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蔬菜育苗过程中经常因弱光、低温环境导致幼苗徒长,影响幼苗质量,补光和保温是控制幼苗徒长、提高幼苗质量的有效措施。本试验研究不同光源补光、悬挂反光膜和苗床铺设泡沫板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选取简单方便的设施蔬菜育苗补光、保温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光源距离蔬菜20cm以内可起到补光效果,以5~10cm效果最好,补光效果以LED灯、植物灯最好;反光膜垂直地面悬挂时,并不能增加作物生长空间内某个点的光照强度,补光效果不明显;苗床用泡沫板,保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早春持续低温阴雨寡日照的天气下,以甬砧5号嫁接的拿比特西瓜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利用LED灯、高压钠灯于心叶刚长出时进行连续25d的补光,以自然光照为对照。结果表明,人工补光能明显促进西瓜嫁接苗的生长,补光17d起,采用LED灯和高压钠灯处理的砧木下胚轴长度和接穗下胚轴长度快速提高,嫁接苗整体株高增长显著,且叶面积增大,砧木和接穗茎粗增粗,嫁接苗生物量积累加快,接穗真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嫁接苗成活率提高,苗期猝倒病等发病率降低。不同光源比较,LED灯的效果优于高压钠灯,且长期运行的投入成本和使用成本也更低,是今后农业领域最有前途的人工补光光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早春设施西瓜生产容易出现温度低、光照弱、湿度增加、雾霾天气等不利环境,为了在此不利条件下培育优质健壮的西瓜商品苗,试验分别设置每天补光4、8、12 h 3个处理,以自然光照为对照。小区分布于棚室中部,每个小区20 m~2。在植株上方1 m处每20 m~2安置5个补光灯,补光灯根据植株的生长可以上下调整。结果表明,在早春温度低、光照弱、湿度增加、雾霾天气等不利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补光8 h与12 h均可满足西瓜幼苗生长需求,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不大,而光照8 h对于实际生产中更容易实现,为经济有效补光时间。因此,综合分析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育苗,Solar大水滴LED补光灯满足补光8 h即可正常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光照时间短,日光温室内部光照不足,严重影响设施越冬茬蔬菜的生长发育,本试验使用LED植物生长灯对日光温室西葫芦进行补光,以期筛选出西北地区设施越冬茬西葫芦栽培最佳补光时长,为日光温室补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LED植物生长灯(红蓝7∶2)为补光光源,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不同补光时长(1、2、3 h)对西葫芦生长发育、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补光对照相比,补光2、3 h处理显著增加西葫芦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糖酸比;补光3 h处理西葫芦的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和产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1.9%、6.8%和11.5%,并且补光3 h处理每667 m^2增加西葫芦经济收入1 307.3元。综上,补光3 h对西葫芦的果实品质改善、产量的提高及农户收入的增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益丰4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光质(7R3B、8R2B、9R1B)LED灯育苗补光在设施番茄栽培生产中应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质LED灯补光育苗时,红蓝光比例为7∶3(7R3B)的LED灯处理下,移栽后番茄的生长、抗逆性、坐果率及产量较好,坐果率90%,增产率18.34%.  相似文献   

6.
LED灯补光对萝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发光二极管(LED)补光对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择萝卜Raphanus sativus 作为材料,将其栽种于2种LED灯补光和温室自然条件下30 d后测定其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相比,使用LED灯补光的萝卜在叶片数、叶片长、宽等指标上并无差异,但有利于肉质根的形成,肉质根鲜重分别增加了5.93 g/株和10.93g/株;LED灯补光使萝卜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升高,光合能力增强,但胞问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红蓝绿LED 延时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选择白光(W)及红光(R)、蓝光(B)、绿光(G)3 种LED 光源组成6 种不同比例组合光R9B1(9∶1,灯的数量比,下同)、R8B2、R7B3、R9G1、R8B1G1、R7B2G1,研究不同LED 光源延时补光对冬春季日光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照LED 光源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番茄幼苗的生长,其中R7B2G1 的效果最为显著,与不补光对照相比,茎粗增加27.42%,全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提高17.84%、30.91%,壮苗指数提高57.61%;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等也显著提高。综上,在红蓝光源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绿光,能显著促进番茄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娜娜  邬奇  崔瑾 《中国蔬菜》2012,1(24):48-54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分布,以单色光质(红光、蓝光、UV-B)和组合光质(红/蓝1∶1)进行每天4 h补光,以未补光组为对照,研究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补光组相比,LED光质补光处理显著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UV-B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叶片单位鲜质量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但显著降低了Fv/Fm;红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的真叶数、叶面积、株高、干鲜质量、壮苗指数、根系活力、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而言,红光有利于培育壮苗,较适合作为黄瓜育苗的补光光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红光、蓝光(8∶1)组合的LED灯补光对日光温室栽培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处理后金太阳、凯特杏单株开花数、坐果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高于不补光处理。该LED灯补光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地区杏树反季节栽培中提高杏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科院最新研发的稀土农用光源作为光源,研究不同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和不同光周期(2、4和6h)条件下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和普通LED相比,增加红光在一定程度上对黄瓜幼苗的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短时间照射蓝光有利于黄瓜幼苗的形态建成,包括:株高和单株叶片数的增加,但随着补光时间的延长,不利于黄瓜幼苗形态建成和壮苗指数的提高。综合考虑,蓝光补光2h和红蓝光复合各处理下有利于黄瓜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1.
LED灯对设施栽培瓜果类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东川  司雨 《长江蔬菜》2012,(18):58-60
采用红蓝组合(2∶3)LED灯对设施栽培蔬菜全生育期进行补光处理,研究其对不同蔬菜坐果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ED灯补光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供试蔬菜作物的坐果率;可显著增加瓜类蔬菜的主蔓雌花数,提高其单果质量和667 m2产量,其中节瓜最为显著,其单果质量和每667 m2产量分别提高5.3%和15.6%;LED补光处理对茄子影响也较明显,单果质量和每667 m2产量分别提高7.6%和7.8%,但对番茄和辣椒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补光时长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LED植物生长灯(红蓝光比例7∶2)为补光光源,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不同补光时长(1、2、3 h)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补光2 h和3 h均能明显提高番茄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补光3 h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产量,以及果实VC、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产量增加7.0%,每667 m~2利润增加528.9元。综上所述,补光3 h对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LED红光对蚕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凤豆6号蚕豆为供试材料,通过LED红光补光处理,测定水培条件下不同光照时段的蚕豆幼苗长势、营养元素含量、生理生化和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白光处理相比,蚕豆幼苗在红光补光处理12 h时表现较好,根、茎、叶中N含量分别提高了10.02、13.62、11.68 g·kg-1,茎中P含量提高了1.415 g·kg-1,生物量提高了12.78%。同时,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了1.433%、12.019 g·kg-1、0.016 g·kg-1。综上,适当的红光补光有助于提高蚕豆幼苗的生物量。研究结果可为蚕豆工业化种植补光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温室内采用红蓝组合(6∶1)LED灯在叶生长期对忽地笑进行不同水平的补光处理,研究补光及日光温室栽培对叶生长及鳞茎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显著增加了叶长度和鳞茎产量,分别比室外种植提高73%和145%;忽地笑是喜光植物,且对光敏感,虽然室内补光处理间鳞茎产量未达显著性差异,但较弱的补光就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鳞茎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以3年生鄞红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地膜覆盖和灯光补光处理对设施葡萄萌芽、着果、枝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促进枝蔓生长,LED灯和银色膜处理的新梢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长76.8%和83.5%,LED灯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提高4.9%;各处理还能显著提高萌芽率和成花率,LED灯处理的萌芽率较对照提高3.1%,银色膜的花枝率较对照提高了10.3%;各处理的果实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提高,银色膜处理的果实硬度较对照提高了80.9%,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0.9°,LED灯处理的果实着色及综合品质更好;各处理的种植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每667 m~2效益提高了52.8%~244.8%,以LED灯处理最高。综合生长发育、品质和效益等因素,效果以用LED灯补光最佳,其次为铺设银色地膜。  相似文献   

16.
以"金刚"番茄幼苗为试材,分析LED(R/B=5∶1)在不同时段的补光处理下对番茄幼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生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经过15、30 d补光处理效果不明显,经过45 d不同时段补光处理效果显著,其中以15:00—19:00时段的补光处理效果显著,在该时间段进行补光,鲜质量、叶面积、气孔密度、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或其它处理;并显著使株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其次为19:00—23:00补光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光质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种不同光质(8红1蓝、6红2绿1蓝、6红3蓝)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红1蓝(8R1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地上部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而6红3蓝(6R3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该处理黄瓜幼苗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新型紫外(UV-B)育苗补光灯在茄子育苗应用中的效果,以杭茄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紫外补光(兼具低剂量UV-B波段)、普通补光及不补光(对照)3个处理,研究不同补光处理对茄子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并通过开展UV-B补光对病原菌活性的室内测定和苗期致病力的试验,研究不同补光处理对茄子幼苗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补光和普通补光处理的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和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紫外补光处理的幼苗指标最优;紫外补光处理后,茄子幼苗的灰霉病、炭疽病和早疫病病情指数大幅降低。综上,在大棚内适当进行紫外补光能够有效抑制植株徒长,增大叶片面积,提高壮苗指数,增强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9.
光源及光质调控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光质调控植株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是温室栽培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为克服温室蔬菜的光照不足现象,多采用人工补光来改善温室内光照条件。本文综述了人工补光光源及光质调控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人工光源的特征(传统人工光源以及LED光源)及其在温室蔬菜中的应用、光质对温室蔬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温室蔬菜侧面补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LED灯在我国温室蔬菜栽培领域的应用前景及侧面补光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日光温室早春茬马铃薯生产的补光技术,通过对马铃薯进行CK(未补光)、T1(揭帘前补光4 h)、T2(盖帘后补光4 h)处理的试验,研究不同时段补光对日光温室早春茬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未补光处理,T1、T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株高、茎粗、块茎产量及淀粉含量,且T1处理下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