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草原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成为保护生态的绿色屏障,而且对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辽宁属北方重要草原区,长期受盲目开垦和超载过牧影响,7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三化”,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由于管理不利,监测不到位,导致原本不够完整的有关草原资源资料也严重缺损,信息陈旧失准。为了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庆地区天然草场气候生产潜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对水土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都有重大的作用和价值。为深入进行大庆地区草原资源的科学研究,为促进草业、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中国畜牧气候区划科研协作组研究成果,应用天然草场气候生产力公式计算.得出大庆地区天然草场的气候生产力和气候增产潜力,并根据天然草场的动态变化,提出高产措施。  相似文献   

3.
草原监理工作的初步探讨陶尕勇祁连县草原监理站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有天然草原5467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4%,养育着2千余万头(只)牲畜。有50多万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生产。草原是畜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物质基...  相似文献   

4.
饲草是畜牧业的基础,饲草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多少优劣,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目前草畜矛盾已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和导致草原生存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由传统的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集约型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1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及管理 人工草地生产力相当于天然草地生产力的10~20倍,草原牧区进行人工草地建设是提高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人工草地也是农区实行草粮轮作,培肥土壤,发展草食家畜,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辽阔的天然草原、悠久的牧业生产历史、丰富的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优势,使新疆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新疆又是一个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自治区,是我国草原放牧业的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区。全区有60多个牧业易灾县(市),占总数的68%。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发展基数越来越高,资源环节的约束不断增加,使草原生态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牧业防灾减灾,畜牧业生产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保护好草原.发展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草原,就谈不到畜牧业的发展.陕西省定边县是榆林的一个养羊大县,是一个以农区畜牧业为主兼有草地畜牧业特点的县区,草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该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草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通过采取天然草场改良、封牧育草等措施以提高草场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对定边县草场的特点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辽阔的天然草原,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丰富的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优势,使新疆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新疆又是一个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是我国草原放牧业的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区。全区有60多个牧业易灾县(市),占总数的68%。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发展基数越来越大,资源环节的约束不断增加,使草原生态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牧业防灾减灾,畜牧业生产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管理指导畜牧业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重视研究利用气象信息,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抵御各类畜牧业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1内蒙古秸秆养畜发展现状(1)内蒙古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及分布。作为粮食产量大省,内蒙古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据统计,全区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350多亿公斤,相当于全区天然草原打草量的2倍。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为全区的粮食主产区,年产农作物秸秆总量为270亿公斤左右,占全区75%左右,其余8个盟市约占总量的25%左右。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草原面积大,作为传统畜牧业生产地区,因其畜牧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农作物秸秆转化量较低,仅占秸秆产量的6.55%和3.1%,而通辽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的农区畜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转化率也不过20%左  相似文献   

10.
<正> 川西北高原是我省重要的草地畜牧业基地。全区总面积3.6975亿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3%。农耕地263.7万亩,占该地区总面积的0.7%;林业用地1.2765亿亩,占34.5%(其中森林面积462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8.8亿m~3);可利用草原面积1.6亿亩,占43.29%。耕地、林地、可利用草原面积共2.90287亿亩,占总面积的78.5%。从整个自然条件看,多数地方适合发展林业和畜牧业,能发展种植业的地方只占很小的比例。可利用草原面积占全省草原面积的90%以上;全省近300万头牦、犏牛,几乎全部集中于本区;绵羊占全省总数的65.6%;马占全省总数的76.5%。全区人平各类牲畜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四川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草原畜牧业是整个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牧区草原面积占全省的72.5%,牛、羊肉、奶、毛等多来自牧区。但牧区草原畜牧业存在着自然灾害频繁,草原退化严重,生产经营粗放,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草原管理,大搞草原建设,推广科学养畜等8项发展四川草原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 北方草地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草原、草山、草坡面积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70%以上;提供的牛羊肉占全国的80%;绵羊毛和山羊绒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但是,由于长期使用不合理,建设跟不上,致使草场普遍退化,产草量少质劣,草场生产力低。加快草原建设已成为我国北方牧区畜牧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众所周知,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对草原建设不可能全面大量投资。因此,探讨经济有效的草原建设途径,就成为草地畜牧业经济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夏季休闲对天然草场植被动态变化的研究李枫(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00094)杨杰,刘月华(内蒙古牧业学校)前言*天然草地是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能量转化的*源地。目前,由于草地缺乏合理利用和适宜管理,造成*草场能量与物质入不敷出,生产力下降,生态...  相似文献   

14.
傲英  冯立涛 《新疆畜牧业》2005,(1):33-33,64
乌鲁木齐市天然草原面积94.6万hm^2,可利用草原面积64.13万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5.2%和67.3%。由于超载放牧,滥挖乱垦等因素,使草原牧草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全市90%的天然牧场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其中较为严重的退化草原面积占全部草原的40%。草原退化,植被裸露,导致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草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严重退化,城市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为了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实现鸟鲁木齐市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加快农牧民奔小康步伐,乌鲁木齐市政府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于2004年1月1日起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周边5080万hm^2草原实行了禁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天然草原近4亿hm^2,占国土总面积的41.7%,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区域人口增加引起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导致草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全国90%的天然草原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还在以每年200万hm^2的速度扩张。生态危机同时引发草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危机,目前全国592个贫困县有266个分布在牧区,牧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29.9%。  相似文献   

16.
加快草原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兴安盟现有天然草场面积占全盟土地总面积的50.7%,可见,草原是全盟生态的主体,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投入草原建设,为巩固畜牧业的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瑛 《草业科学》2006,23(8):82-82
经过3年多的草原围栏建设,宁夏91万hm2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率分别增加50%、20%、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宁夏244·33万hm2天然草原中重度退化面积占89·2%,给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为实现草原先“绿起来”再“富起来”的目标,全区在实施天然草原禁牧封育退牧还草工程的同时,利用国家1·8亿元专项资金实施草原围栏建设,使人工草地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行舍饲圈养,调整畜…  相似文献   

18.
禁牧封育打造宁夏天然草原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原3665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7.2%,是自治区的半壁河山和面积较大的绿色生态屏障。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从全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  相似文献   

19.
<正> 天然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最经济的物质基础。陇南地区拥有天然草场956.7万亩,占总面积的22.85%,其中分布在高山地带的草甸类草场411.8万亩,占总草场面积的43%,发展草原畜牧业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在牧业生产中片面追求放牧家畜的净增存栏,不注重草原的合理利用和建设,加之垦草开荒,挖野药,铲草皮等人为破坏因素,致使天然草场日趋退化,牧业生产资源优势未得到充  相似文献   

20.
阿坝州拥有天然草原452.19万公顷,占全州幅员面积的53.70%,比林地面积多25%。草原既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被国家定位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依法建立健全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切实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工作既是当前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需要,又是发展牧区现代畜牧业、加快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已倍受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了解当前草原监督管理工作现状,明确今后工作思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