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建权 《中国种业》2020,(11):86-88
为全面了解新科稻31的生产应用前景,利用2015- 2016年2年的国家水稻品种试验黄淮粳稻B组汇总结果,通过产量、高稳系数和相关系数分析新科稻31的丰产稳产性,并进行了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科稻31两年区试产量分别为 683.6kg/667m2和 665.9kg/667m2, 均比对照增产;高稳系数分别为 88.6% 和 92.6%,均大于对照;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新科稻31 是一个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在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度加大栽插密度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4品种名称:玉稻518申请者: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育种者: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新稻03518诱变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5.4d,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1.4d,株高102.9cm,穗长16.9cm,总粒数143.7粒/穗,结实率89.8%,千粒重27.7g。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38kg/hm~2,比徐稻3号增产4.7%。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审水稻新品种裕粳136的特征特性,并对裕粳136和对照品种徐稻3号从产量、变异系数及高稳系数等方面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裕粳136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7-2018年度和2018-2019年度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增产点率分析、AMMI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小麦新品种晋麦105号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其丰产、稳产性等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晋麦105号在2017-2018年度区域试验中较对照晋麦47号增产7.1%,在2018-2019年度区域试验中较对照晋麦47号增产6.2%,稳定性参数在2年区域试验中分别排名第3和第1,在生产试验中稳定性参数排名第1,稳定性超对照。说明晋麦105号适用范围广,具有旱作丰产性、稳产性好的特点,是适宜山西省南部旱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中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原始数据为基础,对兴粳8号(乌兰4)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探究了该品种的产量特性及合理的增产途径。结果表明,兴粳8号在各年度产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绥粳18,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各年度的产量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绥粳18且变异系数较低(<20%),表现出良好稳产性;各年度参试的试验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回归系数bi<1,在不同环境下适应性强。综上所述,兴粳8号在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当中,产量表现突出,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品种推广意义和前景较大,研究内容可为兴粳8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抗病高产水稻新品种阳光20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光200是采用系统选择法育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在2003~2004年山东省区试中,平均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23.6%,在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增产20.4%,增产极显著,最高产量达843.5 kg/667m2,并具有抗逆性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熟期较早、米质较优等特点,于200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阳光200水稻新品种将对我省乃至黄淮海稻区的品种更新更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种子世界》2014,(6):59-60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36品种名称:苏秀326选育单位:江苏苏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丙00-502/秀水114//秀水114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5d,比对照徐稻3号长1.0d。株高97.6cm,穗长16.5cm,有效穗数298.5万穗/hm2,穗粒数153.2粒,结实率78.2%,千粒重25.6g。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黄淮粳稻组生产试验,平均  相似文献   

8.
武运粳21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运粳21系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705)。丰产性好,生育期较早,抗倒性强,米质优,口感好,综合农艺性状优,大田种植表现条纹叶枯病发病率低;适宜在洪泽县中等肥力以上田块作中粳稻种植,产量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0%。在本地区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徐稻3号超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稻3号是徐州市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在2001-2002江苏省水稻中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质、高产、抗病、熟期适中、稳产性好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汤玉煊 《中国种业》2017,(11):57-58
汴稻1号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镇稻99和秋丰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在河南省粳稻预备试验中,平均产量9454.5kg/hm~2,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2.1%,居试验第1位。在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中,2013-2014年平均产量9802.5kg/hm~2,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0.5%,2年均居试验第1位。在河南省粳稻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549.0kg/hm~2,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0.8%,居试验第1位。该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扬麦 1 1号 (原名 96G2 5)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合作育成。张家港市农试站于 2 0 0 1年秋引进试种示范 ,结果表明 :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较好、生长清秀、成熟期熟相佳、品质优良、高抗白粉病、粒重、容重较高 ,是目前生产上的优质蒸煮小麦新品种之一。1 主要特征特性1 .1 丰产、稳产该品种的产量表现 :在江苏省区试中比对照扬麦 1 58号单位面积增产 4 2 % ,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江苏省淮南小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单位面积增产 6 3 % ;本站引种示范试验中 ,比对照扬麦 1 0号增产 8 3 % ,表现出较好的丰产…  相似文献   

12.
耐盐碱水稻品种绥粳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海 《中国种业》2003,(11):62-62
绥粳5号(原名绥94-5071)是绥化农科所于1990年利用丰产、优质的藤系137为母本,与半矮秆、稳产、耐盐碱的绥粳1号杂交,通过加强自然选择,经多年自然压力选育而成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200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绥粳5号。1丰产性分析1995-1996年所内产量鉴定,每公顷产量为8166.7kg2,较对照东农416(下同)增产13.6%,达极显著水平;1995-1997年在庆安等县5点盐碱地进行异地鉴定,平均产量为8433.3kg/hm2,较对照增产16.7%,达极显著水平;1997-1998参加黑龙江省7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162.1kg/hm2,较对照增产8.5%,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3—2015年山西省中晚熟马铃薯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晋薯27号在2013—2014年连续2年山西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3 140.11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7.1%,在2015年山西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0 989.42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5.81%,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变异系数较低,高稳系数值高,回归系数接近于1,多种分析方法均证明,晋薯27号是一个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较好的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亓文俭  赵玉珍  李世丁 《种子》2003,(4):111-111
濮单 4号 (原濮 7812 )由河南省濮阳农科所于 1995年育成 ,组合为 940 1× 92 12。该组合属中熟品种 ,需≥ 10℃积温2 40 0℃d左右。在 1995~ 2 0 0 0年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在 1998~ 2 0 0 0年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 ,产量较对照增产 14 .0 %~ 15 .3%,分别居 3、1、1位 ,表现丰产性好、稳产性高、抗逆性强。 2 0 0 1年由河南省品审会审定 ,适宜在我国黄淮夏玉米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信粳糯631是以皖稻68为母本、信粳64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8910.0kg,比对照郑稻18号增产15.5%,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9829.5kg,比对照9优418增产3.8%。2016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品种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9034.5kg,比对照9优418增产3.8%。2014-2015年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最高为6.25,感纹枯病,对白叶枯病最高为5级。出糙率83.6%、直链淀粉含量1.6、胶稠度100mm等品质指标达优质一级米标准。201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7001)。  相似文献   

16.
李玉兰 《种子科技》2012,30(4):39-40
大粮203是临沂市大粮种业有限公司1998年以高产抗病品种临稻10号为母本、优质品种焦选D2(又名豫粳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粳稻新品种,在2008~2009年国家黄淮粳稻北方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两年产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分析冬小麦新品种京花12号的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以(2013—2016年)北京市区域试验节水组和(2014—2017年)国家区域试验北部冬麦区水地组结果为依据,采用与对照品种相比较的方法,分析小麦品种京花12号的特征特性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京花12号的产量三因素协调,在北京市区试节水组中,2年平均增产8.25%,北京市区试生产试验中增产14.1%。在国家区试北部冬麦区水地组中,2年平均增产6.6%;在国家区试生产试验中增产11.1%。京花12具有较好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作为江苏省水稻育种的核心科研机构,今年,武科粳210、丰粳3227、皖垦粳11036、豪运粳2278等4个优良好品种脱颖而出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武科粳210和丰粳3227分别通过国家和江苏省审定,皖垦粳11036和豪运粳2278通过安徽省审定。一年4个品种通过审定,创造了水稻所育种历史新记录。武科粳210,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株高、穗长、穗粒数等综合农艺性状协调,生育期适中,为152.4天。产量表现上,在2016和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  相似文献   

19.
张广文 《种子科技》2003,21(2):120-121
陕油8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的南方生态型且育性稳定的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与北方生态型恢复系116C杂交选育的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是黄淮区第一个国审双低品种。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5.18%,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续试,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3.52%,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两年平均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4.27%,位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2000年国家黄淮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5.2kg,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5.74%,具有较强的稳产…  相似文献   

20.
优质强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麦37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郑麦37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丰优育种室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两年河南省冬水组区试中产量较河南省小麦生产大面积推广的对照品种周麦18号平均增产2.0%;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中汇总11个点,全部增产,平均较对照周麦18号增产4.3%。丰产性较优,年际间和地点间稳产性较好。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