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剑河香猪与长白猪血液常规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久仰香猪、剑白香猪和长白猪作为试验动物,分别在 0、4、7、21、28日龄采血,作血液常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剑白香猪红细胞比久仰香猪、长白猪红细胞数含量高,差异极显著(P<0.01);久仰香猪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比长白猪高,差异显著(P<0.05);嗜中性白细胞的参数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久仰香猪嗜碱/酸性白细胞比例比剑白香猪和长白猪低,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淋巴细胞含量比久仰香猪、剑白香猪低,差异显著(P<0.05);久仰香猪和长白猪单核细胞比例比剑白香猪高,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土鸡专用饲料添加剂对肉用土鸡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增重提高了8.77%(P<0.01),料重比降低6.13%(P<0.05),腹脂率降低24.05%(P<0.05),肌肉中肌红蛋白、鲜味物质肌苷酸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48.84%(P<0.05),26.02%(P<0.05)和20.00%(P<0.05),胆固醇和腹脂中粪臭素含量分别降低了23.79%(P<0.05)和24.52%(P<0.05).胸肌中甘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了44.97%(P<0.05),37.34% (P<0.05),17.67%(P<0.05),17.39%(P<0.05),29.24%(P<0.05)和13.51%(P<0.05),其它氨基酸成分也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八眉猪肉脂品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选用八眉猪、长白猪及其杂种猪,对与肉脂品质有关的一般性状,以及化学、生物化学和酶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测定项目除包括肌肉pH、总色素、系水力、嫩度和熟肉率等一般肉质性状外,还包括肌肉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肌肉中19种氨基酸的组成,肌肉中葡萄糖、糖元、肌苷酸、肌苷、腺苷酸和总游离核酸的含量,肌纤维和酶组织化学特性,以及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这些研究结果为八眉猪肉所具有的良好的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等珍贵的种质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蛋氨酸、维生素A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126日龄健康绍兴鸭母鸭396羽,采用蛋氨酸、维生素A两因子三水平拉丁方设计,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作了探讨,试验至50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1)产蛋量(率)、总蛋重和饲料转化率,以日粮中添加0.04%蛋氨酸和VA12000最好;蛋氨酸添加水平0.04%优于0%和0.08%(P<0.05);添加VA15000优于VA12000和VA9000(P>0.05).平均蛋重,蛋氨酸添加水平0%极显著低于0.04%和0.08%(P<0.01),三个维生素A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2)蛋品质哈氏单位值,以日粮中添加0%蛋氨酸和VA12000显著大于其它试验组(P<0.05或P<0.01);蛋氨酸添加水平0%极显著大于0.08%(P<0.01),0.04%显著大于0.08%(P<0.05);三个维生素A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色泽等级,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VA15000显著低于VA9000和VA12000(P<0.01),三个蛋氨酸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猪皮下与内脏脂肪组织mRNA转录组的构建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猪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表型和代谢差异,找出差异转录本。【方法】选取长白母猪的皮下脂肪(背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大网膜脂肪和肠系膜脂肪)进行表型测定及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①背部皮下脂肪体积最大,大网膜次之,肠系膜的脂肪体积最小;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P<0.01)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低(P<0.05);②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0 532 913~33 479 707个唯一比对到基因组的读段(reads),鉴定了22 015个转录本,覆盖猪已注解转录本的80.2%,同时还发现4 583~4 765个新的转录本、936~1 029个可变剪切、16 559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和1 481个插入/缺失位点(INDELs)。③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183个,基因注释(GO)和代谢通路(Pathway)分析发现它们在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羧酸代谢和炎症反应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结论】提供了猪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完善转录组信息,获得了影响脂肪酸代谢的潜在候选基因,为进一步揭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功能特征与差异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八眉猪种质资源现状与繁育体系建设。[方法]在调查青海省互助八眉猪的数量和分布、体型外貌和体尺指标基础上,测定了高原八眉猪及其杂种猪的肥育性能,并探讨了高原八眉猪繁育体系的建设。[结果]青海省共有八眉猪470余头(公猪34头),二元杂种母猪2 700余头;经过近30年的保种选育,八眉猪的体尺指标显著提高(P0.05);肥育期长×(约×八)、约×(长×八)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而(约×八)和(长×八)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对互助八眉猪保种场现有的155头八眉猪,将基础群公、母比例确定为1∶10,其中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的比例为1∶3∶6。最后,建立了高原八眉猪的二元和三元杂交繁育体系。[结论]该研究为建立高原八眉猪的合理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皮特兰、斯格和PIC猪肉质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3种瘦肉型猪,即皮特兰、斯格猪、PIC猪的肉质指标,为优质猪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斯格猪和PIC猪肌肉中丙二醛含量较皮特兰猪低(P<0.05);皮特兰猪和斯格猪的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较PIC猪高(P<0.05);斯格猪及PIC猪肌糖原含量较高(P<0.05),乳酸含量较低(P<0.05);综合以上指标,斯格猪肌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品种猪肌肉风味前体物质和营养、食用品质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莱芜猪肌内脂肪(IMF)、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油酸及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显著低于大约克夏猪(P0.05);3个猪种中,肌苷酸(IMP)在莱芜猪中含量最高,还原糖在大约克夏猪中含量最高,而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在鲁莱黑猪中含量最高,但这几种物质在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在常规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肉色、大理石纹、pH、滴水损失、系水率和烹饪损失等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和丰富的肌内脂肪含量.研究证明,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内脂肪沉积以及部分风味前体物质含量较为丰富,营养及食用品质特性优良,在强化猪肉风味多汁的优质肉猪生产方面具有独特的种质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9.
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了长白猪皮下及肌间脂肪中8种脂肪酸的含量,分析了埋植Anabolic的影响。发现埋植Anabolic显著降低了豆蔻酸、硬脂酸和饱和脂肪酸总量(SFA)的比例,提高了棕榈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总量(UFA)的比例。Anabolic的A,B两种剂型比较,以B剂型的作用较强。此外,皮下脂肪中未测出棕榈油酸,没有发现肌间脂肪中有亚麻酸和花生烯酸;前者富含棕榈酸、亚油酸、UFA和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后者豆蔻酸和SFA较多。肌间脂肪的脂肪酸易受Anabolic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华猪与长白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发育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断奶后的金华猪和长白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两品种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发育差异。结果表明,长白猪与金华猪相比有较高的始重、终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两品种猪胴体组成和肉质参数的发育变化模式基本相同,不过金华猪具有较高的胴体脂肪率(P0.05)、平均背膘厚(P0.01)、肌内脂肪量(P0.05)、大理石纹评分(P0.05)和肉色评分(P0.05),较低的胴体瘦肉率(P0.01)、眼肌面积(P0.01)和滴水损失(P0.05)。  相似文献   

11.
用异速方程Y=αX~b研究了48头八眉猪胴体物理组成的异速生长特性、及其性别和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八眉猪胴体物理组成的早熟顺序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皮肤组织的增长比值与胴体的增长比值相比较,后期较高,脂肪组织的增长比值后期上升较快,而肌肉组织的增长比值较小且后期下降较快,这是八眉猪胴体瘦肉率低而皮较厚的生长发育机制。同时发现,去势母猪脂肪组织的b值明显地(P<0.05)大于去势公猪,将日粮的消化能和粗蛋白质分别由13.02(MJ/kg)和14.25%降至11.89(MJ/kg)和12.15%,不会导致八眉猪胴体物理组成之异速生长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国黄牛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及皮下脂肪含量与其脂肪酸组成相关性。【方法】选取大理石花纹等级2级以上(含1级和2级)、3级和4级的黄牛胴体各10头,分别测定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背最长肌水分和肌内脂肪含量与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相关。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顺式油酸含量最高,其次是饱和脂肪酸(SFA)中的棕榈酸和硬脂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很少,主要是亚油酸。背最长肌棕榈酸、硬脂酸及SFA与肌内脂肪含量没有相关性,膜脂和储存脂肪中SFA百分含量趋于一致。【结论】油酸、MUFA百分含量以及M/S与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正相关,大理石花纹越丰富,肌内脂肪中油酸和MUFA百分含量越高,M/S比值也越高;而亚油酸、PUFA、n-6PUFA百分含量及P/S、n-6/n-3都与肌内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大理石花纹越丰富,肌内脂肪中亚油酸、PUFA、n-6PUFA百分含量及P/S、n-6/n-3比值都越低。皮下脂肪中n-3PUFA含量显著低于肌内脂肪n-3PUFA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巴克夏和大约克猪为对照,比较沙子岭、1/2沙子岭(巴克夏×沙子岭)(巴沙)、1/4沙子岭(大约克×(巴克夏×沙子岭))(大巴沙)猪的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探讨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与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屠宰率、胴体长、眼肌面积、腿臀比例、瘦肉率等胴体性状指标随着沙子岭猪血缘含量的减少逐渐升高,而平均背膘厚、皮厚、肥肉率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大巴沙猪的主要胴体指标水平与瘦肉型巴克夏和大约克猪的接近;在肌肉品质方面,大理石纹评分、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以沙子岭或巴克夏猪的最高,大约克猪的最低,而滴水损失和水分含量则是大约克猪的最高;大巴沙、巴沙、沙子岭、巴克夏、大约克猪的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之和依次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升高;沙子岭猪的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猪的(P0.01);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CAT1)表达水平与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氨基酸含量与CAT1基因有着密切的关系。沙子岭猪血缘猪具有良好的持水性能,大巴沙猪肌内脂肪含量适中,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总氨基酸、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很丰富,说明大巴沙猪的肉质风味和肌肉品质较好。综合考虑前期肥育性能和毛色一致性等因素,大巴沙猪是湘沙猪配套系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阉割对生长期公猪的生长、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全同胞雄性仔猪,根据配对原则分成18对,每对随机抽出1头在5周龄时阉割,另1头作对照。5、12、21和30周龄时空腹称重,采集血液测定血清睾酮含量;21、30周龄屠宰测定胴体性状,采集背最长肌样品,用近红外扫描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12、21和30周龄时,未去势公猪的血清睾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去势公猪(P0.01);21周龄时,去势公猪的体重高于未去势公猪(P0.05),但在30周龄时,未去势公猪体重极显著高于去势公猪(P0.01),21和30周龄时,去势公猪平均膘厚、板油重和脂肪率极显著高于未去势公猪,平均皮厚和瘦肉率极显著低于未去势公猪(P0.01);30周龄时,未去势公猪胴体重、前蹄重和眼肌面积显著地高于去势公猪(P0.05);21周龄时去势公猪肌内脂肪含量高于未去势公猪(P0.05),背最长肌肌肉部分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极显著高于未去势公猪(P0.01)、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极显著低于未去势公猪(P0.01),公猪血清睾酮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C16:0、C18:1、MUFA及C18:0和PUFA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0.01)。【结论】公猪阉割后,血清睾酮水平降低,从而影响公猪的生长和胴体性状以及肌肉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5.
用48头八眉猪,以异速模型Y=αX~b研究了两个营养水平、初生至80kg体重阶段的肌肉化学组成的异速生长特性及其营养和性别的影响。结果表明,八眉猪肌肉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异速生长系数(b)分别为1.049,1.375,1.078和0.978.去势公猪肌肉蛋白质b的值大于去势母猪,水分b值小于去势母猪(P<0.05),脂肪和灰分的异速生长则不受性别的明显影响。将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分别从14.25%和13.10MJ/kg降至12.15%和11.88MJ/kg,不会明显地影响八眉猪肌肉化学组成的异速生长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1代猪(简称野菜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采用舍饲+放牧的方式,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90 kg左右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屠宰,对试验猪的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的宰前体重、胴体重、胴体长、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均小于长×大白猪,而背膘厚和后腿比例则显著大于长×大白猪(P<0.05);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和剪切值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好于长×大白猪(P<0.01);F1代猪肉的水分、干物质、肌内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长×大白猪;F1代猪肉的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长×大白猪(P<0.0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却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2.20.结果提示:野莱F1代猪肉的肉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比长×大白猪好,适合作为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的原料猪用.  相似文献   

17.
四川猪与引进猪及杂种猪间肉脂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用4个四川猪种,3个引进猪种及其二、三元杂种猪共162头,测定并分析了主要肉质性状和脂肪酸比例,结果证明:四川猪的肉脂品质最佳,外种猪最差,杂种猪的肉质介于两者之间,其脂肪品质与四川猪接近;性状间相分析得出:肉质性状相互间呈中等相关,与胴体瘦肉率存在一定的拮抗性。脂肪酸比例与肉质性状间相关多不显著,而与胴体瘦肉率相关紧密。  相似文献   

18.
选择不同比例民猪血统(民猪血统比例为1,1/2,1/4,1/8,0)的商品仔猪60头,在同一营养水平下,研究民猪血统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民猪与引入猪种杂交后,含不同比例民猪血统的杂种猪各阶段生产性能均显著高于民猪(P<0.05)。综合考虑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生产性能表现的优劣顺序为:杜×大长猪、1/8民猪、1/4民猪、1/2民猪和民猪。结果显示,试猪在100 kg左右屠宰,1/2民猪、1/4民猪、1/8民猪的瘦肉率分别比民猪提高3.70%,7.23%和11.85%。眼肌面积分别提高32.35%,58.56%和57.79%,背部4点平均膘厚分别降低6.55%,17.38%和21.66%。杜×大长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特性与民猪及含民猪血统的杂种猪差异显著(P<0.05),随民猪血统比例的增加,杂种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逐渐降低,背部4点平均膘厚、板油率和皮下脂肪率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