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陈杰  赵祥杰  邝哲师  林显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10-9911,9944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大量堆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缓解环境和资源问题,将这些丰富的有机质资源化进行重新利用显得越发重要.阐述和总结了微生物资源对畜禽业发展的意义,特别是在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处理上与微生物关系紧密.微生物在粪便除臭、有机质降解转化,甚至是通过调整饲料营养比例或改善饲料消化水平来降低禽畜粪便的生产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微生物来改善养殖业废弃物带来的污染问题以及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畜牧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我国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大量畜禽粪便废弃物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污染现状 ,及畜禽粪便中的主要污染成分氮、磷、矿物质元素、恶臭物质、生物病原和药物添加剂对环境的危害进行了综述 ,指出饲料配方不合理是畜禽粪便废弃物中主要污染成分含量过高的重要原因。探讨了污染治理对策 ,认为应该提高饲料原料质量 ,合理饲料配方 ,使用绿色添加剂 ,并改进饲料制造工艺 ,以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减少畜禽粪便排放量并降低其有害成分含量。应通过技术手段对畜禽粪便进行有效处理并加以综合利用 ,如经过适当处理后作为肥料、燃料和饲料加以利用 ,这对于减轻畜禽粪便污染 ,减少资源浪费 ,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乡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有机废弃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多,特别是80年代后期,畜牧业生产由农户分散饲养向集约化养殖发展转变,养殖场大量排放出来的畜禽粪便给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我国目前有机固体废弃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畜禽粪便.据统计,2000年全国畜禽粪便年排放量已超过27亿t,相当于工业废弃物年排放量的3.4倍.浙江省2000年畜禽粪便排放量已达2 000万t.目前集约化养殖场的有机废弃物约30%左右得到初步处理和利用,70%直接向环境中排放.如果忽视畜禽粪便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它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遏制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的态势,2001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由此可见,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随着山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畜禽养殖场的数量急剧增加。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由于大量的畜禽粪便无法及时得到妥善的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做好农村畜禽粪便、污水处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于提高养殖业综合利用效率,增加畜禽养殖收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轻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欧盟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达,其废弃物处理也出现较大的困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盟就在畜禽废弃物污染处理上制定多项政策和措施,主要从减少单位面积畜禽养殖量和制定严格的畜禽粪便排放标准等措施,来减少规模养殖场畜禽废弃物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借鉴欧盟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对中国化解畜禽规模化养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中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畜禽养殖业趋于集约化,造成了大量畜禽粪便的堆积。畜禽粪便富含营养元素,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以防止其流失而污染环境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农业生产中畜禽废弃物的组分特征,介绍了其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液化技术及其产物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促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提升环境保护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由传统散养模式转向规模化、集约化模式,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畜禽废弃物产生量的快速增加,尤其是畜禽粪便。畜禽废弃物不仅影响了畜禽养殖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而且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概述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现状、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有效地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实行种养结合模式、将生态养殖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变化,畜禽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养殖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实际开展畜禽养殖工作过程中,尿液和粪便等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资源优化利用技术能够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对该项技术加以研究和完善,能够确保养殖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就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展开了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畜禽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废弃物,这些没有经过处理的粪便和废弃物中含量大量有用的植物营养物质也含有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还会成为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文章分析畜牧养殖业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并提出一些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传统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畜禽养殖业正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转变,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大量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及养殖场的其他废弃物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已逐渐成为制约当前畜禽养殖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就我国畜禽分散养殖场产生的粪污综合处理和畜禽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一些...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生活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通过实地调研,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生活能源和农村厕所4个层面,识别出影响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染的11个具体因素,运用ISM模型分析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关系。结果表明:11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5层级的影响因素递阶结构,其中卫生知识和环保意识是表层直接影响因素;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所在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非农业就业经历、政府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是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年龄、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居住密度是深层根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迅猛发展,养殖活动对天然水体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养殖过程中,未经过妥善处理的鱼类排出的粪便成为破坏养殖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本研究中阐述了鱼类粪便对养殖水体和养殖动物的危害,介绍了养殖条件下影响粪便生成量和颗粒大小的因素,归纳总结了国外几种常用的对于鱼类粪便危害的治理方法,同时,描述了中国在治理养殖水体污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解决鱼类粪便污染的措施提出了新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3.
哺乳类动物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和全能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交ES细胞分离与克隆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就可将新的遗传物质导入家畜的生殖腺细胞。通过囊胚注入胚胎干细胞产生嵌合体小鼠表明对胚胎干细胞进行遗传操作是对物生殖细胞进行遗传改造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菌渣直接还田是否会给农田土壤带来潜在的重金属污染,在稻麦轮作条件下采用定位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包括CK(对照,不施肥)、T1(化肥提供100%纯N)、T2(菌渣提供100%纯N)、T3(菌渣提供120%纯N)、T4(菌渣提供140%纯N)、T5(菌渣提供100% P2O5)和T6(菌渣提供100% K2O),研究各处理下水稻土0~20 cm土层Cu、Cd、Pb和Zn含量变化情况,应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该层土壤进行污染评价,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菌渣还田下水稻土重金属来源与菌渣的关系。结果表明,稻麦轮作后,水稻土重金属含量随菌渣施入量的增多而增大。污染评价结果说明,T1和T4处理给水稻土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威胁及生态风险较严重,而T5处理带来的污染威胁和生态风险较轻微。经相关性分析得到,菌渣可能成为Cu、Pb和Zn来源。稻麦轮作时利用菌渣替代磷肥配施适量化肥可降低菌渣和化肥较高的重金属风险,有利于农业生产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玉米上进行了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和普通地膜应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和普通地膜在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温度以及玉米产量方面无明显差异,说明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可以替代普通地膜在生产上应用。此外,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在作物生长后期开始降解,降解膜先裂缝,后变成小碎片,最终变成末状,不会产生残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水稻秸秆预处理对猪粪高温堆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预处理技术打破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复杂结构,能够有效加速秸秆的分解过程。为了探讨不同秸秆预处理方法对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效率的影响,通过添加秸秆腐熟剂(B)和氢氧化钙(C)分别对水稻秸秆进行10 d(B1、C1)和20 d(B2,C2)的预处理静态堆置,以无预处理的秸秆为对照(CK),与猪粪按比例混合后进行好氧堆肥。运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对预处理前后的水稻秸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堆肥过程中温度、p H、水溶性铵态氮/水溶性硝态氮(NH+4-N/NO-3-N)、电导率(EC)、T值[(C/N)终点/(C/N)起点]和种子发芽率(GI)的变化来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堆肥产物总养分含量来进一步确定最优的秸秆预处理方式。结果显示,秸秆腐熟剂预处理能够有效破坏水稻秸秆细胞壁和复杂的纤维结构,使其内部组织暴露、出现大量的孔隙和微孔道。氢氧化钙预处理也能对水稻秸秆结构产生破坏,但其内部组织暴露较少,几乎没有微孔;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其破坏性强于氢氧化钙处理,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相比对照,秸秆腐熟剂处理后能够缩短堆肥高温期8~13 d。堆肥结束后,所有秸秆预处理的堆体p H均降至8.5以下;B1、B2、C2的NH+4-N/NO-3-N小于0.5,符合腐熟评价标准,但CK和C1未达到腐熟标准;除B2外各处理T值均低于0.6,所有处理的GI均在堆肥第28 d达到50%。秸秆预处理后的堆体总养分含量均高于CK(CK、B1、B2、C1、C2的总养分分别为11.09%、11.49%、13.29%、11.75%、11.37%),其中B2总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总体来看,秸秆预处理可以加快堆体的腐熟过程,提高堆肥产物质量,其中采用秸秆腐熟剂预处理20 d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当前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污染的来源及其对水产养殖业和水域环境的影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由外源性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构成。外源性污染主要由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导致,而自身污染主要由养殖过程中的肥料、饲料、鱼药等投入品以及生物排泄物和底泥等引发。介绍了目前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常用的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技术,针对污染来源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防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保证水产品质量、推动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污染源现状调查结果与污染源预测方法,预测了水平年东圳水库流域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流域污染负荷主要来自农业面源、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其中农业面源是流域最大污染源,而农业面源中主要是果园径流污染。在构建东圳水库水域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流域污染负荷预测结果,模拟分析库区水环境变化趋势,结果为库区总氮和总磷将难以满足Ⅲ类水质标准要求。根据污染源调查及水质影响预测结果,建议加强对东圳水库水环境保护,重点开展果园面源污染控制、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等项目。  相似文献   

19.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发出来的一种除草剂,其具有高效、广谱、低毒、高选择性等优点,因此,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其引起的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而饱受诟病。有些磺酰脲除草剂难以降解,可对环境造成持续的污染,更有甚者,农作物也会因此而造成农残超标。因此,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及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