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巢虫药物巢础防治效果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在贵州省锦屏县大同乡对张久胜等 3个中蜂场分别用一半上药物巢础、一半上巢虫阻隔器 ,另将吴作沛等 3个场作常规组 ,进行抗巢虫对比试验 ,夏秋 3次调查结果表明 :上药物巢础的蜂群较上阻隔器的蜂群 ,被害率低0~ 6 7% ,被害蜂群脾均白头蛹少 2~ 5头 ;较常规组蜂群 ,被害率低 16 7~ 32 7% ,被害蜂群脾均白头蛹少 12~ 2 4 2头 ,防治效果明显。实践证明 :使用药物巢础防治巢虫 ,不但防治效果好 ,而且适用性强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巢虫是危害中蜂群的最大"杀手".中蜂群一旦遭受巢虫危害,轻者群势发展受阻、产蜜量低,重者全群逃跑.巢虫是中蜂的天敌,常年在蜂群内为害,从农历1月起呈上升趋势,到秋末才慢慢衰退,尤其在气温高时巢虫发展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3.
做好春夏季蜂群的科学管理,可实现蜂群的繁殖和生产双丰收,下面把我20多年的养蜂经验分享给大家。一、防治巢虫巢虫又叫绵虫,是蜡螟的幼虫,只要有巢脾的地方就会有巢虫。当蜂群兴旺时,巢虫就会消声匿迹;当蜂群衰弱时,巢虫便会肆虐。  相似文献   

4.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4,55(5):23-24
巢虫是养蜂业的严重害虫,各种蜜蜂(含海南排蜂)都危害,中蜂受害最重,常引起蜂群不安,弃巢飞逃;意蜂则影响繁殖,采集力减退.近年来许多蜂友反映,蜂群越来越难养,巢虫越来越多,无法可治感到头痛.笔者养蜂多年遭受巢虫肆虐,损失惨重.因此,从教训中找出以下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任华 《蜜蜂杂志》2009,29(8):30-30
中蜂最怕巢虫,一旦巢虫危害严重,而又无清扫能力,蜂群会整群逃亡.因此治好巢虫则等于成功养好中蜂的一半.我在饲养中摸索了如下防治巢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世俊  黄革 《中国蜂业》2005,56(3):24-24
巢虫是中蜂的一大天敌,在南方,从春末到冬初的200多个日子危害蜂群,轻者群势减弱,致使冬蜜欠收,重者整群飞逃.近年来,我们采取来年巢虫今冬治,即利用越冬断子期进行冻脾,消灭其越冬幼虫.但是来年春暖又有蜡蛾潜入蜂群产印,巢虫之害依然如故.于是我们又进一步思考,从巢虫生活周期看,其成虫必须到箱外交尾,交尾成功后又必须于夜间潜入箱内或箱底产卵.如果我们把蜂箱装备成"铜墙铁壁",拒蜡蛾于箱外,将其诱而杀之,那箱内就成了"太平世界"了.今年我用身边的蜂群作了这样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性诱剂对象山县柑橘园中的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进行了种群动态监测,同时研究了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位置及离橘园不同距离对性诱剂诱集柑橘潜叶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潜叶蛾虫量在8月开始迅速上升,8月12日达到最高峰,9月到10月间断出现4个小高峰,11月之后虫量很低;性诱捕装置所诱柑橘潜叶蛾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的诱集量无显著影响;在树冠边缘和树冠中心悬挂诱捕器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也无显著影响;柑橘潜叶蛾性诱剂的有效诱捕距离应在20m范围之内,超过20m则诱虫效果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科学使用性诱剂可以有效控制象山县柑橘潜叶蛾的危害,为当地带来重要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蜂最怕巢虫,一旦巢虫危害严重,而又无清扫能力,蜂群会整群逃亡。因此治好巢虫则等于成功养好中蜂的一半。我在饲养中摸索了如下防治巢虫的方法。1饲养强群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黄粉虫粪制作虾饵料的可行性。以黄粉虫粪、黄粉虫幼虫粉、全麦粉、贝壳粉等为饲料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以未发酵虫粪饵料及商品高钙虾饵料为对照,研究复配饵料发酵前后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等成分的变化,考察3种饵料对小龙虾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虫粪饵料中粗蛋白、粗脂肪、小分子肽、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水溶性钙含量均高于未发酵虫粪饵料。发酵虫粪饵料组小龙虾的饲料效率、虾壳钙含量高于未发酵虫粪饵料、商品虾饵料。发酵虫粪饵料的诱食性更强。研究表明,将黄粉虫粪制成虾饵料可行,可以为黄粉虫粪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蜂最易受巢虫危害,严重时蜂群弃巢而逃。经多年观察,我发现有蜡屑的蜂箱底部经常有巢虫和巢虫结茧化蛹。因此,就尝试将方形的矿泉水塑料瓶剪掉一面做成简易饲喂器,放在蜂箱内,有意识地在漂浮物中加入些旧巢脾,吸引蜡螟产卵。效果果然不错,这种饲喂方法蜜蜂采食方便、快捷,还能定时从饲喂器底和更换的漂浮物中消灭大量巢虫及蟑螂等。  相似文献   

11.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5,25(7):27-27
巢虫为蜡螟的幼虫,蜡螟成虫白天多隐藏在缝隙中,夜间出来活动。雌蛾与雄蛾在夜间交尾,经交尾后的雌蛾即可潜入蜂箱内产卵。每只雌蛾可产卵2000~3000粒,卵产于蜂箱的缝隙里或蜡屑中。初孵化的幼虫在蜡屑中生活2~3天后,就可上脾危害。当蜂群弱小,脾多蜂少时,巢虫便乘机上脾穿洞蛀食蜡质,吐丝作茧,大量繁殖,伤害蜜蜂子脾,严重破坏了蜂群正常生存及繁殖条件。在气温较高时,蜂群中撤出的备用巢脾及一些深色老脾极易遭受巢虫危害,蜡螟窜入空巢脾产卵,巢虫以蜂蜡为饲料加速繁殖,不久便使巢脾失去利用价值。近年来,由于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蜂场中巢…  相似文献   

12.
郑大红 《蜜蜂杂志》2006,26(2):30-30
巢虫是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对中蜂的危害尤为严重。不少蜂友来信谈到,在中蜂饲养过程中对巢虫的防治,分别使用如八角、橘皮或某些厂家生产的“巢虫清”、“巢虫净”等,但其收效甚微。其实,不论哪种病虫害的防治都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做好预防工作,把各种病原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杀灭残留的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保持常年饲养强群,是蜂群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措施,也是蜂群高产、稳产的基础。对于巢虫的防治也是如此,只有遵循以上原理再结合药物防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不是蜂箱中放入八角或使用某种药物,就对巢虫高枕无忧了。以…  相似文献   

13.
焦文安 《蜜蜂杂志》2006,26(5):25-25
防治巢虫是中蜂饲养的重要工作之一,要避免或减少巢虫对蜂群的危害,需要养蜂者持久、细致地做好多方面的防治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防治巢虫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如何提高蜂群自身的抵抗力;二是人工捕杀、阻隔和破坏巢虫的滋生场所。笔者把养蜂前辈和同行的多种经验同自己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效果不错。现介绍给初学养蜂者参考。1提高蜂群的自身抵抗力1.1提高蜂群的护脾能力饲养强群保持蜂数密集,使整个蜂巢有足够的蜂数,形成一个内松外紧的保护层,这样巢虫就欲入无门,不易侵犯。高温时期大部分工蜂会离脾散热,这使脾上的…  相似文献   

14.
中蜂最易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弃巢而逃。经多年观察,我发现存有蜡屑的蜂箱底部经常会有巢虫或巢虫结茧化蛹。我尝试着用四方的矿泉水塑料瓶,剪掉一方做成简易饲喂器,放在蜂箱内,有意识地在漂浮物中加入些旧巢脾,吸引蜡螟产卵,效果不错。这种饲喂方法,蜜蜂采食方便、快捷,还能消灭大量巢虫及蟑螂等。  相似文献   

15.
摘 要:柑橘大实蝇是我国柑橘产区主要虫害之一,使柑橘生产损失巨大。由于其卵、幼虫、蛹具有隐蔽为害的特点,成虫期的诱杀防控成为该虫预测预报和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广泛。本文从诱杀剂筛选(食物引诱剂、信息素引诱剂和杀虫剂)和诱杀方式(诱器法和点喷法)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柑橘大实蝇诱杀剂筛选、诱杀方式改进以及成虫预测预报和防治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诱虫板对紫花苜蓿田(Medicago sativa L.)中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innaeus)的诱集作用,本研究分别于2021和2022年,在生长期苜蓿田设置8种不同颜色诱虫板、20 cm和50 cm两个不同悬挂高度、田间边缘和中央两个不同挂板地段和每日早上(7:00—11:00)、中午(11:00—15:00)、下午(15:00—19:00)及晚上(19:00—次日7:00)4个不同挂板时段,调查不同诱虫板及悬挂方式对牧草盲蝽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两年中牧草盲蝽均对绿色诱虫板趋性最强,试验期间每5 d的平均诱集量分别为9.41头·板-1和10.79头·板-1,显著高于其他7种色板(P<0.05);绿色诱虫板悬挂高度在50 cm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20 cm处(P<0.05);在田间边缘地段较中央地段诱虫板的诱集效果好(P<0.05);在每日监测的4个时段内,下午时段诱集到的虫量最多;5月下旬和6月下旬牧草盲蝽为害达到高峰,第二茬苜蓿及前两茬苜蓿现蕾期诱集到的牧草盲蝽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7.
防治巢虫法     
王龙根 《蜜蜂杂志》2010,30(10):41-41
<正>巢虫是为害中蜂的主要害虫。中蜂一般无上蜂路,喜结团,喜新脾。根据这些习性,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了几点防治巢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在尼日利亚Kogi州稻田养鱼示范田中应用灯光诱虫的试验结果:一个生产周期在100m^2试验地内可诱虫135kg,鱼、稻产量分别比未进行灯光诱虫的稻田增加16.7%和10%。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田养鱼中应用灯光诱虫辅助投喂,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生态效益明显,这一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实用技术适合在尼日利亚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柑橘大实蝇是柑橘产区的重大虫害,在宜昌成虫羽化初见日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羽化始盛期距初见日7—9天,持续时间6—8天,高峰日距初见日9—10天,羽化历期25天左右。通过诱蝇球诱粘,田间诱粘始盛期距羽化初见日约18天—20天,距羽化始盛期14天左右,诱粘盛期在正常药剂诱杀情况下持续接近20天左右,以6月上中旬为最集中时期,但靠近山林橘园6月下旬仍可处于盛期。挂球加糖酸液诱杀可能将为害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巢虫阻隔器改良安装法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防治巢虫对中蜂的危害,1996年以来,我们在本省黔东南中蜂产区大力推广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生产的巢虫阻隔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从季节看,秋季的防治效果不如夏季,秋季蜂群的被害率较夏季高6%~10%,脾均白头蛹数多10~15头。其原因是黔东南夏季缺蜜,而初秋(8月下旬~9月中旬)五倍子、千里光、火草等开花流蜜,工蜂泌蜡旺盛,常在巢框、框耳与箱内壁,搁条与箱内壁间泌蜡,造成巢框与蜂箱内壁粘连。虽每次检查时将赘蜡铲除,但隔天检查又有粘连现象,不但给管理带来麻烦,还给部分巢虫的初孵幼虫提供了通过粘连处上脾的机会(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