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禁牧对巴林右旗天然草地生产力及植被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不同草地类型测定了未禁牧、禁牧当年以及禁牧4年后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群落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禁牧能够明显提高天然草地的草地生产力;对天然草地的植被组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禁牧对巴林右旗天然草地生产力及植被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不同草地类型测定了未禁牧、禁牧当年以及禁牧4年后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群落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禁牧能够明显提高天然草地的草地生产力;对天然草地的植被组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灌丛草地类型区作为草地实施放牧和全年禁牧管理后的观测区。以2003年的观察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月份梯度实施禁牧与全年放牧状态下,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多度和重量的变化对比,辅以气象、土壤因子进行分析,意在找出草地合理的放牧强度,草地适宜的休养生息时间,使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化。结果表明,灌丛草地在实施禁牧措施后草地植被状况有好转。草地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04g/m^2。灌木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15.8kg/hm^2。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0%,植被高度平均提高17cm,植被的群落演替过程也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西部3个盟市自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生态建设工程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盟市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231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9.37%。草场实施禁牧后,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以遏制,牧区草场植被覆盖度由禁牧前的10%提高到禁牧后的15%;牧草株高由20cm增加到25cm,产草量由300kg/hm^2提高到375kg/hm^2。牧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牧民接受科学养畜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市场意识增强了,传统的饲养方式和经营管理观念逐步转变。牧户能繁母畜比例由47.6%提高到58.3%,出栏率由36%提高到52%。实施禁牧后,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转变;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5.
春季禁牧对内蒙古草原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钢  曹子龙  李青丰 《草地学报》2003,11(2):183-188
2002年春季进行禁牧与自由放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禁牧对草原植被的群落特征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在禁牧区,植被产草量、盖度、高度和密度等与自由放牧区之间差异显著(P<0.05)。春季禁牧有利于草原植被的可持续利用。同时,禁牧期的长短对草原植被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取样,于2017~2019年(禁牧2~4a)对新疆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的禁牧区及放牧区的群落植被特征进行测定分析,探究不同禁牧年限下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被特征年际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退化荒漠禁牧后一年生草本植物逐渐从群落中消退,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增加;(2)荒漠植被禁牧2~4a后,植被高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宁夏灵武市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地植被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经围栏禁牧和补播后,由于有效消除了放牧的干扰,草地得到了休养生息,开始不断改善和恢复。主要表现在:禁牧加补播样地和禁牧样地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平均比放牧样地高出87.03%和46.67%;禁牧加补播及禁牧样地植被盖度增大,分别比放牧草地提高了25.46%和15.37%;放牧区及禁牧区多为一年生植物,且区内的株丛数显著高于禁牧加补播区;在三个区内植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没有差异显著性。综合评价,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很好的改善了草地植被的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8.
《四川草原》2005,(2):3-3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消息,宁夏全区323万公顷草原禁牧后,380多万只羊实行舍饲圈养,草原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据对不同类型草原观测,干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增加了30%,草原化荒漠增加了25%,单位面积草原产草量增加了3~5倍,一些近乎灭绝的草灌植物死而复生。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掌握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状况,科学评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落实的生态效益及草畜平衡效果,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对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方面开展高峰期草地生产力分析工作尤为重要。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昭苏县2013年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94.3%,比2012年提高了11.3%,鲜草产量9034kg/hm2,比2012年提高了58.5%。其中禁牧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0.6%,比2012年提高了5%,禁牧区鲜草产量9812kg/hm2,比2012年增加3.2%。草畜平衡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4%,比2012年提高了15%,草畜平衡区草地鲜草产量为4691kg/hm2,比2012年提高了61.7%。  相似文献   

10.
郅振璞 《草业科学》2002,19(10):29-29
曾受三年大旱严重威胁的鄂尔多斯人民,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建设,实施禁牧、休牧、生态移民等措施,使草原再现“如草丰美”的迷人景象,植被覆盖度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沙化草地春季禁牧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南部的浑善达克沙化草地进行了春季禁牧试验。从4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50-70d禁牧期间,对牧畜进行舍饲,对牲畜体重和草地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并与传统的自由放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春季禁牧有效地保护了植物,植物生长速度和植被盖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禁牧舍饲牛的增重要高于自由放牧的对照,而舍饲羊的增重要小于自由放牧的对照。根据禁牧后饲草收益和家畜表现所做经济分析来看,春季禁牧制度是一项既能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又能保证畜牧业高效生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禁牧封育对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13  
在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示范工程的青海省玉树县上拉秀乡进行了3年禁牧封育退化草地的观测,研究了禁牧封育对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地的改良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禁牧封育对恢复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有明显的效果。禁牧封育后草地中植物的盖度,高度和产草量明显提高;牧草种类发生显著变化,莎草科、禾本科牧草的种类和产量增加,杂类草的种类和产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鄂尔多斯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式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草场退化。2000年,鄂尔多斯在全区乃至全国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从变革生产方式上促进生态恢复。2002年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在我市实施。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是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得到了大力推行,同时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更加规范化。退牧还草工程在我市实施7年来,使我市草原生态快速恢复,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草原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草群高度由平均不足15cm提高到35cm左右,梁地草场和沙地草场的产草量平均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实行封山禁牧是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的突破口,是保护和尽快恢复植被的关键和保障,有利于防止人为放牧对新造林地、原生植被的破坏,有利于借助自然力量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变革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水平,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民脱贫致富.但封山禁牧对畜牧业的发展会产生"阵痛", 本文就在农区封山禁牧后如何发展畜牧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施行休牧、禁牧措施时的技术要点,包括适用地区、地块选择、休牧或禁牧时间、确定休牧或禁牧起止期的植被指标、气候参数等.  相似文献   

16.
禁牧对隆宝国家自然保护区草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青海省玉树县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禁牧、半禁牧、自由放牧的高寒草地,调查3种草地的植物量、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等特征,分析禁牧对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寒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可以有效提高该保护区内高寒草地植物量,增加植被盖度,提高禾草类优良牧草功能群的比例,植物多样性增加;禁牧可以提高土壤碳库、氮库及储水能力;禁牧使地上植被与土壤有机碳、氮、储水功能协同演变,但对土壤磷影响不大。此外,适当程度的禁牧是降低高寒湿地土壤水分蒸发,减缓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盐碱化草牧场改良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盐碱化草牧场实施禁牧、浅耕翻和补播等综合治理措施,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植被高度、盖度、种类、产量有明显的提高,为改善科尔沁草原大面积盐碱化草场植被状况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市场对羊肉需求旺盛,生产者的积极性较高。“十五”期间我国养羊业发展比较快,2005年,我国羊存栏达到3.72亿只,比2000年增长28.O%;羊肉产量达到435.5万吨,比2000年增长59.O%,羊肉占肉类总产量比重达到5.7%,比2000年提高1.3%。我国养羊业虽然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山羊存栏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力度的加大,保护植被,封山育林、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呈减少趋势。传统的养羊模式已不适应养羊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禁牧舍饲、保护生态、实现生产生态双赢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柴绍芳  张波  郭宪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2):24-25,28
自2003年开始,酒泉市3个县的荒漠化草原被列为"退牧还草"试点,对禁牧、休牧措施在植被恢复中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连续的定点观测。结果表明,退牧对恢复草地植被效果明显。退牧后植被的高度、盖度、多度、地上生物量和可食牧草产量等生产性能明显提高。就植物多样性、盖度、高度和产草量的综合效应而言,采取禁牧等措施对植被恢复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网围栏效益调查分析,凡是安装了围栏的草地,牧草高度、密度、盖度、频度以及牧草产量都显著地高于对照区(围栏外草地植被),而且有围栏的退化草地植被其恢复进度也高于对照区,表明采取围栏禁牧措施,对保护草地生态,加快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