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锌源对断奶仔猪抗菌肽PR-39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6头36日龄杜长嘉(杜洛克×♀长嘉)断奶仔猪,按体质量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处理1)饲喂不添加任何锌源的基础饲料(DE 13.25 M J/kg,CP 18.5%),处理2、处理3、处理4分别饲喂添加硫酸锌(Zn 100 m g/kg)、氧化锌(Zn 3 000 m g/kg)和纳米氧化锌(Zn 100 m g/kg)饲粮。根据已报道的猪抗菌肽PR-39和看家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PR-39和-βactin的引物,探讨了PCR体系中适宜的M gC l2浓度、循环次数,以及2对引物间竞争情况。以此构建一优化的半定量RT-PCR法。以β-actin为内标,研究了不同锌源对仔猪抗菌肽PR-39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氧化锌组(Zn 3 000m g/kg)显著提高了抗菌肽PR-39基因的表达量,提高量为378.26%(P<0.01),硫酸锌组(Zn 100 m g/kg)和纳米氧化锌组(Zn 100 m g/kg)也分别使抗菌肽PR-39基因的表达提高了38.4%和23.91%,但统计结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锌对断奶后不同阶段仔猪抗菌肽PR-39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2头36日龄杜长嘉(♂杜洛克×♀长嘉)断奶仔猪按体重相近要求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处理1)饲喂不添加任何锌源的基础饲粮(DE 13.2 5 MJ/kg,CP 18.5 % ) ,处理2和处理3分别饲喂添加硫酸锌(10 0 mg/kg Zn)和氧化锌(30 0 0 mg/kg Zn)饲粮。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在5 8日龄和80日龄屠宰取样。本实验室根据已报道的猪抗菌肽PR- 39和看家基因β-肌动蛋白(β- acti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PR- 39和β- actin的引物,探讨了PCR体系中适宜的Mg Cl2 浓度、循环次数,以及两对引物间竞争情况。以此构建一优化的半定量RT- PCR法,以β- actin为内标,研究锌对不同阶段断奶仔猪抗菌肽PR- 39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5 8日龄仔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高氧化锌组(30 0 0 mg/kgZn)显著提高了抗菌肽PR- 39基因的表达量,提高量为378.2 6 % (P<0 .0 1) ,硫酸锌组(10 0 mg/kg Zn)使抗菌肽PR- 39基因的表达也分别提高了38.4 % ,但统计结果差异不显著。80日龄仔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高Zn O组(30 0 0 mg/kg Zn)中PR- 39基因表达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 .5 2 % ,统计结果无显著变化,Zn SO4 组(10 0 m g/kg Zn)中PR- 39基因表达量比对照组提高了5 1.97% ,统计结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9,(22):29-33
实验旨在测定猪源抗菌肽PR-39对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协同杀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PR-39对常见畜禽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但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敏感性较差;将PR-39与阿莫西林、土霉素、硫酸链霉素联合使用效果良好。研究结果为PR-39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数据,同时体现出PR-39替代抗生素开发成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巨大潜力。今后可重点研究PR-39的杀菌机制以及联合不同抗生素协同杀菌的相关机理,为抗菌肽在新饲料配方中的使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菌肽PR-39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动物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PR-39是其中一种含有39个氨基酸残基的小分子抗菌肽。文章就PR-39在结构、基因表达和调控、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王燕  汪以真 《饲料工业》2006,27(9):9-12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动物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PR-39是其中一类由3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文章综述了PR-39在结构、基因表达及其调控、作用机理及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重叠区扩增法人工合成了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的猪PR 39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MD18T中,经测序确认正确后,与pET Trx构建了串联表达载体pET-Trx-(PR-39)3,并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诱导获得表达。为PR-39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MTT法、ELISA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不同剂量黄芪杂多糖(AHPS)注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仔猪血液内的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增殖活性、IL-6含量;骨髓中抗菌肽PR-39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AHPS对仔猪内源性抗菌肽PR-39的表达调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AHPS对仔猪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促进作用;IL-6含量在同一时间内呈剂量依赖性增加,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AHPS对PR-39的表达呈显著地上调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根据相关文献和本试验结果推测,黄芪杂多糖可能通过调控IL-6和PR-39的表达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RT-PCR方法对香猪及对照猪种(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PIT-1基因和相关基因(GH、PRL和TSH-β基因)的mRNA扩增,并以β-actin为内参照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香猪PIT-1基因及GH、TSH-β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上海白猪和大约克夏猪(P<0.05),香猪与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在PRL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差异也接近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提示,香猪的PIT-1基因可能存在着突变,从而使其PIT-1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减弱了PIT-1蛋白对于GH、PRL及TSH-β基因转录和表达的激活功能,导致香猪生长缓慢和矮小性。  相似文献   

9.
旨在选择小鼠卵巢组织中合适的内参基因,为研究卵巢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提供可靠数据。以不同年龄(0日龄、3周龄、5周龄、8周龄)小鼠卵巢组织为试验材料,Trizol法提取样本总RNA,并合成cDNA,根据已报道的小鼠(Mus musculus)各组织中相对稳定表达的8个常见内参基因(Gapdh、β-actin、β-tubulin、18S rRNA、16S rRNA、H2afz、Ubc、Rpl13a)的GenBank登录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构建卵巢cDNA等梯度(1∶10)稀释后的标准曲线;利用geNorm分析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M);NormFinder筛选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BestKeeper计算qRT-PCR结果的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从而预测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内参基因的引物特异性较强,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度排序:Gapdh=β-actin>18S rRNA>Ubc>16S rRNA> H2afz>Rpl13a>β-tubulin;其中Gapdh表达稳定性最好,且标准差及方差系数最小(SD:0.32,CV:1.95),H2afz标准差及方差系数最大(SD>1.0,CV:5.76)。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获得出生后小鼠卵巢发育过程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Gapdh和β-actin),可作为其基因表达研究中的最佳候选内参。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抗菌肽PR-39 mRNA的表达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探讨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抗菌肽PR-39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64头胎次相同、28日龄断奶、体重(7.50±0.67)kg的三元杂交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个组,即基础日粮对照组和1.0%Gln添加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1/2).于试验第28天,进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分析.于第30天,采用半定量RT-PCR研究日粮中添加Gln对PR-39 mRNA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ln添加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IL-1β含量(P<0.05),但对血清IL-6和TNF-α及空肠黏膜TNF-α、IL-2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促使骨髓,空肠黏膜中PR-39 mRNA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骨髓和空肠黏膜中PR-39 mRNA分别提高50.5%(P<0.05)和24.0%(P<0.05).由结果可知,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Gln能显著促使骨髓及空肠黏膜PR-39 mRNA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