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木质层孔菌产漆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了漆酶的性质。结果表明,在以1 mmol/L愈创木酚为诱导剂的条件下,漆酶培养的最佳碳源是小麦秸,最佳氮源是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是28℃,最佳培养时间是192 h;漆酶在反应温度32℃、pH 4.0、底物浓度1.2 mmol/L的环境条件下酶活性最高,金属离子对其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Cu2+对漆酶有激活作用,Fe2+和Mn2+对漆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g2+和Na+对漆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培养条件对白腐菌分泌漆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株白腐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对漆酶活力的平板检验和培养白腐菌的碳源、氮源和初始pH值的初步筛选,找到产漆酶的菌株,并摸索出漆酶产量较高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1)裂褶菌没有产生漆酶;(2)碳源对白腐菌产漆酶活力的影响,由高到低为葡萄糖、麸皮、淀粉、玉米粉、果糖和甘露糖;(3)氮源对白腐菌产漆酶活力的影响,由高到低是蛋白胨、黄豆粉、酵母膏、氯化铵、硫酸铵和硝酸钾;(4)初始pH值对白腐菌产漆酶活力的影响,由高到低是5.0、5.5、4.6、4.2、3.8、6.0和7.0.  相似文献   

3.
选用菌株为白腐真菌5.132 Fomes Lignosus(Berk)Coke,为进一步提高白腐真菌漆酶活性和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采用60Co-γ射线对白腐真菌孢子悬浮液辐射处理,分析原菌株和辐射菌株,以及不同碳源和氮源浓度对漆酶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糊精产酶量最高,漆酶活力达到6.28 U·mL-1,诱变株比对照株漆酶活力提高5.44%.不同氮源条件下,牛肉蛋白胨产酶量最高,漆酶活力达到4.65 U·mL-1,诱变株比对照株漆酶活力提高7.02%;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可溶性淀粉菌丝干重最高,达到0.68 g· L-1,诱变株比对照株提高了21.86%.不同氮源条件下,牛肉蛋白胨菌丝干重最高,达到2.98 g·L-1,诱变株菌丝干重比对照组提高21.06%;同一碳源不同浓度的比较试验中,低浓度碳源提高酶产量,高浓度碳源提高菌丝生长量,同一氮源不同浓度的比较试验中.其结果与碳源试验结果一致;在不同碳源和不同氮源条件下,60Co-γ射线辐射白腐真菌后,漆酶活力极显著提高(P<0.01),而菌丝干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锰过氧化物酶是环境工程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酶之一,它能够促进生物燃料合成,促使木质素和污染物降解等工业生物过程更好进行。研究木蹄层孔菌产锰过氧化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揭示锰过氧化物酶的培养方式、最适pH值和pH耐受性、最适温度和温度耐受性、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等特征。木蹄层孔菌在静置培养时产锰过氧化物酶显著高于振荡培养。小麦麸皮23 g/L和蛋白胨2 g/L是最佳组合的碳源和氮源。锰过氧化物酶在pH值为4.5或温度为50℃时酶活力最高。酶在pH值4.0~4.5或温度30℃以下处理24 h后,仍可保持80%以上的酶活力。底物为愈创木酚时,锰过氧化物酶的K_m值为0.34 mmol/L,V_(max)为0.12 mmol/L·min。当添加的金属离子浓度为1 mmol/L,与对照相比,K~+、Ca~(2+)、Ba~(2+)、Co~(2+)和Na~+可极显著抑制MnP活力。当添加的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mol/L,与对照相比,除Mg~(2+)外,其他金属离子均能极显著抑制酶的活力。Mg~(2+) 1、10 mmol/L对酶的活力没有影响。木蹄层孔菌适合在静置培养时产锰过氧化物酶,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小麦麦麸和蛋白胨,酶在室温和偏酸性环境中耐受性较好,并对Mg~(2+)有较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培养温度等各种因素对白腐真菌分泌漆酶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菌株的最佳产漆酶培养基为:200 g/L马铃薯+20 g/L葡萄糖+5 g/L酵母膏+1.5 g/L MgSO4+0.1 g/L维生素B1+0.05 g/L ZnSO4+0.05 g/L MnSO4+3.0 g/LKH2PO4。优化后的培养基最适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6,转速130 r/min,装液量70 mL,在32℃条件下摇床培养发酵10 d左右时,粗酶液的酶活力达到12.7 U/g。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不同发酵条件对里氏木霉产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里氏木霉产两种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各异,其中木霉产木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牛肉膏;而产β-葡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氮源为硫酸铵. 在培养条件方面,里氏木霉产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最适起始pH值分别是4.0和5.0,最适发酵温度均为30 ℃.研究还表明吐温20、吐温80和甜菜碱等3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促进木霉产酶作用,其中甜菜碱对产木聚糖酶的效果较好,而吐温20对产β-葡聚糖酶效果较佳.就产酶进程而言,木霉在培养20 h之后开始产木聚糖酶,而产β-葡聚糖酶比产木聚糖酶滞后约4 h,它们分别在48 h和44 h时产酶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2种野外采集白腐真菌菌丝产漆酶液体培养基。[方法]对2种采集的白腐真菌轮纹韧革菌(Stereum ostrea)和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白腐真菌菌丝,应用ABTS法测定其产漆酶活性,研究碳源、氮源、金属阳离子、p H、温度、转速对白腐真菌产漆酶的影响。[结果]轮纹韧革菌最佳培养基是葡萄糖20.00 g、硝酸钾5.00 g、NaH_2PO_45.00 g、Cu SO41.00 g、初始p H 6、温度25℃、转速170 r/min,在第11天其产漆酶活性达到最大,为1.557 U/m L,是PDA液体培养基产漆酶活性的2.7倍。朱红密孔菌最佳培养基是麦芽糖25.00 g、酵母膏5.00 g、NaH_2PO_41.00 g、KCl 2.00 g、初始p H 7、温度30℃、转速200 r/min,在第9天其产漆酶活性达到最大,为1.478 U/m L,是PDA液体培养基产漆酶活性的2.3倍。[结论]筛选出2种野外白腐真菌产漆酶最佳培养基,为漆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亮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固体发酵生产漆酶的工艺条件,发现麸皮和黄豆粉分别为固态发酵产漆酶的适宜碳源氮源,麸皮和黄豆粉的最佳比例为7∶3;培养基的湿度为70%,pH值为6.0;接种量为8%,培养温度为25℃。Cu2+、K+等能够促进漆酶合成,Ag+对漆酶具有抑制作用;含苯环物质对漆酶合成具有诱导作用,愈创木酚和赤霉素对漆酶的诱导作用均达到2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白腐真菌锰过氧化物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很多,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锰过氧化物酶酶活性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与分析。本试验选用白腐真菌一色齿毛菌,对锰过氧化物酶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锰过氧化物酶酶活性最佳测定条件为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p H 3.5)0.1 mol/L,2,6-DMP 10 mmol/L,Mn SO_410 mmol/L,H_2O_20.01 mol/L。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2株侧耳属白腐真菌Tf1(Pleurotus sajor-caju)和JG1(Pleurotus Cornucopiae Roll)混合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ip和MnP是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主要的木质素降解酶。以淀粉为碳源,麸皮为氮源时总酶活最高,分别为1419.01U/g和1626.64U/g。  相似文献   

11.
白腐真菌降解硝基苯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玲  刘毅  于萍萍  尹翠  张玲  陶阳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14-13215
[目的]研究白腐真菌的生长及降解硝基苯化合物的情况。[方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培养条件下锰过氧化物酶酶活,确定白腐真菌最佳培养条件。用气相色谱检测,通过比较降解前后的峰面积值算出硝基苯降解率。[结果]白腐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7℃,醋酸缓冲液调pH值为4.5,吐温80作表面活性剂。白腐真菌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d。白腐真菌使浓度10mg/L硝基苯完全降解的时间为7d。[结论]白腐真菌为易培养、高效降解茵,能实现硝基苯的无害化降解目标。  相似文献   

12.
谭丽泉  黄敏  余梅  梁俊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13-8716
[目的]探讨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生长及对石油的降解能力的优化条件。[方法]选用白腐真菌的典型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降解菌,研究其生长及对石油的降解性能,以不同浓度的Fe、Mg、Ca元素作为研究对象,在筛选单因素最佳水平的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对各因素的重要性及其最优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体系中添加Fe、Mg、Ca元素对白腐真菌的生长及其对石油的降解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3种元素对P.C.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大小依次为Fe2+Ca2+Mg2+;溶液中铁、镁、钙元素的最佳组合为0.008 g/L的Fe2+、0.8 g/L的Mg2+、1.5 g/L的Ca2+,该条件下10 d后白腐真菌对石油的降解率为70.9%。[结论]该研究为探索白腐真菌的生长及其对石油降解能力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白腐菌漆酶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木质素是第二天然聚合物,木质素的降解是碳素循环中的关键一步。自然界中木质素的降解主要是通过丝状真菌,尤其是白腐菌的分解作用来完成的。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按其主要来源分为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两大类,研究表明,漆酶可作用的底物范围广泛。本文综述了白腐菌漆酶的结构特性、催化氧化性质,以及漆酶在环境保护、造纸工业、食品工业、生物检测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PAHs)的去除特性,采用间歇培养方式考察了白腐真菌对萘、菲、芘的吸附和降解特征,以及Tween80和Cu2+对白腐真菌去除萘、菲、芘的影响。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当萘、菲、芘的初始浓度分别为30.0、1.0、0.1mg L-1时,白腐真菌灭活菌对它们的吸附作用显著高于活菌,其最大吸附率分别为29.3%、38.2%、70.6%。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前期,白腐真菌对萘和菲的降解能力很弱,而培养后期降解作用占总去除率的59.6%~77.3%。然而,白腐真菌对芘的累计降解率仅为28.8%。在吸附和降解的共同作用下,萘、菲、芘的去除率最终达到了46.9%、53.5%和73.7%。另外,发现Tween80和Cu2+可以促进白腐真菌对PAHs的去除。当Tween80浓度介于0.1~1.0g L-1时,萘和菲的去除率随Tween80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芘的去除率随Tween80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Tween80不仅可以促进白腐真菌的生长,同时能提高漆酶活性。低浓度Cu2(≤+1.25mmol L-1)可以提高白腐真菌的漆酶活性,从而提高萘、菲、芘的去除率,且在Cu2+为0.25mmol L-1条件下的强化作用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无Cu2+)提高了77.3%、60.9%和23.2%。  相似文献   

15.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结构复杂,是农作物秸秆以及城市生活垃圾中一种常见的难降解物质,一些细菌具有降解木质素的功能。以朽木和枯叶作为样品,采用苯胺蓝平板法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木质素且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C\|9,已期获得高效降解木质素的细菌,对细菌降解木质素体系提供参考。经微生物形态学和16SrDNA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经产酶条件优化,确定菌株C\|9的产酶最优条件为:温度30~35℃,转速150 r/min,培养液的初始pH 7~8之间,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诱导剂MnSO4浓度0.8 mmol/L;在最优条件下,菌株C\|9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74.62 U/mL,锰过氧化物酶活性58.61 U/mL,漆酶活性为68.92 U/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采自新疆天山的无柄灵芝菌(G.resinaceum)中筛选获得1株高产漆酶的LZ02菌株,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部分酶学性质。【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其产酶条件优化并研究其酶学特性,采用双向电泳检测酶蛋白。【结果】 LZ02菌株产漆酶的最佳碳源为2.5%麦麸+1%葡萄糖,最佳氮源为干酪素; Cu2+、Mg2+、Fe2+、 Zn2+和Ca2+的添加对LZ02产漆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Co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藜芦醇和愈创木酚抑制产酶并使产酶高峰由第3 d推后至第9 d,添加没食子酸和ABTS对产酶影响不大,单宁酸对产酶有抑制作用。LZ02菌漆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且在80℃仍具有漆酶活性;在40℃,pH 4.0~5.0,酶活性最稳定;最适反应pH为3.0,Mn2+ 、Zn2+、 Cu2+ 、Ba2+和K+对酶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o2+、Cd2+、Cr2+和Pb2+对酶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对菌体及发酵液进行了双向电泳检测,测定其等电点为4.1;获得了1个纯化酶蛋白质谱序列,该蛋白与Ganoderma Lucidum来源的Laccase高度同源。【结论】 无柄灵芝菌(G.resinaceum)漆酶的合成和分泌受到营养水平、培养条件、生长阶段以及培养基中诱导剂的严格调控,木质素或木质素相关的芳香类化合物、N源和C源也能调节漆酶的合成;漆酶活性对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以及诱导剂的响应不尽相同,其具有较复杂的生理功能及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秸秆利用中白腐真菌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统进行评述。阐述利用白腐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进行混菌发酵,既可以降解秸秆中的木质素,又可以提高发酵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白腐真菌中的食用真菌发酵秸秆后,菌糠可以作为反刍动物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作应用于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以木质素降解菌为原材料的高效液体菌剂。  方法  通过苯胺蓝平板褪色圈法和愈创木酚平板变色圈法从分离纯化得到的22株菌中筛选目标菌株,并用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法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目标菌株的培养时间、接种量和培养基配方(碳源和氮源)进行优化,最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均匀实验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寻找目标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结果  根据平板褪色和显色结果,选定菌株Q01为目标菌株。经鉴定,菌株Q01为栓菌属Trametes真菌。根据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结果,确定菌株Q01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5 d,接种菌液体积分数为12.5%;培养基配方为木质素磺酸钠14.00 g·L?1、蛋白胨12.30 g·L?1、酵母粉5.00 g·L?1、豆饼粉3.00 g·L?1、五水合硫酸铜0.12 g·L?1、氯化钠0.53 g·L?1、pH自然。优化条件后菌株Q01的生物量提高1.27倍,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31.71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19.12倍,漆酶活性略有降低,但3种木质素酶的总酶活性提高了4.38倍。  结论  菌株Q01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制得的液体菌剂具有高酶活性和高生物量的特点,在降解园林绿化废弃物木质素方面具有一定应用潜力。图6表3参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