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茄子嫁接防治根腐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5种砧木进行茄子嫁接 ,通过对茄子嫁接亲和性测定 ,嫁接茄对茄子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调查 ,嫁接茄苗对茄子产量效益的测定及对茄子果实品质影响的分析 ,结果表明 ,茄子嫁接可有效地控制根腐病的发生与为害 ,而且 ,嫁接后的产值、产量以及茄子品质都较好。是一项切实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茄子嫁接栽培可有效解决茄子连作障碍问题,减少土传病害,也可有效提高植株抗性与适应性,提升产量与产值。本文作者主要从育苗设施、品种选择、播种管理、嫁接育苗、病虫害防治、壮苗标准和包装运输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茄子工厂化嫁接育苗技术,为茄子嫁接育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茄子嫁接是采用野生茄种植物作为茄子嫁接的砧木,将茄苗嫁接在砧木上的一项技术。嫁接后的茄子可生长到1.5-2m。采摘期达200多d,在北方地区.冬季也可以吃到当地生产的茄子。在产量方面。平均每株可采收茄子30多个。最多每株可采收茄子40-50个,单产可达100~150t/hm2。  相似文献   

4.
茄子嫁接是采用野生茄种植物作为茄子嫁接的砧木,将茄苗嫁接在砧木上的一项技术.嫁接后的茄子可生长到1.5~2m,采摘期达200多d,在北方地区,冬季也可以吃到当地生产的茄子.在产量方面,平均每株可采收茄子30多个.最多每株可采收茄子40~50个,单产可达100~150t/hm2.在商品性方面,嫁接茄子大,一般单果重4009左右,大的可达800~1000g,而且品质好,甜度增加.茄子嫁接技术每公顷可提高经济效益6万元左右,在北方地区,还解决了同年生产、同年供应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嫁接茄子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04-105
茄子嫁接技术是防治茄子土传病害黄萎病的一种有效途径,采用适宜的抗病材料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可增强茄子抗病能力,促进茄子生长,提高产量。通过对不同嫁接方法、不同嫁接时期、嫁接苗愈合期管理等有关嫁接技术的研究,并进行了茄子嫁接试验,总结出了最适合珠三角地区应用的嫁接技术与后期的栽培管理方案,包括砧木和接穗选择、砧木苗和接穗苗培育、嫁接、嫁接后管理、大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嫁接茄子是利用野生茄的强壮根系对土传病害的免疫与高抗,来克服土传病害,达到栽培目的。通过嫁接换根,比普通茄子抗病力强、生长势更强,可有效提高商品性及明显改善品质。嫁接茄子结果期采摘期更长,可持续到10月,产量可增产20%以上。套管嫁接茄子工效高、生产成本低,比嫁接茄子更省力、省事、省时。  相似文献   

7.
罗老师:  我对茄子嫁接技术很感兴趣,能否将详细的全套技术告诉我?不胜感谢!赵佳  茄子嫁接是近两年在我省兴起的,通过嫁接栽培,可解决茄子连作难题,取得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  一、选择合适砧木  目前国内外生产中使用的茄子砧木主要是从野生茄子中筛选出来的高抗品种或杂交种。  1.赤茄。适合各种茄子嫁接,嫁接亲和力高、易成活,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热性。嫁接时一般需比接穗提前7天播种。  2.托鲁巴姆。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除具有高度的抗病性外,还具有耐高温干旱、耐湿。一般嫁接时需比接穗提早25~30天播种。 …  相似文献   

8.
古浪县引黄灌区日光温室嫁接茄子多年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 2 0 0 2年在古浪县引黄灌区日光温室进行的嫁接茄子多年生栽培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 ,二年生嫁接茄子较当年嫁接茄子结果期早 30 d,增产 2 2 .0 %。三年生和二年生嫁接茄子产量相当。并总结出日光温室嫁接茄子多年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嫁接是克服茄果类蔬菜连作障碍的重要手段,砧木是影响嫁接蔬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试验分别采用番茄属(Lycopersicon Mill.)和茄属(Solanum L.)砧木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及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进行了嫁接,研究嫁接后对番茄和茄子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属砧木和接穗嫁接亲和力相对较低。番茄属砧木嫁接番茄对其生长无影响,但能显著增加茄子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茄属砧木显著降低了番茄的生长势,减少了叶片数,显著增加了茄子的株高和叶片数。番茄属砧木嫁接番茄后可显著降低番茄的糖酸比,降低茄子的可溶性糖含量;茄属砧木显著降低了番茄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糖酸比,增加了茄子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番茄属砧木显著提高了番茄和茄子的产量,茄属砧木显著降低了番茄的产量,显著增加了茄子的产量。因此,在生产上建议,茄果蔬菜嫁接采用同属植株为砧木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0.
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及抗褐纹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托鲁巴姆、本地野生刺茄和赤茄作砧木,长丰二号红茄、农夫长茄为接穗,探讨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及抗褐纹病的影响。经过春夏秋三季共3茬的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可提高茄子对褐纹病的抗性,尤其春季最为显著;在生长方面,嫁接能延长茄子采收期,使总产量增加12%以上。茄子嫁接苗的抗性主要由取决于砧木,而长势及产量多由接穗决定,因此,选用合适的砧木和接穗做嫁接,能增强茄子的抗病抗逆性,提高茄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梁月辉 《农技服务》2014,(10):45-45
将茄科野生植物作为嫁接砧木,并在砧木上嫁接茄苗的技术即为茄子嫁接。茄子栽培后易受土传病害危害,引起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嫁接茄子可以有效预防立枯病、黄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提高产量。嫁接茄子产量约为普通栽培茄子2倍-4倍。本文重点对茄子嫁接育苗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从越冬茄子的选种、育苗、嫁接、定植及田间管理等几个环节介绍了嫁接技术的操作方法,说明了临夏州农科院技术人员利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与栽培品种进行嫁接,可大幅度提高茄子的产量和抗病性,使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保护地茄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连续重茬种植导致土传病害发生率高,严重影响茄子的品质和产量,如茄子黄萎病和枯萎病,植保手段也难以克服。采用嫁接技术,利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与栽培品种进行嫁接,可对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线虫病等土传病害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大幅度提高茄子品质和产量,使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嫁接防治茄子黄萎病砧木筛选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先在春茬茄子上进行了野生番茄和野生茄子2种类型嫁接砧木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试验,结果显示,用野生番茄作砧木嫁接茄子效果较好,不仅发病率较低,且产量较高。而后,对搜集的番茄砧木品种进一步在黄萎病发病较重的秋茬茄子上继续进行试验,以筛选出抗病、丰产的茄子嫁接砧木。结果显示,用满田2185番茄嫁接茄子黄萎病发病率最低(仅14.29%),且产量最高(较对照相对增产率达337.36%)。表明用满田2185嫁接茄子,可以有效防治茄子黄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对惠州地区茄子嫁接育苗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茄子嫁接育苗技术在惠州地区的生产和应用现状及主要运用的嫁接关键技术,并对惠州地区茄子嫁接育苗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茄子嫁接生产中,由于嫁接苗砧木的长势十分强壮,因此在每年6月底、7月初常规种植的温室早春茄子拉秧时,底部根系的生长依然非常旺盛.为此可采用"茄子嫁接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17.
茄子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茄子嫁接技术是近年来我国从日本引进的一项新技术,它是茄子传统栽培技术的一项重要改革。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强了茄子的抗病能力,有效地防止了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解决了茄子不能连作的难题;而且由于根系发达,促进了茄子生长,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今后我省将大力推广该项技术。下面将茄子嫁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保护地建设的迅速发展,温室茄子栽培面积不断增加,随之黄萎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为解决温室茄子不能连作的难题,大力推广温室茄子嫁接技术,同时提高产量、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增加经济效益。茄子嫁接虽易掌握,一旦忽视,直接影响成活率、产量和效益,在茄子嫁接过程中掌握嫁接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茄果类蔬菜属间嫁接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番茄、茄子、辣椒三种同科异属的茄果类蔬菜相互嫁接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番茄、茄子(青茄和紫茄 )、辣椒 (辣椒和甜椒 )三者能够相互嫁接成活。其中 ,番茄、茄子相互嫁接成活率高 ,且嫁接苗生长正常 ,能够获得果实和种子 ;辣椒与番茄、茄子相互嫁接 ,成活率较低。嫁接植株的种子后代同对照相比出现了少量的变异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自根茄子为对照,研究了外源香草醛、肉桂酸胁迫下嫁接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香草醛、肉桂酸浓度的增加,嫁接茄子的细菌数量先增大后减小,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明显,真菌数量是先降低后增加.除了脲酶活性是一直增大,其他酶活性基本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的规律.在香草醛、肉桂酸胁迫下嫁接茄子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茄子,真菌的数量显著低于自根茄子.嫁接茄子的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自根茄子,但过氧化物酶和磷酸酶的活性自根茄子高于嫁接茄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