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氯苯对四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4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水pH 7.9~8.2、水温24.1~24.5 ℃、盐度27.8~29.2条件下,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的96 h LC50分别为52、15、0.39、91 mg/L.综合氯苯对4种海洋生物的毒性机理和急性毒性数据,氯苯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依次为:脊尾白虾>黄姑鱼>三疣梭子蟹>菲律宾蛤仔.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52、0.15、0.0039、0.91 mg/L.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川半静水法研究了苯酚、苯胺、氯苯和硝基苯对三疣梭子蟹(Portuns trituberculatus)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苯酚、苯胺、氯苯和硝基苯对三疣梭子蟹96h的LC50分别为10mg/L、80mg/L、52mg/L和7.6mg/L,综合苯酚、苯胺、氯苯和硝基苯对三疣梭子蟹的毒性机理和急性毒性数据,对三疣梭子蟹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硝基苯〉苯酚〉氯苯〉苯胺。  相似文献   

3.
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温24℃、盐度31、pH8.1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5.81、116.71、92.55、80.40mg/L,氨氮对脊尾白虾成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78.80、156.37、140.28、120.86mg/L。脊尾白虾幼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8.04、0.26mg/L,成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2.09、0.50mg/L。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三疣梭子蟹幼体的发育,其半致死质量浓度以及安全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三疣梭子蟹Ⅰ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095 mg/L和0.008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18 mg/L;三疣梭子蟹Ⅱ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19 mg/L和0.01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38 mg/L;三疣梭子蟹Ⅳ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85 mg/L和0.04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43 mg/L;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85mg/L和0.05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52 mg/L。  相似文献   

5.
二硫氰基甲烷对脊尾白虾的急性致毒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生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分8个浓度进行二硫氰基甲烷对脊尾白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二硫氰基甲烷对该地区养殖的脊尾白虾24、48、72和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364、0.200、0.032和0.022mg/L,并计算出二硫氰基甲烷对脊尾白虾的安全浓度Sc为0.002mg/L.试验结果提示,在脊尾白虾的养殖过程中,二硫氰基甲烷需慎用.  相似文献   

6.
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和黑鲷的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市场需求大等特点,倍受人们的青睐,已成为江苏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随着池塘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制约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养殖发展的因素日益显现出来,诸如养殖  相似文献   

7.
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混养效益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南通地区从1993年开始尝试三疣梭子蟹养殖,目前已形成以梭子蟹、脊尾白虾综合养殖为主要模式的养殖区3万多亩。这种养殖方式通过混养脊尾白虾弥补了单养梭子蟹产量较低的缺点,一般亩产虾  相似文献   

8.
我市有1.8万亩高涂蓄水养殖池塘应用了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模式,平均亩产脊尾白虾75千克、雌性三疣梭子蟹50千克,亩均产值6500多元,利润2500余元。现将该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变舟山地区历年来三疣梭子蟹传统养殖模式,探索三疣梭子蟹健康养殖模式,2006年我们进行了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的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混合健康养殖的技术要领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影响,采用半静水法探究了0号柴油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红螺(Rapana bezona Linnaeus)、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的急性毒性影响和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三种酶活性的慢性毒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号柴油对大泷六线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4.27、18.79、12.02和4.50 mg/L,对红螺的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595.6、232.2和102.3 mg/L,0号柴油对大泷六线鱼、红螺的安全阈值分别为0.45和10.23 mg/L。对三角褐指藻的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13.43、10.47、5.32、4.05、3.48和3.00 mg/L。研究得出海洋生物对0号柴油耐受性的大小顺序为贝类>鱼类>浮游生物。通过石油烃对缢蛏的30 d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发现,石油烃对缢蛏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整体上呈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随着时间延长抑制效应增加的规律,其中AKP对石油烃的反应最为敏感,抑制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12.
在水质基准的制定过程中试验物种的选择十分重要.本研究分别进行了苯并芘、毒死蜱、硝基苯和As3+对鲫(Carassiusau,ratus)的急性毒性实验,结合鲫的室内毒性试验数据和文献毒性数据,对6种代表性污染物对鲫的物种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并芘、毒死蜱、硝基苯和As3+的96 h-LC50分别为0.01 m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在水温17±1℃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态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探讨了氟离子(F-)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00~600 mg/L氟暴露会导致胚胎孵化延迟,氟暴露组半数孵化时间(MHT)比对照组推迟9~22 h。氟暴露同时导致胚胎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出膜仔鱼活力减弱、存活时间缩短、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出现卵黄囊畸形、脊椎畸形、眼部充血等畸形症状。试验得出F-致西伯利亚鲟胚胎144 h半致死浓度(LC50)为447.61 mg/L,孵化安全浓度(SC)为4.48 mg/L,导致仔鱼畸形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536 mg/L。氟对西伯利亚鲟胚胎的安全质量浓度低于我国部分高氟地区地下水、地表水及人为氟污染水域中氟含量,提示天然水体中氟可能会对鱼类胚胎产生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以哲罗鱼为试验对象,研究甲醛、拜净、硫酸铜和氯化钠对其急性毒性试验,求出半数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哲罗鱼对于4种药物的敏感性为:硫酸铜>拜净>甲醛>氯化钠,安全浓度为硫酸铜0.21mg/L、拜净0.47mg/L、甲醛19.30mg/L、氯化钠2182.88mg/L,甲醛、氯化钠是哲罗鱼较好的日常病害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15.
4种渔药对昆明裂腹鱼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水温(16.5±0.5)℃、pH(7.70±0.25)条件下,高锰酸钾、三氯异氰尿酸、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4种常用渔药对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 grahami)鱼苗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种药物中三氯异氰尿酸的24 h、48 h、96 h半致死浓度最低,分别为1.586、1.423、1.173 mg/L,敌百虫的最高,为473、407、302 mg/L。4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高锰酸钾0.536 mg/L,三氯异氰尿酸0.347 1 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5 mg/L,敌百虫90.41 mg/L。结果表明:4种药物中,三氯异氰尿酸、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和敌百虫可在生产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6.
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亚硝酸盐(NO2--N)和硫化物(S2-)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死亡率随着NO2--N和S2-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NO2--N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8.09、90.08、73.02、69.74mg/L。S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96、9.57、7.62、4.63mg/L。克氏原螯虾幼虾对NO2--N和S2-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6.97mg/L和0.46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5倍和2.3倍,说明克氏原螯虾对NO2--N和S2-的毒性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且对NO2--N的耐受能力强于S2-。  相似文献   

17.
六种常用水产药物对花(鱼骨)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六种水产药物对花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高锰酸钾、亚甲基兰、敌百虫、福尔马林、食盐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4mg/L、0.26mg/.L、0.70mg/L、3.27mg/L、5.59mg/L、871.43mg/L;花对这6种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高锰酸钾>亚甲基兰甲醛>敌百虫>福尔马林>食盐。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亚硝酸盐(NO2--N)和硫化物(S2-)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死亡率随着NO2--N和S2-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NO2--N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8.09、90.08、73.02、69.74mg/L。S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96、9.57、7.62、4.63mg/L。克氏原螯虾幼虾对NO2--N和S2-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6.97mg/L和0.46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5倍和2.3倍,说明克氏原螯虾对NO2--N和S2-的毒性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且对NO2--N的耐受能力强于S2-。  相似文献   

19.
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急性致毒试验表明:Ⅴ期幼体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1.14mg/L,安全浓度(SC)值为0.11mg/L;Ⅸ期幼体96h的LC50值为1.40mg/L,SC值为0.14mg/L,建议在育苗期间加强水质管理,有效地控制水体中非离子氨氮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