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鸵鸟的消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鸵鸟的消化系统是由口咽腔、食管、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肝和胰组成。没有唇和齿,被喙所代替;食管易扩张,没有嗉囊;腺胃与肌胃之间以大的腺胃肌胃口直接相通;盲肠具有两条;肝无胆囊。  相似文献   

2.
鸵鸟的消化系统是由口咽腔、食管、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肝和胰组成,没有唇和齿、被喙所代替,食管易扩张,没有嗉囊;腺胃与肌胃之间以大的腺胃肌胃口直接相通;盲肠具有两条;肝无胆囊。  相似文献   

3.
家禽传染性腺肌胃炎以家禽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等外观症状、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脱落、肌胃内和黏膜面火山口样溃疡、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出肉鸡患传染性腺胃炎时诱发肌胃炎的发病机理,本试验通过对发病肉鸡腺胃、肌胃组织形态学的观察,酸度对肌胃类角质膜重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肉鸡患传染性腺胃炎时,腺胃固有层复管泡状腺的腺上皮细胞以立方形为主,使腺胃分泌胃酸功能增强,引起胃液中酸度增高,加速了肌胃类角质膜的溶解;肌胃腺导管中的黏液凝固,堵塞导管,使肌胃腺分泌物不能及时运转到肌胃黏膜表面,同时,肌胃腺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出现核裂解、核浓缩、核溶解,使肌胃腺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降低,减少了黏液的分泌量,引起肌胃类角质膜生成障碍。在肌胃类角质膜溶解增快、形成障碍的情况下,引起肌胃类角质膜溃疡、糜烂,严重的引起肌胃上皮溃疡,甚至肌胃穿孔。  相似文献   

5.
家禽传染性腺肌胃炎是一种以家禽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过料等外观症状,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脱落、肌胃内金和肌胃粘膜面火山口样溃疡、肌胃糜烂为主  相似文献   

6.
家禽肌胃糜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胃糜烂是指家禽肌胃角质层及其肌层的炎症、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的总称。临床上以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似睡,呕吐物色黑为特征。由于肌胃的损害以角质层明显而严重,因而也有肌胃角质层炎之称。该病多发生于肉用仔鸡,其它禽类也可发病。 1研究简史及流行病学   1930年,人们发现 (板仓智敏, 1982)孵出不久的雏鸡发生肌胃糜烂,但对其病因并不清楚。 30年代后,营养学家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曾发现用不含维生素 K的饲料可试验性地产生肌胃糜烂。后又经过几年并通过不同试验的连续研究,试图鉴定出一种仔鸡肌胃糜烂因子来预防之,但…  相似文献   

7.
王轮  王飞 《畜牧兽医学报》1996,27(3):231-236
本工作研究了鸡肌胃以上消化道(包括肌胃)的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肌胃、腺胃禁食时有自发性肌电发放,而不由食道、嗉囊所引发。食道、嗉囊肌电发放与摄食、饮水、排空有关。肌、腺胃在肌电发放时序关系上肌胃人无于腺胃(与解剖构造顺序不同)。由此认为:肌、腺胃肌电自发放由肌胃引发,起着启动的主导作用。肌、腺胃肌电峰电簇频率量呈1:1的关系。摄食、饮水时两者肌电活动增强,停食后活动减弱,这是综合调节机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肌胃糜烂又称肌胃溃疡,以肌胃黏膜糜烂或形成较深的溃疡和出血为特征。随着肉仔鸡业的发展,由于饲料中添加高比例的鱼粉,肌胃糜烂的发生和流行也在增加,成为肉仔  相似文献   

9.
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将Ag-AgCl乏极化电极固定在犬胃的贲门、幽门和胃底的浆膜上,导线从颈部皮下穿出。用生理多导仪记录正常犬胃肌电活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静松灵对犬胃肌电波频率和振幅的影响,以及静在0.5mg/kgBW的静松灵、咪唑克生、哌唑嗪时犬胃肌电的变化,得出以下实验结果:⑴静松灵对犬胃蠕动的作用是以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为主,兼有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受体的作用;⑵α1肾上腺素受体在犬胃的分布在贲门和幽门(多于胃底)部;⑶静松灵对犬胃肌电频率和振幅的影响有剂量相关性;⑷静脉注射静松灵引起犬胃肌电波频率和振幅变化的最小剂量是0.05mg/kgBW;⑸0.015mg/kgBW,0.25mg/kgBW,0.50mg/kgBW,和1.0mg/kgBW的静松灵均可引起犬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当犬苏醒时,犬胃肌电波振幅的恢复比频率的恢复慢;⑹单独静注0.5mg/kgBW的哌唑嗪或0.5mg/kgBW的咪唑克生时,可以改变犬胃肌电波的振幅,但不改变犬胃的肌电波频率或肌电波波型。用离体器官测定仪记录0.25mg(25ml)的静松灵、咪唑克生或哌唑嗪对犬贲门、幽门、胃底肌条收缩的反应,得到以下结果:⑴静松灵抑制犬胃肌条收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胃肌层中α2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⑵贲门和幽门括约肌中有一定数量的α1肾上腺素受体存在,胃底肌层中α1肾上腺素受体能受体的分布很少。  相似文献   

10.
从发生肉鸡肌胃糜烂的鸡场中采集厄瓜多尔鱼粉样品进行试验,添加3%时引起50%的肌胃糜烂发生率,添加量为9%时基本上引起100%发生率。本研究中肌胃糜烂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都大于肠道病变。碳酸氢钠(0.5%)加入日粮亦未防止鱼粉引起肌胃糜烂和12指肠病变。以玉米筛渣代替玉米亦未影响肌胃糜烂发生率。第二个研究中使用了海洋和动物副产品,结果肠道病变严重。作者认为需要作更多的研究以测定究竟是饲料中的什么物质引起肉鸡肠道病变。看来需要采取措施以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稳定动物性和海产饲料从而防止产生有害物质如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控制鱼粉加工中肌胃糜烂素的含量,本试验以鲭鱼为原料,分别在不同的组胺含量、温度、pH、干燥时间等条件下制得鱼粉,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得每种鱼粉中的肌胃糜烂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组胺添加量的增加,肌胃糜烂素的生成量成正比增加,在组胺含量为6.00 g/kg时,生成肌胃糜烂素最多时为4.51 g/kg;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肌胃糜烂素的生成量成波动变化,在最短加热时间1 h时生成的肌胃糜烂素最少为2.97 g/kg,在加热时间为2 h时生成的肌胃糜烂素最多为4.03 g/kg;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肌胃糜烂素的生成量先增加后减少,在130℃时,生成的肌胃糜烂素最多为3.37 g/kg;随着pH的增加,肌胃糜烂素的生成量先增加后减少,在pH 6.5处生成的肌胃糜烂素最多,达到0.21 g/kg。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考察甜叶菊对肌胃糜烂病症雏鸡肌胃的解毒效果。选取8只4日龄雏鸡分成3组。肌胃糜烂素组雏鸡每天饲喂10 mg/kg肌胃糜烂素,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每天饲喂10 mg/kg肌胃糜烂素+2 000 mg/kg甜叶菊提取物,空白对照组雏鸡正常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7 d。结果表明:肌胃糜烂素组雏鸡体重增长速度较慢,并有死亡现象,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体重增长速度优于肌胃糜烂素组。肌胃糜烂素组雏鸡腺胃肿大,有红色斑点,肝脏颜色变浅且易碎,胃液增多,pH值降至2.3,胃黏膜糜烂。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的腺胃糜烂程度比肌胃糜烂素组有所减轻,平均胃液量相比空白对照组增加了53.3μL,比肌胃糜烂素组降低了43.3μL;而胃液pH值相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0.6,比肌胃糜烂素组增加了0.7。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胃蛋白酶活性、肌胃糜烂素含量均低于肌胃糜烂素组。研究表明,肌胃糜烂素对雏鸡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促使雏鸡肌胃出现糜烂,而甜叶菊对雏鸡的肌胃糜烂病症具有一定的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家禽传染性腺胃肌胃炎是一种以鸡只腺胃肿大、黏膜溃疡、脱落和肌胃龟裂、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目前该病在肉鸡养殖业中呈上升趋势,蛋鸡偶见。患病鸡群因增重缓慢且病程长造成高死淘率,从而给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据作者近年来的临床观察、病理剖解和治疗经验,将此病的一些认识阐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流行特点家禽传染性腺胃肌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雏  相似文献   

14.
鸡肌胃糜烂     
鸡肌胃糜烂(gizzard erosion)是肌胃类角质膜丧失糖衣(glycocalyx)的保护作用,出现与哺乳动物和人的胃肠溃疡和出血相类似的一种疾病。临床特征为食欲减少,精神倦怠,呕吐黑色物,严重贫血和消瘦。肉眼病变特征为肌胃糜烂和溃疡,腺胃、肌胃和肠道含有黑褐色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肉鸡肌胃糜烂的诊治王志荣(山东省莱西市兽医院266600)肉鸡肌胃糜烂又称肌胃溃疡病,以肌胃粘膜糜烂、溃疡和出血为其特征,该病是由于饲喂劣质鱼粉造成的,值得引起肉鸡饲养者的重视。我市某肉鸡专业户饲养的2000多只肉鸡因采用劣质鱼粉喂鸡二十几天后,引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自然条件下春季灰头鹀消化系统中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分布情况及酶活性的大小,试验以春季灰头鹀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福林-酚试剂法、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法测定4种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春季灰头鹀消化系统不同部位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小肠肝脏胰脏=腺胃肌胃大肠,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肌胃腺胃大肠肝脏小肠胰脏,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胰脏肝脏腺胃小肠肌胃大肠,纤维素酶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小肠大肠腺胃肌胃肝脏胰脏。春季灰头鹀主要以昆虫与杂草种子为食,试验通过测定4种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来探讨春季灰头鹀消化酶在消化系统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消化酶活性与食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鸡肌胃糜烂症杨素惠南平市科委张庆榜南平市农校龚树燕南平市人大鸡肌胃糜烂(Girzarderosion简称GE)是用饲料中掺入有毒鱼粉而出现的一种以肌胃出现糜烂和溃疡为征的疾病。GE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它不仅可以引起死亡,且耐过的病鸡发育迟缓、生长整齐...  相似文献   

18.
雏鸡肌胃糜烂在全世界许多地区的肉用仔鸡群中现象普遍,是造成雏鸡体重减轻,降低饲料转化率以及死亡率提高的主要原因。雏鸡肌胃糜烂轻则肌胃表面糜烂,重则扩大溃疡面、出血、直至死亡。一、雏鸡肌胃糜烂发生概况在本世纪的50年代,肌胃糜烂首先是在刚孵出的小鸡中发现的,随后营养学家在试验日粮维生素K的缺乏的情况下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在新英格兰的商品鸡群中也出现了严重的雏鸡肌胃糜烂。于是有关肌胃糜烂的各种看法纷纷提出,认为肌胃糜烂是胆汁  相似文献   

19.
<正>鸡腺肌胃炎是以腺胃肿大、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肌胃和腺胃是鸡的主要消化器官,当二者出现病变时,鸡的消化功能减退,饲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其粪便中携带未消化的饲料颗粒,饲料转化率低。各品种、年龄的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季节交替时发病率高些),雏鸡发病率最高,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鸡腺肌胃炎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应禁止饲喂霉变饲料,不长期饲喂单一饲料,并应加强清洁消毒,做好饲养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20.
北京白鸡5—18日龄胚胎消化器官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孵化第5,9,12,18天鸡胚的胃、肠、肝、胰的显微结构,探讨了鸡胚胃、肠、肝、胰的形态发生。观察到腺胃粘膜深层的复管状腺比腺胃粘膜浅层和肌胃粘膜中的单管状腺结构复杂,肌胃的肌层比腺胃和肠管的肌层发达。诸如此类,器官中结构较复杂或较发达的部分需要较长的发育时间,往往发育较早;复腺的发育中先有腺管然后有腺管分支和腺泡;吞食蛋白羊水对消化器官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