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个新的玉米黄化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发现的玉米黄化突变体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突变体茎秆纤细,叶片细长。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叶绿素a(cla),叶绿素b(clb),类胡萝卜素(caro)和总叶绿素(chl)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正常自交系,caro/chl显著高于正常自交系,推测突变体为总叶绿素缺乏型突变。用透射电镜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突变体叶绿体内部有较多嗜锇颗粒,叶绿体结构松散紊乱,基质片层间隙大,有扩张趋势,但基粒数目及垛叠层数在突变体与正常自交系间无明显差异,叶绿体数目在突变体与正常自交系间无显著差异。说明该突变体叶色改变可能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减少及叶绿体基质片层的结构有关或与叶绿体内大量嗜锇颗粒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2.
长期水分胁迫下氮、钾对夏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2 种不同夏玉米基因型(陕单9号,抗旱品种;陕单911,不抗旱品种)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长期水分胁迫下氮、钾对各生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旨在从光合生理特性揭示这些因子的抗旱机理。结果表明,长期水分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除成熟期)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不抗旱品种降幅更甚。抗旱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大于不抗旱品种,而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则相反。两品种苗期光合作用较弱,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较低,抽雄期达到高峰。施氮能不同程度降低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的蒸腾速率,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减缓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伤害。随氮肥用量增加,不抗旱品种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明显降低,两种氮肥用量间有显著差异;抗旱品种在低氮用量时效果显著,但高低氮用量间无显著区别。钾对受水分胁迫的玉米表现出比氮肥更突出的效果。相反,在适量供水条件下,氮钾肥的作用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适当用量的氮、钾肥,可以有效地改善水分胁迫下作物叶片的光合特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抗性甘薯品种感染疮痂病后光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感病薯种“金山1255”和抗病薯种“广薯88-70”染甘薯疮痂病后的光合机理。结果表明,染病后感、抗病品种叶绿素均被降解,叶片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饱和指数、叶绿体膜流动性均降低,叶绿体Ca2 -ATP酶和Mg2 -ATP酶活性均下降,气孔导度、净光合效率、蒸腾速率均下降,但感病品种下降幅度比抗病品种大;胞间CO2浓度在抗病品种中下降,而在感病品种中略有上升;感、抗病品种的叶绿体超微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感病品种受到的伤害程度远大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4.
弱光下烯效唑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苗期喷施烯效唑对弱光胁迫下花生幼苗的影响,以花育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弱光环境进行花生盆栽试验,叶片喷洒烯效唑后,考察植株性状、根系形态状况,并测定叶片SPAD值、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衰老有关的酶活性,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后,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分别降低29.3%~32%和33.3%,各器官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少,比叶重增加,根系增粗,直径0.5 mm以上根系的比例提高,但根系总长度和表面积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显著增加了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对蒸腾速率影响不大,POD活性提高27.3%~74%,而对其他保护酶和MDA含量影响不大;显著增加了叶片细胞内叶绿体数、基粒片层数和叶绿体基粒数,这是弱光下提高花生幼苗光合能力的生理基础。本研究为麦套花生生产上合理使用烯效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钙过量对茶树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茶树是一种嫌钙植物,本文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钙过量水平对茶树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色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及茶树新梢生长的影响,旨在探明钙过量对茶树光合生理的影响,同时为解释高钙茶园中茶树生长不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不同钙过量处理,随着钙浓度的升高,茶树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 逐渐降低; 茶树叶片Chl a/Chl b升高,总Chl含量逐渐降低; 茶树叶片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逐渐降低,初始荧光(Fo)则升高; 叶绿体片层结构遭到破坏; 同时钙过量处理的茶树新梢生长受到抑制,其节间距、新梢长度、展叶数、叶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上述结果说明: 钙过量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光合系统膜结构的破坏,导致电子传递链受阻,茶树叶片光能利用效率降低,从而影响茶树新梢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缺铁胁迫柑橘砧木幼苗的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枳壳与枳橙砧木在缺铁和正常铁浓度处理下的反应,重点揭示两种柑橘砧木光合特性、叶绿体超微结构等对铁敏感性的差异。【方法】以柑橘的枳壳砧木和枳橙砧木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缺铁 (–Fe,0 μmol/L) 和正常铁 (+Fe,37.3 μmol/L) 2个处理进行营养液培养,测定了缺铁胁迫对两种砧木苗期铁元素含量与积累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片糖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电镜扫描。【结果】缺铁胁迫显著降低了两种砧木铁元素含量与积累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且枳橙砧木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相比,缺铁后枳壳砧木叶片的糖类物质含量降低,且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枳橙砧木叶片可溶性糖、蔗糖含量显著升高,淀粉和果糖含量显著下降。另外,缺铁胁迫条件下,两种柑橘砧木片层结构模糊,嗜饿体数目增加。并且,缺铁后枳壳砧木叶绿体长度、厚度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2.1%、26.4%,枳橙砧木则分别下降了55.1%、40.4%。【结论】缺铁胁迫下,枳橙砧木幼苗的铁元素含量和积累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等均比枳壳砧木受到较大影响,表明枳橙砧木比枳壳砧木对铁营养缺乏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7.
镁对槟榔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供镁水平对槟榔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槟榔的平衡施肥矫治技术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叶龄‘热研1号’槟榔幼苗为试材进行了沙培试验。采用1/2 MS完全营养液,即对照处理Mg浓度为0.75 mmol/L,缺Mg (–Mg) 和高Mg (+Mg) 处理分别为不添加Mg和添加Mg 2.25 mmol/L。幼苗生长5个月后,取样测定槟榔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蔗糖合成酶 (SS) 和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活性、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观测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1) 缺镁处理导致槟榔叶绿素相对含量 (SPAD)、光系统Ⅱ (PSⅡ) 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而高镁处理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 缺镁处理槟榔叶片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升高,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高镁处理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 缺镁胁迫致使叶绿体膜解体,基粒片层大部分消失,类囊体片层结构断裂,噬锇颗粒数目增多;高镁处理时叶绿体发生变形,叶绿体膜模糊,基粒片层部分消失,噬锇颗粒和淀粉粒增多。【结论】缺镁胁迫下,槟榔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异,叶绿素合成及碳代谢受阻,光合效率降低,而高镁处理对槟榔叶片的影响显著小于缺镁处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玉米生长后期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肥分别在基施、拔节期与大喇叭口期1∶3∶1施用时,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完整,基粒和基质片层结构丰富;当追肥次数逐渐减少直至不施氮肥时,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叶绿体形状由长椭圆形趋于圆形,被膜不断破裂,片层结构由排列整齐变为混乱,线粒体膜被破坏,脊的数量减少.因此,合理地增加追肥次数能提高叶绿素含量,有效改善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的加剧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且叶绿素b比叶绿素a含量下降速度快,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拔节~抽穗期迅速上升,灌浆期后迅速下降,且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随水分胁迫的加重冬小麦产量和经济系数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春玉米早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氮肥不同施用时期下春玉米早衰特性。结果表明,合理的增加追肥次数能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当氮肥分别在基施、拔节期与大喇叭口期1∶3∶1施用时,春玉米生育后期的穗叶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较一次性基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叶片形态指标和丙二醛(MDA)含量却降低,有效地延缓了玉米的衰老。对照(无氮肥)处理的穗叶叶绿体破裂解体,基粒和基质片层结构膨胀,导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能力降低而出现早衰。  相似文献   

11.
蓝、紫粒小麦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南地区的白粒小麦品种("绵阳26"和"川麦107")为对照,对新育成的蓝、紫粒小麦品种(系)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蓝、紫粒小麦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和对照的白粒小麦一样,均随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发育进程而下降,在孕穗期含量最高,成熟期含量最低;蓝粒小麦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各发育时期均最低;白粒小麦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在除孕穗期外的各发育时期最高,成熟期的叶绿素b含量也最高。白粒小麦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发育进程一直下降,直至成熟,而紫粒和蓝粒小麦在开花期前逐渐下降,但开花期后又逐渐升高,成熟时达到最大值;灌浆期和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是蓝粒小麦,其次是紫粒小麦,白粒小麦最低。蓝、紫粒小麦和白粒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均随发育进程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开花期净光合速率最大;白粒小麦在除灌浆期外的其他生育期净光合速率最大,蓝粒小麦在开花期后净光合速率是最低的。蓝、紫粒小麦和白粒小麦的气孔导度和蒸腾强度均随发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灌浆期。白粒小麦的气孔限制值在孕穗期到开花期低于紫粒和蓝粒小麦,而开花期后则高于紫粒和蓝粒小麦。新近育成的几个蓝、紫粒小麦的光合能力低于白粒小麦。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改善铁胁迫玉米光合组织结构及其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氧化氮(NO)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层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发生剂,液体培养20.d龄的玉米幼苗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O可完全逆转玉米幼苗由缺铁引起的脉间失绿现象,极显著地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电镜观察结果证实,NO促进了玉米叶片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的发育,叶绿体数量增多且体积增大,基质片层和基粒数量明显增多且结构完好。同时,NO促进了缺铁玉米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体的装配并显著提高了光合链的电子传递速率,使叶片光合活性得到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空间诱变后甜椒叶片光合、色素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空间条件对植物的诱变机理,以经空间诱变的甜椒(Capsicum frutescens Linn.)第4代植株叶片为主要试验材料,研究其叶片光合指标、色素含量和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后连续4代自交授粉获得的变异体SP06-31植株叶片内,叶绿素a、b,叶绿素a与b的比值和总叶绿素以及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以烤烟K326为材料,探讨了在不同叶龄时期有机肥与化肥在烟叶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从光能利用(宏观)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微观)方面,揭示两种肥料配比对烟叶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同时为探索烟叶高产优质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蛭石为栽培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设施用烤烟专用有机肥(N∶P2O5∶K2O为9∶9∶10,有机质≥70%,中、微量元素≥12%)和施用普通尿素两个处理。烟草为工厂化无毒育秧苗,叶龄(叶龄从叶片长约2 cm时算起)15天、30天、45天、60天和75天取样或测定自上而下第6~8片叶。用Li-6400(美国)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烟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作用与气孔导度。使用M系列调制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Maxi-Imaging-PAM(德国)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用C-700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叶绿体超微结构并拍照,用软件Auto CAD 2004计算淀粉颗粒在叶绿体中所占的相对面积比Ra,叶绿体基粒片层的统计方法据Goodenough等改进的Teichler-Zallen法。【结果】有机肥对烟叶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显著,在叶龄60天时,其叶绿素含量比普通化肥高136.1%;在叶龄75天时,其烟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分别比普通化肥处理高135.3%、84.5%和51.3%,叶绿素荧光参数Y[Ⅱ]和q L分别比普通化肥处理高22.2%和39.5%,Fv/Fm在叶龄60天时比普通化肥处理高18.7%,而NPQ值在叶龄45天时普通化肥比有机肥处理高23.3%。叶绿体内孕育的淀粉粒随叶龄的增加而逐渐膨大,期间伴随着淀粉粒在叶绿体中所占的面积比例(Ra值)越来越大,两处理Ra值差异明显,尤其是在叶龄45天时,化肥栽培下的烟叶Ra值比有机肥栽培高31.8%。有机肥处理的叶绿体呈梭形,长宽比大,而普通化肥种植的叶绿体形态近圆形,长宽比小。【结论】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烟叶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且随叶龄的增加,有机肥的作用效果日趋明显。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可延缓烟株衰老、提高烟叶光能利用效率。两种施肥方式下,淀粉颗粒Ra值的差异不能说明施用化肥可提高烟叶合成淀粉的能力。与普通化肥处理下的烟叶相比,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叶绿体基粒垛叠数大于10的片层占基粒垛叠片层总数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索矫正苹果缺铁失绿症途径,采用铁肥虹吸输液方法,研究了铁肥虹吸输液对缺铁黄化叶片复绿,叶片解剖结构、 色素含量、 光合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虹吸输液处理的复绿苹果叶片单个细胞叶绿体数目比对照增加了3.6个,淀粉粒有所减少;叶绿体内基粒结构更清晰、 垛叠增多;线粒体内嵴数量增多、 清晰度提高;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被膜结构得到修复。虹吸输铁后失绿程度由2.00级恢复到0.49级;铁肥虹吸输液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降低了细胞间隙的CO2浓度。输铁处理其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为最高。缺铁失绿苹果叶片叶绿素a、 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未输液对照增加2.97倍和3.18 倍。说明采取铁肥虹吸输液的方法能够矫正苹果缺铁失绿症。  相似文献   

16.
γ射线辐射水仙花鳞茎对植株生长与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秦华 《核农学报》2005,19(5):360-362
本文研究了在水仙鳞茎水培期间60Co辐射对植株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20~60Gy的辐射能显著降低水仙花鲜重净增量,抑制根、叶伸长生长,损伤叶片维管束细胞,但对根粗度、叶片宽度及叶片厚度影响甚小,20Gy和40Gy辐射能延长水仙花单花寿命,延迟始花期,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适用于水仙鳞茎的商业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FACE条件下冬小麦的光合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系统平台,于冬小麦开花期、乳熟期对旗叶进行气体交换测量,根据光合模型计算光合参数,研究550μL·L^-1CO2对冬小麦旗叶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冬小麦开花期还是乳熟期,FACE圈内的小麦叶片在短时间高CO2浓度下初始出现的光合速率增强逐渐减弱或消失,即FACE圈内的小麦叶片表现出对高CO2浓度的光合适应现象。低氮、常规施氮水平下均发现了小麦旗叶的光合适应现象,但是光合适应现象与施氮量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另外,研究发现,FACE系统中,冬小麦旗叶的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这可能是导致FACE系统中小麦叶片出现光合适应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