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呈良性经过,发病率高、病死率低。该病在不少地区都有发生,因发病率高,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明显影响,病牛常因瘫痪而淘汰,给养殖户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呈良性经过,发病率高、病死率低.该病在不少地区都有发生,因发病率高,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明显影响,病牛常因瘫痪而淘汰,给养殖户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牛流行热也叫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牛流行热的发病率较高,易出现大规模传染的现象,会影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患病后致死率不高。因牛流行属于一种突发的症状,因此对该疫病的防治有一定的难度。防治牛流行热要以预防为主,并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流行特点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该病来势凶猛、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与其他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则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牛流行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因患牛常呈现跛行和脚软难行,故《牛经切要》叫“软脚瘟”。去年七月底至八月中旬,我场附近一大批牛发生了流行热,流行猛烈,发病率达95%以上。经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汤加减治疗牛流行热327例,获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  相似文献   

6.
广州畜牧场于1987年应用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牛流行热疫苗给奶牛免疫。在1987年发生牛流行热期间,接种该疫苗的奶牛群与未接种疫苗的奶牛群,发病率差异不显著。 1990年广州地区不少奶牛场采用国产牛流行热疫苗(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制造)。结果表明,接种国产苗奶牛产生的抗体高于接种澳大利亚苗奶牛产生的抗体。澳大利亚苗的价格比国产苗的价格高3倍。 1990年5月广州市胜利奶牛场应用国产牛流行  相似文献   

7.
牛流行热的诊疗体会陈旭东(甘肃省武山县农牧局,741300)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由于症状与感冒相似,民间兽医称之为“牛流感”;又因病程短,多取良性经过,大部分牛经3天恢复正常,又称为“三日热”,该病虽然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8.
牛流行热又称之为日热或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特征为实发高热、流泪、有泡沫流涎、呼吸急促、后肢僵硬、跛行等。一般病情呈良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来临,蚊虫孳生,易引发该病。现将百朋镇在2005年5月底及2009年6月中旬发生牛流行热的情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奶牛流行热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发生于夏季或夏秋之交,潜伏期一般为3~5天。流行热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1流行病学牛流行热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蚊和库蠓是牛流行热的媒介昆虫。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  相似文献   

10.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发生于夏季或夏秋之交.潜伏期一般为3~5天。流行热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1.
贯众苦参黄芪液预防牛流行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科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在我区每隔3~5年就发生和流行一次,因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症状复杂,对畜牧业的发展危害较大.笔者通过试验观察并进行对照,采用简便高效易于推广的方法,对牛流行热的预防控制起到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牛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迫促,后躯僵硬、跛行.一般呈良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来势猛、发病快,成年牛、重胎牛发病率高的特点,不采取预防措施,会给养牛场(户)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牛流行热又叫牛暂时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以35岁的壮年牛较易感染).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大部分病牛经2~3天恢复正常,故称为暂时热.本病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导致大群发病,泌乳量减少,其中少数饮食欲废绝的长期瘫痪牛被淘汰或因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并影响奶牛业的发展.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几年或3~4年发生1次较大规模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不可小觑牛流行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撮脚温.是一种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患牛突发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僵硬,跛行。发病率高,黄牛一般为良性经过,奶牛较敏感,有一定的死亡率。2004年8月至9月,南阳市某奶牛养殖专业村陆续发生牛流行热。据初步调查,已发病奶牛525头,死亡55头。经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灭源、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6.
奶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牛急性热传染病。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消化机能障碍,全身虚弱、僵硬、跛行。1流行病学1.1流行情况牛流行热在我国部分地区早就有发生流行的记载。据资料统计我国南方及北方几省区于1977~1991年有4次大流行,累积病牛1300多万头,发病率为14%,死亡10万余头,死亡率占发病牛的0.726%。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传播扩散迅速,牛群大批发病,使奶牛产量和奶的品质明显下降,部分怀孕母牛流产,病牛因体弱瘫痪而被淘汰,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2流行特点奶牛流行热是…  相似文献   

17.
<正>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俗称"牛流感",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奶牛、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07年以来笔者共诊治奶牛流行热187例,痊愈165头,治愈率88.2%,淘汰和死亡22头。1流行特点该病流行特点是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多为良性经过。有较强的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尤其是天气闷热的多雨季节或昼夜温差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流行特点: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较强的季节性,发病率高,病死率低.1968~2000年本地区发生7次牛流行热,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400多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持续高热、咳嗽流涎、四肢浮舯为主要特征,大部分牛经3天恢复正常,当地群众名日“三日热”,其症状与流行性感冒相似,又称之为“牛流感”。该病虽然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但因大群牛发病,给养牛业造成一定的危害。近年来,笔者总结民间诊治经验,依据中兽医辨证施治理论,诊疗流行热患牛51例,其中外感风寒型9例,外感风热型35例,外感风湿型7例;因未及时治疗继发肺炎死亡1例,其余50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98%.  相似文献   

20.
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传播迅速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认为每隔几年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较多发生,尤其是天气闷热的多雨季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容易引起流行。该病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容易引起牛大群发病,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