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对梨九绵蚜 ( Siciunguisnovena Zgang et Hu,1 999)的干母 (在原生寄主榆树上 )、有翅干雌 (原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 )、无翅侨蚜 (次生寄主梨树上的无翅孤雌蚜 )、有翅性母 (次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 )、雌、雄性蚜 (在原生寄主上 )、卵 (在原生寄主上 )等各型成体均进行了描述 ,除有翅性母外 ,其余各型均为首次记述。所有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2.
苹果根爪绵蚜一些新型记述(同翅目:瘿绵蚜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苹果根爪绵蚜(Aphidounguis pomiradicicola Zhang etHu,1999)的干母(在原生寄主榆树上),有翅干雌(原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无翅侨蚜(次生寄主苹果树上的无翅孤雌蚜),有翅性母(次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雌雄性蚜(在原生寄主上),卵(在原生寄主上)等各型成体均进行了描述,除有翅性母外,其余各型均为首次记述,所有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明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栾多态毛蚜的形态特性、消长规律及防治策略。[方法]通过室内制片、镜检,描述了各蚜型的形态特征;通过室外采样调查,研究栾多态毛蚜消长规律。[结果]栾多态毛蚜属于同寄主全周期型,其蚜型有干母、孤雌蚜(分有翅和无翅)、性母(分有翅和无翅)、性蚜(分有翅和无翅);孤雌蚜中,又分干雌和干雌后代;虫态有卵、若蚜(1~4龄)、滞育型、成蚜。孤雌蚜于4月中旬种群数量开始上升,5月上、中旬达到高峰,之后下降;滞育型蚜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中旬达到高峰,5月下旬下降,6、7月少量发生,8—10月上旬未见;性母于10月中旬开始发生,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达到高峰,11月中旬下降,与此同时,性蚜开始出现,11月下旬,性蚜迁移到枝条或主干上,雌性蚜开始产卵,然后,以卵越冬;卵主要分布在栾树的主干和一级分叉;不同类型绿地,蚜虫、天敌发生情况具有差异。[结论]春季是该蚜的主要危害期,夏季叶片上基本未见蚜虫,秋季虫量虽然多于春季,但危害并不严重;不同类型绿地,可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合肥地区木槿上棉蚜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棉蚜成蚜和若蚜主要发生于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发生高峰期为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以后以卵越冬。棉蚜种群在木槿上呈聚集分布,以植株中、南部分布量最大。二维排序结果表明,木槿上棉蚜种群动态可分为成蚜回迁期、成若蚜高峰期、成若蚜阶段向越冬卵阶段过渡期和越冬卵期4种主要动态类型。  相似文献   

5.
苹果绵蚜在昭通市1年最高发生15~16代,最低发生10代,世代重叠。10月份部分虫进入越冬期,1月份苹果绵蚜开始活动。7~8月份,完成1代仅需11~27 d,而在冬季完成1代需50.3~92.5 d。1年产生2次有翅蚜,夏季有翅蚜所产生的后代均为孤雌蚜,而秋季所产生的后代不仅有孤雌蚜,而且能够产生性蚜。各龄虫均有越冬,其中以第2龄虫为主,田间尚未发现性蚜和卵。第1龄虫为全年主要迁移虫态,占98%以上。  相似文献   

6.
对玉米蚜发生动态的室外自然调查结果表明,玉米蚜在陕西关中的寄主植物主要有玉米、小麦、大麦、高梁、莠子草、稗草、狗尾草、蟋蟀草、狗牙根及马唐草等。其在10月中、下旬迁入麦田,以无翅成蚜在小麦根际地下越冬。7月上旬迁入玉米田,发生高峰在玉米抽雄期和雌穗成熟前期,与寄主营养良好的生育期一致。有翅蚜的发生有3个高峰期,分别是7月下旬玉米大喇叭口期、8月下旬散粉结束雄穗逐渐干枯期和9月中、下旬玉米营养和气候条件恶化时。抽雄以前在玉米植株的分布由基部到心叶逐渐增多;玉米抽雄以后,由雄穗逐渐向下部移动。玉米蚜在玉米植株上的分布动态因植株的营养状况及气温变化而不同,一般主要分布于植株较幼嫩和隐蔽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玉米蚜发生数量与玉米主要生化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系统调查了玉米田玉米蚜种群数量的自然消长动态,分析了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蚜的种群消长动态随玉米品种(系)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抗蚜品种和感蚜品种(系)上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玉米雄穗抽出之前,玉米蚜的种群密度较低;进入抽雄期后,发生量逐渐上升,至雄穗完全抽出时达到第一个发生高峰;进入吐丝期后,玉米蚜从雄穗转移至雌穗为害,至雌穗灌浆期达到第二个发生高峰;此后随着玉米雌穗的逐渐成熟及植株老化等,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供试玉米品种(系)不同生育期的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灌浆期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玉米蚜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单宁含量与4个生育期玉米蚜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单宁是抗性玉米品种的抗蚜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20 0 1- 2 0 0 2年大量的田间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武威市玉米田棉铃虫卵主要分布在玉米雌穗的花丝上 ,其卵量占雌穗总卵量的 74 .90 % ;其次分布在中上部叶片 (2~ 6叶 )的正面 ,其卵量占叶片总卵量的 85 .14 %。经分布型指数法、Iwao回归和 Taylor指数法测定、卡方检验 ,棉铃虫卵在玉米田的分布呈聚集分布的负二项分布 ,并给出了田间查卵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麦长管蚜种群的田间分布测定研究,得出麦长管蚜在田间的分布类型呈聚集分布.植株的垂直分布蚜量主要集中于穗位间,依次为穗位蚜量大于旗叶,旗叶大于倒2叶,倒2叶大于倒1叶.穗位蚜量(X)与植株总蚜量(Y)的关系式为:Y=6.0001+1.125 X(r=0.9669)  相似文献   

10.
梨大蚜是梨枝干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四川已知有20多个县市有分布。该虫为全周期种类。以卵密集于梨树枝上越冬。翌年2月中旬开始孵化,若虫经四龄,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于雌若蚜三龄时,翅芽明显,并于4月下旬—5月上旬羽化为有翅干雌迁飞到夏寄主卧龙柳上(发生代数不详)。到9月下旬—10月上旬又由有翅性母迁回到梨枝上,以胎生方式繁殖,雄若蚜三龄时,翅茅明显,羽化后与雌蚜交配,产卵于枝上越冬。已发现该虫捕食性天敌4种,寄生性天敌2种。经室内、外药效试验表明:40%氧化乐果、80%敌敌畏乳油(1;1000倍液),10%除虫精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5—10)ppm 喷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病虫的抗药性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的抗药性日趋突出,尤以麦蚜,棉蚜,菜蚜,小菜蛾,甜菜夜蛾等的抗性更为严重,应建立抗性治理监控体系,开展以科学用药为重点的抗性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烤烟钾亏缺及饱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采用土培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钾亏缺.适量及过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提高土壤有效钾的供应能力,在一定范围内,烟株含钾量、烟叶产量和产值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烟株氮、钙、镁含量以及钾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随钾肥用量的提高而下降,不同部位烟叶或不同器官中的氮、钾、钙、镁的含量与分布又因钾肥用量不同而有所差异.试验结果还表明.适量钾肥可以降低烟株蒸腾强度,促进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麦蚜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种检验分布型方法测定了小麦蚜虫和蚜茧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均属聚集分布。在分布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估计田间种群时的最适抽样数并计算了防治指标为5头/株时的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型,对阐明其种群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出种群的空间型特征,有助于进行精确而有效的抽样设计,而且可以通过种群分布的各种信息,分析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同时亦可对研究资料提出适当的数理统计方法,有助于提高测报质量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聚集度指标研究稻负泥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1、幼虫分布型是聚集分布;2、根据 m~*~m 的回归关系,可得线性回归方程 m~*=3.164+1.347m(r=0.890~**),属于聚集分布。比较了植保上常用的四种抽样方式,均适用于田间调查。文中分析并计算了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估计了抽样精确度。结果表明,幼虫的种群密度愈高,理论抽样数就愈少;密度愈低,理论抽样数就愈多。  相似文献   

16.
美洲斑潜蝇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美洲斑潜蝇在茄子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定结果属均匀分布,为田间调查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北京市园林树木、花卉蚧虫、蚜虫及螨类种类的初步调查,描述了上述种类简要形态特征,介绍了危害寄主、分布范围、危害度、遇见度。  相似文献   

18.
甘蓝根肿病接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比较了菌土接种、蘸根接种对发病的影响,结果显示菌土接种的发病最严重;在接种浓度试验中,浓度越高,发病越重;对不同的根肿菌进行接种比较发现重庆涪陵地区的根肿菌比成都地区根肿菌致病性强,以涪陵地区的根肿菌作为菌源,验证了2个抗病材料99033,99037和2个感病材料99076,99046。并根据实践建立了一套新的田间单株病情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放鸭只数的试验,研究了在中高产田单位面积放鸭的数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和病虫草害发生的关系,分析了产量构成,病虫草害发生的情况,为稻一鸭共生模式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的花坛植的是指户外布置花坛,即给花坛提供颜色的植物,英国大规模生产花坛植物都是温室机械化生产,现在采用的“塞槽”育苗生产法使花坛植物的生产自动化变得更为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