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鱼塘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一味追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池塘底部沉积物过多,造成鱼塘自身养殖污染,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使池塘水体中养殖鱼类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生长缓慢、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并严重感染鱼类疾病,甚至死亡,进而影响了养殖鱼类的产量和产品质量。下面笔者根据经验将鱼塘养殖污染防治介绍介绍如下。一、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1、残饵过多造成饲料污染由于投饲量、排泄粪便过多,投饲方法不当或饲料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少国家在家禽家畜和鱼类养殖中,为了提高养殖效益,除在饲料中添加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外,还开发使用了特殊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09,(10):55-55
链球菌病可以引发罗非鱼肝胆综合征,但鱼类出现的肝胆综合征则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以下分类探讨。1、链球菌病防治方法 大力提倡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方向发展。使用多年的池塘必须要翻推塘底,使有害物质得到氧化。  相似文献   

4.
鱼类肝胆综合征是近两年在鱼类养殖中频繁发生的一种新的鱼病症状,2005年我地也大面积发生了此病,发病面积占全区养殖面积的60%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两年在鱼病防治工作中对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情况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中,饲料约占生产总成本的40%-60%,而饲料中鱼粉的成本占到三成以上。美国大豆协会近几年在中国的试验结果表明:对大多数常规养殖鱼类品种而言,用植物性原料替代鱼粉,可以达到同样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6.
1选择营养物质合理,均衡、品质好的饲料。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饲料品质好,鱼类吃食后可消化吸收的部分高,鱼类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反之,用品质差的饲料养殖鱼类则会大大加重养殖成本。2科学合理的投喂,是减少饲料浪费,控制饲料成本的有效途径。投饲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养鱼效益的关键。应用光合细菌,把农作物秸秆(如麦秆、稻草、玉米秆、花生壳等)生产成为鱼的生物饲料,使所投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不同种鱼类生长的需要。配制饲料时要按比例科学配制,尽量做到多种原料混合,适量添加微量元素,可显著提高养殖效果和大幅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8.
三、饲料投喂 投喂高效饲料是无公害养殖成功的保证。无公害水产养殖提倡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对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建议每周至少投喂一餐青饲料。饲料投喂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坚持少量多餐,每天投饲3~4次;同时以不影响鱼类下一顿抢食能力为前提来掌握目投喂量,就是每餐只喂8成饱,具体掌握到每餐投喂饲料时,到有60%~70%的鱼群离开时就可以停止投喂。  相似文献   

9.
夏季养殖鱼类的肝胆疾病可分为脂肪肝、肝性脑病和肝性出血病3种病症。阐述了利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防治3种肝胆疾病的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商品饲料和配合饲料在鱼类养殖中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水产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同时也使养殖鱼类患营养性疾病的情况逐渐增多,而且随着配合饲料养鱼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有加速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鳗鱼土池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低,其它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也广。土池鳗鱼养殖,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每667平方米可产800公斤~1000公斤。鳗鱼土池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俗称黄辣丁、嘎鱼,是近年新开发的一种高档淡水品种.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且有药用价值,是当前水产养殖中品种结构调整、增效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经全国多种水域养殖表明,适应性非常强,南北深浅水域均可养殖,人工配合饲料极易解决,养殖密度高、病害少、易摄食上钩,极适应垂钓养殖.  相似文献   

13.
肝胆综合症作为养殖鱼类一种新型疾病,发病初期具有病症轻、不易观察等特点。本文就该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流行情况、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为养殖生产中肝胆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合理设计饲料配方设计配方之前必须弄清养殖鱼类的种类、生长阶段,以便确定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素的水平;自配饲料既要满足鱼类生长对蛋白质的需要.又要使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适中。  相似文献   

15.
1、养殖结构 合理的养殖结构是提高渔用饲草利用效果的基础,种草养鱼的养殖结构应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同时考虑到水体和饲料的充分利用,合理搭配杂食性鱼类。一般草食性鱼类的放养量占总放养量的60%左右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水产养殖动物对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合论述了虾蟹类、鱼类、爬行类等主要养殖动物对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糖、维生素,矿物质的需要量和配合饲料中的适宜含量,旨在研制水产养殖动物配合饲料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重要且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虑食性鱼类的食性,养殖虑食性鱼类的场地选择和网箱材料进行分析。文中从网箱架设、养殖密度、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虑食性鱼类网箱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鮰属鲶形目,鮰科,亦称沟鲶,为广温性鱼类。在我国除池塘养殖外.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尤为盛行。随着集约化生产能力的加大.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最近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鮰鱼疾病.极大的影响了斑点叉尾鮰的产量、效益。现将目前对斑点叉尾鮰肝胆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勃 《农家致富》2009,(20):38-39
把鲌鱼和河蟹的各自养殖技术有机结合,发挥综合养殖优势。河蟹以底栖为主,一般多在夜间摄食附生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底栖动物、人工沉性饲料;鲌鱼活动于上层水体,一般在白天摄食水体中适口野杂鱼类、人工浮性饲料。  相似文献   

20.
养殖水体氨氮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渔业资源和可养殖水面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在水产养殖上寻求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如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水体产量。养殖密度的增加,对养殖系统及排放废水的附近水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鱼类排泄物和残饵直接进入水体,导致氨氮浓度升高,已成为制约鱼类生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对治理氨氮污染这一世界性的课题,笔者就去除养殖水体氨氮的微生物种群、固定化技术、生物强化技术以及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等做一综述,以期把握研究热点,推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