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密型玉米育种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种植密度逐步提高不仅是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途径,也是育种中提高选择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我国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实际情况,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育种目标、种质选择、自交系选育技术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玉米生产方式逐步由人工收获过渡到机械穗收,再到机械粒收,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宜粒收玉米品种,因此选育推广宜粒收玉米品种,完成新一代品种更新换代对于保障粮食增产增效、提高玉米生产竞争力和最终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前人研究结果总结了宜粒收品种农艺性状及遗传特性,明确了宜粒收玉米品种的关键指标:(1)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2)早熟耐密;(3)抗倒伏(折)和抗病(穗粒腐和茎腐病)。结合育种实践,提出了围绕技术创新、种质创新、杂种优势模式创新选育出宜机械粒收玉米新品种育种策略,期望在育种实践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2006-2016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的玉米品种数量也逐年增加,但主导品种突出,耐密品种占绝对主导地位,适合全程机械化的玉米品种更有推广潜力。针对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提出育种对策是不断扩增、改良和创新种质资源,改进育种方法,逆境筛选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玉米机械化、宜机收玉米品种选育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现状目前,玉米机械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我国玉米生产。自然状况、栽培措施、品种及农机具均是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机械化收穗,费时费力,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因此,选育耐密、高产、多抗、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的品种对黄淮海夏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玉米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南到海南的三亚,北至北纬53°的黑龙江省的黑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宜密植的玉米新杂交种选育,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在我省玉米主产区种植的耐密、广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杂交种陇单10号,对我省玉米生产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浅谈玉米机收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玉米种植方式将发生一次重大变革,早熟、耐密、易机收玉米品种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从育种思路、育种目标、种质资源、育种方法上要有很大的改变。以早熟、耐密、抗倒、适应机械化收获作为育种目标,坚持大规模、多地点和持续性的育种思路。从种质创新入手,通过种质的协同创新,开展种质的多点联合改良和新组合多环境测试,形成理论、技术、材料和信息相互融合的种植创新模式,才能提升玉米品种的竞争力。1机收玉米品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新品种选育要求在提高密度、产量方面有所突破,部分育种单位已开始选育适合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天塔8318就是在这种大前提下选育而成的。天塔8318是由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与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联合选育开发的玉米新品种,品种来源:0H88×9H318-2,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70035,现已通过天津市引种备案,公告号:津农委种植[2017]1号,该品种具有:耐密、脱水快、适宜机收等突出特  相似文献   

9.
就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品种的选育及推广现状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制约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品种选育的主要问题,并就今后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种业导刊》2007,(4):10
农业部宣布,我国将通过选育推广耐密型高产品种、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等7项措施,推动玉米生产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稷不低于4亿667m2,单产达375 kg以上,总产1500亿kg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