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梨树腐烂病 主要危害主枝和侧枝树皮,造成腐烂。症状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重者大量枯枝和死树。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学》2021,57(9)
【目的】研究杨树腐烂病菌和溃疡病菌胁迫下新疆杨的光合响应特征,探讨新疆杨在2种病菌胁迫下的响应差异,为阐明杨树腐烂病和溃疡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杨树溃疡类病害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新疆杨为植物材料,采用枝干表皮微环割方法接种杨树腐烂病菌及溃疡病菌,研究接种后3~9天的新疆杨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及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2种病害真菌胁迫下的光合响应特征、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差异。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接种后3~9天,腐烂病菌、溃疡病菌均显著抑制新疆杨叶部组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效率以及光化学淬灭系数等生理参数。腐烂病菌胁迫显著降低新疆杨水分利用效率,但是溃疡病菌胁迫对水分利用效率没有影响。腐烂病菌改变新疆杨的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的相关关系,在气孔导度极低的情况下诱导胞间CO_2浓度显著增加,腐烂病菌主要以非气孔限制方式抑制新疆杨的光合作用。溃疡病菌不改变新疆杨的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的相关关系,胞间CO_2浓度与气孔导度正相关,溃疡病菌以气孔限制方式抑制光合作用。【结论】F_v/F_m并不能反映植物遭受的所有生物胁迫,F_v/F_m为0.75~0.85也不能作为植物未受到环境胁迫的确切标准。杨树腐烂病、溃疡病发生早期,新疆杨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特征具有显著差别。相比较于溃疡病菌,腐烂病菌胁迫对新疆杨光合作用具有更大的抑制作用,腐烂病菌显著降低而溃疡病菌胁迫不改变新疆杨叶片WUE,这可能是腐烂病害比溃疡病害更易于在干旱地区发生以及该地区腐烂病危害更为严重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3.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干腐病的药液1、苹果树肉腐烂病症状苹果村腐烂病症状发病在枝干上,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溃疡型和枝枯型。溃疡型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水溃状肿起,开始时病斑较小,以后逐渐扩大。树皮上的病斑木本表面组织松软,用硬具或是指甲按挤能压出黄褐色的汁...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方山县苹果树主要栽植区的苹果树腐烂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随着树龄增大,腐烂病发病率逐渐提高;幼龄树枝枯型腐烂病发病率较高,壮年树溃疡型腐烂病发病率较高,老龄树枝枯型腐烂病发病率较高,但壮年树和老年树2种腐烂病发病率差别不是很大;不同品种果树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关系不是很大。最后提出了腐烂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真菌在世界分布广泛,是许多观赏树木常见的病原茵、内生茵和腐生茵,能引起枝干溃疡、坏死和流胶,果实腐烂,叶斑等症状。为引起重视,作者对近20 a该属所致海棠枝干轮纹病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对轮纹病的病原、危害症状、流行学和防控策略加以概述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有香 《中国林业》2009,(11):45-45
一、发病症状 猝倒病又称立枯病,是新播种育苗的第一大病害,尤以云杉、落叶松发病最多。病害多在4~7月间发生,因发病时间不同,可出现茎叶腐烂、种芽腐烂、幼苗猝倒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真菌在世界分布广泛,是许多观赏树木常见的病原菌、内生菌和腐生菌,能引起枝干溃疡、坏死和流胶,果实腐烂,叶斑等症状。近年来,北京地区观赏海棠上由葡萄座腔菌属真菌引起的枝干溃疡(轮纹病)的发生情况也较为普遍,但未得到相关方的重视。本文在对海棠轮纹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的基础上,概述了轮纹病的病原、危害症状、发生与流行学以及防控策略等,为园林生产中识别和预防该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湖北海棠枝干溃疡病原菌进行分离,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海棠枝干溃疡病菌中共分离纯化得到15个菌株,鉴定出2种病原菌,分别为海棠轮纹病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海棠腐烂病原菌Valsa ceratosperma,室内人工接种苹果果实均有致病性。两种病菌随着不同温度和pH值升高而逐渐生长加速,其中腐烂病菌对温度和酸碱度的适应性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9.
由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引起的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是2006年菏泽市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杨树枝干部的毁灭性病害。林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菏泽地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病害症状表现溃疡腐烂和肿胀溃疡两种类型,每年4—10月发生,7—8月高温高湿季节是发病盛期。病害发生与林间的生态环境,传媒昆虫的种类、数量,杨树品种等因素关系密切。建议在发病初期采取刮皮涂抹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及杀虫剂,加强抚育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苹果树腐烂病及其防治孙贵波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或臭皮病,是我国苹果产区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在三北地区尤为普遍,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90%,不但造成苹果树势减弱,产量降低,甚至导致树体死亡。一、发病条件和症状苹果树腐烂病是由苹果腐皮壳菌寄生引起的传染性病害,这...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和田地区大面积高接换代的核桃园内,接连发生腐烂病危害,个别重病园发病率达70-90%,严重者整株死亡,已对核桃生产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我们根据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谈谈和田地区核桃腐烂病发生症状、成因及防治措施。一、已烂病发生情况及症状。自玉县二苗圃沙力坤核桃园,1994年高接改化的140亩、1387株核桃,今年3月发现病情,至5月底已有900余株枯死.和田县园艺场去年高接改化的100亩、1010株核桃,今年5月调直时亦发现有754林染病,在其它高接改代核桃园内亦有腐烂病发生。和田核桃腐烂病目前主要发生在主杆和大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我国南方引种欧美杨(主要是63杨、69杨和72杨)的34个病害,其中除枯萎病溃疡病,腐烂病,日灼病等对生有较大影响外,其余多数为害较轻,且未发现大斑溃疡,叶锈病等对杨树威胁较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13.
幼苗猝倒病普遍发生于苗圃中,是苗圃的第一大病害。尤其在培育松、杉苗时,必须把防治猝例病放在头等地位。一、病原与病害症状1种芽腐烂型。即播种后至幼苗出土前,病菌侵染种子或幼芽,使种、芽的组织腐烂。通常成堆发生。在地面则表现为缺苗、断垄或缺行。种子未经催芽、播种后土温过低、土壤潮湿或板结、幼芽延迟出土等情况下,种芽腐烂的现象比较普通。2猝倒型。初出土的幼苗组织柔微,如幼茎或幼根受到侵染而腐烂,整株幼苗随即倒伏,而幼叶尚保持绿色,故称猝倒病。这种症状是猝倒病的典型表现,通常成片发生,蔓延很快。二、病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我国南方引种欧美杨(主要是63杨、69杨和72杨)的34个病害。其中除枯萎病、溃疡病、腐烂病、日灼病等对生产有较大影响外,其余多数为害较轻。且未发现大斑溃疡、叶锈病等对杨树威胁较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15.
杨树腐烂病发生普遍,为青严重。如1994年伊犁杨树腐烂病发生成灾面积1.45万亩,440万妹,经济损失严重,为摸清该病危害及发生发展规律,找出有效防治措施,近几年我们在进行广泛的调查同时进行了防治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1调查情况近几年在伊宁县(市)、霍城、尼勒克、新源等县调查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危害(见表1)。在病害发生危害和流行期对不同树种,不同树龄、不同生境等进行调查,根据发病率、感病指数,拟出分级标准(见表2)。表11994年杨树腐烂病情况调查统计表2、调查结果(1)症状:杨树腐烂病菌侵入为害主干、枝干…  相似文献   

16.
正基因芯片技术因能对生物样本进行快速、高通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在植物病害诊断中也得到普遍的应用[1]。树木溃疡病是指引起木本植物树皮上出现溃疡腐烂等症状的病害[2]。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真菌种类较多,加之其无性型和有性型多样,所以,关于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的报道多有不同。另外,受地理位置、寄主植物关系及分类体系的限制,迫切需要发展不依赖于常规分离培养的病原鉴定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穗烂,是葡萄生长期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 1 症状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叶片等部位。 1.1 果穗感病 一般先发生在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首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粒。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果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发病时常全穗腐烂,果梗干枯缢缩,受震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有时病果不落,常失水干缩成有棱角的僵果,悬挂树上。  相似文献   

18.
绥中县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跃 《防护林科技》2014,(11):69-70
杨树烂皮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又称杨树腐烂病。文章总结了基层工作的经验,借鉴高校的教材,从该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及时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松、杉立枯病,又称猝倒病,主要危害针叶树幼苗。苗木遭病后,短期内会大量死亡。其死而不倒者称为立枯,倒而枯死者称为猝倒。其病害多发生于4~6月。 苗木受害后,其症状常为以下4种类型: 1.种芽腐烂。种苗在土中被病菌侵染,造成种芽组织被破坏,引起腐烂。 2.茎叶腐烂。苗木幼叶嫩茎感病,枯萎腐烂,病菌不断向下发展,茎叶上常有灰白色蛛网状的菌丝体。 3.幼苗猝倒。幼苗扎根时期,茎部未充分木质化,病菌从根颈处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呈水渍状,苗颈组织被破坏,造成腐烂、缢缩,使苗木迅速倒伏。 4.苗木立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颐和园海棠腐烂病的发生情况、危害症状、流行诱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调查和总结,指出极端天气过后冻害将是导致海棠腐烂病流行的直接诱因,药剂筛选得到适合公园行业使用的无公害药剂施纳宁、噻霉酮和小檗碱,并归纳出海棠腐烂病的防治历以便指导生产。希望本文能为预防海棠腐烂病的发生以及建立园林绿化行业次生灾害管理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