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明确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并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分别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混用的效果。试验1设氯虫苯甲酰胺30、40、50 g/666.7m2;甲氨基苯甲酸20 g/666.7m2;20%虫酰肼100 g/666.7 m2及清水对照共7个处理。试验2分别设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和甲氨基阿维菌素10 g/666.7 m2;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和虫酰肼100 g/666.7 m2;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和茚虫威10 g/666.7 m2共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幼虫虫口密度明显减少,药后3~7天防效高达98.56%~99.73%。氯虫苯甲酰胺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虫酰肼混用,能大幅提高对甜菜夜蛾幼虫防治效果。使用氯虫苯甲酰胺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用鑫尊拌种剂1ml/kg、2ml/kg、3ml/kg及迈舒平3ml/kg拌种,能显著提高太子参出苗势,增加出苗率;使植株叶片长度增加12.31-36.15%,叶片宽度增加15.98-42.27%,株高增加7.16-9.92%,地上部分鲜重增加14.42-36.28%,单产分别为252.50kg/666.7m2、329.17kg/666.7m2、319.17kg/666.7m2,分别比对照的180.83kg/666.7m2增产62.90%、112.37%、105.92%、16.66%,产值增加258.30-1741.70元/666.7m2,鑫尊最佳拌种剂量为2ml/kg种子。  相似文献   

3.
晋南山区旱作马铃薯新品种引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出适宜晋南山区种植并且受市场青睐的品种,以晋南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县蒲县为代表以当地主栽品种“克新一号”为对照,对18个马铃薯中晚熟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熟品种“冀张薯12号”商品薯率为89.7%、产量1583.3kg/667m2,抗病性强、块茎薯形好,芽眼浅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克新1号”。晚薯品种“青薯9号”产量为2441.6kg/667m2,明显高于对照克新1号,可大面积推广,其他品种田间表现及产量较低,可进行下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单作茭白(CK)、茭白田放养鸭20只·667 m-2(D20)、25只·667 m-2(D25)、30只·667 m-2(D30)等不同共作系统中氮素输入、输出与盈余(盈余=输入-输出),以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茭白-鸭共作系统中茭白平均产量为1 332.41 kg·667 m-2,比单作茭白增产26.31%。单作茭白总氮输入为22.27 kg N·667 m-2,其中化肥氮输入占到89.10%,产品氮输出为5.00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22.45%,氮盈余为17.27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77.55%,土壤氮残留为7.11 kg N·667 m-2,损失为10.16 kg N·667 m-2;茭白-鸭共作系统总氮输入平均为23.72 kg N·667 m-2,其中化肥氮输入占65.13%,产品氮输出平均为7.65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32.24%,氮盈余平均为16.07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67.76%,土壤氮残留为7.18 kg N·667 m-2,损失为8.89 kg N·667 m-2。茭白-鸭共作系统投入成本平均为3 114 元·667 m-2,比单作茭白高84.59%,主要是鸭饲料、围网、鸭舍等成本增加。茭白-鸭共作系统产品产值平均为6 568 元·667 m-2,比单作茭白高55.64%。D25处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产品产值-投入成本)最高为3 589 元·667 m-2,比CK处理高41.69%。综合考虑氮平衡和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茭白田放养鸭25只·667 m-2的共作系统的经济效益较高,并且氮素盈余和损失较少,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黑美人为紫黑色高产马铃薯优良品种,薯块细腻、香、面,品质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试验结果为:黑美人最适宜栽培密度为4000株/667m2,在此密度其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小薯所占比例最低,大薯所占比例最高,单株薯重最重,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调查了广西珍珠湾地区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 Ascherson)种群的基本属性及土壤种子库储量。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间该种群的面积、覆盖率、直立茎密度、生物量、繁殖器官密度等属性差异明显,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各个属性出现峰值的日期有所不同,面积、覆盖度、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最高峰值出现在10月底,而直立茎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峰值最高峰值出现在8月初。贝克喜盐草珍珠湾种群有明显雌蕊先熟现象,雌花发育高峰期(8月初,5404 朵/m2)早于雄花发育高峰期(8月底,2189 朵/m2)。而果实高峰期(4125 个/m2)为10月份。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值(1.95-0.53)随种群的发育而逐渐减小,基于此比值可判断贝克喜盐草种群所处的发育阶段。在生长高峰期,贝克喜盐草种群有较大的分布面积(21.4 hm2)、较高的覆盖度(55%)、直立茎密度(21602 茎/m2)及生物量(70.583 g/m2干重)。贝克喜盐草果实含种子为1-4粒(平均为2.22粒);1月、3月和4月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5749、5652、2728 粒/m2,3-4月期间土壤种子库种子损失率高达104 粒 m-2 d-1。尽管贝克喜盐草有较高的种子产量(10月份,9158 粒/m2)和较快的生长速度,但由于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损失严重且种子萌发率较低以及人为干扰对其生境的强烈干扰等因素,因此可能会对次年的种群更新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扬州市里下河地区开展粳稻新品种展示,以求筛选适应性好、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优的新品种。结果表明:7个优质粳稻品种(系)中,武4326的产量最高,达到780.8 kg/667m2,其次是丰粳3227、武运粳80、扬农稻1号,均达到600 kg/667m2以上;每穗粒数最高的品种是武运粳80,达149.3粒,武4326与丰粳3227分别排第二、第三;苏垦118的结实率最高,为97.4%,丰粳3227排第二,为94.7%;千粒重最高为武4326,达27.4g,扬粳805与武运粳80分别排第二、第三,分别为27.0g与26.8g。综合比较,武4326、丰粳3227、武运粳80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引进品种产量、抗病性及营养含量测试的优选试验,筛选出适合甘肃省中部旱作区种植新品种,冀张薯12号产量最高,为42300kg/ hm2,较陇薯10号(CK)增产6976 kg/ hm2, 增幅为19.75%,中薯22号产量为40868 kg/ hm2, 较陇薯10号(CK)增产5544kg/ hm2, 增幅为15.69%,青薯9号产量为40239 kg/ hm2, 较陇薯10号(CK)增产4915kg/ hm2, 增幅为13.91%。冀张薯12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但对晚疫病抗性较差,中薯22号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抗病性相对较好,青薯9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居中,对晚疫病抗性好,建议在灌区及南部二阴区适宜扩大种植青薯9号,冀张12号与中薯22号在不同区域进一步试验的同时,适当加大冀张薯12号和中薯22号示范推广面积,并且加强晚疫病的防治,其他品种需进一步多区域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向日葵高产高效施肥模式,明确向日葵施用NPK化肥的增产效果、同时施用氮磷钾肥的平衡施肥比不施肥增产37.68%,增产极显著。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的用量超过27.3 kg/667 m2,肥效降低,增产幅度减少。施肥增产效果:氮肥>磷肥>钾肥。油用向日葵杂交种S606取得高产的最佳施肥方案是尿素18.2 kg/667 m2,过磷酸钙24.4 kg/667 m2,硫酸钾1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茄子优化施肥技术及其施肥的效益,2017年在常宁市城郊的黄菜园土上进行了茄子“2+x”田间肥效试验。试验表明:基础施肥试验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达到1899.3kg/6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189.7kg/666.7m2,增产11.09%,增产效果明显;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70%优化氮区平均产量最高,为1758.7kg/666.7m2,4个处理产量高低为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经Excel建立施氮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得出茄子的最佳施氮量为10.8 kg/6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1757.6kg/666.7m2。建议在茄子的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窄冠速生刺槐在惠水山区的培育技术,进行了插根育苗密度试验和幼林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窄冠速生刺槐最适宜的育苗密度是17株/m2(20 cm×30 cm),其次是22株/m2(15 cm×30 cm),最差50株/m2(10 cm×20 cm);幼林生长第1年最优的施肥组合方式为尿素25 g/株、氯化钾40 g/株。  相似文献   

12.
以杂交棉鲁棉研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于2008年在山东临清、嘉祥和金乡三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杂交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低密度(3.00株/m2)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低,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3.00株/m2)产量最高,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居中,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还是最低;整枝条件下4.50株/m2密度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比3.00株/m2分别增产4.93%和5.51%,而留叶枝条件下3.00株/m2的籽棉产量比4.50株/m2高4.03%。低密度(3.00株/m2)下留叶枝的铃数多于去叶枝的铃数,但随密度增加(4.50株/m2及以上),留叶枝的铃数显著少于去叶枝的铃数;留叶枝和增加密度都会降低铃重。密度与整枝对棉柴比没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都可显著影响生物产量。密度与整枝对棉花早熟性也有互作效应,去叶枝的早熟性好于留叶枝的处理,随密度增加,早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山东生态条件下纯作春棉的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常规抗虫棉鲁棉研28号为材料,在山东广饶、夏津和冠县三地大田条件下纯作种植,研究了不同密度(3.00~9.00株/m2)下的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纯作抗虫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均有显著的影响,对经济产量的调控效应三个试验点大致相同,都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即低密度(3.00株/m2)和高密度(9.00株/m2)处理的产量低,中高密度(4.50~7.50株/m2)的产量较高。三个点平均,6.00株/m2密度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与4.50株/m2处理相当,但比3.00株/m2分别增产10.1%和12.0%,比9.00株/m2处理分别增产22.3%和22.8%。提高密度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但可显著降低棉柴比、铃重和早熟性。密度偏高和偏低都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和协调的产量结构,山东春棉纯作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为4.50~6.00株/m2。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绥农22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对绥农22大豆品种进行不同密度对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株高随密度增加而升高,茎粗和分枝教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百粒重随密度增加而升高,单株荚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密度在5万~35万株·hm-2范围内,单位面积的荚数、粒数和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为5万~30万株·hm-2时,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5.
试验共设5个密度处理,设计播量区间240~660万粒/hm2,变幅105万粒/hm2。结果表明,以庄浪县为代表的旱寒区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靠主茎成穗,分蘖成穗率较低。在生产上,合理的群体密度基本苗360万株/hm2,即播量450万粒/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对10个小麦品种(系)的单位面积粒数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参数和选择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三因素与籽粒产量相关不显著,单位面积粒数与籽粒产量的表型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遗传正相关达显著水平,其对籽粒产量的相对选择效果高于产量三因素,因而研究单位面积粒数比研究产量三因素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校园碳收支测算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系统动力学VensimPLE软件为技术平台, 结合Li COR-6400与Li COR-8100观测数据, 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研究对象, 建立校园碳收支测算模型, 对校园中人类活动系统碳排放与自然生态系统碳收支分别进行了测算, 并提出低碳建设参考路径。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校园全年整体表现为碳源, 年碳排放量为4 147.48 t·a-1, 平均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为3.24 t·m-2·a-1; 人类活动碳排放量5 555.45 t·a-1, 人均碳排放强度为24.0 kg·人-1·月-1, 其中, 生活办公用电排碳量最大。自然生态系统年固碳量1 407.96 t·a-1, 季节变化呈现双峰特征, 春秋两季较高, 冬季最低。单位绿化面积碳吸收量为187.0 g·m-2·月-1。同时, 低碳校园情景模拟中通过绿地碳汇、人均用能与交通用能等因素的共同控制, 可比原始状态再实现29%的碳排放削减, 说明校园低碳建设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就柴达木盆地特有种柴达木沙拐枣,进行露地播种育苗技术研究,确定最佳播种量应在50g/m2、播种深度为1.5 cm、播种方式为撒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正方形和传统垄作栽培模式下不同群体密度的产量表现及相关的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正方形最佳田间密度为15.32株·m^-2,最高理论产量为2585.70 kg·hm^-2;垄上双行栽培最佳密度为19.9株·m^-2,最高理论产量为3159.35 kg·hm^-2;垄上双行最高产量高于正方形栽培;单株产量的有效株行距为62.43 cm×62.43cm,与传统垄作垄距65~70cm是接近的,说明对于繁茂型晚熟大豆品种而言,传统的65~70cm垄作模式仍然不失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栽培技术模式。7月中旬以后旱情导致LAI在R4期下降;在R4和R6期,25.0~44.4株·m^-2不同密度间的LAI,传统垄作高于正方形模式;在分枝期(V6)干物质积累量最低,同期根冠比相对最高,表明前期是根系发育优先期;在R6期从5.9~36.6株·m^-2密度范围内,传统垄作栽培模式单株干物质积累值显著高于正方形栽培模式;与平作为特点的正方形栽培相比,传统垄作模式有利于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20.
对水稻产量11715.9kg/hm^2的构成及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田每平方米有效穗数在450个左右,有效分蘖率在86%以上,每平方米实粒数达4.2万粒,齐穗期叶面积指数(LAI)为6.8,齐穗期中层叶片的消光系数为0.61,下层叶片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