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小麦新品种赤麦5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麦5号(赤94-5)是以文革1号为母本,克76条295为父本,人工有性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2001-2002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2.85kg/667m2,比对照品种辽春9号平均增产20.7%,2002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9.0kg/667m2,比对照品种辽春9号平均增产19.0%.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但适于春种,而且适于旱肥地及二阴地夏播.  相似文献   

2.
浙春5号 (原代号6895 )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与衢州市农科所合作,以灰33作母本、78C3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浙春5号1999~2000年两年参加衢州市春大豆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1731kg hm2 和2100kg hm2,比对照品种浙春3号增产5.58%和6.48%。2000年参加衢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74.5kg hm2,比对照浙春3号增产8.83%。该品种1997年衢县云溪乡锦桥村地膜覆盖高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3.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489.5kg/hm2,比相部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505.5kg/hm2耐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杭病性、杭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旱地作物研究所以创制抗旱、耐瘠、绿色、优质的玉米种质资源为核心。自主创制并选育出玉米优良自交系G11-1-1和P209,并用两亲本测配出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22号。红单22号参加2020—2021年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联合体区域试验,2020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为10 155 kg/hm2,比对照增产8.5%;2021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产量为11 085 kg/hm2,比对照增产7.8%;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 620 kg/hm2,比对照增产8.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 235 kg/hm2,比对照增产5.9%。红单22号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20438。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吉单669是以自选系吉D821为母本、自选系A0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421.8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3.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053.5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2.6%。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生 《作物杂志》2011,27(1):121-122
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889kg/hm2,比对照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46.5kg/hm2,比对照增产6.5%;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区试点,最高单产4707kg/hm2。蛋白质含量最高41.95%,脂肪含量最高23.62%,属蛋白质脂肪兼用型品种。该品种抗SMVⅠ、SMVⅢ和大豆灰斑病,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4号’的推广应用,总结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的实践经验与心得,通过2012—2014年国家区试多年多点品比试验,以及抗病性等特性综合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苏薯24号’在2012—2013年国家甘薯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3534.0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1130.0 kg/hm2,淀粉产量7549.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18.27%,增产显著;平均块根干物率和淀粉率为33.08%和22.41%,分别比对照‘徐薯22’高2.84和2.47个百分点。2014年国家长江区试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1204.5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0194.0 kg/hm2;平均淀粉产量 6883.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23.28%。该品种2015年2月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苏薯24号’聚合了双亲高产、高淀粉、丰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较高,抗病和耐储藏性好,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最后,笔者提出了高淀粉甘薯品种的选育策略是培育骨干亲本与创建核心种质,组配优势群体且加大选择压力,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8.
冀红2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红9218为母本、冀红3号为父本杂交,通过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在2016-2017年国家小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平均产量1581.60kg/hm2,较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11.36%,北方夏播区平均产量2292.6kg/hm2,较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18.04%。在2018年6个试点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048.55kg/hm2,较对照冀红9218增产12.86%。2020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及河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泉花327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以705 -2为母本、汕油52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7年春参加品系比较试验,荚果产量4519.5kg/hm2,居参试种首位,比高产对照粤油169增产16.8%,比泉花10号增产8.9%。1998~1999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792.0kg/hm2,居参试种首位,比对照粤油551 -116和泉花10号分别增产27.10%和7.21%。2000年省级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天水干旱地区冬油菜茬复种的理想谷子品种,增加当地农业生产效益,在白菜型冬油菜作收获后,以13个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谷子育成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天水干旱区复种谷子,测定了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陇谷12号生育期适中,主要性状良好,抗倒伏能力强,产量最高,为4 257.5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谷8号增产560.61 kg/hm2,增产率15.16%。同谷30号生育期适中,籽粒为红色,折合产量居第2位,为4 239.9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42.93 kg/hm2,增产率14.69%。赤谷17折合产量居第3位,为4 202.02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05.05 kg/hm2,增产率13.66%。综合比较,陇谷12号、赤谷17适合在天水地区冬油菜收获后复种。  相似文献   

11.
苏玉 (糯 )4号原名98W4,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谢孝颐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早熟糯玉米杂交种,2002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产量表现   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者江苏省特用玉米区试,鲜果穗平均单产分别为12756.0kg hm2 和11875.5kg hm2,比对照种增产4.5%和11.2%。2001年参加江苏省特种玉米生产试验,鲜果穗平均单产14199.0kg hm2,比对照增产12.08%。鲜子粒平均单产9180.45kg hm2,比对照增产27.46%,……  相似文献   

12.
吉农7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87年以长农4号×黑农23为母本,以吉林20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5~1997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5kg/hm2,1996~199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56kg/hm2,比对照品种长农5号增产...  相似文献   

13.
熊豆1号 (熊952 )大豆品种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990年用选系熊9099(铁丰19×熊岳白花野生大豆 )作母本,引自公主岭的公交8347作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01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产量表现 1995~1996年品比试验平均单产2455.8kg/hm2,比对照辽豆10号增产28%。1997~1998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400kg/hm2,比当地对照增产15.2%,比统一对照增产14.6%,居复试品系第一位。1999~2000年在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14.
豫花14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85年以抗青10号为母本。鲁花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抗早熟花生新品种,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5~1996年参加河南省优质白沙型花生区试,两年15点平均荚果产量2960.5kg/hm2,子仁产量2241.7kg/hm2,分别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8.19%和13.62%,均居试验第一位。1996~1997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试验,两年15点平均荚果产量3322.5kg/hm2,子仁产量2423.8kg/hm2,分别比对照白沙……  相似文献   

15.
楚恢7号是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以楚粳16号与滇榆1号进行第1次杂交(品种间杂交),杂种F1代又与高粱稻进行复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粳型水稻新品种。在两年的云南省中部粳稻品种区域试验中,2005年5点平均产量为10993.5kg/hm2,2006年平均产量为10527.0kg/hm2,两年的平均产量达到10761.0kg/hm2,比对照品种合系41号增产1.54%,居参试品种首位。该品种产量高,米质属国家优质米二级米范畴,较抗稻瘟病,农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云南省中海拔(1500~1850m)稻区种植,西南相似生态环境类型粳稻区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16.
苏棉14组合为苏棉5号/徐141//中棉所19,1989年单交,1990年复交。通过南繁加代,扩大群体,单株选择,多点鉴定,于1995年育成。1999年4月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产量表现 1995~1996年参加徐州市区试,平均总产皮棉比泗棉3号原种增产20.0%,居首位。1996~199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试,籽棉产量3331.65kg/hm2,皮棉产量1441.8kg/hm2,比泗棉3号增产5.36%,达极显著水平。1997年邳州市岱山乡示范11hm2,平均皮棉产量1875kg/hm2。1998年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皮棉产量1328.7kg/hm2。1997~1998……  相似文献   

17.
超甜水果玉米甜蜜 (612B)是苏州市种子站2000年从台湾鲜美农产有限公司引进的玉米新品种,经过3年试验示范和推广,逐渐成为苏州市甜玉米主要推广品种。产量表现  2000年和2001年苏州市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中,甜密 (612B)鲜穗平均产量11086.05kg/hm2,比对照甜玉6号增产44.9%,比超甜102增产6.9%。2002年常熟市福山镇20hm2 甜玉米生产基地平均产量9750kg/hm2 以上,最高达12000kg/hm2 。特征特性   甜蜜 (612B)为一代杂交种,生育强健,特别耐热、……  相似文献   

18.
淄麦12系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高世代材料917065为母本,贵州材料910292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01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5~1997年参加市鉴定及品比试验,该品种的产量分别为7836kg/hm2 和7477.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5.5%和1.9%,均居参加品种之首;1997~1998年参加鲁中片联合试验,5点平均6498.9kg/hm2,较对照增产5.5%,居首位;1998~2000年参加山东省高肥甲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9.
特用大豆吉育11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06年以吉林小粒6号为母本、吉育10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粒型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百粒重7.7 g,蛋白质41.4%,脂肪18.2%,适合生产芽豆、纳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表明对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3号株系均中抗,中抗大豆灰斑病。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08.8 kg/hm2,较对照增产5.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24.9 kg/hm2,较对照增产10.6%。于2020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适于在吉林省东部早熟区有效积温≥2 200℃以上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0.
浙薯70是一个早熟、高产、橘红肉的甘薯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食用甘薯品种鉴定。在2008~2009年国家区试中,2年鲜薯平均产量32054.85kg/hm2,较对照南薯88增产1.30%,增产不显著;薯干平均9814.65kg/hm2,比对照增产11.67%,增产极显著,烘干率30.69%;淀粉率20.34%。中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浙薯70可作食用或薯片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