蚕种孵化率的高低来判别蚕种质量好坏的,可以说孵化率是最能直观反映蚕种质量的指标。全国蚕种质量抽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苏蚕种质量始终稳定在相当高的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越年杂交种孵化率全省平均达到了98%以上,蚕农反映良好。这主要得益于我省推行了产销见面、合同订种的质量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了蚕种场的质量意识,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了蚕种生产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了蚕种质量的提高。 蚕种质量整体趋好,但还有不平衡。从近年来越年蚕种试催结果来看,…  相似文献   

9.
我场是培育母种、原原种,繁育原种的蚕种场,承担着我省全部母种、原原种和一半以上的原种生产任务。目前有桑园370余亩,蚕室7座以及相应的上簇室、贮桑室和其他附属设施,全年生产能力为饲养母种、原原种2,000蛾,原种2,000克,生产母种、原原种8万蛾,原种3万张。全场共有职工160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由于我场生产蚕种质量对全省的蚕种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芙蓉×湘晖”是一个优良的复秋蚕品种,我省通过引进在大田饲养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深受广大蚕农及丝厂外贸等部门的欢迎。为了探讨和解决我省目前该品种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该品种的繁育系数及蚕种产量和质量,我们于今春第二造试养了50张原种,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试验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 (一)、蚕品种:芙蓉、湘晖、新九、7532原种。均由广东省石牌蚕种繁殖试验所  相似文献   

11.
<正> 蚕种,是蚕茧生产的资料,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彻底控制蚕病,繁殖优良蚕种,才能有效地提高蚕的健康性和生命率,从而生产优质蚕茧和丝绸产品。因此,蚕种是丝绸生产的基础。今年,我省春季蚕种生产,制种量增加,要高度警惕原种胚胎带毒和环境污染,导致微粒子病蔓延的问题。因此,要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制种质量,加强蚕种生产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从而摆脱蚕种生产恶性循环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2.
<正> 家蚕微粒子病的爆发与蔓延,是造成我省近年蚕种生产不稳定和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三级蚕种均发现微粒子孢子,不仅给蚕种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微粒子病对蚕种生产的严重危害,又加剧了原种、普  相似文献   

13.
<正> 品质优良的蚕种是丰产优质的先天性基础。加速良种的繁育和推广,增加蚕茧产量,提高出丝率,这是当前蚕种生产的紧迫任务。安康地区蚕种场担负着为全区培育母种、原原种、原种、普种的四级蚕种生产任务,其产、质量对全区的蚕业生产有很大影响。从1958年投产到1988年共  相似文献   

14.
我场担负全省全部母种,原原种和大部分原种的繁育生产任务,蚕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省蚕种生产,为了提高蚕种质量,我场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保持品种特性、稳定原种性状是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菁松、皓月春用品种1980年通过全国鉴定,我省1984年从镇江蚕研所引进繁育已有7年,目前已成为我省的当家春用品种。我场负担母种、原原种、原种三级繁育任务,种性保持如何,对生产影响至关重大。本场在1989年菁松、皓月镇江系与浙江系原原种成绩比较试验的基础上,1990年春及秋又两次进行比较,现将比较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一、原原种菁松、皓月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6.
张坤元 《江苏蚕业》2001,23(1):41-42
目前我省原蚕生产仍占整个蚕种生产的50%左右,我们场的原蚕生产占90%左右,场内桑园主要用于三级原种生产及新品蚕种的研究,因此对原蚕区进行规范化建设,确保蚕种的高质量是我们场的主要着眼点,是质量、信誉的支撑点,下面就我场规范原蚕区生产建设所做的工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一年来,我所在(集团)公司的直接领导下,狠抓蚕种生产质量,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全年生产原原母种2811蛾,同比1997年增加39.16%;原原种18968蛾,同比1997年增加43.27%;原种8242.5张,同比1997年增加58.15%。蚕种质量有了大幅度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速蚕种生产和提高蚕种质量,以适应蚕桑生产的发展,对蚕种生产技术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意见,供大家讨论。 1.改革家蚕良种繁育制度当前我国的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养蚕、四级制种。即饲养原原种、原种、一代交杂种;制原原母种(从原原种中择优选留)、原原种、原种、一代交杂种。为了保持和发挥优良品种遗传特性,生产原原母种、原原种采用蛾区育。为了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生产原种,采取1克或2克育(至种茧调查合格后,并区制种);生产一代交杂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全面管理确保原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于1999年建立了蚕种质量检验中心,对本所繁育生产的各级原种进行统一管理与检验,制订了相应的内部蚕种生产防微管理办法和蚕种生产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并于2004年通过了中国质量协会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规范了各级原种的繁育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家蚕蚕种繁育制度是采用三级繁育(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四级制种(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即一代杂交种)的形式。各级蚕种的生产计划性强,技术要求严格,蚕种质量要求高。为了加强职工干部的工作责任感,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我们在科学管理生产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