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10多年的考察与实验,探索出长白山高寒林区蜜蜂安全越冬法即室外浅窖越冬法;实践证明此越冬法温度、湿度适宜,节省饲料。当外界气温降低到-30℃以下时,越冬浅窖温度始终能保持在-2℃±3之间,蜂群越冬正常,无下痢腹泻现象,死亡率在5%左右,平均每框蜂耗蜜1.2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2.
我地处江淮流域,10月上旬关王断子,10月底越冬蜂全部出房。此时气温中午20℃左右,清晨仍在10℃以上,蜂群外飞严重。即使寒流在12月上旬抵达,中午的气温也时有15℃左右,因此控飞一直贯穿于蜂群管理的始终,尤以10月、11月为重点。如不采取控飞措施,10月底越冬蜂出完,每群有6~7框蜂(含部分不能越冬的老蜂),到12月上中旬越冬包装时则仅有4框左右,元月中下旬紧框春繁时还剩3框左右。蜂数下降之大让人咋舌,春繁之被动可想而知。因此控飞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来年春繁的成败。控飞措施:1)越冬饲料应在越冬蜂出房前喂足,否则易引起越冬蜂老化、盗…  相似文献   

3.
<正>北方蜂群越冬,室内比室外多。室外越冬的蜂群在初冬和越冬中期,一旦遇到暖和天气,就有少数蜂采水。夜晚外界结霜,空气湿度达60%左右,雨雪天会更高。刮西北风,干燥,蜂易口渴。气温下降到-5℃时,地面水结成冰,水分被固定,空气湿度下降,蜂一定会口渴。天冷时,蜜蜂结团抗寒,不能出巢采水,这时口渴只有多吃蜜。而室内越冬蜂群,由于遮光黑暗采不到水,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属于高寒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35℃,蜂群从停止繁殖及户外活动到次年春季出窖,时间在150~170天左右。因此,蜂群安全越冬、减少死亡率是越冬的关键问题。通过几十年养蜂实践,总结出越冬蜂死亡率高的几个主要原因:一、蜂种选择不当养蜂人为追求效益,不考虑本地气候条件,特别是为了多产浆,饲养浆蜂或黄色品系蜂种,造成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蜂窖的建造方法黑龙江省国营汤原县东风良种场(154023)王长海,王长溪,王磊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蜂群的越冬期长达5个多月,气温最低达零下35℃左右,蜂群是否能安全越冬确实是个难题,如果管理得好,越冬蜂死亡少,耗蜜少,来春蜜蜂健壮活泼...  相似文献   

6.
李照明 《蜜蜂杂志》2008,28(10):44-44
新疆南部地区冬季漫长,气温-35℃左右,积雪可达60 cm,来年2月份还会下雪,给蜂群越冬带来很大困难,有的蜂友感到"蜂好养,冬难越".  相似文献   

7.
闫启荣 《蜜蜂杂志》2005,25(11):16-16
在我们的养蜂工作中,为了使蜂王保持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延长幼蜂寿命,大家从晚秋一直把蜂王扣到翌年早春,大部分蜂友主张扣王越冬,认为蜂群稳定,蜜蜂死亡率低,节省饲料;有的蜂友说放王越冬好,认为蜂王在群内自由、安全,利用她自身的越冬本能。这两种方法越冬各有长处。不管是放王或是扣王越冬期间,我认为都应注意两点。1扣王越冬扣王越冬时如果管理不当,温度低时蜂团容易抛开王笼,冻死、冻伤蜂王,使个别蜂王去年产子良好,今年开春一子不产。为确保蜂王的安全,在扣王越冬时,一定要掌握好巢内放王的位置。我一般把强群蜂王放在离前箱壁15cm左右,…  相似文献   

8.
晚秋蜂群管理的重点之一,是抓好越冬蜂的培育,怎样才能培育出大量健壮的适龄越冬蜂呢,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是。一、断子治螨治螨是培育好越冬蜂的重要一环,在当地着手培育越冬蜂之前20天,要及时扣王断子,豫北地区培育越冬蜂的时间是8月中旬,则应在7月下旬扣王。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范县地处华北平原的黄河故道,蜂群的越冬期长达100天左右,冬季最低气温-10~-15℃,可是每年冬季一般气温在-5℃左右,即使是严冬,仍有几天温暖如春的天气,由于蜜蜂对外界气温的升降极为敏感,尤其是经过较长的越冬时间,其腹内已积有大量粪便的情况下,在晴暖  相似文献   

10.
吉林地区是个山区半山区的地方,蜜源丰富,有柳条、椴树、苕条等几十种蜜源植物,可供养蜂利用。但由于冬季漫长,气温寒冷,最低气温达-37℃左右,这对做好蜂群越冬管理是比较难的问题,群众中流传着:“蜂好养,冬难过”的说法。为了总结群蜂越冬管理工作,我曾走访了一些有经验的养蜂户,他们采取室外蜂群,简易越冬的作法,是值得推广的。首先是在每年十月十五日前,调整完蜂  相似文献   

11.
中蜂越冬状态,与意蜂基本相似。但黄河及秦岭以北地区,中蜂每年冬蛰的日期比意蜂推迟20天左右。翌年开始活动的日期,也比意蜂提早20天左右。我国各地冬季的气温差别很大,中蜂在不同地区越冬的状态各不一样,因此饲养管理的方法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正>1室外最低温度在-10℃以上的中西越冬蜂群不宜过早巢内保温2016年12月2日上午,河南省卢氏县沙河乡的张、马、别3位蜂友一起来到我的育种场询问有关问题。得知他们3家养的120群西蜂、91群中蜂,因天冷气温低怕把蜂冻死,当时温度-2~13℃,就用保温物做了箱内保温,白天不断有蜂往外飞。这种做法好么?从我养中、西蜂五十多年来的实际经验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只要达到满脾蜂,是一脾封盖蜜,越冬群势中蜂2脾蜂,西蜂至少3脾蜂,温度不低于-10℃蜂就不会被冻死。最佳越冬蜂团温度在15~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冬季一般气温在-15℃~32℃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可在-38℃~-52℃之间。蜂群越冬期一般在180—210天左右。通常,东北地区的南部辽东半岛冬季较短,气温偏高。东北地区的北部漠河地区冬季较长,气温偏低。要想使蜂群安全度过这漫长的冬季,就必须具备强健的越冬适龄蜂群,优质的越冬饲料,以及适宜的越冬环境和温度等一系列条件。  相似文献   

14.
怎样改善蜂群越冬气温每下降10℃,蜜蜂生化反应的速度就大约放慢1/2到3/4。蜂群对降温的反应,是结成密集的蜂团,以减少热量损失。此时,越冬蜂团结在越冬饲料的正下方,靠近巢门的巢脾下部。气温下降时,蜂团缩紧;相反,气温上升时,蜂团松散、扩大。从收缩到...  相似文献   

15.
去年冬天,我地滴雨未落。气温较常年高6~8℃,室外越冬蜂狂飞,起盗严重,饲料消耗较大。我发现一群刚饿昏的蜂,正巧天气好,气温在10℃左右,我采取这样的方法将它救活了。首先将饿昏的蜂带脾轻轻提出,尽量不要让蜂从脾上掉下。用板刷把落在箱底的蜂清出来。把准备好的蜜脾(...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北方流传着蜂好养、冬难越的说法,确是事实。在北方越冬扣群占蜂群死亡的90%以上,是养蜂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那么造成越冬蜂扣群的原因是什么呢?北方越冬期长,从蜂王停止产卵到翌年春繁开始产卵有五个多月(160余天),从蜂群包装到春季排泄陈列蜂群约四个月(110余天)。在这个漫长的越冬期,如何给蜂群创造适合生存的条件,是决定蜂群存亡的重要因素。要想使蜂群越好冬,首先在秋季就要开始做工作。一、在秋季蜜源结束前要大力培养越冬适龄蜂(从8月25日—9月15日之间),及时扣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犁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属湿润大陆性中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7.9℃-9.2℃。极端最高气温为40.1℃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无霜期为160-180天。年降水量200-350mm,春季较多,秋冬季较少,且年际变化较大。我区进入秋季就要开始培育越冬蜂  相似文献   

18.
张洁  丰雪 《中国蜂业》2009,60(2):19-19
蜂群超强集团越冬 由于冬季气温低且极不稳定,强群越冬也常常扒皮死蜂,空飞损蜂,强群往往变成弱群,损失严重。若使用强强联合、多群联合的集团越冬法,人为组成超强蜂群,可使越冬效果变得很好。蜂群在“立冬”前后,白天最高气温15℃左右时,开始结团,此时群界极弱,可直接合并蜂群,多个蜂王囚笼挂在一个蜂路即可,不产生斗杀和伤害。  相似文献   

19.
冬天气温较暖和的地区,为防止蜂王产卵使越冬蜂外出采粉、采水育儿而被冻死,一般在整个越冬期扣王,以制止蜂王冬天产卵。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7,(12):20-21
<正>蜂群越冬难成为高寒地区养蜂人的口头禅,是因为高寒地区越冬期间时间长(达150~180天),最低气温达到-40℃左右所致。笔者几十年越冬中经历了成功、失败,总结出蜂群安全越冬具备的几个条件,供高寒地区养蜂者参考。首先要说的是,发展越冬适龄蜂与产蜜的协调关系。不要只顾采蜜而忽视发展越冬适龄蜂,在蜜期调整好巢箱与继箱的比例关系,做到采蜜与繁殖两不误。时间不等人,一定要掌握"火候",做到不违农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