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探讨果实发育期喷施赤霉素(Gibberellin,GA3)对李果实采收时及冷藏期间冷害的抑制作用及机理,以‘红宝石’李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前1周、果实膨大期、果实膨大期后1周分别喷施1次100 mg/L GA3,研究GA3处理对果实冷藏期间冷害的抑制效果,及其对果实采收及冷藏期间细胞膜完整性、活性氧积累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GA3处理显著降低了李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指数与褐变指数,贮藏第49 d时GA3处理果实的冷害指数和褐变指数分别较对照低60.61%和52.19%。GA3处理有效维持了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了丙二醛(MDA)的积累,显著降低了果实采收时及冷藏期间O2-.的产生和H2O2含量;还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抑制了果实采收时和贮藏期间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可见,在果实发育期连续喷施3次100 mg/L GA3,可有效控制李果实的采后冷害,其良好的控制效果与维持果实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活性氧的积累、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及抑制褐变相关酶的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香蕉果实贮藏冷害与NAD激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彩霞  顾采琴  朱冬雪 《园艺学报》2008,35(10):1425-1430
 以‘巴西'香蕉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在22℃和6℃下贮藏期间NAD激酶(NADK)活性与冷害发生情况,膜渗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6℃下贮藏3d 时果实出现冷害症状, 11d时冷害加重,同时NAD激酶活性、膜渗透性、MDA含量和PPO活性均始终高于22℃贮藏的, 并在11d时达到高峰,而PAL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其活性始终低于22℃贮藏的。6℃下用NAD激酶激活剂氯化钙处理香蕉果实后,NADK受到激活,冷害程度加重,而用钙离子通道阻塞剂异博定(verapamil,Vp)处理后则抑制了NADK 活性,果实冷害症状延迟4 d 出现,冷害程度减弱,说明香蕉果实冷害发生与NADK 活性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1 - 甲基环丙烯处理荔枝果实减轻其贮藏中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桂味’荔枝果实采后1 - 甲基环丙烯( 1-MCP) 处理对其0℃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2MCP处理有效推迟了冷害主要症状即果皮褐变的出现, 延缓了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的下降, 抑制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 但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1-MCP处理提高了果实冷藏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 降低了果皮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 抑制了后期过氧化物酶( POD)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 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桃果实采后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膜质过氧化及活性氧代谢、果实软化及相关酶的作用、冷害生理、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旨在为提高桃果实贮藏保鲜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膜脂代谢组学研究低温诱导的桃果实采后膜脂代谢变化与冷害的关系。与4℃相比,8℃延缓了桃果实磷脂降解、磷脂酸(PA)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进而降低PA积累和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保持高水平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组分和脂肪酸不饱和度,最终延迟桃果实冷害发生。8℃诱导桃果实差异脂质代谢物数量显著增加,并在贮藏后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甘油二酯(DAG)和较低水平的甘油三酯(TAG)组分,可能是8℃诱导的采后桃果实正常后熟软化过程和冷害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8℃下桃果实的膜脂代谢动态变化利于冷害的延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10、20 mmol·L~(-1))外源GB处理可有效抑制桃果肉褐变,减轻冷害症状,其中10 mmol·L~(-1)GB处理效果最明显。外源GB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 mmol·L~(-1)GB处理还能够保持桃果实较高的果肉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并且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这说明外源GB处理能减轻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前避雨栽培影响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桃果实的贮藏研究主要包括品质维持技术研发及调控机制分析,有关采前生产措施对于采后贮藏品质的报道相对较少。【方法】研究选取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Prunus persica L.Batsch‘Hujingmilu’)为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开展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的品质分析。【结果】避雨栽培果实置于0℃贮藏21 d转货架3 d发生果肉组织褐变等冷害症状,对照果实出现冷害的时间为28 d转货架。不同栽培模式来源果实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含量的显著差异主要发生在低温贮藏21 d转货架3 d,整个贮藏过程中的糖酸比含量在不同处理中并无显著差异。电子鼻的统计质量控制(SQC)分析结果显示,避雨栽培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期间与对照样品存在感官品质差异。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分析发现低温后转货架发生冷害的避雨栽培果实内酯类、酯类、呋喃类和降异戊二烯等挥发性物质显著含量低于对照果实,冷害越严重浓度越低。对于具体挥发性物质而言,乙酸己酯、顺-3-乙酸己烯酯、反-2-乙酸己烯酯、γ-癸内酯等在避雨栽培果实低温贮藏转货架后显著低于对照。【结论】相对于露地栽培措施,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更易发生冷害,主要症状包括果肉褐变、组织不能正常软化,蔗糖含量减少,果香型的内酯类和酯类物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1–甲基环丙烯对番茄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番茄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和抗病性的影响,以绿熟期的‘浙杂205’番茄为试材,用1 μL · L-1的1-MCP在20 ℃下处理番茄果实6 h,然后将其置于3 ℃冷藏14 d后转入20 ℃后熟16 d。结果发现,1-MCP处理加重了冷藏番茄后熟期间的冷害,但是延缓了硬度和可滴定酸度的下降,推迟了番茄红素的增加和乙烯峰的出现,诱导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降低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虽然1 μL · L-1的1-MCP处理延缓了冷藏番茄果实的后熟,却加重了番茄后熟期间冷害和病害的发生,不适合在番茄冷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1-MCP对不同成熟度白凤桃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凤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低温冷藏条件下果实成熟生理和冷害发生的影响。实验采用25μL/L1-MCP分别对底色转白期(MG)和成熟期(RR)桃果实进行处理,然后置于(0±1)℃冷库中贮藏24d。结果表明,1-MCP处理都能够延缓MG和RR果实的后熟软化进程,降低乙烯释放量,并抑制了果实快速软化阶段的PG酶活性;1-MCP处理提高了贮藏后期MG果实的硬度,降低了出汁率,加剧了冷害的发生程度,1-MCP处理对RR果实的冷害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1-MCP对桃冷害的发生程度与果实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黄瓜采后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韩晋  田世平 《园艺学报》2006,33(2):289-293
 以对低温敏感的黄瓜‘神农5号’果实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果实有关抗冷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该处理减缓了黄瓜果实冷害症状的发展, 降低了细胞膜电解质渗出率、脯氨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处理后, 黄瓜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 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此外, 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黄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因此,茉莉酸甲酯可能通过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降低黄瓜冷害。  相似文献   

11.
热激减轻柿果冷害及其与脂氧合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自生 《果树学报》2006,23(3):454-457
为研究采后柿果实冷害发生机理,探讨热激延缓采后柿果冷害的技术措施,以扁花柿果为试材,研究了经48℃热空气处理3h后,在1℃下冷藏时,热激对柿果冷害、脂氧合酶活性和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延缓了脂氧合酶活性的上升,其棕榈酸和硬脂酸的相对含量低于对照,而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反而高于对照,并降低柿果冷害指数,但对油酸相对含量则无明显影响。这表明,热激减轻柿果冷害可能与抑制脂氧合酶活性和提高果实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直接降温和3 种逐步降温处理对‘徐香’猕猴桃果实冷害、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 响。结果表明:逐步降温处理有效降低冷藏猕猴桃果实的冷害指数和冷害率,并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和货 架期品质;显著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和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 酶、过氧化氢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较低的脂氧合酶活性,并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 和过氧化氢含量。这表明,逐步降温减轻‘徐香’猕猴桃果实冷害的发生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提高, 及活性氧积累的降低有关。3 种逐步降温中,10 ℃→5 ℃ 2 d →2 ℃ 2 d→0 ℃ ± 0.5 ℃逐步降温对冷 害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黄瓜果实不同部位的耐冷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瑛  杨静  陈金凤  茅林春 《园艺学报》2009,36(7):1060-1064
 为了研究黄瓜果实采后的耐冷性,'津优1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果实在2 ℃下贮藏9 d后,转移到20 ℃下放置2 d,分别测定果脐(靠近花萼)、中部、果肩(靠近果梗)三个部位的冷害指数、电导率、磷脂酶D(PLD)和脂氧合酶(LOX)活性、膜结合Ca2+含量。黄瓜果实的冷害最初在脐部出现,再逐渐漫延到中部和肩部。冷藏以后的黄瓜果实冷害指数、电导率、PLD活性、LOX活性均呈现为脐部最高,中部次之,肩部最低。与膜结合的Ca2+含量则从黄瓜脐部到肩部逐渐递增。结果表明,黄瓜果实从果肩到果脐的耐低温能力逐渐降低,果实冷害程度与PLD和LOX活性提高和膜结合钙离子浓度下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1-MCP对柿果实软化及果胶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罗自生 《果树学报》2004,21(3):229-232
以扁花柿为试材,研究了20℃下10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柿果实成熟软化及其果胶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不仅可推迟柿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而且还推迟了柿果实PE、PG和β-Gal酶活性的增加,从而延缓原果胶降解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保持果肉硬度,延长贮藏期限。  相似文献   

15.
枇杷果实采后质地的变化与调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枇杷果实为材料, 通过1 - 甲基环丙烯(1-MCP) 和温度处理, 探索其对采后枇杷果实衰老过程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 枇杷果实采后在20℃贮藏过程中, 脂氧合酶(LOX) 活性、超氧自由基(O·2 ) 积累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均呈峰型变化, 果肉组织相对电导率持续增加, 果实硬度趋于增大, 果肉渐趋粗糙少汁, 具有组织木质化的特征。12MCP可以显著抑制PAL和LOX活性, 减缓O·2 生成, 延缓组织衰老进程和硬度的增加。1℃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 但会导致果实出现冷害, 其典型症状也表现出了组织木质化。采后枇杷果实衰老过程中的硬度增加与冷害胁迫下的果实组织木质化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 但其内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0.25、0.50、1.00 μL · L-1 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对4 ℃冷藏条件下‘阳丰’甜柿果实成熟生理和冷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推迟了冷害症状的出现,降低了果实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了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并降低了峰值;对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影响;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 μL · L-1 1-MCP对冷害的控制作用比其他两个浓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生理成熟期‘新泰红’桃果实为试材,分别用0、2.5、5.0、7.5 g/L槲树叶提取液浸泡果实,以蒸馏水为对照,并于0℃冷藏,测定冷藏期间果实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以及酶活力与活性氧等物质,探讨槲树叶提取液对采后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槲树叶提取液处理能够有效延缓冷藏期间桃果实冷害指数升高以及硬度下降,使整个冷藏期间果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维持相对较高水平,并且能够有效延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以及活性氧物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积累;同时,槲树叶提取液处理还能够显著抑制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从而延缓冷藏期间桃果实褐变程度。综上所述,槲树叶提取液处理能够缓解冷藏期间桃果实冷害症状,以5.0 g/L槲树叶提取液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锡佳  李佩艳  宋夏钦  沈玫  郑小林 《园艺学报》2012,39(11):2251-2257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Zill’果实采后经5 mmol · L-1草酸溶液浸泡10 min后,在低温(10± 0.5)℃下贮藏27 d,再移至常温25℃贮藏4 d,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维持了较高果肉亮度值(L*),可溶性固形物(SSC)、游离脯氨酸和柠檬酸含量。说明草酸处理可提高质膜稳定性,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以及维持一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加采后果实的抗冷性,缓解果实冷害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