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畜禽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存根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2):27-27,29
一、背景 中国农村是小生产者的一个汪洋大海。除少部分农民大企业家外,无论是综合经营的农户,还是畜禽专业饲养户,从他们所经营的规模来讲.都属于小生产者。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任务是逐步建立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农业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小生产者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以及畜产品生产与产品加工、销售相脱节的矛盾都表现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现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畜产品生产又将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如何将小生产者与这一更加开放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季玲 《畜牧市场》1999,11(5):28-29
0年前,当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大包干”的协议上悄悄按下鲜红的手印时,中国农村便开始了一场革命,它使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农村经济得到了大发展;20年后,农业产业化的浪潮拉开了又一次中国农村革命的序幕,中国农业开始朝着现代化快步迈进。产...  相似文献   

3.
对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的几点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英明决策,必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现对这个问题的几点认识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一.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1.大力发展畜牧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建国后五十多年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这个时期畜牧业的发展基本处于自由发展阶段,畜牧养殖还没有作为一个产业提出来,只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4.
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2000年为基点,20年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平均年递增7.18%,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这一思想精辟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描绘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历程,指明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1997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再接再励,乘势前进,确保今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6.
山西现代畜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国际经验表明,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是一个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省份,受地理、气候和水资源等因素制约,发展种植业有着诸多不利条件,而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一村一品』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村一品”是指一个县、一个乡或一个村创建一个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产业,增加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在广大农村,畜牧业仍然是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陕西省畜牧业“一村一品”的逐步发展,不仅推进了统筹城乡发展,一二三产业互动,而且加速了畜牧业产业由粗放的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社会学家们在探讨强国富民道路的时候,都认识到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乡村建设学派和工业化学派都从各自的立足点出发提出了一定的农村发展之路。一定意义上说,乡村建设学派是一种立足农村通过乡村内部人、组织和文化的改造而进行的“内发型”农村发展之路;工业化学派则是一种“发展实业振兴都市以救济农村”的“外推型”农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中国家禽养殖业中,农村养鸡应该说是一个庞大的“散体”,占据整个养鸡业相当大的比重,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鸡户专业知识欠缺,饲养管理粗放,导致养鸡效益普遍偏低,严重制约着整个养鸡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一杯牛奶兴盛一个产业”,这是西方国家在全民健康发展中总结出的先进经验。在中国.温家宝总理也曾说过:“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斤奶”。在广阳,奶牛业又属于区委、区政府“树、牛、菜、花”四大精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不仅中国人民在关心,世界人民也在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迈进二十一世纪。本文就正大集团农牧企业在中国 20年的实践,对我们在饲料工业投资政策、市场经营策略谈几点 不太成熟的看法。   策略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有过辉煌,也走过不少弯路。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创造了以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这一众所周知的奇迹。   中国的基本国情告诉我们,中国不仅是个粮食生产大国,而且还是一个粮食消费…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家禽业饲养规模和生产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其中家禽养殖业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速度最快,群体生产规模最大,社会贡献率最高。养禽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目前饲养规模和生产现状是:1.蛋鸡:中国蛋鸡饲养方式主要有:①农户散养(庭院养殖);②农村专业户(适度规模)饲养;③工厂化养殖场(规模集约化)饲养三类。其中前两类占整个饲养总量的70%~80%,如中国第一禽蛋生产大省———河北省从事蛋鸡生产的占农村专业户的90%,江苏海安县农村个体养鸡户占…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殖技术》2005,(9):10-12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壮大,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的特征,同时对机械工业、轻工业、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等诸多产业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畜牧经济在推进农村经济、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提高民族生命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国家高度重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将畜牧业尽快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世界各国也看好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前景,纷纷发起强大的竞争攻势。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新的现代农业模式,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最近,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实现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历史重任。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象对待联产承包、乡镇企业那样给予高度重视,把握大局,抓住机遇,努力加快其发展步伐。一、革除传统观念,创新发展思维,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首要任务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必须在思维观念的更新上来一个大的飞跃。首先,要跳出“两个圈子”。跳出单一粮食的圈子,彻…  相似文献   

15.
对乐都县今后五年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农村工作权威人士曾说:“任何一个地区,只有畜牧业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的60%,才是一个稳定的经济,且不受自然灾害的限制。”因此,探讨切实有效的发展措施,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尽快确立畜牧业“六分天”的支柱地位,对于繁荣稳定农村经济。优化大农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和实现强县富民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乐都县今后畜牧业发展思路做一浅浮认识与思考,抛砖引玉,以便指导和推动今后工作。  相似文献   

16.
赵英武 《中国牛业科学》2004,30(6):60-61,71
甘肃礼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52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50余万人。农村兴,则全县兴,农民富则全县富,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礼县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2002年底,礼县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发展养牛业作为礼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导产业。一年来,经大力宣传、靠实责任,增加投入,政策扶持,强化服务,扶持大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猪防疫牵涉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稳定,也牵涉到生猪市场的供应,是保障农村生猪生产的坚强堡垒,是一个牵涉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中国农民大学举行办学研讨会,大北农集团邵根伙博士作为新任董事长畅谈了中国农民大学的办学方针与办学宗旨,描绘了中国农民大学的远景规划。他在发言中讲到:“中国农民大学的办学方向应紧紧定位在一个‘农’字上,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培养中高级人才。办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热爱农业、奉献农业的意识。办学的所有举措都要放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国情这个大背景下去考虑,着眼农村实际需求、着眼农业现代化建设、着眼未来发展,强调素质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适应市场经济。”这番话令与会者耳目…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重庆李素明中国农村问题,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农民问题,而中国农民问题中,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了。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现状在中国12亿人口中,有9.1亿是农村人口,而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者约4.6亿,据...  相似文献   

20.
农民收入发展增长较慢,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农村市场的开拓和扩大内需,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一项重要任务,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点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